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巾子
- 外文名:Jinzi
- 韓文:宕巾
- 諺文:탕건
涵義,製作工藝,歷史,
涵義
巾子是幞頭下的帽襯。
周武帝裁幅巾為四腳幞頭,武德以來,始加巾子。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幞頭之下別施巾;象古冠下之幘也。巾子制頂皆方平,仗內即頭小而圓銳,謂之內樣。”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巾子裹於幞頭之內。”《法門寺衣物帳》中有“花羅夾幞頭五十頂,巾子五十枚”。唐王梵志有詩云貧窮田舍漢“幞頭巾子露”,則是形容其幞頭破敗,露出內襯之巾子。
初唐幞頭巾子較低,頂部多呈平型,即為“平頭小樣”巾子。以後巾子漸漸增高,陸續出現“英王踣樣”巾子、“官樣”巾子、“開元內樣”巾子等。《舊唐書·輿服志》提到唐高祖武德時期流行的是“平頭小樣巾”,以後幞頭造型逐漸誇張,武則天賜給當朝貴臣的是“高頭巾子”,又稱為“武家諸王樣”。唐中宗賜給百官的“英王踣樣巾”就更誇張了,高踣而前傾,這種式樣與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開元十九年賜供奉官及諸司長官的羅頭巾及官樣巾子,又稱“官樣圓頭巾子”。這些幞頭式樣,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畫中都可找到。如西安的李壽墓壁畫(貞觀四年)、鹹陽出土的底張灣獨孤開遠墓陶俑的幞頭(貞觀十六年),頂部都較低矮,裡面襯的可能就是平頭小樣巾;禮泉馬寨村鄭仁泰墓(麟德元年),以及西安羊頭鎮李爽墓(總章元年)出土陶俑的幞頭頂部都增高,應該是襯了高頭巾子。
製作工藝
桄榔樹葉下有須如粗馬尾,廣人采之以織巾子。其須尤宜鹹水浸漬,即粗脹而韌。以桐木為胎編織而成,內外皆漆。可能是以絲葛、皮革等織成,再經特別的塗漆處理,滿布菱格,格眼方正。簪子可通過兩側特製的相對孔眼,把巾子固定在髮髻上。巾子為唐人貴賤通服。使用的方法是先把頭髮束至頂部成髻,將巾子罩在髮髻上,插簪,外裹幞頭。 吐魯番市阿斯塔那176號墓出土文物詳細數據: 高11厘米,寬12厘米。
歷史
漢以來盛行用幅巾裹發。隋文帝時文官已有平頭小樣巾;大業十年(614丞相牛弘又上議請著巾子,以桐木為墊。唐武德初,亦有平頭小樣巾子;武后也常以絲葛巾子賞賜百官。參閱五代後蜀馬鑒《續事始·巾子(說郛)》、《新唐書·車服志》。
宋代巾子逐步被幞頭帽子取代,在幞頭底下或可不襯巾子。《宋史·輿服志》說:“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腳,乘輿或服折上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為里,紗為表,而塗以漆。後唯以漆為堅,去其藤里。前為一折。平施兩腳,以鐵為之。”又規定“幞頭巾子,自今高不過二寸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