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黃河志》是1992年出版的地方志,共設六個篇章。
基本介紹
- 書名:山東省志·黃河志
- 出版時間:1992年
- 始於:1982年
- 共設:6篇
作品內容,所獲榮譽,
作品內容
《山東省志·黃河志》的編纂工作,正式出版。全書以篇、章、節層次劃分, :流域特徵、基礎工作、防洪工程、防汛、興利、管理。上限始於事物發端,下限至1985年。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 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文化發源地。黃河在歷史上又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歷代對黃河治理深為關注。從大禹治水以來,4000多年間,有許多治河實踐和治河方策。春秋時代,築堤御水;秦始皇統一黃河堤防;西漢賈讓治河三策,後代評說不已;東漢王景治河迄唐末800餘年間,水患的記載較少;宋代3次回河故道,均告失敗;元代賈魯堵口有所創新;明代治河名臣潘季馴,重視治理泥沙,主張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清代治河大都循明代措施。歷代治黃,都限於社會制度和科學技術條件,治理成效不大。 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間, 黃河改道遷徙26次, 大改道6次,決口1500多次,洪水泛濫,災害頻仍,被稱為“中國之憂患”。 山東黃河現行河道是清鹹豐五年(1855)黃河在河南蘭陽銅瓦廂決口,改道北流,奪大清河入海後形成的。橫穿山東,流經菏澤、聊城、泰安、德州、濟南、惠民、東營7地市25縣市(區),河長617公里,在墾利縣流入渤海。沿黃縣市人口1311萬人,耕地145.47萬公頃, 河灘有耕地8.27萬公頃,居住有50.08萬人。能源、礦藏豐富,交通發達,黃河水資源豐沛,具有發展工農業生產的優越條件,在山東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黃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沙河流。黃河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之間,入海流路在北起徒駭河南至支脈溝5450平方公里範圍內,由於泥沙的不斷淤積、延伸和流路的擺動、改道,形成黃河河口三角洲,並在繼續填海造陸。黃河水沙資源豐沛,水質良好,充分開發利用,對加速發展沿黃地區工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黃河改行現河道之初,因清政府無力堵口,且對堵口歸故與改道的爭論屢議不決,任黃河泛濫。自鹹豐五年(1855)至宣統三年(1911),有38年發生決溢。 1912年至1938年的27年間, 有19年發生決溢。193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在花園口扒口,黃河改道南流,水淹豫皖蘇,山東河道斷流9年。 1946年,濟南屬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魯豫和渤海解放區尚未連成一片,為防止水災,保衛解放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先後分別成立冀魯豫黃河水利委員會、渤海區山東河務局及沿河各縣治黃機構,領導和組織沿黃人民進行大規模的復堤整險工程。 新中國成立後,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十分重視黃河的治理。1950年成立黃河水利委員會,負責統一治理黃河。 建國初期,借鑑前人經驗,確定了“寬河固堤”方針和“依靠民眾,保證不決口,不改道,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要求。 1954年, 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編制了《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1955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黃河進入全面開發治理的新階段。 1975年8月淮河特大洪水成災。 為吸取教訓,水利電力部主持召開黃河下游防洪座談會,全面推廣1965年試驗成功的運用吸泥船吸黃河泥沙淤背固堤的施工方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治黃事業中貫徹“改革、開放、搞活”一系列方針政策,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基本建設工程全面實行以三包(包投資、包質量、包工期)、三保(保資金、保材料設備、保施工圖紙)為內容的承包責任制;水利事業費實行預算包乾或定額包乾;事業收入實行比例分成;生產單位實行盈虧包乾、增收分成;在單位內部建立崗位經濟責任制,規定各項工程的承包和獎勵辦法。1980~1985年各項事業收入1772萬元, 年平均295.3萬元,較1979年前增加18倍。同時,重視科學技術工作,成績顯著。引黃放淤固堤經驗和非金屬塗料抗磨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所獲榮譽
該志獲1994年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