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屯堡景區源於明朝的屯堡文化是平壩縣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遊資源,具有600年的悠久歷史,人類學家稱為“明代生活的活化石”。天龍屯堡古鎮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縣,距省城貴陽市約60公里,距安順市30公里,距平壩縣城13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龍屯堡景區
- 外文名稱:Denon Tunpu Scenic Area
- 地理位置:貴州省安順市
- 著名景點:屯堡建築、
發展歷史,屯堡建築,屯堡服飾,屯堡地戲,
發展歷史
六百多餘年來,生活在天龍古鎮的屯堡人,依然固守著祖宗過去的榮耀,他們身著長衣大袖,每逢節慶,男人們跳著地戲,婦女們穿上翹頭花鞋,老年婦女念著佛歌,青年人山歌陣陣,寂靜而熱情的古鎮,巷道如故,堡壘矗立……
公元十四世紀中葉,朱元璋力逐群雄,一統中原,建立了明王朝。此時,元順帝雖敗,可是在西南邊陲的雲南還有一位元朝梁王仍在負隅頑抗,他自恃天高皇帝遠,又據西南高山密林之險,欺明朝大軍鞭長莫及,數度殺害了朱元璋派來的使臣。朱元璋為鞏固政權,統一國家,下定決心用武力解決。明洪武14年,朱元璋欽令穎川侯傅友德將軍率30萬大軍進行征南,一舉剿滅梁王,平定了西南邊陲,屯堡人的祖先就是當年南征的將士及家眷等。戰事平息後,為了“永固江山”,朱元璋採取了“屯田戍邊”政策,建立“衛所制度”,並將這些軍士及其眷屬留駐貴州,屯戍於此,至今已六百餘年。他們在黔中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創造了璀璨的文明,其後裔被稱為“屯堡人”,至今仍傳承著明朝時期江淮一帶的漢族文明,延續著明朝的軍旅屯戌文化,形成了今天的“屯堡文化”。
天龍屯堡古鎮現有1000餘戶人家,以陳、鄭、張、沈四大姓為主。他們傳承著明代江南漢族地方文化,以傳統漢族文化的姿態屹立在黔中大地上。古鎮人如今仍在語言、服飾、建築、宗教信仰、生活風俗、飲食文化等方面,仍保留著六百年前的傳統。“鳳陽漢裝”、“弋陽高腔”、“屯堡地戲”等無一不體現著這種文化的傳承。
屯堡建築
屯堡建築將石頭工藝發揮到了極至,有一段順口溜將其體現得淋漓盡致“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街面石頭的牆,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走入屯堡古鎮,看到的是石頭,手摸到的是石頭,腳下踩的仍然是石頭,宛如走進一個石頭的世界。
天龍屯堡的石屋體現了居住與軍事的完美結合,無戰事時為居住用房,有戰事時為防禦設施。天龍屯堡的石牆高大,厚實,牢固,帶有可以瞭望四周的碉樓,碉樓在當街一方設石窗,主要用於戰時的觀察和聯繫,這種石窗構造十分特殊,內寬外窄,稱為“貓兒窗”,從外面較難射中窗內的目標,但可從內向敵人發射弓箭。屯堡石屋的石門構造都比較矮小,必須彎下腰來才能進去。遇有戰事,敵人便難以攻進院內,石屋的人就易於防守,可有效保護生命財產安全。屯堡民居建築既獨立,同時又跟整個村寨的布局渾然一體,所有民居都可通過後門相通。
天龍屯堡古鎮的石巷縱橫密布,將整個古鎮連為一個整體,在錯綜複雜中卻又井然有序。戰爭時期,敵人一旦進入巷中,就像進入迷宮,關上巷門,就如關門打狗一般。
