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

《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是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意見。

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
甬政辦發〔2021〕70號
檔案有效性:有效
規範性檔案登記號:ZJBC01-2021-0016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屬駐甬各單位:
為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浙政辦發〔2018〕106號)等檔案精神和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工作部署,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我市深化產教融合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以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為抓手,強化制度創新,建立政府主導,行業、企業、院校協同共建的工作推進機制,大力實施“五個一批”(一批產教聯盟、一批示範基地、一批試點企業、一批重大平台〔項目〕和一批育人項目)重點工程,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實現教育和產業體系人才、智力、技術、資本、管理等資源要素集聚融合、優勢互補,為我市當好“重要視窗”模範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創新源泉和智力支持。到2025年,打造100家產教融合型企業、10個產教融合示範基地、10個產教融合聯盟,50個建設產教融合重大平台(工程項目)和50個產學協同育人項目,基本建成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政策體系,基本建立產學協同育人、協同創新機制,形成支撐產業體系創新發展的新格局。到2035年,高水平實現產教統籌融合,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人力資源體系全面建立,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對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的貢獻顯著增強。
二、構建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發展新格局
(一)統籌規劃產教融合發展。將產教融合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體系,強化規劃統籌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區域規劃、專項規劃編制充分體現產教融合導向,協同推進產教融合發展政策制定、要素支持和重點項目建設。(牽頭領導:陳仲朝;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各區縣〔市〕政府)
(二)提升在甬院校產教融合服務能力。立足寧波產業發展需求,重點支持寧波大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支持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雙高”學校建設,支持寧波工程學院、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浙江萬里學院等高校建設高水平套用型本科院校,持續推動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寧波外事學校等中職學校建設省級“雙高”院校。提升技師學院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加快籌建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中外合作大學,支持寧波諾丁漢大學進一步擴大理工類學科設定,實施“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攀高工程”。加快建設浙大寧波“五位一體”校區、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鼓勵和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寧波創新研究院、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寧波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學寧波研究院等名校研究院按照產教融合的要求在甬開展部分學段的研究生培養,引導在校研究生來我市相關企業開展對口專業實訓,進一步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著力提升在甬院校畢業生留甬比例。(牽頭領導:許亞南;牽頭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三)最佳化教育資源布局。統籌推進教育資源布局和重大產業園區建設規劃,大力推進高等院校、中職學校到產業園區建設特色學院、產業研究院、產業技術服務創新中心等產教融合服務平台。大力推進高等教育集聚區和環高校創新區建設,進一步拓展提升南、北高教園區,積極探索杭州灣新區、梅山、東錢湖等特色型高等教育集聚區發展新模式。加快甬江科創大走廊建設,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區域科教資源協作。開展對口支援地區職業教育扶持,推動貧困地區學生到我市優質職業院校就學。(牽頭領導:許亞南;牽頭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甬江科創大走廊指揮部,各區縣〔市〕政府)
(四)強化學科專業供需對接。加強產業需求和人才供給對接,完善政府主導,行業組織、科研院所、職業院校等共同參與的產教供需雙向對接機制,注重發揮行業組織人才需求預測、用人單位職業能力評價作用。實施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行動計畫,支持院校主動根據市場供需和就業質量評估情況推進學科專業結構最佳化調整,重點培育一批對本地主導產業貢獻度顯著的學科專業。推進面向未來技術和未來產業的新工科建設,加快布局服務新興產業的新學科、新專業,促進專業學科交叉融合。建立緊缺或急需專業的扶持建設機制,提高專業對產業需求的快速回響度,新增招生計畫、項目資金安排向承擔重大戰略任務、推行產教統籌融合、試行校企協同育人的學科專業傾斜。(牽頭領導:許亞南;牽頭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三、發揮企業產教融合重要主體作用
(五)拓寬企業參與辦學途徑。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儲備庫,鼓勵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重點支持行業龍頭企業或骨幹企業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打造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牽頭領導:陳仲朝;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國資委)
(六)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企業深度參與職業院校、普通高校教育教學改革,鼓勵職業學校、普通高校和企業建立人才聯合培養機制。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項目化培養模式,支持職業院校通過場地、設備租賃等方式與企業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和職業技能競賽訓練場地。強化企業實習實訓,支持規模以上企業原則上按職工總數的2%~3%安排專業對口崗位接納學生實習。推進實習實訓規範化,保障學生獲得合理報酬、享有合法權益。(牽頭領導:許亞南;牽頭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人力社保局)
