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屯堡文化

安順屯堡文化

安順屯堡文化系明代從江南隨軍或經商到滇、黔的軍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遺存。隨著歲月的變遷,安順一帶的屯堡人仍奇蹟般地保存著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習俗,其民居服飾飲食民間信仰、娛樂方式無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這種屯堡文化為古代漢民族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順屯堡文化
  • 來源:朱元璋大軍征南
  • 地區:貴州省安順市
  • 地位:為古漢民族的研究提供豐富的資源
  • 特色文化:屯堡地戲
簡介,現狀變化,來源發展,屯堡文化,獨有文化,歷史,史書記載,相關記載,文化歷史,屯堡民居,屯堡地戲,屯堡服飾,當地節日,當地信仰,屯堡飲食,路線,

簡介

現狀變化

安順,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他們從語言、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都沿襲著明代的文化習俗,演義著一幕幕明代歷史的活化石。而安順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西秀區七眼橋鎮雲山、本寨、雷屯為主的雲峰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該景區位於安順市東面21公里處,景區面積22.5平方公里。景區自開發以來,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重視,他們認為雲山、本寨的明代古城牆、古箭樓、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旅遊價值。2002年在七眼橋鎮出土的明代率軍南征將軍傅友德、沐英將軍捐資建廟的石碑證實了專家學者的論斷。二零零二年七眼橋鎮以"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二零零一年國務院將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屯堡村落雲山屯、本寨古建築群批准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安順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滄桑。歲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為現代的史書,時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風物在這裡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遺存的古風和鮮明的特色為世人所驚嘆、震撼。
讓我們走進屯堡,走進那久遠的年代……

來源發展

屯堡文化來源於朱元璋大軍征南和隨後的調北填南。明朝軍隊征服南方過後,為了統治南方,命令大軍就地屯田駐紮下來,還從中原,湖廣和兩江地區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強行遷至今貴州安順一帶居住,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過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斷吸收當地的先進生產方式,以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習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現在我們稱之為"屯堡文化"的這樣一種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他既執著地保留其先民們的文化個性,又在長期的耕戰耕讀生活中,創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屯堡人的語言經過數百年變遷未被周圍的語言同化;屯堡婦女的裝束沿襲了明清江南漢族服飾的特徵;屯堡食品具有易於長久儲存和收藏,便於長期征戰給養的特徵;屯堡人的宗教信仰與中國漢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脈相承;屯堡人的花燈曲調還帶有江南小曲的韻味;屯堡人的地戲原始粗獷,對戰爭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譽為“戲劇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為主營造的既高雅美觀又具獨特防禦性的民居建築構成安順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風格……

屯堡文化

獨有文化

安順屯堡文化,是貴州特有的一種文化資源。安順屯堡文化在六百餘年間既自覺地、頑強地固守自己的故土文化,絕不與寓居之地合流;但群體內部的原有成分本非絕對的單一和純粹,在長期封閉的屯堡中代代廝守,必然要相互滲透。於是,終於形成了既迥異寓居地域,又不再能還原於父母之邦的獨特的文化現象。這樣的文化,既蘊藏著無窮盡的謎底,也就散發出無窮盡的魅力。探之彌遠,究之彌深,成為了一門多學科、全方位的“安順屯堡學”。屯堡研究正方興未艾,日漸趨於深入和系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全面了解屯堡文化的獨特形態和深邃內涵。
安順屯堡文化

歷史

明代以來,歷史的風雲把安順捲入了紛飛戰火之中。朱元璋為率疆一統,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派大將湯和率兵南征貴州,時任普定路土知府的適爾歸順了明王朝。第二年改設普定府,適爾任知府。適爾死後,安鎖繼任。當時,元朝勢力仍盤踞雲南,元梁王巴匝刺瓦爾密不服從明王朝統治,脅迫安鎖反叛明朝,並斬殺明朝派來的使臣,這激怒了明朝皇帝。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將軍穎川侯傅友德率30萬大軍第一次“調北征南”。大本營就設在距舊州不遠的劉官鄉隴大寨,當年叫傅家大寨。距傅家寨不遠的平壩白雲區肖家莊,是先行官肖緩的治所。征南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很快攻克普定,安陸侯吳復和顧成斬殺梁王派來的將軍金容刀,生擒安鎖,安順一方戰事初平。緊接著兩路大軍直搗雲南,元梁王敗死,戰事結束。但沒幾年,烽火又起,傅友德不得不奉旨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率兵第二次“調北征南”。征南戰事一直延續了許多年,軍事鎮壓的結果,並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時重燃,威脅著明王朝的統治。朱元璋採納大臣意見,以征剿與安撫相結合的策略,除置官設衛外,推行屯田制度,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軍隊駐紮城市,七成軍隊屯駐農村,並按總旗每人領種田地24畝,小旗每人領種20畝,屯軍每人領種18畝的比例發給田地,使屯軍和家屬就此立寨安居。此外,明王朝又以“調北填南”的舉措,從中原、湖廣、江南等省強行徵調大批農民、工匠、役夫、商賈、犯官等遷來黔中,名曰“移民就寬鄉”,發給農具、耕牛、種子、田地,以三年不納稅的優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與屯軍一起,形成軍屯軍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構成安順一帶獨特的漢族社會群體——安順屯堡。生活在這一社會區域的人,由於特定的歷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環境,特別的習俗民風,特有的藝術文化,他們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帶軍事性質的屯、堡、官、哨、衛、所、關、卡、旗等命名。

