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宋朝建立後,宋太祖
趙匡胤為剷除
割據政權,完成統一全國的大業,與其主要謀臣
趙普,參考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北部郎中
王朴所獻“平邊策”,制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戰爭戰略方針,準備首先吞併南方各割據政權,在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後,再集中力量對付北面的強敵遼國,消滅
北漢。
但北漢依仗遼國的支持,經常南下騷擾宋境,雙方衝突始終未斷。宋太祖雖然確定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方針,但在平定南方各國的過程中,因北漢比較弱小,且處於戰略要地河東,為阻遏其來襲,
宋軍常對北漢以攻為守,先後發動多次進攻,企圖相機進取。
戰爭過程
早期失利
早在宋乾德元年(963年)七月,
趙匡胤在平定荊湖謀伐
後蜀之際,就曾派
安國節度使王全斌等進入
北漢邊地。北漢向遼乞援,欲予宋以反擊。王全斌等則乘遼尚未發兵,奪占北漢
樂平(今山西省
昔陽縣)並攻打遼(今山西
左權縣)、石(今山西
離石縣)二州。次年正月,
宋軍又來進攻遼、石等州,遼州刺史杜延韜降宋,北漢再次向遼告急。遼帝
耶律璟發騎兵6萬馳援,將宋軍擊退。
宋開寶元年(968年)平定
後蜀之後,
北漢國主劉鈞剛死,人心未定,趙匡胤突然轉兵大舉進攻北漢。八月,宋太祖命
昭義節度使李繼勛,侍衛步軍都指揮使
党進、宣微南院使
曹彬、棣州
防禦使何繼筠、懷州防禦使康延昭、建武節度使
趙贊等各率所部,分別自潞(今山西
長治市)、晉(今山西
臨汾市)二州進攻太原。九月,北漢內部發生動亂,供奉官侯霸榮殺死北漢新主薛繼恩,司空
郭無為又殺死候霸榮,迎立太原尹劉繼元為國主。劉繼元見
宋軍已入其境,急忙向遼請援,同時命侍衛都虞侯
劉繼業、馮進珂等領兵扼守團柏谷(今
山西祁縣東南),以拒宋軍。宋軍迅速將該部
北漢軍擊破,直逼太原城下。
十月,宋太祖遣使至太原勸降,
劉繼元拒絕降宋。十一月,遼軍兵馬總管
塔爾率大軍救援北漢,逼進太原。
李繼勛等因久攻太原不下,遼軍又至,遂引兵南歸。北漢軍乘機發動追擊,進掠
宋晉、絳(今山西
絳縣)兩州。
宋開寶二年(969年)二月,宋太祖命
曹彬、
党進各領兵先赴太原,親自率大軍繼後,親征北漢。北漢
劉繼業、馮進珂二將得知宋太祖已至潞州,並派李繼勛率前軍趕往團柏谷,自知寡不敵眾,倉皇奔還太原。三月,宋太祖至太原,徵發當地民工數萬人,修築長牆包圍太原,並築長堤,引汾水灌城,多方進攻,長達三個多月,無法破城,當時天氣酷熱,宋軍很多人患上破腹病,聽到遼軍出兵救援
北漢的訊息。宋軍倉皇退兵。遼與北漢聯軍追擊宋軍,宋軍大敗而逃,棄下大量軍事物資,為北漢所得。
再次北伐
宋開寶八年(975年)十月,南唐已平,宋太祖再興北伐之師,並準備收復燕雲。次年八月,派侍衛
馬軍都指揮使
党進、
宣徽北院使
潘美等分率五路軍
馬雲集太原城下,與北漢軍和來援的遼軍展開激戰。不料,這時宋太祖趙匡胤死去,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因國喪之故,遂於十二月召回北伐之師,至此,宋太祖遣軍進攻北漢的戰爭,均因遼軍援阻,未獲成功。
宋太宗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迫使陳洪進“納土”、吳越“歸地”以後,決心消滅北漢。鑒於以往進攻北漢均因遼軍援救而失敗的教訓,宋太宗制定了肅清外圍,先阻遼援,後取太原的方略。繼而,加緊整訓軍隊,命鄰近北漢的晉、潞(今山西臨汾、
長治)、邢、鎮、冀(今河北
邢台、
正定、
冀縣)等州,修造兵器及攻城器具,轉運糧草,積極作攻戰準備。
太宗滅漢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決定再次進軍
北漢,並採取攻城阻援的作戰指導,其部署是:命宣徽南院使潘美為北路都招討制置使,率
崔彥進、
李漢瓊、
曹翰、劉遇等軍攻太原;命
雲州觀察使
郭進為太原北
石嶺關(今山西忻縣南)
都部署,阻擊從北面增援的遼軍;命
田仁朗、劉緒負責偵察太原城四面壕寨並檢查攻城的各種器材;命孟玄莆為兵馬都鈐轄,駐泊鎮州,阻擊從東面增援的遼軍;命河北轉運使侯陡、
陝西北路轉運使
雷德驤分掌太原東、西路轉運事,並命行在轉運使
劉保勛兼任北面轉運使;宋太宗趙光義親率主力一部出鎮州(今河北正定),牽制幽州的遼軍大規模西援或南下。太平興國四年二月十五日,宋太宗率軍由東京(今
河南開封)出發,三月進至鎮州,分兵攻
盂縣(今山西盂縣東北)、
沁州(今山西
沁源)、
汾州(今山西
汾陽)、
嵐州(今山西
嵐縣)等外圍州縣,以牽制這些地區
