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自由與自主

關於市場的自由與自主費用收入預算的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市場的自由與自主
  • 外文名:Free and independent market
  • 副題名:兼論政府干預市場的正當性
  • 論文作者:徐正祥
  • 導師:劉海藩
  • 學科專業:政治經濟學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 學位授予時間:2008
  • 館藏號:F014.3
  • 館藏目錄:2010\F014.3\4 
論文簡介,主體介紹,

論文簡介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徵,推動著計畫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同時,改革開放30年是不斷學習、借鑑、消化和吸收西方市場經濟理論和實踐的過程
從這個意義而言,改革開放的得失與認識西方市場經濟理論和實踐的水平緊密相聯。當前,所謂的主流經濟學對市場經濟的研究有這些傾向:倒置西方市場經濟發展的原因和結果;去歷史、去政治、去意識形態;顛倒手段和目的,唯市場論;簡單思維,照搬照抄歐美已開發國家的市場經濟理論和政策措施
這些表現歸結起來就是:對西方市場經濟理論和現實了解不全面,中國國情研究不深入。正是理論上這種不成熟,往往導致具體的改革實踐出現偏差、失誤,甚至錯誤。 基於以上認識,在研究方法上,本論文以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根本研究方法。注重理論聯繫實際
注重歷史考察分析。從矛盾的發展變化中,從事物的相互聯繫中研究市場及其各種經濟關係。關注研究的結果要探求解決實際問題的答案。不是從概念到概念,搞出一套概念體系,而是要解答現實難題。在此基礎上,還運用了比較分析法、實證分析法和規範分析法、經驗歸納法和邏輯演繹法等具體的研究方法。 在主要觀點上,本論文認為,市場既不像天使那樣潔白無暇,也不像魔鬼那樣面目可憎
它是調整人們利益,對利益進行評估、比較、選擇和保護的機制。只不過是技術性的工具而已。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國家,全球沒有進入大同社會,市場的這種作用還會繼續存在下去。市場自由賦予人人選擇自由,但是這種自由是可以操縱的,既可以是強大的市場勢力,也可以是已開發國家。
本文系統地研究了市場自主。市場自主主張發展民族產業,保護國內市場,似乎與全球化的洪流大潮格格不入。然而,市場自主是客觀存在的。
已開發國家過去有,現有更甚;開發中國家過去需要,現在更需要。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只有市場自主,才能做到規範並有效體現經濟安全、民族獨立的真正的市場自由。政府也不是像有人描述的那樣“邪惡”。它是市場經濟產生並持續運行下去的必不可少的“存在”。
無論是市場的自由,還是市場的自主,離不開政府的支撐和保障。 在結構和內容安排上,本論文以自由和自主為切入點,在更寬廣的視野下,剖析理論層面的市場和實際運行的市場,總結髮達國家實行市場經濟和維護市場自主的基本經驗,研究市場與政治和社會因素的互動和聯繫,分析像中國這樣的開發中國家在市場全球化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面臨的形勢、應因策略和應有立場。

主體介紹

全文分引言部分、主體部分和結語部分。
主體部分分為五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市場的一般”是全文的開篇和理論基本背景。
本章介紹了市場的內涵和要素、市場經濟的產生,分析了市場與政治之間的關係,闡述了市場秩序的自發性和建構性、市場的世界性和民族性。
本章認為:市場並不當然等於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不只是簡單通過價格信號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實際上,其發展是充滿衝突、矛盾和不斷選擇的過程,是一個高度政治化產物。市場秩序是自然秩序和建構秩序的有機統一。經濟全球化時代,市場既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已開發國家以其全球化浪潮中的強勢地位主導世界市場而特彆強調市場的世界性,而開發中國家或者後起國家,則應當更加關注市場的民族性或自主性。 第二章“市場自由”是分論,闡述了市場自由的理論和實踐,勾勒了各個時期市場自由主義的歷史背景和主要觀點,解剖了市場的作用邊界,揭示了中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軌跡。
本章認為自由內在地蘊涵於市場,體現市場經濟的基本價值取向。市場自由主義作為整體的理論體系首先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論證資本主義的天然合理性。不過,可以吸收和借鑑市場自由主義的一些觀點和具體方法。市場自由不是一個終點,也不是社會的全部。市場的作用邊界是有限的,市場自由存在諸多不足。在實踐中要破除市場萬能論。
一部中國的經濟改革史,實際是一部市場機制的“引進史”和“塑造史”,是一條通向市場相對自由之路。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分論,全面闡述市場自主的理論和實踐。其中第三章“市場自主:理論和經驗”論述了市場自主的一般理論和基本經驗,認為市場自主是本土企業對本國市場的絕對控制或相對控制,依靠本國產業資本獲得和占據國內市場,表現為民族產業的市場占有率,體現一個國家內生的持續和持久發展動力機制。
市場自主關注在開放條件下要把發展民族產業和培育國內市場緊密結合起來,把財富增長和國家競爭力緊密結合起來,回答了後進國家發展民族產業及其與之緊密聯繫的市場自主的重要意義,指明後進國家追趕先進國家的道路和方向。西方主要已開發國家發展實踐證明:沒有一個國家是在不加設范地全面開放市場允許外國資本和商品自由進入的政策前提下躋身於已開發國家行列的。
市場不自主,沒有形成強大的本土企業和民族產業,不可能走上強國之路。同時,揭示了已開發國家鼓吹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的虛偽性和欺騙性,有意迴避本國長期實際存在的保護國內市場的歷史和事實。 第四章“市場自主:中國現狀和實現路徑”分析當前中國市場自主受侵蝕和削弱的現實狀況及其形成原因,提出實現和增強市場自主的系列舉措。本章認為中國實現市場自主關鍵在於深化對國內市場的戰略地位和意義的認識,正確處理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關係,重視產生財富的原因和財富的結構以提高國家競爭力。 第五章“發達的市場和強勢的政府”闡述了發達市場的含義以及發達的市場和強勢的政府之間的關係。
本章認為不能把發達市場及其經濟形態歸結為市場自由化。發達市場應當是自主和開放的統一、自由和發展的統一、財富增長和競爭力提高的統一、強市場和強政府的統一。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應走出政府和市場對立的思維模式。市場越發達,政府越強勢。已開發國家的政府對市場作用範圍不是縮小,程度也不是減弱,而是在擴大、在加強。鑒於開發中國家市場失靈和市場發育程度不高並存、經濟市場化和市場全球化並存,更加需要政府的強力領導和積極推動。
總之,論文在研究角度、主要內容、基本觀點等方面努力地作了新的探索。選擇“市場自由和市場自主”為研究角度,彰顯經濟自由主義和經濟民族主義有機統一;解析了市場和自由的關係,揭示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之下市場自由的實質;首次提出“市場自主”的概念並進行了詮釋。市場自主把本土產業發展和國內市場的培育緊密結合起來,把“擴大內需”和“自主創新”緊密結合起來;深度揭示了發達市場的內在要件;糾正一般市場經濟理論的“大市場、小政府”似是而非的觀點,明確提出“發達的市場,強勢的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