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樂平里是
宜昌市秭歸縣的一個四面青山綠水迴環的村莊,公元前340年,屈原就誕生在這裡,這裡是詩祖的根脈。
秭歸為屈原的誕生地,最早源於東晉
袁山松《宜都山川記》:“秭歸,蓋楚子熊繹之始國,而屈原之鄉里也”。北魏
酈道元在《
水經注》也引用了袁山松秭歸說。唐代文學家
沈亞之在《屈原外傳》引《江陵志》說:“屈原
故宅在秭歸鄉,北有女須廟,至今
搗衣石尚存”。晉庾
仲雍《
荊州記》及唐王茂元《楚三閭大夫屈先生祠堂銘並序》中都明確指出屈原是秭歸人。歷代大詩人杜甫、蘇軾、
蘇轍、
王十朋、陸游、
范成大、
王士禎經過
秭歸後,都留下了謳歌屈原的詩作。現、當代屈學大家
郭沫若、
游國恩、
詹安泰、
郭維森、
聶石樵、
湯炳正都認為秭歸為屈原的出生地是沒有什麼疑問的。上世紀五十年代,郭沫若還為秭歸親筆題寫了“屈原故里”四個字。
秭歸紀念屈原遺蹟甚多,自唐以來,屈原的誕生地
樂平里(現
屈原村)就建有
屈原廟,朝代更迭,修廟建廟沒有停止,現仍保留三閭八景遺蹟,紀念屈原的最古老的詩社--
三閭騷壇有4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在活動,存有紀念屈原的詩作一萬多首。州府、縣城代代都建有
屈原祠。秭歸有全國最大的屈原廟和屈原祠。保留明代屈原石像一座,保留清代與屈原相關的石碑多座。全縣豎立有屈原銅像、塑像近10座。民間流傳
屈原傳說48個。全縣以屈命名的地名18處,以屈原命名的行政村、鎮、國小、中學、紀念館、藝術團、研究會等約10個,與屈原作品相關命名的詩社14家,以屈原命名的橋樑、街道、建築、船舶、食品、酒20多個。
基本介紹
殷商時期秭歸為“歸”國所在地,“歸”,
郭沫若認為“當即蜀鄂交界之處
夔國”,“其故地在今湖北的
秭歸縣”。西周時期,
周成王封熊繹以子男之田,居丹陽,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為
夔子國。今香溪有古夔國城遺址。丹陽,是楚國最早的
郢都,是屈原祖先的聚居地。從古至今,在
香溪河聚居著龐大的熊氏、屈氏家族。時至今日,熊屈兩姓還有近萬人伴隨居住於兩岸。這兩姓的起源與楚國的歷史是有緊密關係的。香溪岸邊萬古寺村現仍保留有清代維修過的"屈氏宗祠"。保留古墓一座,銘文記載系屈原後裔。傳承民國《屈氏家譜》一部。
秭歸還是歷史悠久的柑桔之鄉,屈原在他的名篇《桔頌》屈原祠中,曾對桔樹的形象和性格作過深刻的描寫。今天,秭歸已成為中國七大柑桔生產基礎之一。深秋時節,滿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綠葉藏紅果,如詩如畫。
屈原故里景區
屈原故里景區位於
秭歸縣新縣城,毗鄰
三峽大壩且直線距離為600米,占地面積約500畝,
高峽平湖美景盡收眼底,同時以
屈原祠、
江瀆廟為代表的24處峽江地面文物集中搬遷於此,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區主要內容包括以屈原祠為主的屈原紀念景區,以新灘古民居、峽江石刻、峽江古橋等為重點的三峽古民居區,以及屈原文化藝術中心、
濱水景觀帶等景點。
屈原故里景區開發建設是以激揚屈原文化、追溯峽江楚韻、擁覽天築情懷為主題思路,突出屈原故里文化底蘊,增加文化內涵,把秭歸縣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與屈原文化資源結合起來,培育和發展具有巴風楚韻的文藝、戲曲、表演和飲食,拓展和發掘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祭祀、娛樂活動和旅遊服務項目;同時注重開發具有三峽地方特色的歷史文物、宗教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內涵豐富的旅遊產品。
