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模型

市場經濟模型

所謂完善的市場經濟,就是規範與實證的對稱、控制與自由的對稱、公平與效率的對稱。市場經濟是充分的而不是完全的自由,充分的而不是完全的競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市場經濟模型
  • 意義:效率與公平的統一 
  • 方法:規範與實證的統一 
  • 性質:對稱經濟模型 
  • 定義提出:陳世清 
  • 定義出處:中國經濟解釋與重建,2[M] 
  • 出版者:北京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 時間:2009-7 
模型介紹,基本特徵,發展歷程,機器化,科學化,僱工經營,專業化社會化,經濟組織形式,私有制範圍,生產目的,生產資本化,市場機制,市場競爭,政治民主,規範化,全球化,局限性,時代特徵,歷史進程,歐洲完成原因,歷史功過,市場的作用,兩種理論傳統,引發危機,經濟怪圈,生產過剩,經濟危機,

模型介紹

完全的自由,是只要效率不要公平、或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自由,是無政府主義的自由。充分的自由,是以平等為核心、平等制約下的自由。完全的競爭,是弱肉強食、不擇手段、不按遊戲規則出牌。充分的競爭,是法律、誠信制約下的競爭。因此不完善的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完全自由、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完善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充分自由、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完全自由、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是平面的市場經濟,充分自由、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是立體的市場經濟。平面的市場經濟產生線性的思維方式,立體的市場經濟產生對稱的思維方式。線性的思維方式產生價格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市場原教旨主義、市場實用主義,對稱的思維方式產生對稱經濟學、對稱經濟學的形上學。對稱經濟學的形上學就是對稱辯證法;因此只有懂得對稱辯證法,才會懂得對稱經濟學。

基本特徵

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時代最基本的特徵是,工業取代農業占據了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市場行銷成為最普遍的經營形式,由此導致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

發展歷程

市場行銷要求根據市場需求,廣泛利用各種市場資源,在極其廣闊的時空範圍內進行生產,而不是像傳統小農那樣局限在一個家庭範圍內,使用家庭資源,為滿足家庭需要而進行生產。在這裡需要特彆強調一下“廣泛利用市場資源”。到目前為止,國人一般已經普遍接受了面向市場需求的概念,但廣泛利用市場資源的觀念依然十分淡薄,經常見諸媒體的一句話是“立足於當地實際,從當地實際出發”,乍一看似乎的確無疑,但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小農經濟觀念,應當從根本上予以革除。

機器化

從歷史發展來看,世界各地小農經濟統治數千年間並不曾發明過任何一台最簡單的機器,而15世紀末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的主流,人們便開始嘗試發明這樣那樣的機器,特別是自18世紀下半葉以來短短二三百年時間,人們便便發明了無數精巧絕倫、神通廣大的機器,各行各業都普遍實現了機器化。事實表明,機器化是與市場化相聯繫的一個歷史範疇。從理論上來分析,首先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手工生產是無法滿足的,必須大量套用機器生產;其次,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廣泛的社會分工協作,集廣大民眾的智慧和汗水於一體,為各種機器的發明和製造提供了充分的現實可行條件。於是,經過人們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實現了機器大生產,其主要特點是:以煤炭、石油等非生物能源為動力,能夠大功率、高效率、長時間連續作業。簡言之,歷史發展的邏輯表明,機器化是市場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伴隨產物,沒有市場化,就沒有機器化。

