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劇傳習所

崑劇傳習所

崑劇傳習所是培養崑劇演員的科班性質的組織,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戲劇教育機構-崑劇傳習所。1921年秋創辦於江蘇省蘇州桃花塢五畝園。創辦開始由貝晉眉徐鏡清張紫東負責。不久,穆藕初加入,出巨貲,並有吳梅、汪鼎丞等人贊助,擬定辦所方案。所長為孫詠雩。聘請的主要教師有沈月泉小生)、沈斌泉(淨、副、醜)、吳義生(外、末、老旦)、許彩金(旦)、尤彩雲(旦),都是清代末葉在蘇、滬地區享有盛名的“全福班”後期藝人。沈月泉被尊稱為“大先生”,以教小生為主,兼教其他行當。

基本介紹

歷史簡介,義演辦所,傳承發展,功成名就,優秀劇目,

歷史簡介

崑劇傳習所是培養崑劇演員的科班性質的組織。1921年秋創辦於江蘇省蘇州桃花塢五畝園。創辦開始由貝晉眉徐鏡清張紫東負責。不久,穆藕初加入,出巨貲,並有吳梅、汪鼎丞等人贊助,擬定辦所方案。所長為孫詠雩。聘請的主要教師有沈月泉小生)、沈斌泉(淨、副、醜)、吳義生(外、末、老旦)、許彩金(旦)、尤彩雲(旦),都是清代末葉在蘇、滬地區享有盛名的“全福班”後期藝人。沈月泉被尊稱為“大先生”,以教小生為主,兼教其他行當。另外,有高步雲教樂器,傅子衡教文學、音韻,邢福海教武術。

義演辦所

二十世紀初期,在國計民生艱難和京劇發展的雙重壓力下,一度興盛的崑曲(亦名崑劇)逐漸衰落。在崑劇重鎮蘇州,著名的“四大坐城班”先後解散。一些喜愛崑劇的藝術家、票友為此憂心忡忡,思謀為崑劇找到出路。
崑劇崑劇
1921年8月,蘇州上海崑曲張紫東徐鏡清、孫詠雯、貝晉眉、潘振霄、徐凌雲、汪鼎丞、穆藕初、張石如、謝繩祖等,鑒於全福班老伶工年老力衰,後繼無人,大家集資在蘇州五畝園開辦崑劇傳習所。創辦初由貝晉眉徐鏡清張紫東負責。活動得到了蘇州崑劇愛好者與曲友們的贊助,商定每人出資100元作為開辦費,並向輪香局善堂借用城北五畝園的10多間房屋作所址,用作教學場所。不久,穆藕初加入,出巨資,並有吳梅、江鼎丞等人贊助,擬定辦所方案,招收清貧子弟,提供膳宿,先後延請了晚清崑劇名小生沈壽林的次子、全福班的沈月泉(主教小生,被尊稱為“大先生”)、沈斌泉(主教副、醜、淨,稱“二先生”)、高步雲(笛師)、許彩金(主教旦行,半年後被辭)、吳義生(主教外、末、老生、老旦)、尤彩雲(主教旦行,接替許彩金)、邢福海(拳術教師)、施杭林等為教師,教唱崑劇,此外,還聘請文學教師傅子衡、國文教師周鑄九以及英語、算術教師孫卓人教授文化基礎知識。又聘請蘇州道和曲社的孫詠雩任所長。為籌集辦所資金,穆藕初發起上海蘇州曲友舉行會串,義演三天。由於穆在上海工商界的影響,義演收入達8000元,為傳習所籌集到了起動資金。
傳習所的結構即不同於京劇的“科班”,也不同於“學校”,兼有二者特點;即保留了老戲班傳授徒弟的一些傳統,又較為開放、民主。學員多數為城市貧民子弟或全福班藝人的親屬,年齡9~15歲,規定學習3年,幫演2年,5年滿師,第一批入學者55人,後來達60餘人。老師對拍板、唱曲(先不上笛子)、台步3項要求極嚴。所有學生都要學習文化、樂器,且最初不分行當通學,一段時間後由老師根據其特點選擇行當。學習一年後開始起藝名,名字中間均有“傳”字(寄予了崑劇薪火相傳的厚望),通稱“傳”字輩演員;並用名字的最後一個字區分行當,如小生以“玉”旁(如顧傳玠、周傳琰),旦以“草”頭(如朱傳茗張傳芳),老生、外、末、淨以“金”旁(如施傳鎮、鄭華鑒),副、醜以“水”旁(如王傳淞、華傳浩)。培養出周傳瑛施傳鎮王傳淞等一批崑劇演員,他們所學折子戲400餘出。
1924年5月,崑劇傳習所正式於上海新舞台舉行首場公演,共演出折子戲48出,每場均由俞振飛、項馨吾、殷震賢等名曲家會串演出,贏得“嘉賓滿座,蜚聲揚溢”。之後,傳習所又借蘇州青年會戲院連續公演,繼續籌措經費。從此,邊演邊學,開始了“傳”字輩藝人的演劇生涯。