屈原祠是該國家文物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
秭歸歸州城東五里的“屈原沱”處,唐代始建,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壩水利工程興建,遷建至歸州,更名為“屈原祠”。如今,因
三峽大壩建設,新建的屈原祠位於
鳳凰山的山樑上,面向東南,與三峽大壩正面相對,有山門、兩廂配房、碑廊、前殿、樂舞樓、正殿、
享堂、
屈原墓等建築組成。
屈原故里景區的開發建設重在宏揚中國傳統文化,繼承與發揚屈原偉大的
愛國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情懷,把屈原和
秭歸豐富的文物資源、歷史文化與
生態旅遊資源結合起來,打造三峽文化旅遊精品,最終打造成
三峽地區文物保護的示範區、全國著名的文化旅遊區。
名勝古蹟
在
樂平里,有關屈原的名勝古蹟和傳說甚多,如
香爐坪、
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為 “八景”並以景名聯詩一首:“降龍
伏虎嘯天來,鄉鼓岩連
擂鼓台。照面井寒奸亡膽,讀書洞出離騷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盪谷俟。鎖水回龍含澤畔,三關八景勝
蓬萊”。
相關故事
在屈原故里還有一奇值得一提。這裡的耕牛不穿繩,卻能聽從指揮。相傳屈原從楚都回家,快到家門口時,侍者挑書簡的繩子斷了,一老農當即把牛鼻繩解下來給他,從此以後,這裡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繩了。
屈原誕生在山清水秀的
樂平里。屈原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越的政治家,是
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大詩人,是
三峽里的“第一流才子”。他憂國憂民,最後投
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留下的《離騷》、 《九章》、 《九歌》等光輝詩篇,聲貫如今,名揚中外。
陳運和詩稱“《九章》曲調源於楚天遼闊 《
九歌》節奏來自泛黃史冊”。縣名由來:傳說
秭歸縣名由屈原而來。屈原有個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趕回來寬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後人為表示對這位賢惠的姐姐的敬意,將縣名改為“姊歸”,後演變為今“
秭歸”。
子規鳥
秭歸鳥即子規鳥。相傳為屈原妹妹屈麼姑的精靈所化,每年農曆五月,此鳥叫聲“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們做
粽子、修
龍舟,準備迎接端午佳節,祭祀屈原。
端午節的原始形態是慶豐收,後因屈原投江這一天剛好是
端午節,所以這個節日的意義就漸漸讓位於對屈原的悼念,也稱“詩人節”。
每年端午節,
秭歸人民還在
屈原沱上
賽龍舟。這一撫慰屈原忠靈的古俗世代相傳並延至今日。
相關景點
屈原故里在
秭歸縣三閭公社
樂平里,位於
巫峽與
西陵峽之間的長江北岸,距離重慶566公里。這裡有關屈原的名勝古蹟和傳說特別多,古人曾集為“八景”,並以景名聯詩一首:“降鐘伏虎嘯天來,響鼓岩連
擂鼓台。
