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是為深入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充分挖掘內河航運資源,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範區,促進互聯互通和區域開放合作,更好服務保障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制定行動方案。由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3年6月28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 印發機關: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印發日期:2023年6月28日
  • 發文字號:魯政辦字〔2023〕74號
印發信息,方案全文,

印發信息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魯政辦字〔2023〕74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6月28日

方案全文

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充分挖掘內河航運資源,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範區,促進互聯互通和區域開放合作,更好服務保障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加快交通強國山東示範區和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機遇,著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提高互聯互通能力、降低物流成本為導向,堅持立足實際、科學謀劃,系統觀念、開放共融,問題導向、改革創新,智慧賦能、綠色發展,全面提升基礎設施能級,最佳化港口功能布局,延伸航運產業鏈條,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建設內河航運示範帶,加快形成集約高效、安全便捷、智慧綠色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把京杭運河(黃河以南山東段)打造成魯西南高效對接長三角地區的黃金水道,把小清河打造成聯接省會、貫通魯中、河海聯運的陸海新通道,為全面提升沿河城市競爭力提供強勁動力,為推動“走在前、開新局”貢獻水運力量。
到2025年,內河航運基礎設施能級顯著提升,服務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在綜合交通運輸中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在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更加凸顯。形成京杭運河(黃河以南山東段)、小清河、新萬福河“一縱兩橫、三乾多支”航道主骨架,全省高等級航道里程超過500公里;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內河港口群;建成運力充足、節能環保的內河運輸船隊,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船舶占比顯著提高;航、港、產融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港口年貨物吞吐量較2022年實現翻番、超過1.6億噸,貨櫃吞吐量實現連年翻番、達到50萬標準箱。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建設乾支銜接、通江達海的高等級航道網。
1.提升乾支航道能力。2023年6月底前完成小清河復航工程主體工程,年底前完成京杭運河湖西航道(二級壩-魯蘇界)改造工程、濟寧至台兒莊(濟寧段)航道“三改二”工程等在建項目,開工建設新萬福河復航二期工程、復興河航道擴建工程,加快推進京杭運河柳長河段航道臨時擴建前期工作。2024年年底前,完成京杭運河棗莊段二級航道整治工程,開工建設湖西航道(上級湖段)改造工程、鄆城新河通航工程。結合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統籌推進京杭運河濟寧至東平湖段“三改二”工程。(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水利廳)
2.有序推動船閘擴能。2023年年底前,開工建設微山三線船閘工程。加快推動台兒莊三線船閘前期工作。適時開展韓莊、萬年閘三線船閘和長溝、鄧樓、八里灣複線船閘研究工作,預留發展空間。(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水利廳)
(二)打造集約高效、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內河港口群。
3.推進碼頭泊位建設,提升港口供給能力。2023年年底前,完成泰安港東平港區彭集作業區公鐵水聯運物流園碼頭工程、菏澤港成武港區安濟河作業區工程、濟寧港主城港區龍拱河作業區4#-10#泊位工程、濟寧港主城港區經開作業區順達碼頭改造工程,以及小清河濟南港主城港區、章丘港區和淄博港高青港區、濱州港博興港區等碼頭項目建設。2024年年底前,完成濟寧港主城港區龍拱河作業區1#-3#泊位工程、濟寧港微山港區韓莊作業區韓莊碼頭1#-4#泊位工程、棗莊港薛城港區薛城作業區泊位改造提升工程等項目。到2025年,新增港口通過能力4300萬噸。(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4.完善集疏運體系,強化港口樞紐功能。重點推動山東京杭多式聯運物流項目配套鐵路專用線改擴建、濟寧龍拱港鐵路專用線、濟寧順達港鐵路專用線、山東淄海鐵路物流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濟寧祥城北港務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泰安兗礦東平陸港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棗莊薛城港長河港業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濟南主城港區鐵路專用線、菏澤港巨野港區麒麟作業區疏港鐵路、菏澤港成武港區安濟河作業區疏港公路、安瀾路(G237)濟寧大道至南二環段改建工程等項目建設。到2025年,新建成疏港鐵路專用線4條、疏港公路4條,港口集疏運能力進一步提升。(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
