廊坊(廊坊市)

廊坊

廊坊市一般指本詞條

廊坊市,河北省地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東,北臨首都北京,東與天津交界,南接滄州,西連保定,受地質構造的影響,廊坊市大部處於凹陷地區;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處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地帶,環渤海腹地。廊坊市轄兩個區、兩個縣級市及六個縣,總面積6429平方千米,市區面積54平方千米。2018年常住人口479.5萬人。

廊坊市位於華北平原中東部,河北省中部。廊坊境域北起燕山南麓丘陵地區,南抵黑龍港流域。廊坊市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廊坊市地處海河流域中下游,素有“九河下梢”之稱。廊坊湧現出西晉文學家張華、唐代詩人王之渙、北宋名相呂端、宋代文學家蘇洵、元代名相史天澤、明代農民起義領袖劉六、劉七等人物;境內有5條鐵路幹線,7條高速公路,10條國家和20條省級公路。

2018年,廊坊市生產總值完成3108.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為6490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3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65元。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綜述,航空,鐵路,公路,公交,歷史文化,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廊坊歷史悠久。"黃帝制天下以立萬國,始經安墟",“安墟”即在現安次區常道村附近。《廊坊市志》載“現境域夏商處冀州之地,戰國秦漢於薊燕之野,晉唐屬幽州之域,元明清為京畿要衝”。
春秋、戰國,時為燕國封疆。
秦,分屬漁陽郡廣陽郡巨鹿郡
漢、三國,時為幽州
唐,時屬幽州、薊州、瀛州
宋、遼,時屬河北東路南京道
元,時屬中書省
明,時屬順天府
清,時屬直隸
1897年,京山鐵路在廊坊設站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3日,廊坊解放。
1949年,初廊坊設鎮,隸屬安次縣
1950年,安次縣政府遷駐廊坊。
1958年,全國農村以社代鄉,廊坊鎮遂併入廊坊公社。
1965年,重新恢復廊坊鎮建制。
1969年,天津地區革命委員會遷址廊坊。
1974年改稱廊坊地區
1975年,將廊坊公社劃歸廊坊鎮。
1982年3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廊坊鎮改為廊坊市(地轄)。
1983年,安次縣併入廊坊市。
198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廊坊地區改為省轄地級市,原廊坊市改為安次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8月,廊坊市下轄安次區廣陽區2個市轄區,三河市霸州市2個縣級市,香河縣永清縣固安縣文安縣大城縣大廠回族自治縣6個縣,70個建制鎮,20個鄉,17個街道辦事處。市人民政府駐地廣陽區廣陽道230號。
地 名駐地面積(平方千米)行政區劃代碼郵編
廣陽區
解放道街道
384
131003
065000
安次區
銀河北路街道
578
131002
065000
霸州市
霸州鎮
802
131081
065700
三河市
鼎盛東大街街道
634
131082
065200
固安縣
固安鎮
703
131022
065500
永清縣
永清鎮
761
131023
065600
香河縣
淑陽鎮
448
131024
065400
大城縣
平舒鎮
897
131025
065900
文安縣
文安鎮
1037
131026
065800
大廠回族自治縣
大廠鎮
176
131028
065300
(參考資料來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廊坊市位於華北平原中東部,河北省中部。地處北緯38°28′至40°15′、東經116°7′至117°14′之間。廊坊境域北起燕山南麓丘陵地區,南抵黑龍港流域。北部與北京為鄰,西部與保定市的涿州雄縣高碑店接壤,南部與滄州市的任丘河間青縣相連,東部與天津市的武清寶坻薊縣交界。由於1974年的行政區劃變動,北京與天津地域相交,使廊坊市形成北部三縣(市)與境域主體不相連線的版圖。廊坊市城區拱衛於北京東南,與北京、天津兩大城市成一條直線位於中間,廊坊市距北京、天津各60千米,距省會石家莊280千米。全市總面積64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廊坊市受地質構造的影響,大部處於凹陷地區,隨著地殼下沉,地面逐漸被第四紀沉積物填平,致使新生界地層沉降厚度較大,全市地貌比較平緩單調,以平原為主,一般高程在2.5—30米之間,平均海拔13米左右。由於洪積、沖積作用和河流多次決口改道淤積,沉積物交錯分布,加上風力及人為活動的影響,境內地貌差異性較大,緩崗、窪地、沙丘、小型沖積堆等遍布,全市地貌呈現大平小不平狀態。

