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幼兒自我意識
- 出處:《心理學大辭典(下卷)》
幼兒自我意識是指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階段。自我意識的發展及其特點。在幼兒期,個體作為主體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尤其是人我關係的意識日益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範圍的擴大、語言的發展和教育的作用,幼兒自我意識得到...
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逆反期、青年期、中年期等階段,在每一階段,人的自我意識都呈現出不同特點。嬰兒期 嬰兒期指從出生到滿3歲以前的一段時期。是小兒生後生長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嬰兒在這個階段...
隨著生活範圍的擴大,語言的交往,幼兒的社會性、認知開始發展,自評價、自體驗、自控制開始發生,獨立性、目的性、自覺性也得以發展,能運用行動規則來評價事物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控制自己的行為。國小兒童可從道德原則、主觀動機...
上述幼兒自我評價的發展變化趨勢表明了幼兒自我意識水平和個性品質的提高。嬰幼兒性心理 (一)嬰兒期性心理——無意識性愉快體驗 以前人們有一種誤解,以為在兒童時代,尤其是嬰兒期性衝動是不存在的。現在雖然有些人已經改變了這種看法,...
《寶寶這一年:2歲,自我意識建立關鍵期》是2013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魏魏。內容簡介 《寶寶這一年:2歲,自我意識建立關鍵期》編輯推薦:這是一套按照年齡系統介紹幼兒心理的教育指導作品。美國心理學家路易絲·埃姆斯...
Chapter 01 自我意識的萌芽——2歲幼兒的心理關鍵點 自我意識的萌芽——“我”“你” 002 情感更加複雜化,他會思念了 006 獨立是這一年的主題 009 客體我的產生 013 語言開始表現自己的思維 016 行動的無序性 020 動作成為一種...
《小水豚·幼兒自我意識認知繪本》是[哥倫比亞] 伊瓦爾·達·科爾 所編繪一套少兒童話系列圖畫書,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抱抱生氣的小水豚》:你想要在外面得到的一切其實都在你的家中,家人就是愛你的人。一天,奶奶訓斥了調皮的小水豚...
自我認識表現為主體的我對客體的我的認識,也就是人能將自己的情況,包括外觀、生理情況及自己的感知、思考、體驗、意圖、行為等心理活動、心理過程、心理內容及其特點報告給自己。在嬰兒後期——幼兒早期,形成最初的比較薄弱的自我認識。
在圖書正式出版之前,我們到幼兒園給孩子們特別舉辦了“試讀故事會”。孩子們非常喜歡,常常捧腹大笑。因此我們有信心,這是一套值得孩子們反覆閱讀的好書。 這套書能很好的幫助家長解決許多問題:比如當孩子問:“媽媽,你是怎么生我的...
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幼兒的自我知覺能力開始逐漸顯現,逐漸從“天人合一”的混沌“無我”狀態中分離出來。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很難記得三歲以前的事情。因為記憶,就必須要有一個記憶的主體—“我”—抽身反觀,去回憶過去的事情。隨...
5.第一逆反期的表現是幼兒要求行為活動自主和實現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這是發展中的正常現象。其年齡主要是2~4歲,因個體發展的不同會有所提前或延後。6.出生後頭5個月的嬰兒沒有自我意識,不能認識到自己身體的存在,所以他們...
自我體驗發展,是指個體自我意識情感因素隨年齡增長而完善提高的過程。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自我體驗產生於幼兒前期。幼兒在與成人交往中,獲得成人對自己與他人的評價。從這些評價中,獲得肯定或否定的自我體驗,實現由生理需要體驗...
個體在家庭、幼兒園、學校中遊戲、學習、勞動,通過模仿、認同、練習等方式,逐步形成各種角色觀念,如性別角色、家庭角色、夥伴角色、學生角色等。這一時期,也是獲得社會自我的時期,他們開始能意識到自己在人際關係、社會關係中的作用和...
5歲,開放並逐漸走向自律的時期,可以有意識培養孩子的自律精神;6歲,叛逆期,自我意識高速發展,自律精神更加突出,培養孩子獨立精神最好的時期……圖書目錄 Chapter01合作VS反叛—3歲幼兒的心理關鍵點 不說“我”而說“我們”感受生命...
與同伴的交往為幼兒提供學習他人反應的機會,使幼兒產生歸屬以及尊重的需要,並從同伴那裡得到情感支持和參照框架。嬰幼兒人格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嬰兒心理活動是片斷、無系統的,僅有自我意識的萌芽。進入幼兒期後...
幼兒開始了自我意識的萌芽,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識。在童年時期的生活條件下,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起來。兒童進入國小後,取得“學生”的稱號,作為正式的社會成員而被認可。他們不再是成人的“附屬物”,進入公共場合不必讓父母攜帶,外出乘車...
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識的發展幼兒的情感特點仍保留有前階段的一些特徵,如易感性、不穩定、易興奮、激動。但和上階段差別較大的是幼兒的社會情感開始發展。例如,幼兒的道德感在成人對自己或別人的行為進行評價和教育下開始形成。兒童初步...
幼兒的自我意識比較籠統、模糊,他們還不會觀察自己的內部世界,只能按照成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評價"自己。一般只能通過模仿成人對自己的外部行為所說的進行“評價”。童年期(7~12歲,又稱學齡初期, 相當於國小階段)思維的發展 童年思維...
②幼兒初期的自我評價一般僅限於掌握一定的行為標準,評價一些外部的行為表現;到晚期則開始能對自己和別人的內心狀態作簡單的評價。③幼兒自我評價的發展還表現在從比較籠統的評價到比較細緻的評價,從局部的評價到比較全面的評價。自我意...
其次兒童最早進入的集體是家庭、託兒所、幼兒園和國小,在集體機構中可鍛鍊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對兒童心理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結合兒童發展的特點,有規律地進行正面教育,教師的言行對兒童的深刻影響常...
孩子生性好奇、好動。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和頻繁的自主探究行為,容易出現“破壞性”行為。家長應細心觀察、認真分析,正確識別孩子的行為,適時對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給予鼓勵與引導,科學引領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第二章 讓孩子在遊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