北漢軍對太原的增援。這時,
郭進軍已進至石嶺關。
北漢主劉繼元聞宋大兵壓境,急遣使赴遼求援。遼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為都統,冀王敵烈為監軍。率兵援救北漢。三月十六日,
耶律沙率軍日夜兼程進至
白馬嶺(今山西盂縣東北),與郭進阻援部隊相遇,兩軍隔大澗對峙。耶律沙打算等後續部隊到齊後再戰,敵烈等認為立即進攻有利,於是搶先渡澗進攻
宋軍。郭進軍乘其半渡,突然出擊,斬敵烈等五員大將,殲萬餘人,遼軍餘眾倉皇逃走。
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軍趕到,萬箭齊發,宋軍始退。
北漢再次派人向遼求援,但使者被郭進軍捉住,並在太原城下殺掉。北漢潛師出擊,又被宋軍擊敗,遂據城固守。
宋軍大援獲勝,乘勢全線進攻。四月中旬,宋軍攻下盂縣、
隆州、
嵐州等地區後,宋太宗率軍至太原,以數十萬大軍,集兵圍城。四月二十三日,巡城撫慰諸將,並致書招降北漢主劉繼元,被拒。二十四日夜,宋太宗至城西督諸將攻城,未果。五月初一,又督渚將急攻城西南隅,陷其護圍羊馬城。北漢宣徽使范超出降。初三,宋太宗至城西北隅,北漢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等先後出降。初四,宋太宗至城南,再次招降,同時揮軍猛烈攻城。遠在
代州(今山西
代縣)的北漢
駙馬都尉貞俊向遼帝告急,
耶律賢因遼軍在
白馬嶺新敗,不能再發救兵。這時,宋太宗下令再次決汾水灌城,使太原城內一片汪洋。劉繼元在外無援兵,內無鬥志的情況下,於五月初六出城投降。宋太宗命劉保勛主持太原政務,封劉繼元為右上將軍、
彭城郡公。
戰爭結果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四月中旬,宋軍數十萬包圍太原,趙光義親臨太原城下四面巡視督戰。劉繼元在困守孤城、外無援兵、內部厭戰的情況下,於五月初五出降,
北宋統一戰爭至此結束。同時考慮太原城堅難克,為根除割據之患,遂毀太原城。
勝利原因
從北宋統一戰爭的全局來看,宋滅北漢之戰所以能取得勝利,首先在於北宋在戰略上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
戰略方針。北宋在進行消滅割據勢力的統一戰爭之前,根據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的情況,決定了“先南後北、先弱後強、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當時,南方割據勢力政治腐敗,軍事力量較弱,各割據勢力之間又互相猜疑,易於各個擊破;北方的
北漢得到遼的支援,軍事力量較強。根據這種南弱北強的形勢,從弱處下手,對南方7個政權各個擊破之後,為宋滅北漢戰爭取得勝利,從戰略上創造了有利條件。
宋滅北漢之戰所以取得勝利,還在於北宋在戰爭準備和戰略部署上,採取了正確的作戰指導。宋太宗即位後,鑒於以往進攻北漢均因遼軍援救而失敗的教訓,採取了攻城阻援的作戰指導。在率兵攻打太原的同時,部署兵力阻擊遼軍,牽制遼軍大規模西援或南下。由於遼軍率兵援救北漢的行動受阻,致使北漢幾次派人向遼求援的企圖無法實現,處於孤軍守城無援的境地。
宋軍成功地阻擊和牽制遼軍援救北漢,對宋軍攻取太原,最後消滅北漢創造了決定性的條件。
歷史意義
宋滅北漢之戰的勝利,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消滅北漢,北宋的統一戰爭至此結束。自唐中期以來,武人專權,
藩鎮割據,使中國長期處於動亂局面。
北宋建立政權後,中國仍處於8個
割據政權的分裂局面。北宋為了統一中國,採取先南後北的戰略,與南北8個割據政權展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在消滅南方7個割據政權之後,與北漢展開了統一全國戰爭的最後一戰。
宋滅北漢戰爭的勝利,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基本上實現了北宋統一中國的大業,對建立高度集中的
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權,穩定地主階級政治統治,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是此時的宋太宗在取得完全勝利後,卻作出了一個非常輕率的決定。他不顧所有將領的反對,也沒有給已經精疲力竭並過分展開的軍隊任何休整和鞏固的機會,就轉而向東,穿過太行山諸隘口,侵入了契丹在河北北部的領土,以圖收復937年被契丹占據的十六州。卻對契丹的戰爭中失利,採取被動防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