照面井寒奸佞膽,讀書洞出離騷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盪俗埃。鎖水回龍含澤畔,三閭八景勝
蓬萊。”
香爐坪
香爐坪是屈原出生的地方。現坪中央立著一
方青石碑,上刻隸書:“楚
三閭大夫屈原誕生地”。相傳在兩千多年前,這個山間平畈上,住有一戶人家,男名伯庸。有一天伯庸夫人正要分娩,天空突現
祥雲,並伴有絲竹之聲,伯庸十分驚異,便立即在門外擺上香爐,焚香禮拜。這時從房裡傳來嬰兒的呱呱聲,一種異香也撲鼻而來。因為這孩子出生時有異兆,伯庸很喜歡他,給他取了個名叫屈原。因為屈原降生時有過異香,這個小坪也就稱為香爐坪。
照面井
香爐坪對面的
伏虎山山坡上,有口古井,相傳系屈原所鑿。因為岩石特別堅硬,挖了很久才挖了個小坑。但他毫不灰心,終於感動了山神。山神贈給他一把鐵鎬,他又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挖成此井,井成後,四季不涸,清澈可鑑。屈原和他姐姐每天都要來井前梳洗整妝,故名照面井。清
鹹豐十年,鄉民在井邊
常青樹下置“照面井”碑,上刻:“此系屈公遺井,以後切勿荒穢;此株青樹,永世勿得砍伐。”井與碑石,至今猶存。
讀書洞
讀書洞在響鼓溪深谷的半山上,相傳為屈原讀書處。洞口處原有清朝同治年間所刻“讀書洞”三字,早已剝落不清,現又立一新碑。傳說屈原在洞內讀書時,曾有石桌、石椅、石凳。鄉民盛傳,夜間行經洞旁時,洞內若有
朗朗讀書聲。其實,這是夜深人靜的時候。讀書洞的山風水聲所造成的一種錯覺罷了。讀書洞西的響鼓岩上,有一圓形
石台,傳說
楚莊王曾在此擂鼓督戰,故名
擂鼓台。屈原在家鄉時,經常登臨此台,吟誦自己的詩作,故又名吟詩台。
玉米三丘
從讀書洞下來,沿響鼓溪上行,至
王寨山前,只見一新修復的
屈原廟座落在山坡上。廟下有兩股“
龍眼”,泉水常年不斷。此泉附近有三塊水田,據傳是屈原躬耕之地,人稱“玉米三丘”。這一傳說由來已久。見諸於文字的有唐代
沈亞之的《屈原外傳》。
沈雲:屈原被放逐後,吟詩耕田,每念及楚國命運,即憂心忡忡,傷感不止,“原墜淚處,獨產白米如玉”。
漫步玉米三丘時,可發現此地耕牛不穿鼻繩,耕地時卻知道轉彎,人稱屈原神牛。相傳屈原從楚國京城(今湖北
江陵縣城郊)回家鄉時,由侍者挑了7捆寫盡民間疾苦的竹簡,快到家門口時,捆竹簡的繩子斷了。老農一片熱心,將
牛鼻繩解下來送給他,從此這裡的牛就不用
鼻繩了。兩千多年來一直如此。當然,世界上並沒有什麼神牛,只不過是屈原故鄉的農民,馴化耕牛的方法不同而已。但是,這個傳說,卻也反映了秭歸人民對這位偉大歷史人物的崇敬和懷念。
屈原故里之爭
屈原故里在哪?當然在
宜昌秭歸,這是婦孺皆知的基本常識。但如今,這一常識遭到挑戰。但是知名屈原研究專家、
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浙江師範大學教授
黃靈庚教授認為,還沒有有力的證據能證明西峽是屈原故里。
長期研究屈原和楚辭的譚家斌向記者出示了大量有關屈原生於秭歸
樂平里的資料,並對西峽的相關說法進行了回應。他說,屈原作品 《
九歌·東君》在秭歸有出土文物“太陽人”佐證;屈原《
離騷》述及植物28種,樂平里竟然存在15種之多;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引東晉
袁山松《宜都山川記》,明確肯定屈原誕生於
秭歸樂平里;唐代歸州刺史
王茂元於元和十五年(820年)在城東五里首建
屈原祠,作《楚三閭大夫屈先生祠堂銘並序》,稱屈原“秭歸人也”;樂平里有史籍記載至今尚存的屈原古遺址。
楚國國都數次遷徙,但國都名依舊是“丹陽”,對於屈原時期的楚國國都“丹陽”,根據古籍以及當今考古發掘資料,可以明確屈原時期的楚國國都“丹陽”在湖北省
宜昌市境內(秭歸至
枝江一帶)。
1、穎容《春秋傳例》:“楚居丹陽,今枝江縣故城是也。”;《
