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宛溪

陳宛溪(1855-1926年),名開泚,四川省三台縣萬安鄉人,出身貧苦農家。先生為清末秀才,學識淵博,望重鄉里。他輾轉執教縣境私塾,舌耕餬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宛溪
  • 別名:開泚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省三台縣萬安鄉
  • 出生日期:1855年
  • 逝世日期:1926年
  • 職業:塾師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病逝樂山,

人物簡介

陳宛溪(1855-1926年),名開泚,四川省三台縣萬安鄉人,出身貧苦農家。先生為清末秀才,學識淵博,望重鄉里。他輾轉執教縣境私塾,舌耕餬口。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先生於本縣萬家場創裨農絲廠,推行新法繅絲及科學管理,所產“雙鹿牌”生絲,榮獲“巴拿馬公賽”及“萊比錫博覽會”金獎。

人物經歷

先生於民國四年任三台縣蠶桑局長,所著《勸桑說》,總結從栽桑養蠶到繅絲之經驗教訓,由四川省勸業道負責人周善培明令翻印,推廣全省。此前一年,曾任江西省監察御史榮縣趙熙,撰書《宛溪叟傳》,周善培作序。該傳記述:“(宛溪)嘗讀(教)書僧寺。寺有桑。僧采其葉售之,其值(數倍農耕)。叟乃力排眾議,賃田而廣植之。數歲而桑林蔚然。”先生撰聯以記:“督子侄媳女,同用心思,結成繭絲寶藏;邀親戚友朋,共輸才智,做出金玉招牌。”
為謀發展,先生於1913年派長子光玉赴滬集資,通過“幫會”,結識四川犍為人、川漢鐵路“會辦”汪曼卿。汪氏挪用路款,委其兄堯根,與陳光玉在樂山城邊演武街,合辦“嘉祥絲廠”。該廠由鐵機120台、工人200餘,逐步擴大規模,產品運滬,由陳光玉經銷。宛溪先生不忘創業維艱,親制聯語於廠門:“抱病數十年,著醫書一篇,以活民眾;壓錢四百串,為實業起點,而富四川。”所謂“病”、“書”,喻“實業救國”也。
嘉祥絲廠開辦之次年,“一戰”爆發,世界經濟衰退,日本絲占據市場,中國絲嚴重受挫。投資方汪氏強要退股,官司打到省上,由周善培調解擱平。
陳宛溪於1917年接管嘉祥,更名華新絲廠,資本約10萬兩白銀。從此該廠越辦越活,生意越做越好;到1927年,機器增至360部,工人逾千。先生撰聯以記:“自桑以蠶以絲,風氣先開蜀北;由里而縣而省,工商普利全川。”
上世紀整個20年代是華新廠黃金時期,取絲一擔,需繭款400-500元、加工費80元,到上海運費700元,總成本約1280元,售價則1400多元。陳氏父子不數年即獲利六七十萬元,加上流動資金及固定資產,被稱“陳百萬”。廠設護廠隊、消防隊,配長短槍20多支。
1931年,華新廠總辦陳光玉挪扯生產資金,做生意虧損,廠務經營不善,加上時局動盪,該廠倒閉。1937年抗戰開始,由軍火商發家的合江人范崇實,組建四川絲業公司,並於1942年兼併華新絲廠。

病逝樂山

宛溪先生於1926年8月病逝樂山,年71歲,葬樂山五渡溪。先生之實業發祥地裨農絲廠,今為萬安中學。憶及萬中舊校門,即裨農絲廠,石庫大門鐫聯,其大意是“講實說,興實業,務求實效;棄空名,免空勞,不尚空談。”先生許多軼事,至今流傳桑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