科學化

由於面向市場經營,使用機器大生產,這就要求人們改變以往小農經濟狀態下那種憑經驗靠估計的做法,而代之以科學的定量測試、計算和分析。注意:這裡“科學化”並不簡單地局限於科學技術成果在生產中的套用,而是主要指人們觀察和分析問題時的思維方式的科學化。
這裡插一段討論。英國著名生物化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15卷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曾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難題”(Needham Puzzle):“如果我的中國朋友們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樣,那為什麼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頓這樣的偉大人物都是歐洲人,而不是中國人或印度人呢?為什麼近代科學和科學革命只產生在歐洲呢?……為什麼直到中世紀中國還比歐洲先進,後來卻會讓歐洲人著了先鞭呢?怎么會產生這樣的轉變呢?”這一問題引起了國內許多學者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筆者認為,其實很簡單,關鍵就在於中國近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萌芽遲遲未能發展起來。小農經濟本質上是排斥科學的,中國古代曾長期將一些民間創造發明斥之為“奇技淫巧”,就是這種觀念的一個典型例證。分析其原因,可以構想一個封建小農家庭,其產品都由自己家人消費,首先,自己是不會欺騙自己的,因此無需對產品的數量與質量進行嚴格的定量檢驗;其次,投入與產出均在家庭內部完成,因此無需進行嚴格的會計核算;第三,沒有市場需求,自己家庭的需求有限,因此無需費心巴力地探討增加產量、提高質量的方法;第四,家庭的能力有限,除忙於日常生產外,根本無力顧及其它;第五,小農家庭經營規模過小,一項新技術即使能夠使產量成倍增加,對農戶來講,也沒有什麼吸引力。歸納起來,當這種封建小農家庭在社會上占據絕對多數的時候,即使少數人有興趣進行科學研究,也成不了氣候。反之,市場經濟就不同了:第一,產品要通過市場銷售,這就需要對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嚴格的定量檢測;第二,生產要素是通過市場方式配置的,這就要求進行嚴格的會計核算;第三,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整個社會都有強烈的動機探討增加產量、提高質量、減少消耗、提高效率的方法;第四,經濟的主角是廠商,廠商有足夠的資金與實力來推動科學研究的發展,並在生產實踐中廣泛套用各種科學研究成果;第五,由於廠商經營規模很大,一項新技術的採納,即使產量僅僅增加1%,也會帶來相當豐厚的利潤。總之,科學化是市場化的伴隨產物,沒有市場化,就沒有科學化。

僱工經營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要,僅靠家庭勞動力顯然是無法滿足的,必須大量引入家庭外勞動力。抽象地來講,使用家庭外勞動力,可以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強迫一些人當自己的奴隸;另一個是通過支付工資來僱傭他人為自己工作。但是,大量強迫本國人當奴隸,會使國家統治失去基本的依靠力量,導致社會秩序徹底崩潰,因此使用奴隸勞動原則上只能抓擄其他貧窮落後弱小國家的民眾,如美國早期歷史上曾大量抓捕非洲黑人從事奴隸勞動,就是一例。但是,抓捕外國人來當奴隸,決非長久之計,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口都是有限的,並且增長緩慢,遠遠趕不上非人的奴隸勞動折磨下人口減少的速度,同時大量抓擄外國人當奴隸,還會引起越來越強烈的反抗,不利於海外市場的擴大。因此,從根本上來說,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能通過支付工資的辦法來僱傭本國自由民從事生產勞動。此外,大量機器的套用及由此導致的技術分工,使大量工人能夠真正融合為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共同完成生產過程,為大規模僱工經營提供了技術基礎。否則,在手工生產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缺乏內在的技術分工和聯繫,勉強將大量的人集中在一起勞動,不過是聚沙成塔,徒勞無功,就如同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前的人民公社一樣,最終還得散夥。

專業化社會化

使用機器大生產和僱工經營的結果,是社會分工變得越來越細,整個社會經濟呈顯專業化和社會化的特點,社會成員普遍養成了分工協作的習慣和理念,這也是社會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經濟組織形式

機器大生產和僱工經營,必然突破家庭經營的局限,使廠商成為最基本的經濟組織形式。與小農家庭相對簡單的內部結構,廠商內部結構要複雜得多,其中包含了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分工精細的各種生產要素,是一個巨大複雜的經濟系統。

私有制範圍

廠商成為基本經濟組織形式以後,私有制的範圍就擴大了,雖然名義上仍然是私有制,但在實際經營和管理層面上,所有者已經不能完全隨心所欲地支配和處分自己名下的財產了。這與封建農業時期的個體私有制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這是一種“擴大的私有制”,其內部正在孕育產生新興公有制萌芽。