屯堡石頭建築在充分體現軍事防禦功能的同時,也蘊含著屯堡人所傳承的江淮文明和精湛的建築技藝,來自江南的木雕和石雕藝術在這裡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屯堡人的小院,滿目都是精雕細刻的圖案,木雕的窗欞門楣上刻著人字格、萬字格、壽字格等各式花紋,連柱腳處、下水道的入口處,也都有龍、鳳、青蛙、蝴蝶、蝙蝠等各種各樣的圖案。正是在這些細微末節的地方,你能真切地感到江南水鄉的文化涵養是如此深厚,即使只能用石頭來打造家園,仍然精心把家裝點得這樣的雅致,而以民居的門頭上雕刻最為繁複,有花窗、花板、垂花柱。每個部件都飾以不同的圖案,最為典型的是吉語類的福(蝙蝠)、祿(梅花鹿)、壽(麒麟)、喜(喜鵲)。
屯堡服飾
屯堡婦女忠實守護著屯堡文化,一身奇異的“鳳陽漢裝”一穿就是600多年,展現出大明朝江南女子的獨有風韻。鳳陽漢裝:屯堡婦女的服飾式樣為大襟長袍,顏色一般為青色,藍色,綠色,長袍的領口,袖口和斜襟處用彩線和另一種顏色的布條滾繡裝飾,袍長及小腿,褲一般為藍色長褲,腰系飄帶。屯堡婦女的裝飾也很特殊,用一句順口溜來概括,“頭上一個罩罩,耳上兩個吊吊,腰上兩個掃掃(shào shào),腳上兩個翹翹”,屯堡婦女的髮型是“三綹頭”,三綹頭是一種“前發高束,形似鳳凰頭” 的髮型,左右兩小綹在耳前倒挽上去,形成雙鬢 ,主要的一綹在腦後挽圓鬢 ,別上玉簪,罩以馬尾紡織的圓網,再從額頂至後腦勺包上帕子。未婚女孩不挽圓鬢,年青的已婚婦女包白帕,老年婦女包青帕,在明朝時,屯堡婦女的丈夫經常出去打仗,而一出去就生死難料,因此結婚後就必須包上白帕代表為其丈夫戴活孝,而現在象徵著夫妻間的白頭偕老,包青色的頭帕表明在家裡是長輩,以此同自己的兒媳婦區別開來;“耳上兩個吊吊”:屯堡人喜歡戴銀耳環;“腰上兩個掃掃(shào shào)”:屯堡婦女人人都有一根青絲腰帶,寬約兩寸,長及六尺,用青絲緊密編織而成,十分結實,鬆鬆地系在腰間,在後腰下垂,幾乎與長袍下擺齊,為了勞作,他們還在長袍外繫上圍腰;“腳上兩個翹翹”:屯堡婦女穿花鞋,鞋尖起倒勾,鞋幫上彩線繡花滾過。鞋尖倒勾里內藏利器,戰事混亂時用作自衛之用。
屯堡地戲
地戲源於明代的軍儺,軍儺是古代軍隊中用來為出征祭典,振奮軍威,恐嚇敵人的的一種儺儀。儺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化,最早出現於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地戲是儺文化的一種繼承和發展。600年前,屯堡人從江南一帶把軍儺帶到黔中,後經發展演變,吸收了本地少數民族民間戲劇的一些形式和內容,形成了現在的地戲,地戲在屯堡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量,它是屯堡人的一種精神寄託和象徵。在天龍,地戲又叫跳神,是天龍人自行組織表演的一種民間戲劇,具有演戲和驅邪的功效,所演劇目均為《說岳》,《三國》,《楊家將》等古代英雄報國殺敵故事。地戲的服飾,一般著青、藍、白、褐土布斜襟長衫,長褲,束青布腰帶,穿布鞋,布扎靠旗,用兩塊繡有多種花邊的布片將腰身圍裹,象徵戰袍。道具有木製刀、槍、劍、斧等十八般兵器。除武器外,女將左手持手帕,男將則持摺扇。無論什麼角色,一律額帶面具,面蒙青紗。地戲的伴奏常用銅鑼、皮鼓等打擊樂器。演出的時候,演員頭戴“臉子”,腰圍彩裙,腳穿布鞋,身背戰旗,持戈揚戟,唱著“弋陽高腔”,再現遠古戰爭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