氣候

廊坊市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季乾旱多風沙,秋季秋高氣爽,冷熱適宜。廊坊市年平均氣溫為11.9℃。一月最冷,月平均氣溫為零下4.7℃;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6.2℃。全市早霜一般始於10月中、下旬,晚霜一般止於翌年4月中、下旬,年平均無霜期為183天左右。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為554.9毫米。降水季節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夏季,6-8月三個月降水量一般可達全年總降水量的70-80%。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660小時左右,每年5-6月日照時數最多。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年平均風速多在1.5-2.5米。光熱資源充足,雨熱同季,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但同時氣象災害較多,乾熱風、雷雨冰雹大風、連陰雨、寒潮等災害性天氣常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廊坊市地處海河流域中下游,素有“九河下梢”之稱。境內河道、窪淀較多。主要水系有潮白薊運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子牙河水系。海河流域主要行洪河道除南運河不流經廊坊市外,其他河流均流經廊坊市。全市主要有泃河、引泃入潮、北運河、潮白河、青龍灣減河、永定河、白溝河、大清河、子牙河、子牙新河10條行洪河道,還有鮑丘河、龍河、鳳河、牤牛河、中亭河、趙王河、天堂河、雄固霸新河、任文乾、任河大、排乾三、港河西支等排瀝河道。另外,廊坊市境內還有文安窪、東淀、永定河泛區、賈口窪4個國家防總直接調度的蓄滯洪區。由於廊坊市地處海河流域下游地區,每到汛期,上游暴雨容易形成洪澇災害。

礦產資源

廊坊市位於燕山山脈的南側,有著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熔劑白雲岩、水泥用灰岩、紫砂陶瓷用黏土、海泡石,以及地下熱水、礦泉水等礦產資源。煤炭主要分布在北部三河市康家灣到段甲嶺一帶和南部大城縣境內。其中,三河市煤田煤系厚度497米,含煤13層,煤層厚度13.63米,以無煙煤為主,無煙煤占三河市煤田儲量的93%;大城縣境內煤炭儲量190.1億噸,總含煤面積1040平方千米。石油和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安次區、永清縣、固安縣、霸州市和文安縣,已探明石油儲量2億噸,天然氣儲量186億立方米。熔劑白雲岩分布在三河市段甲嶺、尚莊子等地,水泥石灰岩分布在三河市孤山。地下熱水分布主要在安次區、永清縣、固安縣、霸州市、文安縣和大城縣,總面積1007.9平方千米,出水口最高溫度93℃。

植物資源

廊坊市南北狹長,地形複雜,植被種類繁多。全市植物資源有127科,400餘屬,920種。栽培植物有糧食作物、豆類、薯類、油料、棉麻、菸草、藥材、蔬菜、瓜類、林果、牧草11大類共100多種。丘陵地區以旱生灌叢草本植物為主,樹少且多為人工栽培。陰坡植被茂密而陽坡植被稀疏。野生植被有酸棗、荊條、胡枝子、白草、阿爾泰紫苑等。栽培植被有棗樹、核桃樹、柿子樹等。在谷地、山間盆地種植玉米、穀子、小麥等栽培作物。山麓平原上部坎溝多為酸棗、毛地黃等野生耐旱植被。平原農田中一般為禾本科雜草,栽培作物為穀子、玉米等。沖積平原野生植被主要生長在田際隙地、路邊,田間稀少。主要有有節節草、畫眉草、蘆葦草、三菱草、馬齒莧、沙蓬、茅草、虎尾草、狗尾草、茶棵子、車前草、馬絆草、枸杞等;栽培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穀子、水稻、棉花、花生、向日葵等,樹木有桃樹、梨樹、蘋果樹、杏樹、楊樹、柳樹等。