5.提升市域港口集約化運營發展水平,發揮港口聚合效應。加快各市港口規劃修編,嚴格審批岸線資源,圍繞服務地方產業布局,加快內河港口功能和布局最佳化。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加快培育龍頭港,各市可通過培育壯大或引入骨幹企業等方式,採取併購、重組、參股、混改等模式,推動區域內港口資源集約化運營、協同式發展。到2025年,各市實現集約化運營的港口比重不低於80%。(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三)構建經濟便捷、順暢銜接的高品質運輸體系。
6.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最佳化服務模式,強化一體銜接,創新“一箱到底”鐵水聯運模式,探索多式聯運“一單制”服務。加快小清河河海聯運、河海直達運輸方式論證實施,打造濰坊港西港區和東營港廣利港區河海聯運樞紐,推動小清河與沿海港口低成本、高效率對接,實現雙向賦能、優勢疊加。(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山東海事局,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
7.加快發展貨櫃運輸。推動大宗貨物“散改集”運輸,豐富貨櫃運輸航線,著力提升濟寧港、濟南港分別作為京杭運河、小清河貨櫃運輸樞紐幹線港功能地位。鼓勵內河貨櫃航運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推動京杭運河與長江流域、小清河與沿海港口有效銜接,打造一批貨櫃鐵水聯運、水水聯運線路品牌。(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
8.最佳化船舶運力結構。推進內河標準化船型推廣套用和最佳化,加快專業化船型開發和生產。支持內河新能源船舶建造,推廣LNG節能環保船舶,探索發展純電力等清潔能源動力船舶。(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四)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航運發展。
9.加強港航污染防治。鞏固南四湖流域港口船舶污染綜合整治工作成果,嚴格落實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和處置工作機制,加強污染物全流程、全鏈條電子聯單管理,實現“船-港-城”全流程有效銜接,減少內河船舶污染物排放。持續完善內河船舶防污染全鏈條智慧監管機制,推進船舶排污治理規範化、常態化。(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山東海事局)
10.推廣套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大力推廣港作車船運用節能環保新技術,推進港作機械“油改電”“油改氣”,改造和淘汰排放不達標港作機械,提升清潔能源和新能源作業機械比重。推進港口岸電、船舶受電設施建設和改造,強化岸電使用監管,提升船舶岸電使用率。到2025年,打造1-2個“近零碳”港口。(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山東海事局,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11.加強綠色航道建設。在工程總體布置、環保施工工藝、疏浚土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方面,踐行綠色航道建設理念,推廣套用有利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型護岸建設。加快布局建設水上綠色服務區等,提供垃圾回收、油污處理、加油加氣、應急保障、設備維修等綜合服務。到2025年,建成京杭運河生態航道,打造1-2個“近零碳”船閘。(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山東海事局)
(五)突出智慧引領,打造內河智慧型航運體系。
12.加強智慧航道建設。完善內河電子航道圖,推動航道智慧化運行管理,實現航道信息自動發布、船舶智慧型高效過閘。完善全省船閘統一管理系統,推進多級多線船閘統一聯合調度管理,推動全流域調度一體化。(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山東海事局)
13.加快智慧港口建設。充分利用5G、北斗、人工智慧等現代技術,實施大型港作機械自動化改造,建設碼頭智慧型調度、智慧型裝卸等系統,推動內河港口作業設備自動化、數據信息可視化、生產管理智慧型化,推進濟寧港梁山港區、主城港區龍拱港等自動化碼頭建設,打造一批國內知名的內河智慧港口。(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
14.推進智慧管理服務。鼓勵企業整合港、航、貨、物流等多方資源,打造集大宗商品交易、綜合物流承運、港口生產作業於一體的港航智慧物流交易平台。搭建“綜合監管、應急指揮、公眾服務”等多種功能集於一體的港航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全面提升內河港航管理效能和謊報瞞報等違法行為查處智慧監管水平。(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六)推動港產融合,發展壯大港航經濟和臨港產業。
15.大力發展航運服務業。拓展高端航運服務業態,延伸拓展船舶交易、航運金融、船舶修造等配套業務,集聚航運要素資源,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培育現代航運綜合服務體系。以港口建設為依託,支持運河沿線各市依託現有交易場所開展煤炭、糧食、建材等大宗商品交易。積極拓展港口物流功能,開展集採集銷、聯儲共配、定製加工、精準配送、跨區域多式聯運等港口物流服務業務,提供供應鏈集成服務,推動“裝卸港”逐步向“物流港”“貿易港”轉型。(省交通運輸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6.培育發展臨港特色園區。依託港口優勢,加快培育一批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鋼材、糧食、船舶裝備製造等產業集群,重點建設濟寧梁山港鋼鐵物流加工基地、港航裝備產業園區,躍進港百萬噸級糧食物流園區、百億元級鋼材加工貿易園區,鄒城新能源船舶製造基地,泰安彭集港200萬噸級煤炭儲備基地等;加快棗莊、菏澤及小清河沿線港口臨港園區開發。探索打造集海關監管、綜合服務、出口加工、保稅物流於一體的內河港口對外開放口岸,支持在內河港口設立海關監管場所、保稅倉庫等,支持有條件的市申報綜合保稅區。