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西普·愛米爾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

奧西普·愛米爾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

奧西普·愛米爾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Осип Эмильевич Мандельштам,1891年1月15日—1938年12月27日),是俄羅斯白銀時代最卓越的蘇聯天才詩人。阿克梅派最著名的詩人之一。

出身於猶太家庭,父親是商人,母親是音樂教師。1907年畢業於彼得堡捷尼舍夫學校,在校期間受到了激進革命思想的影響,成了社會革命黨的擁護者。為了避免惹禍,父母送他去巴黎留學。

在巴黎期間開始寫詩,最初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後轉向阿克梅派,發表了阿克梅主義的綱領性文章《阿克梅主義的早晨》。1913年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石頭》。十月革命後,在人民教育委員會工作。1918~1921年內戰期間,四處漂泊,曾被不同的陣營抓獲。1922年,詩人庫茲明替他選編了詩集《哀痛》,在德國出版。他在詩歌中把時間和空間上相隔很遠的各種文化和歷史混合起來,探究其內在聯繫和複雜的相互作用。次年,他選編了一本新詩集《第二本書》。這一時期的詩歌反映了他在論文《語詞與文化》中提出的“新古典主義”的觀點。

1934年突然被捕,被流放到沃洛涅什,此間他的詩歌創作進入高產期。他在3個筆記本上寫滿了詩,後被稱為《沃洛涅什筆記本》拓展了土地與命運的新向度,是向俄羅斯詩歌傳統的回歸。1938年再次被捕,1938年12月27日,死於流放途中的海參崴中轉站。1987年正式得到平反。

曼德爾施塔姆是阿克梅主義陣營中卓爾不群的一位。他的詩既是阿克梅主義原則的體現,又是對阿克梅主義的超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西普·埃米爾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
  • 外文名:Осип Мандельштам
  • 別名:塔姆
  • 國籍俄羅斯
  • 出生地華沙
  • 出生日期:1891年1月15日
  • 逝世日期:1938年12月27日
  • 畢業院校彼得堡大學
  • 職業:文學 詩人
  • 代表作品:《石頭》、《特里斯提亞》、《史達林諷刺詩》
  • 主要成就:創立了阿克梅派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家庭,來到巴黎,處女作發表,在莫斯科,創作,作品,出版圖書,

人物簡介

奧西普·艾米里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Осип Мандельштам)是俄羅斯白銀時代最卓越的天才詩人、散文家、詩歌理論家。。著有詩集《石頭》《悲傷》和散文集《時代的喧囂》《亞美尼亞旅行記》《第四散文》等。另有大量寫於流放地沃羅涅什的詩歌在他死後多年出版。1933年他因寫詩諷刺史達林,次年即遭逮捕和流放。最後悲慘地死在遠東的轉運營。
奧西普·愛米爾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
曼德爾施塔姆
他從很早便顯露出詩歌才華,曾積極參與以詩人古米廖夫(阿赫瑪托娃的丈夫)為發起人的“阿克梅”派運動,並成為其重要詩人之一。
他早期的作品受法國象徵主義影響,後轉向新古典主義,並漸漸形成自己詩歌特有的風格:形式嚴謹,格律嚴整,優雅的古典韻味中充滿了濃厚的歷史文明氣息和深刻的道德意識,並具有強烈的悲劇意味。因此,詩評家把他的詩稱為“詩中的詩”。詩人一生命運坎坷,長期失業,居無定所,在三十年代創作高峰時,被指控犯有反革命罪,兩次被捕,長年流放,多次自殺未遂,1937年12月27日死於遠東符拉迪沃斯托克集中營,並至今不知葬於何處。
奧西普·愛米爾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
曼德爾施塔姆
他的作品曾被長期封殺,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才重又引起文學界的重視,文集和詩集由多個出版社再版,並譯介到國外,漸為世界詩歌界關注。生前曾出版詩集《石頭》《哀歌》《詩選》,散文集《埃及郵票》,文論集《詞與文化》等。