人口

2018年末戶籍人口479.5萬人,比年初增加5.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6.4萬人,出生率1.3%;死亡人口2.0萬人,死亡率0.4%;自然增長率0.9%。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01%,比上年提高1.51個百分點。下崗再就業人數0.7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6%。
截至2017年底,廊坊市有52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152745人,比2016年增加7668人,占全市人口的3.3%。人口數最多的前三個少數民族分別是回族(78811人)、滿族(50679人)、蒙古族(10774人)。全市有1個自治縣(大廠回族自治縣),2個民族鄉(永清縣管家務回族鄉、文安縣大圍河回族滿族鄉),85個民族村(其中廣陽5個,三河18個,大廠23個,香河4個,永清6個,固安4個,霸州8個,文安13個,大城2個。

政治

職務
姓名
市委常委、市委書記
馮韶慧
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市長
陳平
統計截至2018年9月,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2018年,廊坊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和8.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62億元,同比增長9.2%。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25%,同比提高41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70%,三次產業結構由6.5:43.8:49.7調整為6:39:55;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5%以上;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43%。
2017年,廊坊市生產總值完成2880.6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86.5億元,同比下降1.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62.4億元,同比增長3.1%;第三產業增加值1431.8億元,同比增長11.5%。產業結構繼續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為6.5:43.8:49.7,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全市人均生產總值為61578元,同比增長4.8%。
2017年,廊坊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2.1%,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菸酒下降0.6%,衣著上漲2.2%,居住上漲5.7%,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9%,交通和通信上漲0.1%,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3%,醫療保健上漲5.8%。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1%,與上年持平;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6%,同比提高5.8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10.4%,同比提高9.5個百分點。
2017年,廊坊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63.9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完成2631.8億元,增長7.0%;農戶投資32.1億元,下降0.7%。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33.3億元,同比下降5.3%;第二產業投資1271.7億元,同比下降1.5%;第三產業投資1326.8億元,同比增長17.2%。第二產業投資中,工業投資1271.2億元,下降1.5%。其中,工業技改投資772.4億元,下降2.8%。民間投資2175.3億元,同比增長3.6%;高耗能行業完成投資274.8億元,同比下降17.7%;城市基礎設施投資321.6億元,同比增長43.1%。億元以上建設項目562個,同比增加89個,完成投資1369.5億元,同比增長25.8%。其中,十億元以上項目101個,增加16個,完成投資588.9億元,增長52.8%;新開工建設項目1249個,同比減少35個,完成投資1096.3億元,同比下降2.2%。
2017年,廊坊市財政用於民生支出達到470.6億元,同比增長1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74元,同比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7元,同比增長8.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4389元,同比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203元,同比增長8.6%。

第一產業

2017年,廊坊市糧食播種面積444.1萬畝,同比下降1.4%;糧食總產量161.7萬噸,同比增長1.4%。其中,冬小麥播種面積102.7萬畝,增長3.2%,產量40.0萬噸,增長3.4%;玉米播種面積306.2萬畝,下降3.6%,產量113.4萬噸,與上年持平。
2017年,廊坊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152.3萬畝,同比下降0.7%;產量622.6萬噸,同比下降2.5%。棉花播種面積14.8萬畝,同比下降26.6%;產量1.1萬噸,同比下降25.6%。油料播種面積22.7萬畝,同比下降1.8%;產量4.0萬噸,同比增長0.4%。肉類總產量27.1萬噸,同比下降1.6%。其中,豬肉產量14.8萬噸,下降2.7%;牛肉產量5.1萬噸,增長2.9%;羊肉產量2.5萬噸,增長0.7%;禽肉產量4.5萬噸,下降3.5%。牛奶產量19.5萬噸,同比增長5.2%。禽蛋產量16.5萬噸,同比增長5.2%。水產品總產量3.4萬噸,同比下降3.8%。

第二產業

2017年,廊坊市全部工業增加值1061.3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21.5億元,增長2.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2.6%,集體企業下降12.2%,股份制企業增長7.6%,外商及港澳台企業下降10.5%;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2.2%,重工業增長4.5%。
2017年,廊坊市規模以上工業行業中,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三個行業支撐作用較強,共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215.3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7.3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26.2%。
2017年,廊坊市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01.2億元,增長8.6%。房屋施工面積9552.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6.0%;房屋竣工面積725.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2.6%。