史書記載

“迨制既廢,不復能再以軍字呼此種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於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平壩)縣誌——民生志》)
屯堡人不是當地土著民而是外來戶,這在大量的史料中是有記載的。
“屯堡者,屯軍居住之地名也”(《安平縣誌》)。
“屯堡人即明代屯軍之裔嗣也,’,“屯軍堡子皆奉洪武敕調北征南而來,散處屯堡各鄉,家人隨之至黔”(安順府志)。
“漢族遷徙來最早者,為明洪武初年征南屯田戍邊之軍隊”(《鎮寧縣誌)。
“縣境漢里之民,多明初平黔將士之裔,來自江南,尚有江南遺風”(《興仁縣誌》)。
安順府民之種類,於苗民之外,有屯田子、里民子,又有鳳頭雞(即鳳陽妝頭飾),凡此種種,實皆漢民”(《黔南職方紀略》)。
“鳳頭苗,惟安順府有之。此族原系明初征苗來黔,其始祖皆鳳陽人也,女子挽髻於項,與各族迥殊,俗以鳳頭苗目之。其習俗多與漢人同”(《貴州通志》)。
“明祖以安徽鳳陽起兵,鳳陽人從軍者特多,此項屯軍係為鳳陽藉。又此種婦女頭上束髮作鳳陽妝,給一筍,又呼之為鳳陽頭筍,決非苗夷之類也”(《平壩縣誌》)。
“鳳頭雞在安順府屬,原籍鳳陽府人,從明傅友德征黔流寓於此”(光緒《百苗圖詠》)
除史書記載外,眾多屯堡後裔留存的家譜中也可看出屯堡人的來龍去脈。安順西秀區九溪村(原名“大堡”)征南先鋒官顧成後裔宗譜記:“始祖成公,由前明洪武二年奉救征討滇黔,授征南都指揮之職,躬膺王命,統率王師,自吳來黔。其後平服黔地有功,封鎮遠征南將軍,遂久鎮南疆。”
日州詹家屯曾氏族志記:“曾鞏後裔曾德一祖居江西南豐,至明朝初年,任征遠將軍之職,率師來黔,鎮居於安順府。”
雷屯雷氏家譜記:“始祖諱龍,原籍鳳陽人,後調江西建昌府……洪武十四年隨穎川侯傅統領帶兵平貴州,留守鎮寧衛,……因我祖來黔屯兵以守此地,故名雷屯。”
夏官屯嚴氏家譜記“原籍江南應天府柳絲巷鐵牌樓。明開闢黔省,奉命填南而來,立足成家。” 眾多史料和家譜記載,足證安順屯堡人實系“明代屯軍之裔嗣”。隨著時代的變遷、屯田的廢除、移民的湧入,本來意義上的屯堡有所擴大,在以安順為中心,東到平壩,西到鎮寧和關嶺,南到紫雲,北到普定,方圓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達數百個,人口有約30萬人。明朝皇帝“養兵而不病於農者,莫如屯田”的舉措,不僅實現了明王朝鎮壓反叛、鞏固統治的軍事目的,而且屯軍移民帶來的江南先進耕作技術,也促進了安順的發展。屯堡人雖然來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運、同一生存的需要,人眾聚族而居,村寨連綴成片,逐漸形成有別於當地民族和其他漢族的特殊的文化現象—屯堡文化,構成安順多元文化中耐人尋味的一元。

相關記載

貴州屯田的最早記載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8年)十一月,朱元璋命普定陳桓、靖寧侯葉升“屯田定邊、姚安、畢節諸衛”。定邊、姚安在雲南境,惟畢節屬於貴州範圍,但畢節彼時受節制於四川都司,和此前“屯田雲南品甸”、“屯田雲南”,均早於貴州黔中一帶。據史料載,從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至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十年間,明朝先後分三批從四川、湖廣、陝西等地抽調十餘萬軍隊屯田雲南;十三年(公元1380年)置平溪(玉屏)、清浪(岑鞏青溪)、鎮遠、偏橋(施秉)等十二衛屯田;十七年(公元1384年)湯和周德興又在銅鼓(錦屏)、思州(岑鞏)屯田;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唐勝宗、張龍又在黃平、鎮遠等地屯田等,都是圍繞著黔中地而實施的雲貴屯田,但惟獨不見有在黔中屯田的記載。雲南平定後,原先的三十萬征南將士除沐英留守一萬餘人鎮守雲南外,其餘大部返回黔中。其時全國衛所軍隊人數僅一百二十萬人,留駐黔中的兵力就達約二十萬,幾占全國總兵力的六分之一,然從未有黔中屯田記載,可見黔中軍隊以戌守為主、屯田為輔當不虛也。還有一個說明黔中屯軍彼時不以屯田為主的事實:明代屯軍制度,規定每六十里設一屯堡,這是法律,亦是明代屯田的標準。在全國屯田地方遺存名稱的距離和位置上可以得到佐證。但黔中安順一帶屯堡的設定卻根本沒有受此限制,在方圓二百里的範圍內,共設立六衛九千戶所,每所管領十屯。明萬曆《貴州通志》載:“普定衛設管屯指揮使一員,下設五個千戶所,五千廣所設管軍屯印百戶各十員,專理衛所軍屯事務。”《黔南識略》中說:“舊衛(指普定衛)管五十軍屯”即指此。僅普定周圍六衛九所,每衛五千六百人,每所一千一百二十人,共有屯軍四萬三千六百八十人,加上隨之至黔的家屬,計有十七萬人之多(《安順文史資料十五輯》)。這是在黔中加入全國屯田之後的統計,還未屯田時的戌守兵員要遠遠高於這個數字,可見黔中屯兵的目的和宗旨了。
屯堡人與屯堡文化是封建耕戰經濟在安順一帶的留存,它宿命地在大山皺褶里還飄逸著“明代遺風”。這種現象令人費解又不難理解,屯堡人祖先的故鄉,在現代文明大潮的衝擊、擠壓下,其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別說“明代遺風”,即便是“清代遺風”、“民國遺風”也蕩滌殆盡。相對來說,生活在雲貴高原的屯堡人後裔所在地雖然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在變化,但步履緩慢得多。特別是幾百年的風雲流變,在特定態勢下所相對固化的特定思維,使他們對於古代祖先的文化傳承,從建築、服飾、語言、信仰、飲食、娛樂、風俗習慣上仍然或多或少地遺存下來,猶如一塊塊化石,一幅幅岩壁畫,一首首古歌民謠,召喚人們去尋覓先民的履跡,去體察歷史的刻痕,去作一次次跨越時空的漫遊。

