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情起復,又稱奪情,是中國古代丁憂制度的延伸,意思是為國家奪去了孝親之情,可不必去職,以素服辦公,不參加吉禮。奪情原本少見,但在戰場上,原談不到“丁憂”...
服滿再行補職。朝廷於大臣喪制款終,召出任職,或命其不必棄官去職,不著公服,素服治事,不預慶賀,祭祀、宴會等由佐貳代理,稱“奪情”。參見“起復”。...
以其內相權重,奪情起復,授忠武將軍,知內侍省事。其年冬,憲宗下詔討伐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梁守謙為監軍,進階加雲麾將軍、充行營招討使。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
淳祐四年(1244年),遭父喪,奪情起復,因主和議,為公論所不容,閒居十三年。 寶祐五年(1257年),史嵩之去世,年六十九。獲贈少師、安德軍節度使,追封魯國公...
至於三年之喪的履行,也有某些特殊情況,如按規定,軍人可以“遭喪不服”;皇帝也可專門下詔,令臣下釋服,後代稱此為奪情起復之制。還有某些人利用喪期弄虛作假,...
但曾國藩卻請求朝廷能奪情起復李孟群,盛讚李孟群“忠勇奮發”,希望能讓他留在軍中統領水師前營。清廷遂駁回李孟群的丁憂之請,命他留軍“帶勇剿賊”。 [19] ...
21《略論明代文官的奪情起復》,《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2006 年 5 期。22《嘉靖時期的祭禮大變革》,《西北師大學報》2008年第2期。23《第十二屆明史國際研討會...
德林不肯進,遍體洪腫,數日間,一時頓差,身力平復。諸人皆雲孝感所致。太常博士巴叔仁表上其事,朝廷嘉之。才滿百日,奪情起復,德林以羸病屬疾,請急罷歸。...
針對愈演愈烈的明末農民起義,楊嗣昌奪情起復兵部尚書後,就於崇禎十年(1637年)四月十六日在《敬陳安內第一要務疏》中向崇禎帝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網”的剿匪...
二 緣情制禮——唐代喪服制度的三次改革三 從禮到律——丁憂制度全面法律化、制度化四 唐朝的奪情起復制度五 一代名相房玄齡丁繼母憂被奪情六 丁憂與官員...
德林不肯進,遍體洪腫,數日間,一時頓差,身力平復。諸人皆雲孝感所致。太常博士巴叔仁表上其事,朝廷嘉之。才滿百日,奪情起復,德林以羸病屬疾,請急罷歸。...
時有官居喪者,往往奪情起復,思謙言:“三年之喪,謂之達禮,自非金革,不可從權。”遂著於令。有詔起報嚴寺,思廉曰:“兵荒之餘,當罷土木以舒民力。”帝...
至於三年之喪的履行,也有某些特殊情況,如按規定,軍人可以“遭喪不服”;皇帝也可專門下詔,令臣下釋服,後代稱此為奪情起復之制。還有某些人利用喪期弄虛作假,...
[31] 端拱二年(989年),因母喪而丁憂,卻又被奪情起復。 [32] 淳化元年(990年),又代替田重進知鎮州。 [33] 淳化二年(991年),改任泰寧軍節度兼侍中,判...
杜暹當時正為繼母守孝,被唐玄宗奪情起復,擢拜為黃門侍郎,並充任安西都護府副大都護、磧西節度使。 [3-4] 杜暹邊功入相 開元十三年(725年),于闐王尉遲眺...
永徽五年(654年),薛元超因母喪離職,丁憂守孝,但次年即被奪情起復,擔任黃門侍郎、太子左庶子。 [7] 龍朔元年(661年),許敬宗進呈《東殿新書》。薛元超因修...
唐德宗卻將他奪情起復,改授為刑部尚書、檢校右僕射。 [5] 貞元十六年(800年),徐州節度使張建封病逝,士卒擁立其子張愔為主。唐德宗遂任命杜佑為淮南節制檢校...
漢城府判尹、刑曹判書、全羅道觀察使、工曹判書等職,崇禎八年(1635年,仁祖十三年)六月丁母憂,翌年十二月爆發丙子胡亂,沈器遠被奪情起復為留都大將,負責留守...
後老父病喪,丁憂還鄉,陛下奪情起復,以臣巡按江南。臣行事魯莽,有負聖眷,陛下不加追究,仍委以重任,著臣予兵部,付軍國之事,實令臣感激不盡。現國家動盪,外...
高宗永徽三年,房仁裕母清河太夫人李氏亡,房仁裕以左領軍大將軍奪情起復;永徽四年,平定睦州女子陳碩真之亂,史傳在此處僅載房仁裕為揚州長史,然揚州長史僅是...
他的政敵藉此大做文章,此即為奪情之爭。最後在神宗和兩太后的力挺下張居正被奪情起復(免於在家守孝),使得其改革並未被中斷。但是,這成為了他的政敵之藉口。...
睿宗時期,狄光嗣母親過世,遂上表請求卸職居喪,睿宗念他是功臣之後,欲奪情起復為太府少卿,遭狄光嗣堅決推辭。睿宗對此十分讚賞,認為他誠孝可嘉, [5] 賜狄光...
從之。十年,丁母憂,詔奪情起復。遼王脫脫入朝,從者執兵入大明宮,鐵哥劾止之,王懼謝。從幸縉山,饑民相望,鐵哥輒發廩賑之,既乃陳疏自劾,帝稱善不已。...
當崇禎帝奪情起復楊嗣昌時,他和寧鄉人嚴首升一起,以知情者“門下客”的身份,“首騰謗書”,大肆攻擊和誹謗楊嗣昌,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楊嗣昌因此而聲名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