史記集解》引徐廣:“(丹陽)在南郡枝江縣。”;《續漢書·郡國志》:“枝江,侯國,本羅國,有丹陽聚。”此說起源於東漢,時代頗早;《山海經·海內南經》:“丹山在丹陽南,丹陽居屬也。”郭璞註:“今建平郡丹陽城,
秭歸縣東七里。”;
酈道元:“
秭歸,蓋楚子熊繹之始國”,“丹陽城,⋯⋯楚子
熊繹始封丹陽之所都也”,“楚子先王陵墓在其間,蓋為征也。”
2、
姬瑕(公元前?-公元前1002年),即周昭王,中國周朝第四代王。亦是楚國第四代王熊繹時期。昭王十九年,他親自統帥六師軍隊南攻楚國,全軍覆沒,昭王死於漢水。說明此時楚國國都已經遷徙至漢水以南的秭歸至枝江一帶,所以周昭王反覆涉漢水攻楚國,周昭王后來溺死於
漢江。而南陽淅川在漢水北,根本就不是楚都。且丹江水庫中的
龍城古城址,已出土的楚文物年代最早不過春秋中期,所以丹淅說還未能得到考古學上的證明。只能說明是個楚國城池而已。
《
竹書紀年》:“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遇大兕”,“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
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史記·周本紀》:“昭王之時,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左傳·僖公四年》:“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此外,
昭王南征在金文中也有許多反映,如周昭王時銅器“
京師畯尊”銘文:“王涉漢伐楚⋯⋯”
李學勤先生介紹該器時指出:“不管成王時所封熊繹的丹陽是不是丹淅一帶,昭王時的楚都只能是在漢南了。”文獻記載熊繹曾在成王時受封,則周昭王時正當熊繹之孫輩前後,從《楚居》看此時仍居於夷屯。由此可以推斷,夷屯是位於漢水以南的,這是對“南系說”的支持。李家浩先生就認為“夷屯讀為夷陵”,“在宜昌東”,這個意見值得重視。
3、《楚居》中熊渠至熊儀所居的發漸、旁屽、喬多,這些地名不見於文獻記載。可喜的是,2012 年6 月
枝江白洋鎮萬福垴遺址出土一批
窖藏銅器,含11 件編鐘和1 件鼎,其中1 件編鐘上刻有銘文,內容十分重要:“楚季寶鐘,厥孫乃獻於公,公其萬年受厥福”。從編鐘銘文來看,楚季獻鐘的“公”當即為楚公。楚公器物出土於枝江,表明枝江與該楚公時期的中心區域有關。在2012 年8 月17 日舉行的“ 宜昌萬福垴遺址考古發現新聞發布會”上,參與此次出土文物鑑定的學者認為編鐘時代“屬於西周中晚期”。
李學勤先生在《試談楚季編鐘(待刊稿)》中指出其時代屬於“
周厲王前後”,並認為編鐘銘文的“楚季很可能便是季”,“萬福垴遺址不會是鄀,也不會是若敖以下所居的焚(蚡)、宵(銷)等地,頗有可能是喬多或近於喬多”。這個分析是精當的。由前文分析可知,若敖時楚都開始遷離
秭歸、枝江一帶,向雎漳與漢水之間的平原地帶發展。由楚季編鐘看,喬多最可能是在枝江,可以推斷《楚居》中發漸、旁屽的地望,也與喬多屬於同一個區域範圍,應在秭歸至
枝江一帶。總之,文獻中的早期楚都“丹陽”,內涵相當於《楚居》中的京宗、夷屯、發漸、旁屽、喬多、鄀、焚、宵等一組地名。其大體的遷徙過程是:京宗在雎漳上游的
荊山一帶,夷屯在
宜昌一帶,發漸、旁屽、喬多在秭歸至枝江一帶,鄀、焚、宵則位於雎漳水與漢水之間的平原地帶。
污染事件
2014年10月31日,湖北
秭歸縣鳳凰山屈原故里景區內長江三峽水庫近岸區,塑膠泡沫、舊鞋、瓶子、樹枝、雜草等漂浮垃圾聚集。這些漂浮垃圾大多是長江洪水期及三峽蓄水期從長江上游而來。不少遊客稱,這些漂浮垃圾有礙觀瞻,呼籲有關部門及時打撈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