文化歷史

亘古千年,縱橫百里,時空在這裡演化出一方迷人的土地,它,就是你腳下安順!古往今來,地理學家發現了它“扼鎖滇黔”的雄險;富商大賈領略過它“萬馬歸槽”的繁華;文人墨客在它的奇山怪水間留連忘返;考古學家在這裡拾取夜郎古邑的斷瓦殘磚;文化人類學家則在這裡追尋“屯堡文化”的蹤跡。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山山水水雕琢成一幅幅獨具風格的畫圖;智慧的各族人民在蒼涼高原上留下了人類文明的痕跡。於是,神秘與明朗疊映,怪誕與秀美共存,獷野與典雅交融!歷史的塵灰遮不住格外神奇的土地!
屯堡在大山的皺褶中閃射奪目的輝光,既是那么古老,又是那樣年輕,既曾拖著蹄姍的腳步從遠古走來,又正邁開堅實的步履向未來走去……歲月將它熔鑄成一部引人入勝的典籍,每一頁都留下一個難忘的故事。
這就是屯堡人和屯堡文化!

屯堡民居

從貴陽市驅車往西行進約70公里,進入安順市所轄平壩縣範圍內,沿貴黃公路兩側可見山谷盆地間綠樹掩映著一片片銀色的石頭建築的世界。那就是屯堡人用歲月的鋼鑿打造的賴以生存的自由空間——屯堡村寨,以它無聲的語言向人們講述六百年來的風雲聚匯與坎坷歷程。依山傍水建造的一棟棟石木結構的房屋,錯落有致,連片成趣。走進村寨,那“石頭的路面石頭牆,石頭的瓦蓋石頭房,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板凳石頭缸”的石頭世界,令人讚嘆。
安順屯堡文化
明王朝為了制止內患,鞏固邊睡和減輕駐防軍隊的糧響負擔,實施屯田制後,官兵民眾,跑馬圈地,聚伍為營,聚族而居,立柵建寨,一個個屯堡村落在安順的山野林間出現。幾十萬人的軍屯軍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就這樣相繼聚落而成今天的屯堡建築群體。屯堡人利用安順一帶碳酸鈣岩層的豐富資源,從簡陋的柵欄式建築,演變成封閉式建築結構。以石頭寨牆或村民房牆連體,再配上碉樓、碉堡,形成了易守難攻的建築群體。
屯堡建築的選地講究風水堪輿。靠山不近山,臨水不傍水,地勢乾燥,視野開闊,水源方便。左右有大山“關攔”,坐向以南北為宜,要符合“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山關人丁水管財”的五行學說要求。對屯堡人來說,傳統的天文地理對人生命運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被視為“萬年龍窩”的居屋,如果不講究風水龍脈,不注重相生相剋,不僅會影響自身的財源命運,還會牽連到全寨的興旺發達。這種習俗心理無疑對促進屯堡人的內聚力起到無形的作用。
安順一帶多山多樹,岩石以沉積岩為主。其石材薄厚多樣,硬度適中。屯堡人選擇石木為主要建築材料,那是為生存而作出的明智決定。他們深知,軍事鎮壓並未帶來永久的和平,環顧左右,反抗之事不絕。僅從明到清,大大小小的“焚燒屯堡”事件就不下數十起。如此險惡的環境,選擇堅固而又阻燃的石頭來建房,不能不認為是屯堡人生存智慧的一種選擇。
屯堡村寨平面布局以一條主巷道和多條支巷道,將各家各戶連成片,形成城堡式的結構。各支巷道只有一個口通往主巷道,構成“關門打狗”之勢。民居沿襲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特點,由正房、廂房、圍牆連成一門一戶的庭院。結合特定環境的需要而加以改進成全封閉式的格局,從燕窩式到城堡式到城堡碉堡連結體式。在各種式樣的獨立庭院中,天井不僅是家庭活動的場地,更是防止進犯敵人縱火的措施。屯堡人的建築觀念,把防衛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在房屋平面布局上,屯堡民居強調中軸對稱、主次分明,屋面覆蓋的石板講究美學的幾何結構,體現了儒家思想的平穩和諧、包容寬納的審美觀念。其住房分配既講究實用性又充分體現內外、長幼、主賓的儒家綱常倫理,從而制約和維繫著家庭和社會的人際關係。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點是石頭的廣泛套用。一戶民宅就是一座石頭城堡,一個村莊就是一座純粹的石頭城,屯堡是一個防禦敵人的整體,而屯堡居民就是組成這個整體的每個細胞,既可以各自為陣,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鄰,既保證一宅一戶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時又維繫各家之間必要的聯繫。
屯堡建築把石頭工藝發揮到極至,從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錯落有致。走進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街道,石頭的牆,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屯堡居民就是一個石頭世界。
居民的建築成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點,又有華東四合院的布局,但最突出的特點是全封閉的格局。居民建築分朝門正房、廂房,朝門成雄偉大"八"字型,兩邊巨石勾壘,支撐著精雕的門頭,門頭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裝飾品。正房高大雄偉,在木製的窗欞、門上雕刻著許多象徵吉祥如意的圖案。廂房緊依正房兩邊而建,前面為倒座,形成四合,中間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頭拼成,四周有雕刻著"古老錢"的水漏。
石頭建築的屯堡居民,具有強烈的軍事色彩,村寨內部的巷子互相連線,縱橫交錯,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點、線、面”組合的防禦體系。靠巷子的牆體,留著較小的窗戶,既可以採光,又形成了遍布於巷子中的深邃槍眼。低矮的石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功能。這一切無不顯示當時戰爭所需的建築構成和屯軍備武的思想。在屯堡村寨中,尚殘存著許多垛口、炮台。

