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特點,優缺點,優點,缺點,政策,經濟體系,
概述
香港,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轄的特別行政區,英文名為Hong Kong。香港是一個充滿誘惑感的城市,它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是國際金融商貿中心之一,是世界大都會之一,然而除了這散發著金錢味道的“第一”後面,香港還150年驚心動魄的巨變,有著中西合璧的豐富文化,有著一顆容納種族、語言、地域的包容之心。
香港是世界上最富於競爭力的地區之一,在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的競爭力排位年年前移,到1 9 9 6年已升至第二位。在眾多有利因素中,自由市場經濟在調節、刺激香港企業競爭意識和求生能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9年一月,美國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就營商自由及貿易自由等十個範疇,評估全球一百七十九個經濟體系的自由度。評估結果顯示,香港的得分達九十分,較去年同類評估上升零點三分,並連續第十五年成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其中香港在貿易自由、投資自由和金融自由方面,評分均居首位;至於營商自由、貨幣自由及產權保障的評分,亦居於前十名之內。
特點
自由市場經濟,是香港經濟最基本的特徵,也是促使其經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核心內容是通過價值規律、供求關係、競爭機制的自發調節來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香港的自由市場經濟是在自由港基礎上形成的,政府除了對關係社會、民生的土地、公屋、食水、大米和一些公用事業進行直接控制、配置或立例管理外,對貿易、商業、工業、航運等重要部門概不干預,讓其在市場自動調節下運作,同時實行簡便的低稅制度,以吸引外來投資。經歷多次風浪考驗,香港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逐漸趨於成熟。在資本主義世界紛紛強化干預的今天,香港的整個市場體系仍然具有高度自由、高度開放和高度國際化的鮮明特點。自由競爭、自主經營、資金自由流動及政府儘量避免對私人經濟干預的原則,始終成為香港政府進行各項經濟立法和行政管理的主要政策依據。
優缺點
優點
香港這種高度自由和高度開放的市場體系,培育了良好的市場機制,市場經濟的“無形之手”在香港可以相對較好地發揮最佳化資源配置、自動調節經濟的功能。在香港,貿易商進出口貨物的品種、數量完全受國際市場供求關係支配;廠商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也都由國際市場及本地市場情況決定。6 0 年代香港塑膠花業的興衰,極好地反映了市場自動調節機制在香港的威力。5 0 年代由於國際市場強勁需求,香港塑膠花生產異軍突起,風行一時,成為塑膠業的主流。到6 0 年代中期,國際市場塑膠花已逐漸過時,香港廠家便明智地將生產轉向塑膠玩具,在整個過程中,政府持“不干預”政策,很少引導和扶持。時至今日,香港9 8 %的企業仍都是中小型企業,在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無情現實磨練下,這些企業都培育起高度的靈活性及適應能力,在激烈的競爭中謀生存、求發展。每年,香港都會有一批企業在競爭的壓力下關門停業或是轉營其他業務,但同時又會有數萬家企業順應市場需求註冊成立,在市場競爭中去開創新的發展優勢。香港的整體經濟也是如此,每當面臨國際政經風暴衝擊或是本地周期性危機的壓力,香港的市場機制亦都較好地發揮了自動調節作用,表現出一種強大的恢復功能。香港的工資、物價,在含有較多自由放任因素的經濟體制下具有很大的彈性,遇到危機時較易作出相應的反應和調整,從而使經濟較快復興,再現繁榮。
缺點
自7 0 年代起,香港經濟出現重大變化,經濟結構因多元化而日趨複雜,除英資外,美、日大財團紛紛來香港發展,本地華資大財團也相繼崛起,在競爭中出現一些壟斷。此外,香港經濟活動也日益國際化,更易受外部經濟狀況的影響。因此,自由市場機制內在的缺乏協調和規劃這一弊端日益顯露,當其無法有效運作時便需要政府伸出“有形之手”進行適當干預、調控、幫助或補救。
政策
積極不干預政策
因此,在7 0 年代中後期,香港重新厘定了經濟政策,把“自由放任”的不干預原則修訂為“積極不干預政策”,即以積極態度繼續堅持依靠市場自動調節,以求得經濟的穩定和增長;但當市場機制自動調節失靈,不能正常運轉,並且影響到公眾利益時,就要進行必要的直接或間接的干預。例如對公用事業等易出現壟斷行為的部門香港政府實行專營權制度,在價格、利潤和服務質量等方面給予監督;在房地產市場,政府投資興建大量廉價公屋,藉以打破少數大地產商的壟斷,抑制其價格和利潤,同時促進地產商之間的競爭。又如在結構複雜且影響廣泛的金融行業,政府也加強對其引導和管理。6 0 年代以來,香港曾多次出現銀行危機、貨幣危機和股市危機,危及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運作,於是政府不得不出面,或出資救市、或直接接管。然而這種干預始終是以保持自由港地位,堅持自由企業制度和一系列自由經濟政策為基礎的,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更多地表現在為市場的正常運作和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如改善投資和經營環境所必需的交通、通訊等“硬體”設施和教育、培訓、諮詢及服務質量、效率等“軟體”措施等等。也就是說,香港政府雖然較過去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但其介入程度仍然較淺,而且較為適度,並沒有打破香港引以自豪的自由經濟制度和自由企業制度。因此,迄今香港已連續三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世界上經濟自由度最高的地區。
在香港,正是這種較為完全的自由競爭,造就了人們強烈的競爭意識、生存意識,造就了香港企業家敏銳的市場觸覺和把握機遇的能力。每年,美國《福比斯》雜誌評選的“世界十大富豪”中就有兩人來自香港。競爭激烈,又充滿機遇,可以說是香港的企業家成長的沃土,也是各國資本在香港各業大顯身手的舞台。
經濟體系
中新社香港一月二十日電美國傳統基金會發表的二0一0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評選香港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這是香港連續第十六年獲此殊榮,港府對此表示歡迎。
根據該報告,香港今年獲得的總評分為八十九點七分,遠高於全球平均五十九點四分。排名榜單上,新加坡名列第二,澳洲名列第三位。
傳統基金會指香港擁有具競爭力的稅制、維護智慧財產權、靈活的勞工市場,再加上富學歷及幹勁十足的勞動人口,促使香港成為一個創新及繁榮的經濟體系。
傳統基金會同時稱讚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最頂尖的金融及商貿中心。金融界的法律和規管架構既透明又具效率。商貿業務的監管亦簡單直接。此外,香港在引進外來直接投資,繼續位列亞洲第二。
報告就十項因素評估全球一百七十九個經濟體系的經濟自由度。這十項因素包括營商自由、貿易自由、財政自由、政府開支、貨幣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產權保障、廉潔程度和勞工自由。
至於大中華地區經濟體系,中國內地在一百七十九個經濟體系中名列一百四十,澳門排名二十,台灣排名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