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碑-康有為書法研究》是2014年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國強。
基本介紹
- 書名:尊碑-康有為書法研究
- 作者:范國強
-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2014年2月1日
- 頁數:35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50810419
- 外文名:Kang Youwei's Calligraphy
- 類型:人文社科
- 語種:簡體中文
《尊碑-康有為書法研究》是2014年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國強。
《尊碑-康有為書法研究》是2014年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國強。內容簡介這本《尊碑(康有為書法研究)》是作者范國強積數年之功,對康有為書法藝術研究所做的一個具有總結性意義的工作成果,具體內容包括:康有...
本書以獨特視角詮釋康有為書法藝術及其書學理論,充分揭示康有為書法藝術價值,打破長期以來形成在人們腦海中的“康體書法”及其推崇“尊碑抑帖”的印象。從康氏晚年信札看,其帖學的影像是根深蒂固的。閱讀本書,讀者將對康有為的書法和書學理論有一個重新認識。作者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歷經4年修改和廣泛收集資料,...
在日本舉辦展覽。《論史游章草急就章之真實性》、《康有為室名別號印章署款考略》入選全國書學討論會並獲獎;獲2011年泰山文藝獎書法類二等獎;著有《尊碑·康有為書法研究》。2018年10月,青島市舉辦“康有為國際書學研討會”,引發中外學者關注。出版圖書 出版專著 2014年出版專著《尊碑·康有為書法研究》
書法論著 十五年(1889年),康有為著成《廣藝舟雙楫》一書,從理論上全面地系統地總結碑學,提出“尊碑”之說,大力推崇漢魏六朝碑學,對碑派書法的興盛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符鑄云:“南海於書學甚深,所著《廣藝舟雙輯》頗多精論。其書蓋純從樸拙取境者。故能洗滌凡庸,獨標風格。然肆而不蓄,矜而益張...
康有為作為近代維新派領袖、保皇會首領,他主要的精力是在維新、保皇上,其治學也多為其“托古改制”的思想尋找註腳,對書法理論的研究以及購碑、創作均可謂政事之餘。雖然他的政治理想皆以失敗告終,卻以“餘事”為我們留下了一段閃光的歷史和一些特色鮮明的書法作品。我們這裡欣賞到的這件行草詩軸(見圖)系康有為...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若吳之《谷朗碑》;晉之《郛休碑》《枳楊府君碑》《爨寶子碑》;北魏之《靈廟碑》《吊比干文》《鞠彥雲志》《惠感》《鄭長猷》《靈藏造像》,皆在隸楷之間。與漢碑之《是吾》《三公山》《尊楗閣》《永光閣道刻石》在篆隸之間者正同,皆轉變之漸至可見也。(《廣藝舟雙楫·卷二...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若吳之《谷朗碑》;晉之《郛休碑》《枳楊府君碑》《爨寶子碑》;北魏之《靈廟碑》《吊比干文》《鞠彥雲志》《惠感》《鄭長猷》《靈藏造像》,皆在隸楷之間。與漢碑之《是吾》《三公山》《尊楗閣》《永光閣道刻石》在篆隸之間者正同,皆轉變之漸至可見也。(《廣藝舟雙楫·卷二...
此亦可大有益於今人書法展覽形式之思考與探索。《鄭文公碑》雍容古厚,博大逸宕。通篇章法氣象更具有恢宏斑斕、蒼雄古樸、圓融爛漫之質,看似隨意刻寫平淡無奇,但“不求異而人自不能同之,不求工而世自不能過之”,天趣自在,隨意生髮,人力、天工各臻神妙。全碑的行間字距基本均整而無一處呆板,康有為...