第三產業

2017年,廊坊市房地產開發投資758.0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商品住宅投資595.0億元,增長5.7%;辦公樓投資20.2億元,下降32.2%;商業營業用房投資94.7億元,增長39.8%。
2017年,廊坊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80.4億元,增長11.2%。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328.3億元,增長14.3%。分城鄉看,城鎮市場發展快於鄉村市場,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532.2億元,同比增長13.0%;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448.1億元,同比增長9.1%,城鎮市場高於鄉村市場3.9個百分點。
2017年,廊坊市在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中,汽車類商品實現零售額138.6億元,同比增長14.8%;石油及製品類商品實現零售額42.1億元,同比增長23.3%;中西藥品類商品實現零售額8.2億元,同比增長72.1%。零售業占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為85.5%,是占比最大的行業,同比增長13.7%,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大企業拉動作用明顯,全市累計零售額超億元的企業有64家,共實現零售額263.2億元,占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達80.2%,拉動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5.6個百分點。
2017年,廊坊市實際利用外資達到98838萬美元,同比增長23.2%。全市入統項目59個,外商直接投資96843萬美元,同比增長23.7%。其中,資金到位項目34個,到位外資59211萬美元;留存收益項目29個,利用外資37632萬美元。從批准、註冊情況看,新批項目22個,同比減少6個;項目總投資319588萬美元,契約外資額116157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6倍和1.5倍。新註冊項目26個,同比增加2個,註冊資本84064萬美元,外方註冊資本82957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8倍和1.9倍。全市進出口總額完成370.5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出口161.2億元(含“一達通”出口8.3億元),同比增長5.6%;進口209.2億元,同比增長16.3%。
2017年,廊坊市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21.0億元,同比增長34.6%;業務總量累計完成29.1億元,同比增長34.5%。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7.2萬戶,行動電話用戶564.0萬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數132.4萬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連線埠306.5萬個。全年共接待遊客3379.5萬人次,同比增長25.4%,實現旅遊收入372.7億元,同比增長33.2%。其中,接待國際遊客17.7萬人次,增長14.4%,創匯5741.2萬美元,增長17.6%;接待國內遊客3361.7萬人次,增長25.4%,創收368.8億元,增長33.3%。
2017年,廊坊市全部財政收入累計完成673.1億元,同比增長13.0%。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1.5億元,同比下降2.1%,可比增長9.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83.8億元,增長14.2%。全市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6170.6億元,比年初減少9.2億元,下降0.2%。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107.7億元,比年初增加247.1億元,增長8.6%。各項貸款餘額5869.3億元,比年初增加964.0億元,增長19.7%。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4421.8億元,比年初增加819.2億元,增長22.7%。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截至2017年底,廊坊市有高新技術企業318個。全年共登記科技成果82項。其中,國際先進1項,國內領先41項,國內先進19項。全年獲得省級科學技術獎19項,市級科技進步獎74項。全年申請專利6292項、授權3493項。全市認定技術契約1093項,成交額4.2億元,同比增長32%。技術契約成交總額24億元,同比增長13.8%。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廊坊市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0所,招生1.1萬人,在校生3.0萬人;普通高中34所,招生2.4萬人,在校生7.1萬人;國中153所,招生5.7萬人,在校數15.5萬人;國小798所,招生8.7萬人,在校生46.3萬人;各類幼稚園654所,在園幼兒14.0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0所,在校生1157人;國小附設學前班512所,在校生4.1萬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2.8%。
高等院校
學校名稱主管部門辦學層次備註
公安部
本科
河北省
本科
雙一流
教育部
本科
雙一流
應急管理部
本科
中國地震局
本科
河北省
本科
河北省
本科
河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河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河北省教育廳
本科
民辦
河北省
專科
河北省
專科
河北省
專科
河北省
專科
民政部
專科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底,廊坊市共有公有制藝術表演團體9個,藝術表演場所(公有制)6個,民眾藝術館2個,文化館9個,公共圖書館11個,博物館4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廊坊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115個。其中,醫院153個,鄉鎮衛生院9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6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0個。醫療衛生機構共有床位22457張。其中,醫院擁有16913張,鄉鎮衛生院擁有4403張。全市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6995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1877人,註冊護士9399人。

