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位論

工業區位論

工業區位論是德國著名工業布局學者韋伯提出的一對概念。廣布原料是廣泛分布在各個地方的原料,如空氣、水等。如果一個工業部門在生產中使用的主要是這種原料,那就應配置在消費區。這樣既可以就地取得原料,又可以就地消費其產品,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運費。地方原料是只分布在某些地點的原料,它可以按耗用原料重量與製成品重量的相互關係,分成地方純原料與地方失重原料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業區位論
  • 外文名: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 國家:德國
  • 提出:經濟學家韋伯
概述,基本解釋,詞語分解,發展過程,特點,著名理論,韋伯工業區位論,廖什經濟區位論,伊薩德區位論,行為學派區位論,

概述

基本解釋

工業區位論(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它是關於工業企業空間位置選擇的理論,由德國經濟學家韋伯提出。
其特點是:
1.是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的理論基礎
2.工業區位論的建立,使工業布局的研究從個別企業布局轉向研究工業地域綜合設計
3.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其他科學理論和研究成果
4.不斷採用新的科學方法和手段,用電子計算機處理資料,用遙感手段獲取信息

詞語分解

工業區: 指在幾到十幾平方千米範圍內,以一個或幾個大型企業為骨幹,再組合一批中小企業組成的工業企業群的所在地。企業間大多數有比較密切的協作關係,或共同利用市政工程設施。工業區是工業樞紐的組成部分。按形成條件和位置不同,可分為城市工業區和礦山工業區。按工業區的性質,可分為專業性工業區和綜合性工業區。
工業區位論
1909年,德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韋伯在其《論工業區位》一書中首次系統地論述了工業區位理論。他認為,運輸成本和工資是決定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區位:一方面指該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的聯繫。農業工業生產活動,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必須有一個確定的空間位置,也離不開與其他事物的聯繫,這種聯繫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與自然環境的聯繫,二是與社會經濟環境的聯繫。因此生產活動和城市的形成和發展實際是綜合了自然和社會經濟兩大要素的結果。要分析生產活動和城市的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就要從作用於生產活動和城市的自然和社會經濟要素著手。

發展過程

18世紀一些古典經濟學家就提出了區位論的思想。如愛爾蘭的R.坎特龍於1755年發表的著作中和英國的亞當·斯密於1776年發表的著作中,都論述過運費、距離、原料等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從理論上系統研究工業區位論首推德國的W.G.F.羅舍爾,他於1868年發表的論文,提出"區位”就是為了“生產上的利益”,受原料、勞動力、資本的制約;原料地對區位發生的牽引力大小,依賴於原料加工過程中減少量的多少等等。用數學方法論證工業區位的是德國的W.勞恩哈德,他在1882、1885年發表了一系列著作,給區位論開拓了一條精密化、計量化的道路。直到目前工業區位論中所用的“運輸噸公里最小地點的區位決定公式”、“市場總需要量的計算公式”、“市場地域大小與運費之間關係的公式”等,都是勞恩哈德設計的。
工業區位論工業區位論
創建現代工業區位理論基礎的是德國經濟學家A.韋伯,他於1909年發表《工業區位論》一書,為工業區位理論建立了完整的理論體系,並提出了嚴密的研究方法。但是韋伯的工業區位論是抽象的、孤立因素分析的靜態區位論。1924年,美國經濟學家弗蘭克·弗特爾提出“貿易邊界區位理論”。他認為,貿易區的邊界是被該區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和單位運輸成本之和決定的。1924年,瑞典經濟學家俄林在其《貿易理論》和1933年的《區際貿易和國際貿易》等書中開始討論整個工業布局問題。從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美國學者胡佛·伊薩德提出了工業區位的多種成本因素綜合分析的理論。這些理論探討的中心問題是:如何以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潤的原則選擇廠址,因此,它屬於工業區位理論的微觀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巨觀經濟角度研究工業區位的理論逐漸發展,這種理論著重從全國範圍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增長率資本形成特徵和投資率失業率通貨膨脹等的地區差異,以及環境經濟、生態平衡等方面進行研究。從德國經濟學家A.廖施1940年發表《經濟的空間秩序》開始,發展為多因素的對比研究,形成各種學派的動態區位論。著名的代表者有運輸費用學派的E.M.胡佛、市場學派的廖施和區域科學學派的W.伊薩德、行為學派的A.R.普雷德等。

特點

現代工業區位論的特點是:
①是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的理論基礎;
②工業區位論的建立,使工業布局的研究從個別企業布局轉向研究工業地域綜合設計;
③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其他科學理論;
④不斷以新的科學方法和手段武裝自己,如以數量方法解釋問題,以電子計算機處理資料,以遙感技術作為新的研究手段等。