(七)強化企業在崗職工教育培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企業用於一線職工教育培訓的經費不低於職工教育經費的70%。將落實企業職工培訓制度情況列入創新型企業評價內容和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按政策落實企業在崗職工參加教育培訓經費補貼。(牽頭領導:陳仲朝;牽頭單位:市人力社保局;配合單位:市總工會、市經信局、市工商聯、寧波市稅務局)
四、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八)深化基礎教育實訓改革。推動工匠精神融入基礎教育,將動手實踐內容納入中國小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課程,普通高中適當增加職業技術教育內容。支持職業院校、普通高校、行業龍頭企業及第三方機構等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向中國小校開放,組織開展專家學者、勞動模範、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支持學校聘請勞動模範和高技能人才兼職授課。支持企業、院校共建中國小職業體驗中心,合作開發勞動基礎與職業體驗課程。(牽頭領導:許亞南;牽頭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總工會,各區縣〔市〕政府)
(九)深化產教協同培育人才。結合各院校學科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需求,強化行業指導辦學,深化教學改革,打造50個產學協同育人項目。持續深化行業(產業)特色學院建設,聚焦“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推進高校學院與行業龍頭企業開展合作辦學,支持學院到產業集聚區辦學,新建設一批工程師學院、行業(產業)特色學院,適應新工科建設發展,探索培育並認定15個現代產業學院。對接我市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圍繞工業網際網路、5G+、數字經濟、智慧型物流等新興產業群發展,繼續打造25個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基地。深化學校教學改革,推進現代學徒制、現代化課堂、“1+X”證書制度試點等。加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開展以行業企業為主導的專業認證機制。(牽頭領導:許亞南;牽頭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十)建設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加強產教融合創新團隊建設,培育5批“雙師型”或“一體化”教師、5批教育改革項目。鼓勵院校開設校企合作課程,設定“產業導師”崗位,吸引行業企業高水平專業人才到院校任教,建立院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和兼職報酬制度。建立校企合作、企業主導運行的“雙師型”或“一體化”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支持院校在職教師到企業實踐鍛鍊,擔任“技術高管”,開展項目攻關研究,嚴格落實職業學校專業教師赴企業實踐每5年累計不少於半年的制度。(牽頭領導:許亞南;牽頭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經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十一)落實考試招生配套制度改革。鼓勵開展中高職、高職與本科以及中職與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試點,促進多類型、跨層次人才培養的銜接貫通。到2025年,中職學校畢業生升入全日制高等學歷教育學校的比例達到60%。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下崗職工、失業人員、新型職業農民等參加高等職業院校的單獨考試招生。(牽頭領導:許亞南;牽頭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發改委)
五、推進產教融合平台載體建設
(十二)打造產教融合示範基地。圍繞寧波重點產業發展方向,依託國家及省、市級開發區(功能區),以及產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等產業集聚平台,與院校開展深度合作,建立10個產教融合示範基地。(牽頭領導:陳仲朝;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經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區縣〔市〕政府)
(十三)加快實習實訓和創新基地建設。以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創新基地為重點,到2025年,打造50個產教融合重大平台(工程項目)。鼓勵和引導企業、學校、社會培訓機構參與建設實訓基地和平台,遴選建設一批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中心,積極打造產教融合型示範性實訓基地。鼓勵各地對現有高水平實訓基地進行改造升級,加快基礎技能公共實訓平台建設。推進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引導高校以特色優勢學科為依託,結合寧波產業發展需求,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等聯合建設一批協同創新中心。結合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支持校企聯合建設“雙創”示範基地、產業學院、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共同組建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聯盟等協同創新組織。支持建設若干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和製造業創新中心。(牽頭領導:陳仲朝;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各區縣〔市〕政府)
(十四)培育產教融合聯盟。建設10個由學校、企業、科研機構等組成的市級以上產教融合聯盟,爭創省級示範性產教融合聯盟,鼓勵由行業部門指導推行實體化運作。推動產教融合聯盟內的學校在專業設定、師資建設、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實訓基地等方面整體提升,依託產教融合聯盟做強一批龍頭骨幹企業,形成若干專業特色顯著、產業鏈條完整、市場規模大的優勢產業群。(牽頭領導:許亞南;牽頭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十五)促進國際合作交流平台建設。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一批“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推動寧波職業教育走出去。鼓勵高校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優質教育資源,支持發展符合國情市情、國際適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和協同創新模式。支持院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積極引進通用證書、優質課程等教育資源,與海外同類院校合作開發具有國際水準的專業教學標準等。構建套用技術教育國際合作網路,推動企業和中外學校聯合培養國際化套用型人才。支持院校組織參加、承辦國際技能大賽。(牽頭領導:許亞南;牽頭單位:市教育局;配合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