人物生平

家庭

1891年1月15日(俄歷1月3日)奧西普·艾米里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生於波蘭華沙一個皮革匠、小商人的家庭。出生一年後全家搬到了巴甫洛夫斯克(Павловск)。隨後,在1897年他們定居在了彼得堡市。在此,他就學於當地最有名的學府之一——捷尼舍夫(Тенишевское комерческое училище)商業專科學校,他學習了有關人道主義的知識,也從此開始了對詩歌、音樂、戲劇等等藝術的迷戀(當時學校的校長為象徵主義著名詩人弗·吉皮烏斯,而以上這些可以說也都是他的專長)。

來到巴黎

1907年,曼德爾施塔姆來到巴黎,在索邦大學(Сорбонна,)聽課,結識了尼·古米廖夫。出於對文學、歷史、哲學的興趣他曾有一年的時間到海德堡(Гейдельберг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大學聽課。期間他也回過彼得堡市,有了與文學圈的最初的接觸:他聆聽了弗·伊萬諾夫在“塔樓”報做的詩歌講座。

處女作發表

曼德爾施塔姆的處女作發表於1910年,在《阿波羅》雜誌刊登了他的五首詩歌。在那幾年中他痴迷於象徵主義的學術思想和創作,成為象徵主義詩派奠基人伊萬諾夫家的常客。當時,在伊萬諾夫周圍聚集了許多俄羅斯優秀的文學家。
奧西普·愛米爾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
奧西普·愛米爾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
1911年,曼德爾施塔姆考入了彼得堡大學歷史語言系,他希望能夠系統地學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在這段時間他經常出現在各種文學場合——他那時已經加入阿克梅派(此名稱來源於希臘語“阿克邁”,意為事物的最高階段、頂峰,繁榮的力量),他的創建者是“詩人車間”的著名詩人古米廖夫,這一詩派中包括他的妻子——著名女詩人阿赫瑪托娃、格羅傑茨基、庫茲明等等。曼德爾施塔姆不僅發表詩歌作品,而且還創作了一系列文學理論文章。
1913年,他出版了自己第一本詩集《石頭》,此書的出版立刻給他帶來很高的榮譽,使他一下進入俄羅斯著名詩人之列。他曾多次在不同的文學活動中朗誦自己的詩歌。
十月革命前的一段時間裡他結識了茨維塔耶娃、沃洛申,曼德爾施塔姆曾多次到他們在克里木的家中作客。

在莫斯科

1918年,曼德爾施塔姆生活很不穩定,時而在莫斯科,時而在彼得格勒,然後是第弗利斯(Тифлис),他到一個地方總是沒多久,就又匆匆地趕往另外一個地方。楚科夫斯基就曾寫到:“……他不僅從來沒有自己的財產,甚至沒有長期的鄰居——他過的是近乎於流浪漢一樣的生活……我知道他最大的弱點就是——缺乏生活能力。他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從來不會為自己的生活創造條件,他生活在一切制度之外。”
20世紀20年代對於他來說是文學生涯中最緊張、也是最豐富多彩的時期。他出版了新詩集《哀歌》(1922年),《第二本書》(1923年)、《詩集》(1928年)、他繼續發表了一系列有關文學的文章《關於詩歌》(1928年)。還出版了兩本散文集《時代的喧囂》(1925年)、《埃及郵票》(1928年)。出版了幾本兒童著作《兩輛有軌電車》《煤油爐》(1925年)、《氣球》(1926年),另外,他還利用很多時間從事翻譯工作。因為他出色地掌握法語、德語和英語,使他得心應手地翻譯了大量外國當代名家的散文作品,也源於他對詩歌翻譯的高度重視,所以他的詩歌譯作也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在20世紀30年代,當時已經開始了對詩人的公開迫害,發表作品變得越來越難,而翻譯得以倖免,以此詩人保護了自己。他在這一段時期翻譯了10本著作。