屯堡地戲

地戲,俗稱跳神,又原難舞的分支軍難演變而來,盛行於屯堡村寨,是集地戲、祀、娛樂於一體的古老戲種。據《續修安順府志》載:"黔中民眾來自外省,當草萊開闢之後,多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備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著憂之。於是乃有跳神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迄今安順境內,盛行不衰"。屯堡人依村寨門前或寨中空地為戲台,以憨直拙樸、粗獷自然的露天演唱形式,用唱、念、做、打的藝術手法,表現《封神》、《楚漢相爭》、《三國》、《薛剛反唐》、《精忠傳》等中國古代忠義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演員們額上戴以簡煉誇張的"臉子"即木雕面具,身著長衫,背插小旗,腰系戰裙,手持木製短刀長槍,唱著原弋陽腔,僅借一鑼一鼓的擊奏,在一人啟口,眾人接腔的伴唱下,以人物上下更換時空變換,借三、五步為萬水千山,就竹鞭為金戈鐵馬,依桌椅象徵高山要塞,在揚、開、合的廝殺、擋、架、翻、竄的格鬥中虛實結合,形神兼備,產生極具擊鼓進兵、鳴金收兵的古代戰爭景象,從而形成屯堡地戲特有的藝術魅力,被稱為戲劇史上的"活化石"。曾在法國、西班牙、日本等國演出,引起轟動,等上國際大雅之堂。
安順屯堡文化