傳承發展

1927年,穆藕初因企業連年虧損,無力再支持傳習所了。這年10月下旬,所務由嚴惠宇、陶希泉二人接管。歷時六年之久的崑劇傳習所即告結束,在此基礎上籌建起“新樂府”昆班。
嚴、陶二人投資二萬餘元,為“新樂府”昆班購制新行頭,租用演出場所、宿舍、排練廳等。新樂府昆班成立後不僅精心排練演出,而且時常邀請名師高手客串,師生同台演出50餘場,轟動一時。“新樂府”的誕生,標誌著“傳”字輩學員的出科。但後來由於演員間在包銀及演出待遇上的較大差別,導致戲班內部矛盾逐漸激化。1931年6月在蘇州中央大戲院演出結束後,戲班終於宣告解散。
1931年10月1日,倪傳鉞、周傳瑛、趙傳珺姚傳薌、張傳芳、劉傳蘅沈傳錕周傳錚、施傳鎮、鄭傳鑒、顧傳瀾等11人發起成立了“仙霓社”,在蘇、滬、寧等地演出。八·一三事變後,仙霓社遭到致命打擊,藝人們只得各謀生路。沈傳芹袁傳璠、王傳淞、周傳瑛等依附於蘇劇灘簧生存。
崑劇傳習所僅辦了一期,但這批“傳”字輩演員對繼承和發展崑曲藝術作出了重要貢獻。1925年,傳習所學員畢業,在蘇州上海等地演出,一時反響不錯。但在國家危亡之時,崑劇還是不可避免地繼續沒落。
崑劇傳習所及隨後的“新樂府”、“仙霓社”戲班,對崑劇藝術的續承、發展作出了特殊的貢獻,為新中國崑劇的繼承、復興以及培養新人,創造了條件。

功成名就

解放後,崑劇終於獲得新生。1956年周傳瑛王傳淞演出了經過整理改編的崑曲《十五貫》,轟動一時。
崑劇傳習所為崑劇這一古老劇種的沿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許多戲劇界人士認為,如果沒有崑劇傳習所,我們現在恐怕只能在戲本和工尺譜中見到崑劇了。

優秀劇目

崑劇傳習所培養學員僅此一期。學生滿師後到上海演出期間,又得到前輩崑劇著名演員陸壽卿施桂林、丁蘭蓀、蔣硯香、沈錫卿以及京劇演員王洪林樹棠林樹森等的教益,劇目不斷增多,表演日臻成熟,影響逐步擴大。曾先後用“新樂府”、“仙霓社”名稱組班,演出於上海笑舞台、新世界、大世界等處,也經常到杭州、嘉興湖州一帶城鄉巡迴演出。演出劇目中,不少是明清傳奇中的名劇,如:《荊釵記》中的《見娘》、《上路》;《白兔記》中的《出獵》、《回獵》;《連環記》中的《起布》、《問探》、《議劍》、《獻劍》、《梳妝》、《擲戟》;《浣紗記》中的《寄子》;《牡丹亭》中的《遊園》、《驚夢》;《玉簪記》中的《琴挑》、《偷詩》;《繡襦記》中的《賣興》、《當巾》、《收留》、《教歌》;《漁家樂》中的《相梁》、《刺梁》;《十五貫》中的《男監》、《女監》、《訪鼠》、《測字》;《永團圓》中的《擊鼓》、《堂配》;《千鐘祿》中的《慘睹》、《打車》;《西廂記》中的《佳期》、《拷紅》;《紅梨記》中的《醉皂》、《亭會》;《躍鯉記》中的《蘆林》;《西樓記》中的《樓會》、《拆書》;《艷雲亭》中的《痴訴》、《點香》;《長生殿》中的《絮閣》、《小宴》、《驚變》、《彈詞》;《燕子箋》中的《狗洞》等等,深得觀眾好評。
60年來,崑劇傳習所“傳”字輩演員在繼承和發展崑曲藝術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1956年周傳瑛王傳淞主演了經過整理改編的崑劇《十五貫》,曾經轟動一時。至今上海、浙江、江蘇等地活躍在戲曲舞台上的崑曲演員,絕大部分都是在他們培養下成長起來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