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濕困脾證

寒濕之邪內盛,困阻脾胃樞機所引起,臨床以脘悶體重、便溏浮腫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於痰飲泄瀉霍亂黃疸水腫現代醫學急性胃腸炎黃疸型肝炎腎炎等疾病可見此病證。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寒濕困脾證
  • 就診科室:中醫科
  • 常見病因:痰飲、泄瀉、霍亂、黃疸、水腫
  • 常見症狀:脘悶體重、便溏浮腫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鑑別診斷,施治要點,辨證施治,其他療法,

病因病機

寒濕困脾的病理特徵是脾陽不振和濕邪內盛。可因素體脾陽不振,加之飲食不節,過食生冷,使水谷精微失於輸布,停滯而為水濕。內生的水濕又困阻脾陽,形成惡性循環。亦可因冒雨涉水,或居處潮濕,寒濕內侵,脾陽受困而形成。

臨床表現

寒濕困脾證臨床表現為脘腹痞悶脹痛,飲食減少或不思飲食,口中黏膩,大便溏泄,頭重如裹,肢體睏倦沉重,面色晦黃,或面目肌膚發黃,黃色晦暗如煙燻,或肢體浮腫,小便短少,或婦女白帶增多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由於寒濕內盛,中陽受困,脾氣被遏,運化失司,故見腹脹便溏;寒濕困阻,清陽不展,故見頭身困重,面色晦黃;寒濕困遏陽氣,水濕失於溫化,泛溢肌表,故尿少肢腫

鑑別診斷

寒濕困脾與濕熱蘊脾證均屬濕邪困脾之證,均見脘腹痞悶,肢體困重,大便稀溏,苔膩脈濡等症,但寒濕困脾除脾為濕困之外,還兼有脾陽不振、陰寒內生等病理變化,故常兼見腹痛,浮腫,尿清色白,苔白脈緩等症;濕熱蘊脾除濕邪困脾外,還兼有熱邪,故常見小便黃赤,苔黃,脈數等症。治療在健脾利濕基礎上,寒濕困脾證應溫中散寒,濕熱蘊脾證應清熱利濕

施治要點

1.寒濕困脾又濕阻
治療時應根據“脾虛”與“溫阻”的主次處方。濕阻初起,濕困中焦,以除濕為主。因為寒濕困脾,易傷脾陽,當選用溫熱藥助陽以燥濕,除選用苦溫燥濕的藥物之外,還要配合溫運脾陽的藥物,如乾薑、附子等。濕為陰邪,其性黏滯,病程較長,治療應堅持不懈,即使臨床症狀消失,仍需服用調理、健壯脾胃之劑,如香砂六君子湯之類,以免留濕未盡,繼而復發。
2.內濕發病,主要是脾運失鍵
其治療方法,一方面是杜絕或減少濕邪的來源與產生,另一方面是擴濕邪的出路。因此認為,健脾宣肺是一個關鍵。藥物中蒼木、麻黃最為理想。當蒼朮、麻黃等量使用,則有發大汗的作用;蒼朮倍於麻黃,則有發小汗的作用;蒼朮量叄倍於麻黃時,則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蒼朮四倍於麻黃時,則無發汗之作用,而有明顯的化濕作用。

辨證施治

寒濕困脾證的治療,以溫中散寒,健脾化濕為法。胃苓湯平胃散實脾飲理中丸苓桂術甘湯等方劑可隨證選用。
1.濕阻脾胃
證候:脾土不運,濕濁困中,胸腹脹滿,口淡不渴,不思飲食,或有噁心嘔吐,大便溏瀉,睏倦嗜睡,舌不紅,苔厚膩。治則:燥濕健脾,消脹散滿。主方:平胃散加味。方藥:制蒼朮、厚朴、陳皮、茯苓、澤瀉、木香、甘草。
若泄瀉如水,胸脘痞悶,舌苔白膩者,可加豬苓、肉桂;若痢下赤白,白多赤少,伴腹痛,可去澤瀉加桂枝、炮姜、白芍、木香;若身目發黃,黃而晦暗者,加茵陳、附片、乾薑
2.寒濕外侵
證候: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發熱惡寒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噁心嘔吐,腸鳴泄瀉,舌苔白膩等。治則: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主方:藿香正氣散。方藥:藿香紫蘇葉、大腹皮、炒白朮、厚朴、半夏曲白芷、桔梗、甘草、茯苓。
若吐瀉頻緊,吐瀉物如米泔水,四肢清冷者,合純陽正氣丸芳香化濕,溫中散寒。
證候:肢體浮腫色悴聲短,口中不渴,身重納呆,便溏溲清,四肢不溫。舌苔厚膩而潤,脈象沉細。治則:溫陽健脾,行氣利水。主方:實脾飲。方藥:制附子、乾薑、炒白朮、厚朴、大腹皮、木香、草果、茯苓、甘草、生薑五片、大五枚。
若身目發黃,黃而晦暗者,加茵陳。若腹部脹滿如囊裹水,尿短少者,加車前子、豬苓、懷牛膝、青皮等行氣利水。

其他療法

1.外敷藥物
(1)大蒜搗爛,貼敷足心;或吳茱萸研細為末,以鹽滷調和,塗貼於兩足心。適於泄瀉或寒霍亂
(2)炒熱鹽1包或吳茱萸、食鹽份量相等炒熱,用布裹之,熨臍部。以溫通陽氣,治寒霍亂。
(3)取剛蒸熟大米飯,在手中拍成一小圓餅,將胡椒粉1克,撒飯餅中心,待稍涼貼於小兒臍上,4~8小時後去掉。治療嬰幼兒腹瀉
2.針灸、推拿按摩
(1)取穴中脘天樞足三里脾俞關元等,輕刺激,留針5~10分鐘,隔日一次,並加灸中脘、天樞、脾俞等,寒性泄瀉為宜。
(2)直推脾土100次,推上三關100次,運內卦100次,推後溪50次,推鳩尾到神厥,天樞兩旁向下直推,順、逆揉運全腹共十分鐘,按摩湧泉、足三里各30次。
(3)寒瀉者推上三關次數加倍,手掌擦熱按臍3~5次。
(4)傷食瀉者加虎口推出大腸50~100次,從鳩尾直推中極5分鐘。
(5)脾虛瀉者加大補牌土300~500次,揉長強穴50次。以兒科腹瀉為最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