屯堡服飾

人們把安順一帶的屯堡村落,比喻為“綠色海洋中的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島”。說其“孤”,是指其特殊:極富音律的語言,江南風韻的石頭建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活化石”式的民間戲劇,等等。其中,那透現著明代遺風的服飾,給初到安順的人以極強的視覺衝擊力。
安順屯堡文化
安順屯堡文化
服飾是一種文化載體。各民族不同的服飾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審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積澱等。屯堡人的服飾以青、藍色為主,不能不認為是他們對祖上來自長江一帶的眷眷依戀之情的敘說。
屯堡男人的服飾以短對襟和長衫大襟為主。對襟短衣從中系扣,俗稱“三個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兩個下擺各有一個口袋而得名。對襟短衣一般用青、藍、白布加工而成,釘5顆或7顆布疙瘩紐扣。穿長衫時,頭包青布頭帕或毛線頭帕,腰系青布腰帶。所穿的褲子褲腰和褲腳十分寬大,若把兩隻褲腳和褲腰紮上,可裝百餘斤糧食,既涼爽又實用。
夏天,穿草鞋或布鞋,著短衣;冬天著長衫,穿布幫皮底釘子鞋。這種長統的釘子鞋形同戰靴,俗稱“戰要鞋”。這種“戰要鞋”既有保暖作用又具防滑功能,是冬雨綿綿的貴州山區不可缺少的實用物。穿上這種戰靴,屯堡男人顯得威武雄壯,精神抖擻。正如一首山歌所唱:“戰要皮鞋穿腳上,行走如風穩噹噹;走南闖北腳有勁,妖魔鬼怪也避讓。”
外出趕場經商,屯堡男人總喜歡隨身帶著用麥草編織的草帽。這種草帽是女人選用白色的麥草,一根一根地銜接起來,編成長辮後再用針線一針一針地縫製而成。精巧的麥草帽是女人心靈手巧的展示,又是深深愛戀的寄託。因此,麥草帽不僅是防雨防曬的用具,更是愛的信物愛的顯示。難怪男人們唱山歌時就唱出這樣的心聲:“身披草帽去趕場,就像喝了蜜蜂糖。”
屯堡老者頭戴氈窩帽或包青布頭帕,身穿長衫,不系腰帶,腳穿布鞋,手提長長的竹子煙桿。有的小肚子上吊著牛皮縫製的“包肚”裝錢幣。氈窩帽如同江南水鄉男人所戴的氈帽,一般用毛線或羊絨製品加工而成。老者們一旦戴上一頂氈窩帽一輩子不會洗一回,而且一年四季都戴在頭上,因此,這種氈窩帽始終是油光光的,好像刷了層油漆。
一根精緻的煙桿是老者們的寵物。提著長長的煙桿在街上走路是有福氣的顯示。長約1.2米的煙桿選用竹節密集的竹子加工而成,以竹節越多越密為最好。用麻線或銅線編成網包裹竹根成為菸斗,用桐油經常塗拭煙桿,使長長的煙桿黑紅油亮,刁卜常誘人。煙桿上要吊金屬鏈綴著的古錢幣或核桃雕製品等飾物,既有裝飾作用也方便把煙桿掛在屋牆上或手提行走。一根好煙桿是一件別致的工藝品。當你目睹屯堡老者口含煙桿流著口水如痴如醉地吸食時的那種神態,聆聽著他們在吞雲吐霧中講述其老祖宗“調北征南”的往事時,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屯堡人服飾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婦女的衣著和裝扮上。屯堡婦女始終保持大袖長袍尖頭鞋等明代遺風,在眾多的史料記載上多作了如實的描述。
《安順府志·民風》記:“屯軍堡子,皆奉洪武調北征南。婦人以銀索綰髮髻,分三綹,長簪大環,皆鳳陽漢裝也。”
《安平縣誌·民風》記:“婦女青衣紅袖,戴假角,以銀或銅作細練系簪上,繞髻一周,以簪綰之,名曰假角,一名鳳頭笄。女子未嫁者,以紅帶繞頭上。已嫁者,改用白帶。男善貿易,女不纏腳,一切耕耘,多以婦女為之。”
平壩縣誌·民生志》記:“婦女頭上束髮作鳳陽妝,綰一笄。”“即蓄髮盤作圓髻於腦後,著角質、銀質等簪。”
再看今日屯堡村落中婦女的服飾,儘管年輕姑娘追求時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豐卜風采,但一旦結婚後,周圍環境使然,仍恢復傳統服裝的樣式。身著或青色或藍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綠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長袍,系“絲頭腰帶”,後吊長長絲絛,在袖口、衣襟處鑲嵌美麗的花邊。長發挽髻套上馬尾編織的發網,插上銀質和玉石髮簪,腕戴銀手鐲,耳吊銀質玉石耳墜,腳穿尖頭平底繡花布鞋,額扎白布帶‘老年人多為黑色’。如今,在裝束上增添了一塊方頭巾和彩帶黑色圍腰。
漢民族是一種善於吸收他人長處的民族,隨時代的變遷,在漢裝唐服的原樣上,從“胡服”、“滿服”等其他民族的服飾中吸取長處而不斷演變。而惟獨屯堡婦女卻不改祖制,身穿寬袍大袖,在過去的年代,屯堡婦女還顯示出一種不落俗套不拘傳統的自由。在封建禮教的陰霾籠罩中國大地的時候,女人以“三寸金蓮”為美的畸形追求,“裹小腳”使多少女子飽嘗痛苦而流幹了眼淚。而屯堡人卻大反禮俗,不以腳小三寸為美,任其自然,悠哉樂哉。雖然被認為有悖時尚,被人瞧不起而鄙稱為“大腳”,但在那戰事不斷,男人要出征打仗的特殊背景下,卻為她們從事繁珍家務勞動和農田勞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說起“大腳”,在屯堡人中還流傳一個有趣的傳說。明洪武年間,國事已定,天下太平。在某年的元宵佳節,皇城大放花燈,熱鬧非凡。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馬皇后被民間的歡樂氣氛所吸引,帶著幾個宮女、太監悄悄出宮去觀賞花燈。一路上燈火輝煌,氣象萬千,把個皇后娘娘看得心花怒放,不經意間忘乎所以露出一雙大腳被人看見,驚呼起來,惹得遊人圍堵觀看。馬皇后尷尬之餘,掃興地回到皇宮向朱元璋大發脾氣。朱元璋笑而不語,事後叫人做了一雙仿“尖尖腳”的粽子樣大腳鞋給馬皇后。馬皇后穿上後,長裙籠住大腳,卻露出一雙翹翹的尖角。自此,皇后娘娘穿的“尖頭繡花鞋”,屯堡人仿效著一代一代延續至今,這個傳說雖有一點牽強附會,但聯想到屯堡婦女那不忘祖規保留著的服飾頭飾,可看到屯堡人對故土的眷戀之情是何等深沉。
