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宛溪
- 作者:蔡曉原
- 作者家鄉:宣城
- 作者朝代:清朝
宛溪作品注釋 編輯 1、宛溪:宣城古名“宛陵”,是以宛溪之濱,陵陽之麓,含山水首字定名。從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69)至梁承聖元年(552)共721年是“宛陵...
宛溪學派是清人顧祖禹所創立的學派。...... 宛溪學派簡介 編輯 顧祖禹(1633~1692),字景范,清無錫(今屬江蘇)人,學者稱宛溪先生,其學派因此而名。...
《題宛溪館》出自全唐詩,是盛唐時期李白所作五言古詩。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
《宛溪柳有感》為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宛溪柳有感》為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名稱 宛溪柳有感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前六句以六朝文物消失和天光水色依舊對比,表達一種人事無常而自然永恆的感慨。後...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作於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作者任宣州團練判官時,抒寫了作者在開元寺院水閣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山時的...
宛溪河是水陽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宣州區周王鎮和新田交界的青峰山,河道總長35.8千米,流域面積330平方千米。...
《宛溪賦》是一首賦,始發於峻極9,聿10經亘乎淵沉11。宛溪:宛溪河,在宣城城區的東北面,是水陽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宣州區周王鎮和新田鎮交界的青峰山,其...
陳宛溪(1855-1926年),名開泚,四川省三台縣萬安鄉人,出身貧苦農家。先生為清末秀才,學識淵博,望重鄉里。他輾轉執教縣境私塾,舌耕餬口。...
宛溪雅居位於無錫市錫山安鎮,由無錫鼎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成,總建築面積171000,總占地面積85405,總計房屋808戶。...
宣城市宛溪河大橋位於水陽江大道東南段延伸工程西段,為左右兩幅橋,每幅均為塔、梁固結的單索麵混凝土箱梁矮塔斜拉橋。橋樑跨越宛溪河、清溪河河口北側,北靠響...
《泛宛溪至敬亭》是宋代詩人蘇為所作詩詞之一。...... 《泛宛溪至敬亭》是宋代詩人蘇為所作詩詞之一。詩詞正文南國初寒候,扁舟遠客心。歸人出斷岸,晚翼會...
宛陵乃宣城,古名也,在三國時也叫丹陽,宛陵,東臨蘇浙,地近滬杭,為安徽之東南門戶。風景宜人、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意蘊。宛陵歷史上經歷過幾次大的...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作於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作者任宣州團練判官時,抒寫了作者在開元寺院水閣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山時的...
宣城處於山環水抱之中,陵陽山岡巒盤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縈迴映帶著整個城郊,“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
“檐飛宛溪水,窗落敬亭雲”承接水亭的秀氣與清幽,緊扣上文,寫詩人在敬亭山的所見:運用比喻修辭手法,描繪出一幅宛溪水從屋檐邊飛過、敬亭山的雲朵從窗前飛落的...
宣城市第三幼稚園,創辦於1998年,位於宣州區疊嶂中路宛溪二村。園舍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其中室內面積3000平方米,設有多個活動室、演藝房、琴房、微機房及室內...
鄭伊農(1934—)真名鄭宛溪,安徽宣城人。擅長中國畫。1956年畢業於華東藝專美術系。1960年考入北京中國畫院研究班,後得到名家指點學習明、清技法。對家鄉“新安畫派...
《無錫文庫(第4輯):秦方伯集等》系無錫文庫第四輯之一種。包括秦方伯集、蒼峴山人集、泉南山人存稿、虹橋老屋遺稿、十峰詩選、宛溪詩文殘存、寶岩堂詩、迂松...
六么令,詞牌名,又名“宛溪柳”“樂世”“綠腰”“錄要”。此詞調以柳永《六么令·澹煙殘照》為正體,雙調九十四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另有雙調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