生產目的

由於在極其廣闊的時空範圍內組織市場經營,廠商生產的目的不再象小農經濟那樣以獲取產品為直接目標,而是以利潤為直接生產目的,產品的生產變成了獲取利潤的手段。在這裡,利潤是泛指一切價值增值

生產資本化

隨著利潤成為直接的生產目的,一切生產要素都相應地變成了賺取利潤的手段,即通常所謂“資本”。整個社會經濟從此都置於資本的支配之下,受資本統治,“資本主義”成了這一時代的最強音。

市場機制

市場分配成為最基本的分配形式 包括各種市場資源和勞動產品,都通過市場交換來進行分配,實行“各增其值、等價交換”原則,即個人向廠商提供生產要素,按系統論觀點,每一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都實現增值,並得到各自的報酬,形成個人收入,個人再以其收入按等價交換的原則向廠商購買各種消費品。

市場競爭

由於市場分配成為最基本的分配形式,一切生產要素和產品都要通過市場來分配,於是千千萬萬的廠商和個人便在市場上圍繞有限的市場資源展開了廣泛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每一個人和每一家廠商都隨時面臨嚴酷的市場壓力,從而推動市場經濟不斷向前發展。

政治民主

由於市場經營通行等價交換原則,從本質上來講,要求人與人平等協商,這樣就形成一種基本的人類行為模式,反映到政治上,就要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同時,市場把個人、企業與社會緊密地聯繫到了一起,這使得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強烈的動機關心和參與社會公共事務,人們普遍具有濃厚的民主意識。最後,市場經濟的基本組織單位是廠商,廠商既財大氣粗,又人多勢眾,這樣政府使用高壓手段就失去了現實可行基礎,除了民主別無出路。總之,民主化是市場化的派生產物,沒有市場化,就沒有民主化。

規範化

市場經濟是一個由千千萬萬的廠商和個人參與的過程,因此必然要求對人們的行為作出嚴格的規範,包括國家法律制度、廠商內部的管理制度、各種技術性操作規範以及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標準等。這就好比,在鄉間小道上,一個人或很少的幾個人走路,無需交通規則,但在大城市,數以萬計的行人、車輛一起上路,就必須制定交通規則了。總之,規範化是與市場化相聯繫的,沒有市場化,就沒有規範化。

全球化

市場經營由封閉走向開放,廠商經營規模越來越大,最終勢必突破國家疆界,向全球擴張,這樣市場經濟的擴張性就與小農經濟的保守性形成了尖銳的矛盾,這是15世紀末以來長達數百年的殖民侵略活動,以及20世紀上半葉發生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所在。
市場經濟就是指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資源最佳化配置的一種經濟運行方式.

局限性

市場經濟是一個由千千萬萬的廠商和個人自主參與交易形式,在市場經濟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指揮。這隻看不見的手就是市場的價值規律。一般來說,商品的價格是受供求關係影響,沿著自身價值上下波動。所以在交易過程中,我們常能看到同一種商品在不同時期價格不同。當漲價時,賣方會自發的加大生產投入;當減價時,賣方會自發的減少生產投入,這就是市場經濟的一個特點:自發性。市場的範圍之大使得誰也無法客觀巨觀的去分析觀察,參與者們大多以價格的增幅程度來決定是否參與,與參與程度,這就體現了市場經濟的第二個特點:盲目性。參與者盲目自發的投入生產,而生產是一個相對於價格變動耗時較長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常能看到一種商品降價後,它的供應量卻在上升,這就是市場經濟的第三個性質:滯後性。
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是:1.平等性 2.競爭性 3.法制性 4.開放性 (這是它的一般性特徵)