體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廊坊市農村和城市社區健身設施覆蓋率分別達到80%以上和95%以上。市、縣兩級共舉辦各類全民健身活動200餘次,參加活動30餘萬人。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10餘期,培訓1000餘人。組織參加省青少年組比賽23項、社會組比賽30項;舉辦全市青少年組比賽5項。全市體育人口175萬人,占總人口的38%。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底,廊坊市共有城鄉低保對象37365人,比上年減少21216人。其中,城鎮低保對象4604人,比上年減少2821人;農村低保對象32761人,比上年減少18395人。2017年,全市低保標準由城市532元、農村354元,統一提升至每人每月600元,提前3年達到省2020年目標。
2017年,廊坊市各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9.1萬人。其中,在崗職工69.7萬人;離退休人員9.4萬人。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9.5萬人。其中,在崗職工14.3萬人;離退休人員5.2萬人。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金社會發放率和足額發放率均達到100%。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10.8萬人,新增14.7萬人。職工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0.5萬人,新增8.4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18.2萬人,新增2.0萬人。

基礎設施

截至2017年底,廊坊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46.2%,綠地率42.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2平方米。年末城市道路總長度506.5千米,道路總面積997.2萬平方米。排水管道長度637.4千米。天然氣管道總長度1377.4千米。供熱管道總長度1326千米,城市集中供熱面積2987.5萬平方米。現有水廠5座,日產水能力31.9萬立方米,管線總長度367.9千米,全年供水量為4813.0萬立方米。

交通運輸

綜述

廊坊地處京津兩大都市之間、環渤海經濟圈腹地,享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和“聯京津之廊、環渤海之坊”等美譽。市區距天安門廣場40千米,距天津中心區60千米,距首都和天津兩大機場70千米,距天津新港100千米,境內6條鐵路幹線、8條高速公路、25條國家和省級公路縱橫交錯。廊滄高速縱貫廊坊中南部,京滬高速鐵路以及北京新機場等,進一步使廊坊與京津無縫對接。
2017年,廊坊市公路貨物運輸總量10937.4萬噸,同比增長5.3%;貨物運輸周轉量264.8億噸千米,同比增長7.8%。旅客運輸總量2424.4萬人,同比下降20.9%;旅客周轉量8.3億人千米,同比下降9.8%。公路通車裡程10994.5千米,按行政等級分,國道817.7千米,省道341.5千米,縣道744.2千米,鄉道1752.6千米,村道7070.5千米,專用公路268.2千米;按技術等級分,高速384.6千米,一級路583.6千米,二級路1062.4千米,三級路1076.7千米,四級路7887.2千米。幹線公路大中修完成項目13項,完成里程297.5千米,投資39590萬元。市區公交運營線路總長度878千米,線路車輛數739輛。

航空

廊坊市沒有機場,但是市區距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和天津國際機場車程都在1小時左右,可乘坐機場巴士沿京津塘高速往返。

鐵路

廊坊扼守著北京東南方向京九鐵路的咽喉,每天都有眾多客運列車通過這裡前往北京、天津、上海、濟南、南京、煙臺、唐山、包頭、寧波等地。於2011年6月30日通車的京滬高鐵貫穿廊坊,每天有43趟列車停靠,北達北京只需19-21分鐘,南通天津也只是20分鐘,實現了半小時生活圈。