(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口岸辦,青島海關、濟南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17.積極開發運河客運和旅遊。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做好街接,推進重點規劃項目建設。保護傳承運河文化,以沿線古鎮、文化遺產為節點,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資源,聚焦儒家、水滸、運河等文化特色,打造運河文化體驗廊道。開發精品旅遊航線,發展遊船、遊艇經濟,提升客運船舶和設施品質,打造微山湖等一批國內水上旅遊品牌。建設“魯風運河”風景道,以京杭大運河、微山湖、東平湖等為重點,強化堤頂道路與旅遊碼頭連線,打造以台兒莊古城等為重要節點的旅遊遺產廊道和紅荷濕地等特色突出的旅遊風景道。研究推進具備條件的其他內河開發水上旅遊。(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
(七)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健全高效能治理體系。
18.完善省市聯動的建管養體制。按照交通運輸領域省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有關規定,嚴格落實京杭運河主航道和船閘建管養各級支出責任。市縣承擔地區性重要航道、一般航道及其附屬設施建設、管理、養護、運營等職責和相應支出責任,省級可結合財力給予不超過30%的建安費補助。對跨市的非主航道的養護,總體按照“使用者付費”原則,由各市按比例承擔養護支出責任。收費航道的養護,採取市場化方式實施。小清河航道的建管養,按PPP項目契約約定執行。(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
19.堅持市場運作、政府補助,創新投融資渠道。主航道及船閘的建管養,實行閘航一體,落實船閘運營管理企業投融資責任;建設資金籌集,除統籌各級交通發展類資金外,充分利用政府專項債券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多種方式融資,市縣承擔的船閘土地征拆等費用可參股入股。地區性重要航道、一般航道的建管養由各市負責,鼓勵採取“運營集約化、港航一體化”,政府獎補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模式實施。鼓勵省、市企業交叉參股,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國資委)
20.建立健全水資源綜合利用協調機制。建立水工程大幅度減流、大流量泄水等信息共享制度和航道補水協調機制,在堅持防洪、除澇優先原則,確保度汛安全的前提下,統籌兼顧農業、工業、生態環境用水和航運用水需要,努力實現通航常態化。(牽頭單位:省水利廳、省交通運輸廳)
21.加強水運安全保障機制。健全安全責任體系,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進一步深化地方海事領域改革,健全省市縣三級地方海事管理體制機制。增強地方海事執法力量,完善內河通航水域巡航檢查、船舶監管、船員管理和事故調查等領域的執法監管機制,消除監管盲區。持續加強內河港口運營企業安全生產信用管理,加快推進內河航運企業分類分級管理,強化精準靶向監管。建立健全內河應急處置機制,推動水上救援基地建設,提升水上應急裝備專業化水平,提高內河應急處置能力。(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山東海事局)
22.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機制。鼓勵港航資源跨區域流動,深化南向與長三角地區,北向與京津冀、東三省,西向與晉陝蒙及河南等省對接合作。通過定期舉辦高峰論壇、項目推介會等方式,“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精準對接重點製造產業和大型物流企業,加強溝通聯繫,深化合作互動。探索建立省際間協調聯動機制,有力推進省際間重大事項協調,促進管理協同、貿易互通、物流通暢。(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負責統籌推進內河航運有關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省交通運輸廳,重點抓好任務分解和督促落實。各相關市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要圍繞落實本行動方案,細化目標任務,制定具體措施,明確責任分工,抓好推進落實。(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級財政投入,用好專項債券,加強項目遴選和儲備,鼓勵符合條件的內河水運項目申請專項債券,並充分發揮專項債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政策放大作用。充分運用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吸引金融和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制定實施內河貨櫃船舶免費優先過閘、內河貨櫃運輸和多式聯運獎補、疏港公路建設補助等支持政策。小清河復航初期,通過過閘費和航道通行費獎補、船舶建造和運營獎補、港口裝卸費優惠等政策支持,加快培育航運市場。對國有企業承擔的公益性建設任務,最佳化調整年度考核方式。各市要相應制定支持內河航運發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上下聯動加快內河航運發展的合力。加大對內河航運用地、環評、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港航企業做大做強,培育骨幹龍頭企業,提升整體競爭實力。(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國資委)
(三)強化人才支撐。鼓勵各級政府和企業出台相關配套政策,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不斷提高航運高端人才的比重。加大航運、貿易、高級船員等航運人才培養力度,支持沿線城市高等院校設立相關專業,不斷提升人才隊伍能力素質。加強與高水平科研機構、諮詢機構合作交流,及時掌握行業前沿動態和關鍵技術,為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參考和科學支撐。(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