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營養全書

寶寶輔食營養全書

兒童營養師攜手廚師團隊為0~3歲寶寶設計出長得高、長得壯、不生病的158道階梯營養餐,解決爸爸媽媽們的餵養焦慮。

基本介紹

  • 書名:寶寶輔食營養全書
  • 作者:王宛如 著
  • ISBN:9787557634940
  • 類別:9787557634940
  • 定價:49.80
  • 出版社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9-01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 錄,免費線上讀,

編輯推薦

1.養育孩子的甜,就是親手為他們做餐飯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如何讓寶寶吃得健康、營養?什麼樣的食物適合寶寶吃?哪種烹調方式更適合寶寶?這是新手爸媽爸爸媽媽們經常擔心的問題。《寶寶輔食營養全書》從觀念入手,一步一步帶領新手父母走向成熟的科學餵養之路,讓爸爸媽媽們充分享受養育的樂趣。
2.輕輕鬆鬆“打垮”厭食、挑食、過敏、消化不良等問題
《寶寶輔食營養全書》中的158道食譜綜合考慮了營養均衡搭配、孩子腸胃的接受度、成品的造型,並針對孩子的成長需求添加相應食材,化解孩子的厭食、挑食情緒,大大降低孩子的過敏、腹瀉等問題的發生機率。
3.把創造力加進食物里,輔食也能色香味俱全
很多人覺得健康的飲食=單調 無趣 不好吃。其實,營養餐也能做得誘人。跟著營養師和廚師學食材挑選、色彩搭配、烹調方式等,就能把普通的食材做得花樣百出,再花點小心思搭配餐具,輕鬆搞定搞定孩子的視覺、觸覺和味覺。
4. 分月齡超細設計,針對性強
按月齡、周齡設計出寶寶營養參考表,提供每日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各營養素的來源與功能說明,爸爸媽媽可以依據家裡寶寶的年齡、體重、活動力及生長狀況,給予適當的營養。
不同階段嬰幼兒應該這樣吃輔食:
●5~6個月:學習吞咽,漸進測試不同食材的致敏度。
●7~9個月:品味食物,9個月才加入豆魚肉蛋類。
●10~12個月:練習咀嚼,慢慢嘗試軟質固體食物。
●13~18個月:習慣三餐,母奶與配方奶為輔。
●19~36個月:銜接大人飲食,少油、少糖、少調味。
5. 帶領式全程指導,圖片真實美觀、操作步驟清晰簡便
《寶寶輔食營養全書》選單的研發有三點原則:一是簡單易做,新手爸媽照著學,很快就能上手;二是選擇
平價、常見、易買的食材,以健康的烹飪方式突出食物真滋味,不添加任何的人工添加劑;三是
每道菜的營養成分,都要由專業營養師精心算過。輔食製作前,附有當周的買菜清單;製作時附有“TIP”,讓爸爸媽媽免去挑選食材的煩惱,清楚地知道食材具體的好處,製作時注意的事項等。

內容簡介

“應該從何時開始給寶寶吃輔食?”“寶寶需要什麼的營養?”“哪些食材對寶寶有益?”“哪些會寶寶過敏?”從寶寶吃輔食開始,身為父母的我們就得認真地思考孩子的飲食。譬如:4個多月的寶寶以吃食物泥為主;寶寶開始長牙了,就要為培養咀嚼與消化能力而設計選單;寶寶漸漸長大了,味蕾也開始挑剔了,就要搭配多樣化的食材,以簡單調味突顯食物的原味,讓他們吃到真食物。爸爸媽媽們可以通過親手為寶寶製作食物,一起上桌分享美味,與寶寶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另外,不同階段的寶寶所需要的營養量、採用的烹調方式是不一樣的,希望新手爸爸媽媽能從這本書中學到正確的科學餵養知識和各式輔食製作方法。寶寶吃得好,父母才放心,讓寶寶在美食中健康成長吧!

作者簡介

王婉如:營養師,畢業於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系營養組、台北醫學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
饗在家廚師團隊:本書選單由林慶華主廚親自率領饗在家廚師團隊共同研發。饗在家為饗賓餐飲事業旗下品牌,和饗食天堂、果然匯、開飯川食堂等餐廳為姊妹品牌。書中的158道食譜由林慶華主廚率領料理團隊研發設計,食材天然、營養均衡、造型美觀,讓寶寶吃得健康又開心。