時代特徵

市場經濟時代,隨著工業成為主導產業,廠商成為基本的經濟組織形式,農業和家庭雙雙發生了危機。
首先就農業來講,其比較經濟效益顯著下降,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農民的貧困問題日漸突出,農民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湧入城市,成了社會上長期受到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問題的原因當然是非常複雜的,但從根本上來說,則是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發展過渡時期的社會經濟轉型所帶來的必然結果。自近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就是工業服務業的興起,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隨之不斷地由農業向工業、服務業流動。就象“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一樣,資源是由經濟效益低的行業向經濟效益高的行業流動。因此,伴隨著現代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必然是農業的比較經濟效益低於工業和服務業。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任何企圖提高農業比較經濟效益的努力從根本上說都是徒勞的。要解決農民的貧困問題,根本出路只能是“非農化”。
其次,世界性的家庭倫理危機日益嚴重。家庭的規模在不斷縮小,“三世同堂”式大家庭已基本成為過去,一對夫婦及其孩子組成的“核心家庭”已取而代之成為目前最普遍的家庭形式。但家庭規模的縮小並沒有到此為止,而是還在進一步縮小中,出現了大量非典型不完整家庭,如各種單親家庭、丁克家庭(Double income no kids,DINK)、單身家庭等。與此同時,家庭的職能也在不斷剝離。在農業時代,家庭可以說是全職全能的,包括生產經營、生活消費、兩性情愛、生育後代、撫養教育、贍養老人以及承擔社會義務等許多職能。進入工業時代以來,這些職能都開始相繼從家庭中分化獨立出來,程度不等地實現了市場化、社會化。生產經營差不多已經完全由各類廠商所包辦,生活消費遠遠超出了家庭範圍,“天倫之樂”已讓位於“天涯之樂”,孩子的撫養教育不再由家庭大包大攬,而是由各類託兒所、幼稚園、學校承擔了相當大一部分,老人的贍養也不再完全由子女承擔,而是由各類托老組織承擔了一部分。最叫人難以接受的是,夫妻感情日漸淡化,婚外戀大量湧現,非法色情交易屢禁不止,愈演愈烈。發展至今,除了生育職能基本上完全由家庭承擔以外,其它職能都已經全部或部分越出了家庭的範圍。導致這些問題的具體原因當然是非常複雜的,但從根本上來說,也是由於進入工業時代以來,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結果。一個基本的事實是,隨著生產經營職能完全由廠商所取代,人們正在日益遠離家庭,融入社會,最終必然導致家庭的解體。

歷史進程

世界歷史上,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轉變,是從西歐開始的。從14世紀到15世紀,歐洲遇到了空前嚴重的危機,接連不斷的饑荒、瘟疫和戰爭使整個歐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幾乎完全停滯,與當時古代中國和古代印度的繁榮形成強烈的反差與對照,促使不少歐洲人冒險探索前往東方的航線。1492年哥倫布(Cristoforo Colombo,約1451-1506)到達美洲,歐洲列強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大規模的殖民侵略活動,世界市場急劇擴大,刺激英國工場手工業迅速發展起來,大量農田被強行改為牧場,大量農民被迫離土離鄉,進入手工業工場,充當僱傭工人,史稱“圈地運動”(Enclosure movement),又名“羊吃人運動”。
1642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到1688年,經過長期鬥爭,歷經三次反覆,終於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政權。
1760-1830年代,英國完成了工業技術革命,實現了機器大生產。隨後,歐美主要國家都相繼完成了工業技術革命。亞洲的日本在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也迅速完成了資本主義工業化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由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整個20世紀,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的壟斷程度越來越高,到目前,幾乎各行各業都形成了一些規模巨大的壟斷公司,寡頭壟斷已經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市場結構,這表明從自由競爭到壟斷是一個歷史的進步。
20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列強為爭奪勢力範圍,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上頭號資本主義強國。
戰後至今60多年間,世界經濟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一般來說,歐洲和北美絕大多數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已經步入成熟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階段。而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絕大多數開發中國家則依然處於傳統封建小農經濟階段向現代市場經濟過渡中,工業化水平遠遠落後於歐美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小農經濟國家,只有微不足道的少量零星工業生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首先從1949年到1952年在短短三年內,迅速恢復了戰爭創傷,然後從1953年開始到1970年代,排除重重阻力,克服種種困難,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走計畫經濟道路,初步完成了工業化。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改革開放,於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有計畫的商品經濟,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前,已經基本上建立了市場經濟體系,步入了市場經濟國家行列。但總體市場化程度仍然有待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大約同時,前蘇聯東歐國家也在上個世紀80年代實行各具特色的經濟改革,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繼和平演變,由計畫經濟國家向市場經濟國家轉型。