尖頭繡花鞋的製作對屯堡女人來說是一件大事。從還是十來歲的姑娘起就要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繡花,繡到出嫁時可繡出數十雙鞋花。所用圖樣多是身邊常見的農作物花卉和傳統的花樣,如荷花、瓜花、牡丹、石榴、紅梅、蝴蝶、魚、喜鵲、鳳凰等。圖案多為象徵吉祥幸福的“雙鳳爭鳴”、“喜鵲登枝”、“雙梅吐艷”、“富貴牡丹”等。這些圖案,不僅反映了她們的審美情趣,而且傳遞了她們的理念追求。如:象徵“多子”的石榴、蝴蝶、魚,象徵吉祥的喜鵲、鳳凰,象徵富貴的牡丹等。按照這些圖案繡制的鞋花,要用十幾種彩色絲線,講究色彩的搭配、圖樣的和諧,給人以美感。在農活不太忙的六月,屯堡姑娘們三五成群邀約一起在走馬轉角樓上“坐六月”繡花。儘管天氣炎熱,但她們飛針走線寄託了自己美好的心愿,就如山歌所唱:“六月雖是大太陽,繡樓卻是好春光。繡個喜鵲飛出去,何時才見我的郎。”
屯堡姑娘不僅繡鞋花,還要繡帽花、枕套花、背扇花等多種衣物圖案。這些衣物圖案也多為花卉、魚鳥之類的大自然生靈,她們把這些生靈繡得栩栩如生同時又別具情趣。姑娘們一生繡出百餘件花品,到出嫁‘服日子”那天,集中挑到新郎家去在鄉親們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藝,數量多、質量好的繡製品自然會受到眾口稱讚。那對姑娘們來說是最好的評價。因為這些繡製品傾注著姑娘們的心血,寄託著她們美好的嚮往。就如她們心靈的歌聲:“熬更守夜繡枕頭,繡出鴛鴦戲水圖。有朝一日同共枕,好比躺在雲裡頭。”
每逢趕場、廟會、走親會友,屯堡女人就會認真地打扮一番,無數的長袍大袖子衣服和繡花鞋匯聚在一起,可說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服裝模特兒表演,也是一次無聲的針線活的競賽。那一件件工藝精美、色彩絢麗、生動鮮活的繡製品,讓人不能不佩服屯堡婦女的奇巧心智。每到此時,人們仿佛看到一幅明代民俗風情畫在屯堡村寨飄動起來。
年齡較大的屯堡婦女被稱作“太婆”,服飾較為樸實,並多以青色為基調。其頭飾較為簡單,把頭髮梳在腦後挽成髮髻,罩上馬尾編織的發網,插簡單的管簪,並包上一塊青紗帕或青布,所穿大袖子長衣服的衣領袖襟繡簡單花邊,系青布腰帶和圍腰布,腳穿尖頭繡花鞋。冬季,小腿上包裹腳布(綁腿)以禦寒。這些太婆們外出趕廟會、走親戚時,肩上掛著黃布挎包,腰帶上插一塊摺疊成方形的手巾,撐著紅色的油紙雨傘,三三兩兩邀約成行。聚在一起時喜歡念佛或拉家常。她們用低沉的聲音唱念佛經,吟出人生的艱辛和感慨:“人生好比山上草,春綠秋黃一世了;掛起露珠如戴玉,一到寒冬不見草。佛也,拿摩摸彌陀!”
帽子是兒童的主要標誌。男孩從出生到青年,要戴小花帽、大風帽、緞子帽等多種帽子。用布縫製的花帽和風帽為虎頭型,戴上它顯得“虎虎有生氣”,帽上繡著梅花、桃花或魚鳥圖案。風帽的帽後有一塊長長的防風布用於冬天防禦風寒。花帽和風帽的帽上上綴著玉石或銀制的雕刻品,中間為觀音菩薩,兩邊或是小菩薩或是刻有“長命富貴”、“福祿壽喜”等字樣的飾品。頭搖動時,閃射出若明若暗的亮點,仿佛是幼小生命在跳動。這些神靈吉祥飾品寄託著母親對孩子的殷切期待,祈求菩薩保佑孩子“長命百歲”和將來有祿有喜。小姑娘則戴個無頂的花帽。帽沿繡著各種吉花瑞草,一根小辮從帽沿下垂於身後,顯得活潑生動。
兒童的頸上戴銅或銀的項鍊並吊長命鎖或玉佩之類墜物,鎖上或玉佩上均刻有簡單圖案和“長命富貴”之類字樣。手上戴銀或合金製成的手鍊,手鍊上吊著幾個鈴擋,當手搖動時響鈴就會發出陣陣響聲。這種幼小生命的跳動響聲,是會令家人欣喜萬分的。幼童的胸前要戴一個類似圍腰的“白水兜”,中間縫著一個荷包,它既有吸收幼童流口水的作用保持衣服清潔,也能裝些簡單食品供孩子隨時食用。“口水兜”用雙層或多層布縫製而成,並繡出白果花、荷花等圖形。
幼童胸前還會弔著木刻的魚形玩具或如搭面棍一樣的“磨牙棒”。幼童口銜木魚或“磨牙棒”則有助於牙齒的生長。
兒童穿的衣褲較為簡單,而鞋子十分講究。這些小花鞋是母親在姑娘時期就精心繡制的,寄託著將來為人之母的無限情思,飽含著對愛情和生命的摯愛。小花鞋上繡著魚、鳥、龍之類生靈的圖形,身為姑娘而繡制小花鞋,這是一件既喜在心又羞於臉的事情。一首山歌就唱出她們複雜的心情:“繡只喜鵲繡枝梅,再繡鯉魚跳龍門;將來穿在兒腳上,我兒要做人上人。”
屯堡服飾是屯堡風情中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婦女的大袖長袍尖頭鞋和別具一格的“鳳陽頭”,與南京博物館所藏明代服飾與髮式相似,它述說著屯堡人祖先揮戈南征的古老故事。從那一件件繡品,我們看到了江南刺繡細膩、舒展、流暢的風格和線條跳躍、構圖緊湊的藝術個性,流淌著江南的餘韻和飄逸著明代的遺風。

