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陶瓷工業志

《山東省志·陶瓷工業志》於1984年7月開始編纂,1995年正式出版。志書以篇、章、 節層次劃分,共分7篇、19章。首篇為陶瓷原料與燃料,依次為陶瓷生產、陶瓷產品、陶瓷機械製造與裝飾材料生產、經濟貿易、科技與教育、行業管理。上限起自1840年,下限至1993年。為彰明個別事物因果,適當上溯或下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志·陶瓷工業志
  • 開始編纂:1984年7月
  • 正式出版:1995年
  • 成就: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三等獎
簡介,歷史沿革,所獲榮譽,

簡介

山東陶瓷業歷史悠久,工藝技術先進,生產規模較大。至新中國成立前,個別時期受戰亂影響較大,但行業總體發展較為迅速。 早在8000多年前的後李文化時期,境內先民已開始摶土製器、掘地築窯、焚柴而陶。龍山文化時期的“蛋殼”陶,在原始制陶工藝上已經具有較高水平。

歷史沿革

從商代到西周,燒造出原始青瓷,制陶技術進入一個新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漢時期,山東制陶業空前繁榮,主要以生產日用陶和建築用磚瓦為主,生產方面出現官營和私營兩種形式。南北朝時期,山東制陶工匠們從技術上完成了由陶向瓷的歷史性飛躍。從北宋至金,山東窯場數量大增,新品迭出,燒制地點之多、品種之豐、產量之大,均屬空前。至元代,連年戰亂使山東陶瓷業受到嚴重摧殘。明清兩代,山東陶瓷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明嘉靖年間,博山地區成為山東陶瓷的集中產地和銷售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商陶瓷工廠進入山東,以其先進的設備進行工業生產,“洋瓷”充斥山東,省內大批家庭手工業作坊破產。為挽救民族陶瓷工業,政府和實業界人士開始建廠生產,採用機械設備和新技術試產透明細瓷,成為山東陶瓷工業歷史上的創舉。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受日軍壟斷掠奪和全面內戰影響,山東陶瓷工業受到沉重打擊。山東大部地區解放後,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陶瓷業開始走出絕境,煥發了新的青春。 新中國成立後,山東陶瓷業經過一系列體制改造和技術創新,成果較多,發展較快。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國家一方面扶持私營窯廠恢復發展生產,一方面發展國營經濟。通過改組和實行公私合營,陶瓷產量和品種不斷增加。 1953年開始,山東陶瓷行業開始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實行合作化、公私合營和企業改組,建立生產合作社。山東省陶瓷業由分散的、作坊式的生產逐步走向新的經營發展道路,陶瓷產量成倍增長,新品種繁多,產品遠銷國內外。 1958年,山東陶瓷工業轉入以技術改造為中心的陶瓷基地建設。由國家投資興建了一批專業廠和科研教育機構,同時加強原料礦建設,進行技術改造和革新。但由於“大躍進”“左”的錯誤影響,造成產量和經濟效益嚴重下降。 1961年,山東陶瓷工業轉入調整時期。通過壓縮建設規模,停建一批在建項目,改變部分企業性質、開展增產節約運動,重新開始企業技術改造,取得豐碩成果。到1965年,山東陶瓷工業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半機械化生產,初步建成基礎工業配套、品種比較齊全、有自己特點的陶瓷生產基地,日用陶瓷產量和出口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全省陶瓷企業管理混亂,生產嚴重滑坡。1970年以後,山東各地新增陶瓷生產企業較多。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究和推廣套用,生產水平有所提高。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山東陶瓷工業面向市場,大力改革經濟體制,使全行業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生產方面,通過擴大基本建設,效益挖潛、技術革新改造和引進外資,發展新企業,擴建老企業,加強科研工作和基礎配套工業,行業整體實力明顯提高。1979年,山東陶瓷工業相繼成立17個生產、經營、科研聯合體。到1993年,全省陶瓷工業有縣以上企業40個, 鄉鎮企業百餘個,職工46000餘人;日用陶瓷總產量列全國第三位;出口陶瓷列全國第二位。 產品質量方面,堅持以質取勝方針,創建優質名牌產品。1978年至1993年,山東共有50種產品獲63項國優、部優、省優產品稱號,在國際性博覽會和產品評比中共獲得26枚金牌、 16枚銀牌、17枚銅牌和8項大獎。山東刻瓷在手工藝品國際博覽會上榮獲第一枚國際陶瓷金牌。 科研方面,成果豐碩。完成重大科研項目157項,其中國家發明獎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省、部科技進步(成果)獎27項。高石英質瓷、滑石瓷分別在世界博覽會上獲發明金牌。一批新裝備、新材料和新產品填補了省內、國內空白。 80年代後期,山東陶瓷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出口交貨值列全國第三位,創匯居第五位。產品遠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聲譽日隆。 經過長期發展的山東陶瓷工業,已形成門類齊全、生產配套、技術先進的工業體系,成為中國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

所獲榮譽

該志獲2005年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