著名理論

韋伯工業區位論

韋伯工業區位論(Weber's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韋伯1909年發表的《工業區位理論:區位的純粹理論》,提出了工業區位論的最基本理論。以後他又於1914年發表《工業區位理論:區位的一般理論及資本主義的理論》,對工業區位問題和資本主義國家人口集聚進行了綜合分析。
工業區位論工業區位論
韋伯理論的中心思想,就是區位因子決定生產場所,將企業吸引到生產費用最小、節約費用最大的地點。韋伯將區位因子分成適用於所有工業部門的一般區位因子和只適用於某些特定工業的特殊區位因子,如濕度對紡織工業、易腐性對食品工業。經過反覆推導,確定3個一般區位因子:運費、勞動費、集聚和分散。他將這一過程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假定工業生產引向最有利的運費地點,就是由運費的第一個地方區位因子勾劃出各地區基礎工業的區位網路(基本格局)。第2階段,第二地方區位因子勞動費對這一網路首先產生修改作用,使工業有可能由運費最低點引向勞動費最低點。第 3階段,單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網路,有可能使工業從運費最低點趨向集中(分散)於其他地點。
①運輸區位法則。假定鐵路是唯一的運輸手段,以噸公里之大小計算運費。已知甲方為消費地,乙方為原料(包括燃料)產地,未知的生產地丙方必須位於從生產—銷售全過程看噸公里數最小的地點。噸公里數量小地點在什麼地方,是根據運費確定區位的核心問題。韋伯研究了原料指數(即限地性原料重量與製品單位重量之比)與運費的關係,指數越小,運費越低。從而得出運輸區位法則的一般規律:原料指數>1時,生產地多設於原料產地(例如鋼鐵、水泥、造紙、麵粉、葡萄酒);原料指數<1時,生產地多設於消費區(例如啤酒、醬油);原料指數近似為1時,生產地設於原料地或消費地皆可(例如石油精製、醫療器械)。幾乎完全根據原料指數確定工業區位
②勞動區位法則。某地由於勞動費低廉,將生產區位從運費最低地點吸引到勞動費用最低的地點。工業的勞動費是指進行特定生產過程中,單位製品中工資的數量。
③集聚(分散)區位法則。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將工廠從運費最小點引向集聚地區或分散地區。如果集聚(分散)獲得的利益大於工業企業從運輸費用最小點遷出而增加的運費額,企業可以進行集聚或分散移動。具體推算方法也可利用等費線理論。
韋伯的理論至今仍為區域科學工業布局的基本理論,但在實際套用中有很大局限性。

廖什經濟區位論

他的《經濟的空間秩序》(英譯名為《區位經濟學》)是動態區位論的代表作,對工業區位論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他對在假設的某些條件下取得的結論,用多種現實因素校正,從而提出動態模式,並以壟斷代替韋伯的自由競爭,以最大利潤代替最低成本
首先,他認為,企業勢力消漲取決於其六邊形的市場圈的擴大和發展(見中心地學說)。
其次,他認為商品都有一個最大的銷售半徑,由於排出(分散)和吸入(吸引)兩種力量的不斷作用,市場圈產生擴張和收縮的變化。
隨著銷售圈距離加大,運費增加,價格上升,銷售量也逐漸減少。為此他創造了需求圓錐體理論,圓錐尖為最遠點銷售量,而底座為最近距離的銷售量。廖什特別重視市場區對工業布局的關係,研究了不同等級的市場圈所轄消費地數量和最大供應距離等問題。開闢了從消費地研究工業布局理論的新途徑。

伊薩德區位論

伊薩德從50年代起對工業區位論提出了大量的新觀點,主張從“空間經濟論”出發研究區位論,利用比較成本分析和投入產出分析等綜合分析方法進行工業區位分析,把工業區位論作為“區域科學”的核心。他指出影響工業發展和布局的條件很多,它們的作用不同,而且在不同區域中的作用的變化很大。此外,其中有些因素是互相依存的,並且是可相互取代的。例如資本因素與勞動因素之間的關係,當資本家建立特定規模的工廠時,在工資高、技術條件好、資金來源充裕、利率低的地區,可以採用最先進的自動化設備,雖然投資多,但可節省勞動費用;而在勞動力充足、工資低廉、資金來源困難的地區,則可採用不很先進的技術,節約投資。伊薩德的最大貢獻是把工業區位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起來,注意地方的特點,發揮地區的優勢,建立地區性的最佳生產部門,把工業區位論作為地區開發規劃的基本理論。
伊薩德對工業區位論提出了大量的新觀點伊薩德對工業區位論提出了大量的新觀點

行為學派區位論

70年代開始,工業區位論的研究中心是對行為因素的研究,重視信息因素對工業區位決策的影響。行為地理和感應地理的發展,把區位論的理論水平向前推進了一步。1967年,普雷德在《行為與區位》中強調區位研究利用資訊理論,使之接近行為論。在70年代把工業區位論與行為科學相結合的有G.克魯梅。他提倡區位的決策,即感應-行為的決策,論述了行為科學與工業區位論的關係。他認為,過去區位論研究多側重於“外部區位因素” (運費、勞動費、市場利益、建築用地和工廠用地的可能性、地方稅工業氣候等等),而忽視“內部區位因素”(個人決策和愛好、事務所的合併、兄弟企業擴張等)。他強調研究區位與個人行為的空間問題,從時間與空間的連續體角度研究個人與行為的關係,並指出人類可能的行為空間要受財政、技術、制度和生物學的制約。
工業區位理論是工業地理學的最基本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