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簧

灘簧

灘簧是中國傳統曲藝的一個類別。清代中葉形成於江浙一帶。有前灘與後灘之分。前灘移植崑劇劇目,將崑劇曲詞加以通俗化;後灘取材於民間花鼓小戲。表演者三至十一人(須為奇數),分角色自操樂器圍桌坐唱。有常州武進灘簧、杭州灘簧寧波灘簧、本灘等。清末以來,各地灘簧大多發展為戲曲,如滬劇錫劇蘇劇甬劇等,形成灘簧系統劇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灘簧
  • 分類:曲藝
  • 地區:江蘇,浙江,上海
簡介,起源,特點,曲目,長興灘簧,

簡介

中國清代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戲曲劇種。興起於乾隆年間,名為灘黃調,初為代言體的坐唱形式。道光以後,崑曲漸衰,灘簧繼起,遂以坐唱形式移植《綴白裘》中收錄的崑曲折子戲,每折分為四、五個書段;沿用崑曲聲腔,簡繁相間,引吭高歌如大鼓,抑揚婉轉似彈詞,拖腔又類崑曲,是一種崑曲的通俗化唱法,稱為前灘。另有以民歌小調演唱,以滑稽風趣的曲目見長,名為後灘。至清末民初,小型戲曲蓬勃發展,各地灘簧也相繼仿效戲曲形式,改為化妝登台演出。隨著角色的增多,表演的需要,曲調、音樂逐步演變,形成了灘簧腔系的各地方劇種,如蘇劇甬劇錫劇滬劇等。

起源

清代以來流行於江蘇、浙江一帶的代言體坐唱曲藝。民國初年經過化妝演出,逐漸發展為當地的戲曲聲腔。
灘簧興起於清乾隆年間。乾隆六十年(1795)成書的《霓裳續譜》已有“南詞彈黃調”、“灘黃調”之稱。錢泳《履園叢話》等書又稱做“灘王”。乾隆年間沈起鳳的傳奇《文星榜》第 4出道士云:“唱灘王是我起首”,又雲:“《賣橄欖》粗話直噴,《打齋飯》嚼蛆一泡。”這兩齣都是灘簧中出名的以諢笑取勝的曲目。嘉慶九年(1804)成書的《白雪遺音》收有《占花魁》的《醉歸》、《獨占》兩段。乾隆、嘉慶之際是灘簧的早期階段,在當時坐唱曲藝風行南北的影響下,它是由南詞說唱衍變而成的一種代言體的坐唱形式。
灘簧灘簧
道光以後,崑曲由盛轉衰,灘簧繼起,以坐唱形式移植演唱《綴白裘》(新集)中收錄的崑曲折子戲。每折分為四、五回書。沿用崑曲聲腔,如〔點絳唇〕、〔醉花陰〕、〔滿江紅〕、〔風入松〕、〔山坡羊〕等,或取上半,或抽中段,或截下部,唱腔有繁有簡,有時按不同角色變化曲調唱腔。引吭高歌如大鼓,抑揚婉轉如彈詞,拖腔又如崑曲,是一種將崑曲通俗化的唱法。這一類移植崑曲的曲目,稱為前灘。
另有以民歌小調演唱,取材於民間花鼓小戲的、以滑稽風趣見長的曲目,稱為後灘。江南各地的灘簧,由於多用當地方言演唱,詞句、曲調各自有所變化,特別是後灘的曲調多吸收當地小曲,民間音樂色彩更濃。所以在總的形式及風格方面雖相類似,而具體曲調、伴奏、過門、唱法等都各有不同。因此各地灘簧多加以地方稱謂,如常州武進灘簧、杭州灘簧、湖州灘簧、金華灘簧寧波灘簧紹興灘簧餘姚灘簧、蘭溪灘簧、浦東灘簧。
另外,紹興平胡調、台州詞調溫州彈詞等曲種雖不稱灘簧,但其演唱形式和曲目、曲調也和灘簧大同小異,受灘簧影響較大。至清末民初,小型戲曲蓬勃發展,各地的灘簧也相繼仿效戲曲形式,改為化妝登台演出。隨著角色的增多,表演的需要,曲調、音樂逐步演變,形成各種灘簧聲腔的劇種,如蘇劇甬劇姚劇湖劇錫劇滬劇等。其中,杭州灘簧流傳時間較長,直到20世紀60年代仍以坐唱曲藝形式演出。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間,灘簧唱詞書籍被大量銷毀,並被禁止演出,80年代初始有恢復。

