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地理學是經濟地理學的分支學科。是研究工業或製造業地域分布及其規律的學科,著重從區域和綜合的角度,研究各種工業布局的因素和特點,以及不同類型的工業地域組合(地域工業綜合體)的形成、發展和分布規律。工業地理學研究的空間尺度包括全球、國家、地區以及具體的工業企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業地理學
- 外文名:industrial geography
- 歸屬:經濟地理學
- 研究尺度:全球、國家、地區等
概念,影響因素,與相關學科異同,發展簡史,記述階段,描述、分析階段,論證、推理階段,主要任務,研究內容,工業布局的一般規律性,部門工業布局,區域工業布局,研究方法,
概念
工業地理學是經濟地理學的分支學科。是研究工業或製造業地域分布及其規律的學科,著重從區域和綜合的角度,研究各種工業布局的因素和特點,以及不同類型的工業地域組合(地域工業綜合體)的形成、發展和分布規律。工業地理學研究的空間尺度包括全球、國家、地區以及具體的工業企業。
影響因素
工業受到自然環境(特別是自然資源)、技術發展經濟基礎、社會制度和經濟體制、人口分布和勞動素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呈現出因部門、地區、時間而異的空間分布特徵,並由於它特有的組合形式,成為地域生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相關學科異同
工業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雖然也研究工業布局,但出發點和側重點同工業地理學有所不同。工業地理學的研究除要同工業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結合研究之外,還要依靠地理學的其他分支學科和地質學、經濟數學以及工業技術學等學科的知識。
工業地理學同相鄰學科(如工業經濟學、技術經濟學、資源地理、經濟數學等)有緊密聯繫。研究中應特別注意工業系統與工業動態,運用傳統的地理學方法及計量經濟方法,加強技術經濟論證,探討工業發展預測,進行不同範疇的比較研究,以求不斷提高其科學水平。
發展簡史
記述階段
18世紀以後,隨著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歐洲地理學著作中關於各地物產、工業、農業的記述逐漸增多,但主要目的是服務於對外貿易。直至19世紀末,工業一直未成為地理學專門研究的對象。
描述、分析階段
20世紀初開始,隨著現代工業在歐美已開發國家分布格局的基本形成和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的發展,產生了深入了解各種工業在各個國家、地區的分布狀況及其形成原因和發展趨勢的需求,導致以描述和分析為特徵的工業地理學的出現。代表性的著作有J.R.史密斯的出版於1925年的《工業和商業地理學》等。而經濟學家A.韋伯出版於1909年的《工業區位論》,則從理論、方法上研究工業企業最優區位,為工業區位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大大推動了工業地理學的發展。以後德國經濟學家A.廖什出版於1940年的《經濟的空間秩序》(英譯本名為《區位經濟學》),進一步發展了工業區位論。
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成功以後,國家提出國民經濟有計畫按比例發展,在全國合理配置工業的任務。蘇聯經濟地理學者和經濟學者按國家的要求,在對蘇聯經濟區劃、區域規劃和建設大工業基地進行前期研究的工作中,逐步發展了具有充分基礎資料依據和科學理論方法的工業地理學。代表性著作有М.Б.沃爾夫的《俄國工業地理分布》(1927)和П.Н.斯捷潘諾夫的《蘇聯工業地理》(1955)等。
論證、推理階段
60年代開始後,由於工業生產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各國工業進一步集聚,引起突出的環境保護和城市化問題。此外,社會主義國家計畫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對經濟活動干預的加強,以及地域經濟集團和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工業地理學的研究領域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主要表現為:第一,在吸收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深化了工業區位的理論研究。代表著作有英國D.M.史密斯的《工業區位,經濟地理分析》(1971)等。第二,加強了工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的相互關係的研究。為此引用了投入產出分析、系統工程等定量分析方法,代表著作是美國的W.伊薩德的《區域分析方法:區域科學概論》(1960)。第三,加強從技術經濟論證和國家經濟政策的角度進行工業布局的分析研究。代表著作是蘇聯的A.E.普羅布斯特的《社會主義工業布局》(1962)和A.T.赫魯雪夫的《蘇聯工業地理》(1969)。第四,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基礎上,開展不同層次工業體系和地域生產綜合體的研究。代表著作有英國F.E.I.漢密爾頓和G.J.R.林奇主編的《空間分析,工業和工業環境》(3卷,1979、1981、1983)。
中國40年代就有少數地理學者和經濟學者做過礦業和工業調查,並介紹國外工業區位理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工業地理學逐步形成獨立學科。經濟地理學者和經濟學者通過參加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地區生產力布局和區域規劃,以及部門工業專題調查研究和城市規劃等工作,提高了研究工業布局問題的科學水平,在工業各部門從事規劃設計的技術經濟工作者和計畫工作者也對工業地理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研究範圍和發表的論著涉及工業布局的原則和方針,自然因素在工業布局中的作用,地域工業綜合體,運輸和工業布局的關係,工業布局技術經濟論證,鋼鐵、燃料動力、化工、輕工等工業部門的布局規律及其因素分析,工業與城市及工礦區的形成和發展的關係等方面。