(二)康有為修正了阮元的一些不正確的說法,尤其是他否定了阮元所謂南帖北碑,畫如鴻溝的錯誤看法,他認為“書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元達之為是論,蓋見南碑猶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為界強分南北也。”這個重要的觀點,對於碑學的科學性和中國書法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他對包世臣的執筆法...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若《三老通碑》《尊楗閣記》,為建武時碑,則由篆變隸,篆多隸少者。②建武時《三老》《尊楗》《郫縣石刻》,筆法已有漢隸體。(《廣藝舟雙楫·卷二·分變第五》)近代金石學家李葆恂:此刻書勢屈蟠生動,於諸漢隸中最有筆法可尋。(《中國歷代書法鑑賞大辭典(上冊)》)近代書法家...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於是《衡方》《乙瑛》《華山》《石經》《曹全》等碑,體扁已極,波磔分背,隸體成矣。(《廣藝舟雙楫·卷二·體變第四》)②《華山碑》後世以季海之故,信為中郎之筆,推為絕作。實則漢分佳者絕多,若《華山碑》實為下乘,淳古之氣已滅,姿制之妙無多,此詩家所薄之武功、...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若《趙王上壽》《泮池刻石》《墳壇刻石》,下逮《少室》《開母廟》《建初殘碑》《三公山》《是吾》,碑體皆方扁,筆益茂密。(《廣藝舟雙楫·卷二·體變第四》)②若《三公山碑》《是吾碑》,皆由篆變隸,篆多隸少者。(《廣藝舟雙楫·卷二·分變第五》)③若吳之《谷朗碑...
二十品的稱呼早見於清代康有為所著的《廣藝舟雙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隨筆》。碑刻內容多為追隨孝文帝遷都的王公貴族、高級官吏發願所造。“龍門二十品”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中的一朵奇葩,上承漢隸之遺韻,下啟唐楷之新風,是魏碑體書法的精華之作。作者簡介 杜浩,男。山東大學王羲之研究所碩士,師從張傳旭教授...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原書第一》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碑品第十七》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執筆第二十》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綴法第二十一》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學書第二十二》于右任《標準草書·自序》沈尹默《書法論》沈尹默《學書叢話》沈尹默《二王法書管窺》丁文雋《書法精論·自序》丁文雋《書法精論·變化...
楊守敬評日:“書法瀟灑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康有為在尊碑、倡碑的思想指導下,提出魏碑書體有“十美”:“一日魄力雄強;二日氣象渾穆;三日筆法跳躍;四日點畫峻厚;五日意態奇逸;六日精神飛動;七日興趣酣足;八日骨法洞達;九日結構天成;十日血肉豐美。”目錄 一、北魏名碑《張...
康有為力主“尊碑”,形成了他在碑學理論上的一大特色。歷史上字型轉換帶動書學革命,魏碑作為從漢隸到今楷的過渡,形成了獨特的風貌,在前人基礎上進行專門審理,必定會推動書法史的研究出現新氣象,也有利於當前書法創作的多元局面。邵大箴 格調清新 筆墨洗鍊 劉燦章君長期在出版社做美術編輯,是一位優秀的書法與繪畫...
國俊對書法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書法史論和高等書法教育方面。如他的《論書法品評中的審美定位及其延伸》、《隸書文化教育價值與藝術審美教育價值辨析》等不少文章,都以獨特的視角、獨到的見解切中肯綮。國俊對書法藝術的研究,從書法藝術本體和書法文化角度都有切入,但卻也並不局限於此。他書法研究的巨觀架構是...
《何君尊楗閣刻石》是刊刻於東漢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六月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稱“何君閣道碑”“尊楗閣碑”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原石現位於四川雅安市滎經縣烈士鄉馮家村鑽山洞滎河南岸陡崖峭壁上,另有清代摹刻碑存於戴匡書院(今滎經中學)。《何君尊楗閣刻石》略呈正方梯形,高65厘米,...
組織“石墨鐫華—2016古代碑帖大展”“豐碑大碣—歷代金石拓本全國巡展(2017--2018)”“豐碑---顏真卿名碑拓本特展”(2019)“藝舟雙楫—康有為眼中的書法名碑”特展(2019)等重要碑帖展覽。瓦當研究:出版有《屋檐上的藝術--中國古代的瓦當》、《藝術玩家:古籍碑帖的鑑藏與市場》、《瓦當留真》。發表有...
帖學,是指研究考訂法帖的源流和優劣、拓本的先後好壞以及書跡的真偽和文字內容等的一門學問。從書法藝術角度說,帖學是指崇尚晉王羲之、王獻之以下歷代諸法帖的書法流派,以區別於“碑學”。歸納起來,其概念可以扼要地概括為三種:一、學晉(人之帖)。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尊碑》篇首句即說:“晉人之書流傳...