歐洲完成原因

分析西歐各國率先實現工業化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於這些國家傳統封建農業勢力相對薄弱,商品經濟發展受到的阻力較小,於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萌芽便迅速發展起來,為工業革命開闢了道路。一般地,事物發展變化總是首先在舊事物相對發達或相對落後之處實現突破,即所謂“黃金突破點原理”,在這裡表現得非常明顯。
反之,中國雖然封建社會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遙遙領先於世界,但也正因為如此,傳統封建勢力特彆強大,使得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萌芽在發展過程中遭遇到了特彆強大的阻力,因而遲遲未能實現封建小農經濟向資本主義工業化市場經濟的轉變。時至今日,在中國社會上,仍然普遍瀰漫著濃厚的反市場,反商品的情緒,不時地以種種方式和錯口阻撓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

歷史功過

工業經濟崛起的過程中,各資本主義國家曾對外發動了持續數百年的殖民侵略活動,在世界各地到處犯下了罄竹難書的滔天罪行,在其內部則由於市場經濟的殘酷競爭,貧富分化愈益加劇,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在少數富人手裡。這使得資本主義制度受到了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指責。但儘管如此,在工業時代,人類的生活狀況,整個來說,還是大大改善了。歐美日等率先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爭相效仿的榜樣,大多數開發中國家都在致力於推進國家的工業化。

市場的作用

1 傳遞信息
2提供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壓力
3增進企業運行效益

兩種理論傳統

1、圍繞市場經濟問題存在兩種理論傳統
一種是強調市場機制絕對合理的傳統。這是由斯密、薩伊到馬歇爾、哈耶克所代表的經濟自由主義或新古典經濟學的傳統。他們認為,認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內在完滿,具備自我均衡機制的完善體系,市場機制在本質上是沒有缺陷的,市場本身的均衡調整機制足以保證經濟長期均衡運行,並可以導致資源的最佳配置。周期性危機是非必然的,是可以避免的。
另一種是以馬克思和凱恩斯為代表的認為市場機制有缺陷的傳統。馬克思認為,近代資本主義的歷史是由小市場經濟走向大市場經濟,即由民族市場走向世界市場經濟的進程。這其實就是今天常講的“全球化”。馬克思認為這個進程是不可阻擋的,在世界市場經濟已統治全世界的時候,周期性的世界經濟危機最終會產生破壞世界市場的力量,從而撕毀這一體制。他把這種全面危及世界統一市場的危機,稱作“普遍危機”或“總危機”。
凱恩斯最早信奉馬歇爾的新古典經濟學,但30年代大蕭條,卻使他最終轉向了對自由市場經濟危機機制的分析。但是凱恩斯和馬克思的立場不同。馬克思認為,市場體制中的危機機制是不可救的。而凱恩斯則相信,可以通過政府對經濟作巨觀干預的方法,補救市場機制的缺陷。
但是馬克思與凱恩斯都認為市場機制本身是有缺陷的,周期性危機就表明這種缺陷。這可以稱做糾正市場幻想的一種理論傳統。
市場機制的上述兩種對立的傳統,實際上形成了近代經濟學中對於市場經濟的兩種不同理論傳統。
2、有不同的理論傳統就會有不同的政策主張
經濟理論屬於社會科學,但經濟理論與其他科學不同,它可以直接介於國家經濟政策的設計,從而影響國計民生,甚至影響國家的安危。在中國建立市場經濟在中國現階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歷史規律和必經的發展階段是無法超越的。然而市場經濟理論存在的這兩種理論傳統,以及存在相關的不同政策主張。這可以避免被一些片面的意識形態鼓吹所誤導。可以說,正是1990年以來席捲世界的一系列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震盪,無情的打破了新古典主義對於世界市場的樂觀幻想。