18世紀以後,隨著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歐洲地理學著作中關於各地物產、工業、農業的記述逐漸增多,但主要目的是服務於對外貿易。直至19世紀末,工業一直未成為地理學專門研究的對象。
19世紀下半葉,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產生了以描述和分析為特徵的工業地理學。
20世紀初開始,隨著現代工業在歐美已開發國家分布格局的基本形成,和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的發展,產生了深入了解各種工業在各個國家、地區的分布狀況,及其形成原因和發展趨勢的需求,導致以描述和分析為特徵的工業地理學的出現。
經濟學家韋伯出版於1909年的《工業區位論》則從理論、方法上研究工業企業最優區位,為工業區位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大大推動了工業地理學的發展。以後德國經濟學家摩什1940年出版的《經濟的空間秩序》,進一步發展了工業區位論。
近代西方經濟學家美國伊薩德(W.Isard)、英國地理學家漢密爾頓(F.E.J.Hamilton)和林吉(G.J.R. Linge)等以工業系統與工業變化的時空體系與互動作用的觀點進一步開拓了該學科的研究領域。
20世紀40~60年代,蘇聯學者科洛索夫斯基(N.N.Kolosov- skiy)、普羅勃斯特(A.E.Probst)、赫魯雪夫(A.T.Khrushev)等發展了強調經濟區域與技術經濟方向的工業地理學,並特別重視工業地域組合類型、地區工業結構的形成與發展、各級工業體系的演變趨勢的研究。
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工業生產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各國工業進一步集聚,引起突出的環境保護和城市化問題。此外,國家政府對經濟活動干預的加強,以及地域經濟集團和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工業地理學的研究領域進一步擴大和深化。
現代工業地理學在吸收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深化了工業區位的理論研究;加強了工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的相互關係的研究,並為此引用了投入產出分析、系統工程等定量分析方法;加強了從技術經濟論證和國家經濟政策的角度,進行工業布局的分析研究;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基礎上,開展不同層次工業體系和地域生產綜合體的研究。中國在40年代就有少數地理學者和經濟學者做過礦業和工業調查,並介紹國外工業區位理論。新中國成立後,工業地理學逐步形成獨立學科。
主要任務
工業地理學的主要任務是評價一定地域範圍內的工業發展條件,提出工業發展方向,論證工業總體布局方針,布置企業建設地點,使各工業部門各企業之間的地域組合和經濟、工藝聯繫合理化,從而可為國家、地區或部門的生產力布局決策提供理論基礎和比較方案。
研究內容
主要研究內容有:
工業布局的一般規律性
。研究自然、經濟、技術及其他社會因素在工業布局中的作用;工業的集中與分散;工業區(工業綜合體)的形成與類型;工業系統的層次體系;世界工業結構與布局動態及其諸影響因素在工業變化中的作用;工業化與非工業化過程同城市化與非城市化、技術變化以及集中化與邊緣化過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工業布局經濟效果的衡量標準等;
部門工業布局
。根據各工業部門的技術經濟特點與經濟發展需要,研究其布局同原料、能源來源與產品消費區分布的關係,同交通網、依託城市及勞動力來源和科技中心的關係,該部門的專業性基地布局原則與發展規劃;
區域工業布局
研究不同地域範圍的工業綜合布局,包括工業發展條件的綜合評價,工業分布的演變與現狀特徵和工業基地、工業中心的形成,地區工業的專業化分工與工業體系的演變趨勢等。中國對工業地理學的研究是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地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的開展而逐步發展起來。研究內容涉及工業布局的原則與方針,自然因素在工業布局中的作用,工業地域綜合體,運輸與工業布局的關係,工業布局的技術經濟論證,鋼鐵、能源、化工、輕工等部門的布局規律及其因素分析,工業與城市及工礦區形成發展的關係等。
工業地理學的主要從歷史觀點和技術經濟角度,研究工業布局的一般性規律,自然條件、技術、經濟及其他社會因素(如人口、文化、國防等)在工業布局中的作用和後果;研究工業企業區位選擇的原則和方法;研究工業的地域組合的類型、特點和結構業的地域組合的類型、特點和結構變化規律,研究工業系統的等級體系和演變;研究衡量工業布局經濟效果的標準。
在部門工業布局方面,對每個工業部門根據其技術經濟特點和國民經濟需要,進行自然資源評價,分析原料與能源的地理分布和消費區的分布之間的關係,並考慮交通運輸、專業化和協作及其他自然、經濟因素的影響,研究該工業部門的分布特點、發展方向和合理布局問題,以及研究部門的區劃和類型劃分問題。
其中冶金、燃料動力、化工和輕工四個部門,由於原材料和燃料動力消耗較大,同自然資源、地理條件關係更為密切,並且在國民經濟發展和工業地域綜合體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是研究重點。
在區域工業布局方面,按照大洲、國家類型或集團、國家、國內經濟區域以及行政區的範圍進行區域工業布局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地區工業發展條件的綜合評價;工業分布的演變和現狀特徵以及各級地域工業綜合體的形成;地區工業的專業化分工和區際聯繫;地區工業結構及演變趨勢。
研究方法
主要有古典經濟學和傳統地理學方法、行為地理方法、結構方法、系統論方法等。
古典經濟學和傳統地理學方法,即使用古典的區位分析和地理條件的一般描述方法,研究個別企業的布點和地區工業的分布。行為地理方法是從人的志向、能力、知識和心理狀態分析企業和組織的決策背景著重於企業,特別是多功能公司的區位決策類型及其影響。系統論的方法是把各種類型的工業都看做生產體系的一部分,即不同層次的工業體系用系統論的方法,研究各工業層次之間、工業與外在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並預測其動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