特點

灘簧的曲調豐富,曲體結構可長可短,能伸能縮。唱腔舒展與繁促相間。演唱風格柔婉,音韻中和,接近口語,通俗易懂,鄉土氣息濃郁。演出以在喜慶堂會場所為主,演唱者少至 3人,多至9~11人,通常是5人或7人,腳色分生、旦、淨、醜4個行當。生又分小生、老生;旦又分小旦、老旦、彩旦。演唱者自操樂器,以鼓板擊節,絲竹樂器有二胡、琵琶三弦、箏、笙、簫、雙清揚琴,間或用笛;也有加小鑼、小鼓的。唱正書前,有先奏音樂的,有先唱開篇或節詩的。加鑼鼓的灘簧,以鬧台為前奏曲。在應堂會演出時,一般先唱 4個前灘曲目,飯後再唱 4個後灘曲目。

曲目

前灘曲目如《西廂記》中的《游殿》、《寄柬》、《拷紅》,《爛柯山》中的《逼休》、《潑水》,《白兔記》中的《送子》、《出獵》,《白蛇傳》中的《斷橋》、《合缽》等,相傳有 300多折。後灘曲目有《賣草囤》、《賣橄欖》、《盪湖船》、《馬浪蕩》、《打窗樓》、《雙落髮》等18折。
早期的灘簧開篇《宮怨》,曾在清代影響到四川清音廣西文場湖南絲弦等曲種,一直傳唱到現在,稱為灘簧調或灘簧腔,但多以當地方言演唱,音樂曲調也有了一定的變化。

長興灘簧

浙江省長興縣洪橋鎮小沉瀆村灘簧,灘簧興起於清朝中葉,灘簧中的 “灘”是“路頭戲”的意思,“簧”是一種曲調,最早為坐唱形式的民間曲藝,清末嬗變為戲曲,它是由民間歌舞發展而成的歌舞小戲,也稱“打班”或“燈戲”,多在元宵燈節演出,至清乾隆年間出現職業性燈班,19世紀初開始向江浙及上海等地擴演, 19世紀20年代,各地灘簧集聚上海,受海派文化的薰陶與繁華大都市的物質支持,由小生、小旦、小丑的民間小戲,進入到小同場戲與大同場戲階段。新中國成立後,灘簧更是成為流行於蘇浙地區的通俗戲曲。
灘簧在當地農村流傳已有六、七十年的歷史,過去由於農村交通不便,文化枯燥,農民很少有機會看到大型演出,於是,由農民自發組織的,自娛自樂的“灘簧”表演在當地流傳開來。據老藝人講,起初,社會上封建思想嚴重,只有男子可以登台演出灘簧,紹興女子文戲出台後,女子也能上台演出,這大大豐富了灘簧的內容,灘簧在當地也有所發展。20世紀50年代初,藝人張茂林等曾受邀到鄉鎮廣播站錄製節目,還組成灘簧班赴湖州演出,這些都促進了灘簧的流傳和發展。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間,灘簧唱詞書籍被大量銷毀,並被禁止演出,80年代初始有恢復。
灘簧的表演形式與越劇等戲劇相似,只是唱腔不同。它以“一花一旦”的“對子戲”為主演唱,劇目以反映農村生活及愛情題材為多,19世紀較著名的演出劇目有《秦香蓮》、《葉香盜印》、《西門慶》等;灘簧無嚴格規定的唱詞,表演者在了解了自己所飾演角色的生平事跡、家庭背景等情況後,根據一定的“賦文”自編唱詞,如行路賦、梳妝賦、燒香賦等,一般七字為一句,表演者根據角色選擇所需的韻角,如開來韻、根清韻、嘰氣韻、銅鐘韻等,兩種韻角需根據劇情、男女角色等相互連線。演唱語言為長興方言,通俗淳樸;腳色行當及扮相造型極為簡略。行當分“旦堂”、花臉”兩色。“旦堂”,藝人稱為“馬四”,僅有簡略的包頭及紅、綠小衣小褲,扮演市井婦女。初時,“旦堂”均由男性扮演,以假嗓唱說。稍後,亦有女性扮演。“花臉”,藝人稱為“車盤”,大都頭戴秋帽,身穿長衫,鼻塗粉塊,扮演窮儒、秀才,若扮演村夫市販,即將長衫下擺塞起,以代短裝。當地灘簧還有文、武戲之分,其中武戲需有一定的武術技巧。伴奏樂器:二胡、鼓板、小鑼(三角架放置)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