筆者早年跟隨周子青學習書法,對他的早、中、後期書法風格及變化有所了解。其書法純為北碑風格,這與他書法入道當時的書風環境有關。清末,南北朝碑刻大量出土,金石文字學興起,人們對“館閣體”的反思,包世臣、康有為大力倡導碑學,提出“尊碑抑貼”,此後碑學盛行,學碑者日眾。周子青先期和中期書法特色,可以概括...
”其提出尊碑的五種理由,也都是以此為出發點的。(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第756頁)沙孟海《近三百年的書學》“碑學”一節特加“以魏碑為主”的副標題以限定收錄範圍。(沙孟海:《近三百年的書學》,《沙孟海論書文集》,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年6...
(《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漢中太守鄐君開通褒斜道碑》)②漢隸如《開通褒斜道》《楊君石門頌》之類,以性情勝者也。(《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至《褒斜》《郙閣》《裴岑》《尊楗閣》《仙友》等碑,變圓為方,削繁成簡,遂成漢分,而秦分筆...
同大多數南社書家一樣,馬君武服膺康有為尊碑抑帖的理論,成了收藏名碑的大家。其書法主要源於北碑,但並不斤斤於點畫筆墨,而是在經意與不經意間任意揮灑,筆力雄健,縱橫開闔,樸拙的面孔之下,蘊藏著奇宕之氣,依稀可見《石門銘》及《龍門二十品》北魏碑銘的影子。對聯 馬君武的對聯“講道論德師儒為表,出經...
因其在掖縣雲峰山留有內容和書體相同的另一刻石,故天柱山碑稱“上碑”,雲峰山碑稱“下碑”。碑文內容係為鄭羲及其家族歌功頌德。其書法藝術極為精湛,清代中期以來,著名書法家原元、包世臣、葉昌熾、康有為等,都極力推崇。有“魏書之冠”之譽。天柱山峰頂東北側有一天然石室,室內壁有鄭道昭書鐫的《天柱山...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至《褒斜》《郙閣》《裴岑》《尊楗閣》《仙友》等碑,變圓為方,削繁成簡,遂成漢分,而秦分筆未亡。(《廣藝舟雙楫·卷二·體變第四》)②降至東漢之初,若《建平郫縣石刻》《永光三處閣道石刻》《開通褒斜道石刻》《裴岑紀功碑》《石門殘刻》《郙閣頌》《戚伯著碑》《楊淮表...
後明末清初,廣東巡撫李棲鳳,平南王尚可喜,耿精忠,總鎮金弘振等來宰羊城,見三元宮乃羊城勝地,曾囑名書法家翰林院庶吉士游顯庭寫八個大字“三元古觀,百粵名山”刻木對聯掛於門口,於是著意擴建三元宮,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巡撫李棲鳳重修三元殿,並鐘樓、鼓樓各一座,平南王尚可喜鑄大鐘,康熙三十九年(...
孫墨佛(1884~1987),原名孫鵬南,字雲齋,曾用名孫巍,字堯天,號眉園、別號天舌山人,又名劍門老人。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員,著名書法家。萊陽市穴坊鎮西富山村人。辛亥革命老人。自幼隨劉大同學書法,後得到王垿、康有為親授 。初學魏碑,繼臨“二王”,旁及篆、隸、章草等 。中年轉習...
清代以前,《鄭文公上碑》沒有得到重視,只是北宋金石學家趙明誠(李清照夫),將鄭道昭父子的刻石記入他的著作《金石錄》中。到了清代,“尊碑、備魏、取隋、卑唐”的主張的提出,象一陣驚雷,震醒了沉悶麻木的書法界,從此突破了貼學一統天下的局面,書法藝術崐進入了一個充滿活力、視野開闊的天地,《鄭文公...
清末碑派在書壇占據了主流地位,康有為說“十室之社,三尺之童,莫不口北碑寫北碑”,雖然有些誇張,但也確實能夠反映出當時人們對碑學的推崇。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三十餘歲後,李振九開始將精力放在了北碑的臨寫和研究上,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有著獨特的書法資源,北有邙嶺不計其數的歷代碑誌,南有伊闕浩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