目 錄

Part1 觀念篇
何時開始吃輔食?每個孩子都一樣嗎?
0~3歲寶寶每天必需的營養是什麼?
哪些食材會讓寶寶過敏?
哪些食材會對寶寶有益?
輔食各時期食物形態
嬰幼兒飲食建議量
認識六大類食物與分量
各類食材的處理與保存
輔食冰磚製作
高湯處理與保存
輔食烹調用具與食器
Part201歲寶寶篇
1~12個月寶寶飲食建議
階段一 5~6個月
寶寶飲食最前線
超級食物:米湯、米糊、糙米、燕麥、蘋果
5~6個月飲食建議表
5~6個月一餐設計分量
一周買菜計畫
16道食譜與做法
階段二 7~9個月
寶寶飲食最前線
超級食物:南瓜、蛋黃、豬肝
7~9個月飲食建議表
7~9個月三餐設計分量
一周買菜計畫
32道食譜與做法
階段三 10~12個月
寶寶飲食最前線
超級食物:豆類、番茄、洋蔥
10~12個月飲食建議表
10~12個月三餐設計分量
一周買菜計畫
30道食譜與做法
Part313歲寶寶篇
1~3歲幼兒飲食建議
階段四 13~18個月
寶寶飲食最前線
超級食物:豬肉、菠菜、鮭魚
13~18個月飲食建議表
13~18個月三餐設計分量
一周買菜計畫
30道食譜與做法
階段五 19~36個月
寶寶飲食最前線
超級食物:奶製品、黑芝麻、豆乾
19~36個月飲食建議表
19~36個月三餐設計分量
一周買菜計畫
30道食譜與做法
Part4 生病飲食篇
發燒感冒
營養建議
4道食譜與做法
食物過敏
營養建議
4道食譜與做法
口腔潰瘍
營養建議
4道食譜與做法
腹瀉(拉肚子)
營養建議
4道食譜與做法
便祕
營養建議
4道食譜與做法
Part5 附錄篇
嬰幼兒輔食Q&A
寶寶輔食飲食記錄表
輔食周間買菜計畫表

免費線上讀

寶寶出生之後,爸媽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的成長曲線不如預期。事實上,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個體,成長曲線只可以作為參考。爸媽應該在意的是寶寶的營養是否均衡,只要攝入足夠的營養,寶寶就會慢慢地長高變壯了!
從母乳發展到輔食,代表寶寶可以吃的東西更多了,也代表爸媽要更加注意寶寶的進食狀況。我們就從觀念篇開始,一起認識寶寶所需要的輔食與營養成分吧!
何時開始吃輔食?每個孩子都一樣嗎?
不建議給4個月以下的寶寶提供輔食;根據“嬰兒飲食指標”,餵配方奶或厭奶以及發育較快的寶寶,可在4~6個月考慮開始添加輔食;6個月大之後,一定要供應輔食。
在4個月以前給予寶寶輔食,可能會增加寶寶日後肥胖與過敏的機率。一般而言,6個月以前,母乳與配方奶能夠提供寶寶所需的所有營養,家長無須額外為寶寶補充。中國、日本、英國、瑞典、丹麥、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各國的衛生組織都建議:“純母乳哺育到6個月後,必須添加輔食。”若不適時、適量地添加寶寶需要的熱量、維生素與礦物質等營養素,寶寶就可能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母乳餵養則建議持續至寶寶1歲,1歲之後視母親與嬰兒意願選擇繼續哺餵或斷乳,沒有時間限制。
1歲之前,寶寶的胃腸道尚未發育完成,母乳或配方奶是寶寶營養的主要來源。當寶寶出現厭奶或因吃配方奶而出現腹瀉、過敏問題時,爸媽也不可因為開始補充輔食就停止餵母乳或配方奶。遇到上述的情形,可以考慮更換配方奶,以避免輔食吃得不理想而影響成長。另外,不可以用豆漿或鮮奶代替母乳或配方奶,它們與母乳或配方奶的營養成分是不一樣的。
均衡飲食是寶寶健康成長的首要條件。吃輔食除了能讓寶寶品嘗味道、練習咀嚼和吞咽之外,還可以讓他們從各類食物中攝取多種營養素與熱量。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能讓寶寶獲得足夠身體所需的營養素——全谷根莖類是糖類的主要來源,油脂堅果類是脂肪來源,豆魚肉蛋類和奶類主要供應蛋白質,蔬菜類與水果類則主要提供維生素、礦物質——每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對寶寶的成長都非常重要。
4~6個月的寶寶是否應該添加輔食,在不同年代、國家或學術領域看法不一。一般的建議是:純母乳哺育至6個月為佳。純母乳哺育到6個有下列反應或狀況的寶寶,可考慮在4~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月再添加輔食,能降低寶寶發生消化道感染的機率。但須注意寶寶身體發展狀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請醫生評估寶寶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況。
有下列反應或狀況的寶寶,可考慮在4~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
媽媽奶量減少,無法純母乳餵到6個月;寶寶食慾增加,常顯得吃不飽,看見別人吃東西表現得很興奮,嘗試用手抓食物放進嘴裡。
寶寶頸部可以撐起頭部,咀嚼時,頭部不會晃動。
有支撐時,寶寶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坐姿。
用湯匙餵食時,舌頭不會一直將食物頂出,這表示寶寶神經發育健康正常。
體重為出生時的兩倍。
口腔有咀嚼動作。
寶寶出現厭奶反應。
哺餵嬰幼兒配方奶的寶寶。
依寶寶狀況添加輔食,要同時觀察寶寶食用輔食後是否有拉肚子或過敏的現象。寶寶1歲前,胃腸道尚未發育完全,補充輔食後要觀察寶寶大便,若大便變得很稀甚至有黏液,則說明寶寶腸胃受到刺激,此時要減少輔食的分量與次數。若大便異常持續3天以上,則請尋求醫生幫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