引發危機

經濟怪圈

新古典經濟學是近年來在中國流行、並被主流經濟學奉為聖經。其著名的市場調節原理即所謂“看不見的手”的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在理想的市場制度中,供給和需求通過價格漲落機製得到靈活調節和自動平衡。當供給不足時,商品價格上漲,高利潤通過價格信號刺激投資者,促使其將資源、勞動力、技術轉入短缺部門,於是供給增多,使需求得到滿足。當供給超過需求時,商品價格下跌,低利潤及低價格信號促使投資都轉移資源、勞動力和技術,減少生產,於是供求恢復平衡。同時,在供給趨向滿足的進程中,市場競爭激烈化,進而自然淘汰低效益的投資者,自然調整經濟結構,從而保持生產的高效率。在這隻看不見的市場之“手”的調整下,經濟結構和制度自動得到調整和運轉,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永遠不會有生產過剩和供給不足的長期情況發生。這一直是庸俗經濟學的一個夢想,但這是純粹是欺人之談。危機的發生,即經濟周期波動和震盪的發生,與市場經濟的本質直接關連著。只要是市場經濟,就無法擺脫這個周期性危機的機制。

生產過剩

這個市場自動調節理論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美妙的經濟“模型”。它是幾十年間被西方推薦給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用來與社會主義計畫體制相比較,由此得出下列幾點結論:
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商品短缺,根源是由於價格機制的無效,由於供給部門依靠集中的指令性決策,不能根據價格信號對市場需求作出及時的、靈活的反應,並從而導致資源配置的浪費,人力投入的低效益。因此社會主義改革的目標是政治自由化和市場經濟化。作為市場經濟這一理論模型,以及依據這一模型所設計的經濟改革方案,在方向上引導了五十年來所有的社會主義改革。
今天反思這一套經濟理論,我們驚訝的發現這個理論模型的簡單和幼稚。實際上,這個模型如果想要成立,至少必須藉助於三個假定條件:一是生產者要根據價格信號及時進行投資的靈活轉移是無需成本的。二是既成社會生產力結構是彈性的。三是保證投資轉移和生產力改造可能性的資源、技術資源可以無限量地供應的。
即使市場需求通過價格和利潤給投資者以有誘惑力的巨大信號,他是否可能立即拋棄或改造他原已擁有的全部設備、技術,拋棄其現有工人,而把資金轉向另一個有利所圖的生產部門?這種轉移在經濟上要支付的代價有多大?是否可以保證投資轉移者必定獲利?
其次,投資轉移是需要時間的。事實是生產能力的改造總是落後於需求變化的,從投資到收回投資和利潤的時間,往往長於需求旺盛的時間.
市場需求總是千變萬化。當投資者購置設備,僱傭工人,引進技術建造新的生產線,形成了新的生產能力時,原來在市場上閃現高利潤的需求可能已經滿足而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的整個生產配置、生產能力將再度成為過剩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已配置巨大資源、勞動力的生產線,就會成為社會性的浪費。
因此,市場經濟根據其天性天然地存在巨觀失控即發生生產力過剩的可能性。

經濟危機

市場調節經濟在微觀角度(對個別消費者)似乎是有效率的。在巨觀角度(對全社會)往往是低效率的,並且必然發生供求失衡與周期性經濟危機。實際上,這種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在那種理想市場模型中已經隱含。即,當供給大於需求時,價格下跌,利潤率下降,甚至無利潤,導致投資必須自動退出這個部門的生產領域
但是這種投資過旺、生產力過剩,即所謂“結構調整”,在現實中卻是隱含著嚴重可怕的社會代價的。商品積壓、工廠破產、銀行倒閉、工人失業下崗,就是經濟學中所謂價格信號下落,利潤率下降自動調節供給的必然結果。在自由市場經濟中,要使資本離開一個工業部門轉移到另一個部門去,就必須經過危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