公路

截至2017年底,廊坊市境內普通國省幹線公路26條775.046千米,二級以上公路25條,占養管公路總里程100%。其中,國道10條458.129千米,包括102國道36.106千米、103國道3.87千米、104國道26.039千米、105國道139.019千米、106國道69.862千米、112國道46.835千米、230國道(通化-武漢)46.505千米、336國道(天津-神木)42.077千米、337國道(黃驊-榆林)21.121千米、509國道(京唐港-通州)26.731千米;省道5條227.395千米,包括廊泊線80.073千米、廊霸線26.122千米、平香線27.01千米、廊涿線61.943千米、津保南線31.59千米;連線線10條89.522千米,包括廊涿高速路九州連線線14.577千米、廊涿高速路東灣連線線13.856千米、大廣高速路固安連線線2.939千米、大廣高速路牛駝連線線5.049千米、大廣高速路霸州連線線7.921千米、廊滄高速路後奕連線線26.064千米、廊滄高速路龍街連線線5.897千米、廊滄高速路大柳河連線線1.129千米、密涿支線高速路大廠連線線4.749千米、京台高速路東安莊連線線7.341千米。

公交

廊坊緊鄰首都北京,為了對接首都經濟圈,從1996年開始到的時間裡,通過京廊兩地的不斷合作,北京公交線路已基本覆蓋了廊坊所轄的大部分縣、市、區。第一條北京公交為1996年開通的930路公車,由郎家園開往三河市燕郊冶金學院,此後十餘年裡,廊坊大部分縣(市、區)先後開通北京公交,通往廊坊境內的北京公交已多達24條,以通往三河市境內北京公交線路最多,最遠的北京公交已通達到文安縣,僅剩市中心安次區及最南部偏遠縣大城還未開通北京公交。

歷史文化

勝芳花燈
勝芳花燈,式樣有數百種之多,其製作技巧或繁或簡,有大有小,大至數米,小不盈寸,可玩於手掌之中。除各式各樣的宮燈外,還有人形燈、植物燈、鳥獸燈、風物燈、建築燈等傳統花燈。增加了聲、景融於一體的“戲樓燈”、“地圖燈”、“計畫生育燈”等,造型新穎,別具一格。
扎刻
扎刻以高粱秸稈為主要原料,扎刻鳥籠、蟈蟈籠、亭台樓閣、各種器具。信安農民周文華,他的作品結構複雜,造型恢宏華美,製作精工別致,獨具匠心,具有很高的觀賞和審美價值。他幾十年如一日,先後扎刻了信安“魁星樓”、北京“王鳳牌樓”、“正陽門”、“天安門”、“琉璃塔”、“景山亭”、“故宮角樓”和“望江亭”等作品。曾在廣州、石家莊、北京等地展出,並遠渡重洋到日本展出。
剪紙
剪紙藝術遍及全市。剪紙題材豐富多彩,常見的有:“喜鵲登梅”、“丹鳳朝陽”、“獅子滾繡球”、“倒栽葫蘆”、“劉海戲金蟾”、“五子登科”、“肥豬拱門”、“招財進寶”等,逢年過節,將剪紙貼上於窗戶之上,增添節日氣氛,故又稱之為“窗花”。
玉石雕刻
王泊村於20世紀60年代末,從天津引進玉雕技術,開始時僅雕葡萄、瓜、果、梨、桃之類的小型玉件,後逐步掌握了磨雕大、中型玉件的技術,相繼生產出仕女、套佛、玉如意、花熏、玉環爐和大型佛人、臥馬、怪獸等。
陶瓷彩繪
1984年,靳家堡村引進仿古瓷彩繪技術,主要仿製明、清兩代的繡墩、瓶罐、魚缸、花盆及人物等產品,其中瓷板畫《清明上河圖》、《百駿圖》、《百美圖》、《八駿圖》等,產品行銷海外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著名人物

古代
劉放、張仁憲、韓延徽呂端史天澤、施禮、郝惟納、袁懋功陳儀
民國
革命先烈
軍官
藝術界
歷史學家雷海宗,戲曲表演藝術家郝壽臣張雲溪李少春、朱大觀、白雲鵬鮮靈霞谷文月和玉雕大師潘秉衡、書畫大師張師曾,國畫大師劉凌滄,以及武術泰斗、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
演藝界
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內地新生代女演員趙麗穎

城市榮譽

全國雙擁模範城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科技強警示範城市
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市
中國最具魅力金融生態城市
中國人居環境獎
中國最佳信用環境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中國最安全城市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區)
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
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遊》最佳全域旅遊目的地
2018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75名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