當地節日

屯堡人的節日都以敬奉神靈和祭供祖宗為主要內容。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的緣由,加上傳說的民俗節慶,使屯堡村寨一年四季各種活動不斷。
安順屯堡文化
春節是屯堡人最為隆重的節日。臘月間就要用數十斤糯米和釉米打成米麵,蒸熟後打成糕耙,晾乾變硬後泡在水裡可食用幾個月。還要殺年豬、熏臘肉,用豬血和豆腐做成“血豆腐”,熏制香腸等等。除夕夜,先要在神完前擺上豬頭、雄雞及酒菜,並點燃香燭供奉,主人還要請祖先及親戚的亡靈和各路神仙、各處菩薩、孤魂野鬼來享用,希望得到神靈祖先的保佑而一家人順順氣氣發財發富。供奉後,全家人要在神完前磕頭後才能吃飯,還要在門、窗、牛圈等處貼上紅紙寫的對聯,大門上貼“秦軍”、“胡帥”等鬥神。
除夕要“守歲”到天亮,燈火長明,全家歡聚,直到黎明。因此俗話說:“三十夜守歲,年初一大睡。”
年初一不能動菜刀之類工具,不能向外倒水,不能掃地,據傳掃地和倒水就意味著會把一年的錢財掃出去和潑出去。大年初一還不能串門,只能在外面遊玩。一年到頭,大年初一這天是忌諱最多的一天。
年初二外出叫“出行”,回家時要撿上幾根木柴回來,以實現“初二出行,抱財歸家”的求富心理。有的人家還要找一個有小圓洞的石頭,用繩子拴好牽回來以示“拉了一頭肥豬回家”。
年初二,開始進行各種“拜年”儀式。拜年形式多樣,村中小孩子可以挨家挨戶地去拜年。孩子們身掛小口袋,走進大門對主人家大喊一聲:“給您拜年,恭喜你家發財!”主人家就拿些葵花、核桃或硬幣給孩子們。於是,年初二這天,就會看到滿街的孩子這家進那家出,歡天喜地地跳動,村中熱鬧非凡。年輕媳婦要到井裡挑“銀水”,象徵著一年財富不斷。
給岳父母拜年,是不能少的例規,特別是結婚不久的年輕夫婦。否則,老泰山發了話,小兩口就有陪不完的“罪”了。不忘祖先尊敬長輩,給逝去的父母拜年是屯堡人的心理定規。初二子女帶上香蠟紙燭及酒菜到父母墳前祭供,以盡孝道。
年初二也是屯堡人互相大拜年的日子。人們在街頭巷尾見面也互相拱手行禮並互相招呼“給您拜年!”就是平時有些糾葛和隔閡的人,這一招呼也就把積怨化解了。
從年初三開始,屯堡村寨就要開始跳地戲、玩花燈等類式活動。於是,白天村中鑼鼓喧天,殺聲陣陣,村民從征戰故事的拚鬥中獲得心靈的振奮,從劇里人物的神靈護佑中得到心愿的滿足;晚上,玩花燈時歌聲陣陣,笑聲不斷。那些由男人穿上婦女服裝扮的女角故作妖燒,扭作態,引起人們陣陣鬨笑以得一樂。迎接一年新春的到來,把美好的希望寄託於新年開始,使農曆正月成了屯堡人最熱鬧隆重的一個月。在這一個月中各種活動最多,除跳地戲、玩燈、迎春等搞得熱熱鬧鬧,太婆和婦女們更是忙裡忙外,初五要敬五穀大神,初九是玉皇大帝誕辰要進廟燒“千張”,十五要過“元宵節”等。十五元宵節一過,“火燒門前紙,大的做生意,小的扒狗屎”,或事農或事商或事其它行業的就各務其業了。
清明節,屯堡人家都要按姓氏結夥上大墳。上大墳是崇尚血脈崇拜的屯堡人一項隆重的祭祖活動,是日甚至數十里外的同姓都要趕到人黔始祖的墳墓前,按輩分排列跪拜祭祀緬懷祖先,交流感情,激勵後輩。數百人甚至上千人聚集在墳前飽餐一頓之後,各家還要上小墳,到自家祖墳前掛墳飄,擺上酒飯祭供一番。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屯堡人要用糯米做成粽把來祭供祖先,然後全家吃粽子。門頂要插上艾、營蒲,屋內灑雄黃。同時人們外出采草藥,到處遊玩稱為“游百病”,以祛病健身。屯堡人的端午節與江南一帶的端陽節一樣,主要是悼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這天,屯堡人家燃香化紙祭供祖先後,要把灰燼倒到河裡去。
五月二十八是“敬菩薩”的日子,舊州、大西橋的關公廟、岳王廟等地匯聚數以上萬的屯堡人,供奉關公、岳飛等神靈。香火旺盛,熱鬧非凡。
六月六是土地婆婆的生日,屯堡村寨均要在土地廟前供奉一番,祈求土地菩薩保佑平安。同時,村寨里還要訂立“護公條約”,宣布保護莊稼的規定,並指定專人看護,對違犯者給予罰款或示眾的處罰。
除此之外,屯堡人還有一些專門的祭祀活動,如“龍王會”(六月十一日)、“雷神會”(六月十九日)、“馬王會”(六月二十日)、“牛王會”(十月初一)等等,分別祭供龍王、雷公、馬王、牛王等神,同樣是用豬頭、雄雞、酒、飯祭供一番後,眾人“打平伙”,聚餐一頓。是日,馬和牛不勞動,餵精飼料,吃糯米耙。
屯堡人還有“逢九上香”的習俗,例如正月初九日、正月十九日、二月十九日,要到廟上焚香化紙、三叩九拜。雙堡海子山每年二月十九日及雲鶩山的正月十九日,各地的太婆、婦女們到山上朝拜,朝山拜佛者多達萬餘人。
“七月半”是屯堡人的鬼節,是一家人的祭祀活動。七月初一開始,屯堡人家都要把祖宗牌位掛起來。這種長約五尺寬二尺的祖宗牌位上,寫有從始祖到新近去世的親人名字。每天要在牌位前供奉早、中、晚三餐,每餐都必須點香燃紙,奉請遠在故土的祖先和入黔始祖及已故親人回家過節,直到七月十四日止。是日,把用白紙做成的信封包上錢紙,寫上亡人的姓名及送錢者的姓名,送到村外或河邊燒完,意為給祖先送“錢”。孩童們用南瓜做成“大船”,插上彩旗,點上蠟燭,“放河燈”送祖先返回華東老家。
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節日中秋節,屯堡人用月餅、糯米耙等供奉“月亮婆婆”。沒有兒子的人家也把這天當作求子佳期,好心人會去偷別人家的一個南瓜送到他家裡,意為送來兒子,這自然會令盼子心切的人家欣喜若狂。而瓜主發覺會假裝大罵,罵即“發”,罵者無心,聽者勿念。
九月初九日重陽節,屯堡人家要打糯米耙供奉祖宗,再焚香化紙,然後全家吃耙耙以示過節。
“臘八”供灶神。臘月二十三日這天,專門敬灶神菩薩,除了打糯米耙之外,還要買上棗子糖之類來供奉。請灶王爺上天匯報所看到的人間事情時,多向玉帝說好話,以求得上天的寬宥。
“會口”是指不同的廟會及各路菩薩的祭供日期。多神信仰的屯堡人對各個“會口”虔誠有加。到了“會口”的這天,都要興辦祭祀活動。如“迎汪公”、“迎城隍”、“蟠桃會”、“過河”、“串佛”等,這些活動的目的不言而喻都是敬神為己,求神祈福,驅災避邪,祈求來世。

