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區位三角形是德國經濟學家韋伯在工業區位論中的關於工業區位選擇的幾何學分析模型。韋伯的“區位三角形”模型認為:運費與距離和重量相關,運費最小點(P) 為原料地 M1、原料地 M2 和市場 C 構成的區位三角形的重力中心,運費最小點(P) 即企業的最佳區位。
考慮兩種原材料區位性的情形。假設原材料M產地為A,原材料Z產地為B;產品的運費率為t1,原材料M的運費率為t2,原材料Z的運費率為t3;其他條件不變。企業現在要選擇的區位就是要以三項運費率決定的成本之和最小。這時企業的選址一定是在這三點圍成的三角形內部的某一點,設該點為K,此時運輸總成本
T = t1SB + t2SA + t3SC ,達到最小。如圖所示。
假如原材料M的運費率t2降低,企業可以向B和C靠近(圖中的陰影箭頭方向)。因為企業到A的距離增加雖然增加了原材料M的運費,但會減少運輸Z和產品的成本,從而會降低企業的總運輸成本。因為M的運費率降低而節約的運輸成本大於增加的運輸成本。
工業區位論揭示了企業選址原理,運用這一原理研究城市中各種經濟主體的選址並進而依據這種選擇研究城市的區位原因及整體布局規劃,都是非常方便的分析工具。故工業區位論是城市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伯區位三角形
- 別稱:龍哈德三角形
- 表達式:T = t1SB + t2SA + t3SC
- 提出者: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