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機械工業志

《山東省志·機械工業志》的工作始於1982年,正式出版於1994年。全書以篇、章、節層次劃分,共分為10篇。依次為動力機械與電器篇、金屬加工設備篇、農業機械篇、汽車船舶篇、儀器儀表與實驗設備篇、工礦機械設備篇、兵器篇、通用基礎件篇、科研與教育篇、機械工業管理篇。上限起自事物發端,下限斷至1985年。

基本介紹

  • 書名:山東省志·機械工業志
  • 出版時間:1994年
  • 編纂:1982年
  • 篇章:10篇
基本簡介,歷史背景,

基本簡介

山東製造勞動工具的歷史悠久,銅器鑄造可追溯到夏商時期,春秋時期已大量製造鐵質農具。春秋時期公輸般(魯班)發明的石磨、東漢時畢嵐發明的龍骨水車沿傳至今。但由於封建社會制度的長期束縛,至清末,工具製造才開始衝破手工業作坊式的生產方式。

歷史背景

山東的近代機械工業始創於清末。清光緒元年(1875),山東巡撫丁寶楨在濟南濼口創建山東機器局。其後,官辦工廠相繼建立。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後,先後建立水雷槍械修理所、海軍修船所、四方鐵路工廠。1912年,省內已有官辦、民辦、外國人辦的機械廠20多家。 辛亥革命後,民族工業逐漸興起,各地相繼建立起鐵工廠、機器修理廠或製造廠。20年代,山東的機械工業發展較快,1934年,全省著名的鐵工廠(不包括兵工廠)已有155家,分布於青島、濟南等19個市縣,各廠均已使用電動機、柴油機、鍋駝機等動力機械。1935年後,全省機械工業發展更快,1937年青島市即有機械(鐵工)廠163家。 抗日戰爭期間,城市機械工業遭到日本侵略軍的摧殘。國民黨軍隊逃離山東時,把濟南兵工廠、膠濟鐵路四方機廠、青島海軍工廠的設備和人員分別遷到陝西、湖北、四川等地,青島、濟南的一些民營工廠也隨之內遷,從而削弱了山東的機械工業。日軍侵入山東後,強占濟南、青島的所有官辦兵工廠、機械廠,並以強占、強買、強迫合作等手段吞併或控制規模較大的民營工廠,肆意在山東辦廠。至1945年,僅在青島就開辦45家機械廠。所有被占領區的民族工業均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排擠,青島百餘家民營鐵工廠被迫停業或倒閉,濟南的民營鐵工廠減少一半。 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軍民,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建立兵工廠和鐵工廠,修造武器和勞動工具,至1945年發展到20多個。各廠在設備簡陋、原材料缺乏的條件下,為抗日戰爭做出貢獻,並鍛鍊出一批具有艱苦創業精神和生產實踐經驗的骨幹人才。 新中國成立後,機械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進行重點建設,高速發展。1950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成立工業廳,各市地相繼成立實業公司,組織地方國營企業恢復和發展生產。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山東的16個國營機械廠分別劃歸中央各主管部門直接管理,投資改建、擴建,建成國家機械工業的骨幹企業。 1958年,按照中共山東省委“發展鋼鐵、機械工業,帶動其他工業”的指示,山東省機械工業廳從原重工業廳分立,各專區、市也相應調整管理機構,機械工業成為山東省的獨立工業部門。但由於受“左”的思想影響,盲目追求高速度,造成計畫失調、管理混亂、設備失修、質量降低、經濟效益差的後果。 1961年開始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壓縮機械工業的基建投資,採取保重點、充實薄弱環節等措施,“關、停、並、轉”經營不善的企業,鞏固工具機、內燃機、電機等行業,充實農機和修配行業。 1966~1978年,為達到“1980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目標,省及各市、地都組織農機“會戰”,並按照中央關於“三線”建設的指示,由沿海城市向魯西南全遷或分遷了18個民用機械廠,新建14個國防工業企業。先後抽調設備、人員到河南、陝西、 甘肅、青海、四川、貴州、內蒙古等省、自治區包建7個新廠;內燃機、柴油發電機組、工具機、汽車等均成批支援開發中國家,第四砂輪廠、濟南汽車配件廠分別援助羅馬尼亞建立剛玉和氣門生產車間。但由於缺乏統一規劃,重複建設多,總體規劃差,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干擾,造成企業管理混亂,產品質量、經濟效益普遍下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機械工業被提到國民經濟各部門裝備部的地位。山東機械工業認真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通過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頒發生產許可證、採用國際標準、開展產品質量升級創優活動,全面提高產品質量等,促進了各項工作的新發展。 到1985年,機械工業系統已有70多個企業的100多種產品打入國際市場,金屬切削工具機、重型壓力機、軸承及部分通用基礎件已出口到工業已開發國家, 年出口總值達6405.35萬元。山東的機械工業企業已從中心城市發展到全省每個鄉鎮,改變了過去集中於膠濟鐵路沿線的濟南、淄博、青島三點一線的局面,形成了從產品的研究、開發、製造到供應、維修的完整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