當地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個民族一個群體文化心態的體現。縱觀人類社會生活當中,宗教意識是最直接最穩定的一種文化心態。它不為政治、經濟所左右,不因地域環境所變遷。它較為全面而直觀地體現了人們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心理特點。作為自然群體的屯堡人,毫不例外也是宗教信仰的尊崇者。從某種意義上,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生存環境,屯堡人自落土貴州以後,面對環境的改變和土著的反抗,為求生存,那種對自然的依附心理,對神靈的崇拜心態更加虔誠,更加濃烈。
安順屯堡文化
安順屯堡文化
屯堡人的信仰不是單一型的,而是多元型的泛神論者。天上玉皇地下閻羅西方如來南海觀音是屯堡人頂禮的菩薩,三清祖師牛馬二王關帝孔聖汪公五顯是屯堡人膜拜的神靈。可以說儒、釋、道、巫的信仰觀念,在屯堡人身上都有體現,以致廟宇寺觀星羅棋布於屯堡山寨之中。一般村寨都有兩三個,寨子大的有四五個之多。這些大大小小的寺庵觀廟,供奉的各路菩薩各家神仙各位賢聖,把屯堡人引人到佛家“輪迴”的心界、道家“人仙”的心境、儒家“仁義”的心儀。這種對神抵聖哲的偏執信奉和祈求,達到了家家有神完月月有佛事的程度。也正是這種痴迷的信仰心態,對外來教派的排斥,使曾經流行於安順城區和少數民族村寨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卻難以跨入屯堡村寨一步。
屯堡人的宗教信仰對象大致可分為家族神、民間神、歷史人物神。
家族神,不言而喻就是祖先崇拜。從宋以來到明清時代,宗族制度處於成熟發展階段,儒家的“三綱五常”倫理道德觀念得以加強,理學家們極力推行的“孝子百行之首”、“生民之德莫大於孝”,得到上至朝廷下到百姓的認可,講究“孝道”成了中華民族禮奉的道德觀。屯堡人的歷史淵源和心理特質,根深蒂固地接納了儒家的倫理觀,把“忠孝仁義”、“君臣父子”等儒家思想作為做人的準則和教化的理念。在他們的心靈深處,堅信自己祖先的靈魂是永恆不滅的,是游離於身體之外的上天使者。不僅能夠干預人世間的事情,給子孫後代帶來吉凶禍福,而且列祖列宗飽經風霜,於戰火中建功,於蠻荒中創業,值得後輩兒孫效仿尊崇。正是這種對祖先崇拜的強烈信仰,成了支撐他們頑強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之一。
在家族崇拜中比較隆重的是清明節上祖墳、七祖節、續家譜。續家譜是屯堡人很重視的一件關係族人來龍去脈的大事。各姓的譜碟都詳盡地記錄了本姓她發展情況,記載了入黔始祖來自何方因何入黔的緣由,這對了解屯堡的歷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另外,有的譜書中列有族人要遵守的族規家訓,這對規範族人的行為、教化本族後人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屯堡村寨以族姓建有宗祠宗廟,祠內供奉歷代先祖牌位。那是族人血脈崇拜的聖殿,是進行家訓家規教化的課堂,是議事調解事端的場所。每年祭祖時節,合族人進行祭祀,緬懷祖先,教化族人。天龍鎮的鄭家祠堂,詹家屯的葉家祠堂等還保留比較完整,祭祖、拜佛活動仍不斷舉行,只不過遠不如從前的聲勢。
走進屯堡人家的堂屋,第一眼見到的就是神龕上供奉的神榜和祖宗牌位。神榜正中有的寫“天地君親師位”,有的寫“天地國親師位”,“君”與“國”一字之差,卻反映了歷史的變遷。神榜左右列寫有佛、儒、道眾多神靈聖賢。有:炎黃昊帝、伏羲神龍、軒轅皇帝、先師孔子、十哲聖賢、關岳二帝、如意真人、文昌帝君三官大帝觀音大士、文武財神、當值太歲、值日功曹、東廚司命、灶王府君、醜午二王等。神榜下方是鎮宅的長生土地、瑞慶夫人。各種神榜所列聖靈各有不同,但都列有“某氏堂上,歷代祖先,遠近姻親”。在他們心中,神靈不可少,祖宗不能忘。畢竟一脈相承,祖先在天之靈更會關注家族的興旺和、發展。他們把眷眷的深情切切的希望虔誠地寄托在“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的頂禮膜拜上,或在初一或在十五或節慶或會口,把一年的豐收一家的吉祥一生的發展一輩的興旺,乞求祖先和神靈的護佑。屯堡人的多神信仰,把佛家的輪迴轉世慈悲為懷、道家的勸善積德早升仙界、儒家的忠君孝道仁義禮信,潛移默化地融為一體,讓天上地下山川河海的諸家神靈來護佑這一方的生靈。在眾多的民間神中,有的管天地日月,有的管生老病死,有的管升官發財,有的管福壽平安。在一個個屯堡村寨的寺院廟觀眾,或獨享祀奉,或佛道共處,同施恩則於屯堡善男信女們。屯堡人這種泛神論的心態,把他們適應環境的應變性、對待不同事物的包容性的心理潛質表現得讓人折服。
屯堡是歷史的行程,屯堡人是獨特的社會群體,屯堡文化是特殊的人文遺珠,關於屯堡的故事,還有很多……

屯堡飲食

屯堡人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從主食中的糍粑,糕粑、包穀耙,到副食中的臘肉、香腸、血豆腐、乾鹽菜、乾豆鼓、糟辣子等、無不具有可以長期存放和便於收藏的特點。屯堡人的飲食文化源於軍隊,在征服與反征服的激烈對抗中,運動是不可避免的,動盪的戰爭生活中有諸多不便,其中吃什麼就成了一個傷腦筋的問題,他們就把主菜通過鹽制,煙燻伙烤,便於存放和攜帶。這些食品是當年他們的祖先為適應戰爭和遷徒的需要而特意製作的,一直流傳到今天。屯堡人家家戶戶都有炕臘肉、血豆腐、香腸的習慣,是招街貴賓必不可少的菜餚。

路線

從省會貴陽體育館客運站坐汽車到安順汽車南站,全程高速,買到天龍的票。那是到平壩的車,大巴。坐約40分鐘,到天龍路口下(路口有一個加油站)。下車後,右拐,走約十分鐘山路,到了三叉路口,看到往天龍屯堡天台山的指示,根據指示往右走約十多分鐘,就看到了風景區的指示。左拐走兩分鐘就到了景區門口。也可以在加油站對面坐三輪面的到天龍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