創作

1933年秋天因為他創作了《我們生活著,感受不到腳下的國家……》一詩,而在1934年五月被逮捕。因了布哈林的保護,對詩人才算從輕發落——被流放到了卡馬河上的切爾德恩(Чердынь-на-каме)。他在此度過了兩周時間,生了病,被送進了醫院。康復後又被下放到沃羅涅日(Воронеж),在報社、雜誌社和電台工作。刑期結束後,他回到了莫斯科,但是政府禁止他在這裡生活,他只好又搬到了加里寧。他拿到了去療養院休假的許可證,他與妻子來到薩瑪基哈(Саматиха),在那裡他再一次遭到逮捕。以從事反革命活動罪被判處5年徒刑。他被流放到了遠東。1938年12月27日,曼德爾施塔姆在轉送拘留地時,病死於第二溪(Вторая речка)(現在屬於符拉迪沃斯托克拘留所的醫院板棚內。而屍體葬於何處至今不明。
奧西普·愛米爾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
奧西普·愛米爾耶維奇·曼德爾施塔姆
弗·什克洛夫斯基在談到曼德爾施塔姆時說:“這是一個奇怪的、困苦的、命運多劫、而又非常具有天才的人!”
上帝友善地賦予我們四種元素,
但自由的人卻創造了第五種。這艘被純潔地建造的方舟難道不是否定了空間的優勢?任性的水母憤怒地吸附著,
鐵錨正在生鏽,就像被扔棄的犁鏵
鐐銬的三個維度就這樣被砸斷
於是,全世界的海洋都敞開!
20年代,曼德爾施塔姆的創作進入高峰期。曼德爾施塔姆專心研究語言和文化史的同時他出版了詩集《哀歌》《第二本書》和《詩選》等。散文集《埃及郵票》《時間之喧囂》也是在這個階段完成並出版的。此外,他還寫了大量的文論和詩論,後將部分文章結集為《論詩》出版。曼德爾施塔姆創造的累累碩果為他贏得了阿克梅派詩歌“第一小提琴手”的稱號。不過,藝術上的成就並不曾改善他在現實生活中的處境。十月革命後的政治運動使詩人脫離了常軌。他不加入任何政治派別或集團,卻在各種出版物上發表作品,包括布爾什維克的雜誌和社會民主黨的刊物。國內戰爭期間,他輾轉於基輔、克里米亞、莫斯科和彼得堡之間,不為新政權所需要,也沒有棲身之所。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曼德爾施塔姆曾說過,他天生不該坐牢,但“天生不該坐牢”的他似乎一直擺脫不了牢獄之災。在多舛的一生中,他不僅蹲過白軍的監獄,也蹲過孟什維克的監獄,還蹲過布爾什維克的監獄。
曼德爾施塔姆感到自己是“時代的孤兒”,“整個聯盟找不到自己的家”。1933年他寫了一首《我們生活著,卻飄忽無國》的詩:
我們生活著,感受不到腳下的國家,
十步之內聽不到我們的談話,
而在某處還用盡半低的聲音,
那裡讓我們想起克里姆林宮的山民。
他肥胖的手指,如同油膩的肉蛆,
他的話,恰似秤砣一樣正確無疑,
蟑螂般的大眼珠 含著笑
他的長筒靴總是光芒閃耀。
他的身邊圍著一群細脖的首領,
他把這些半人半妖的僕人們玩弄。
有的吹口哨,有的學貓叫,有的在哭泣,
只有他一人拍拍打打 指天畫地。
如同釘馬掌,他發出一道道命令——
有的釘屁股,有的釘額頭、有的釘眉毛、有的釘眼睛。
至於他的死刑令——更讓人愉快
還顯出奧塞梯人寬廣的胸懷。
此詩的諷刺矛頭直指史達林,對他的獨裁統治進行了無情地揭露。也正由於此類政治詩成了統治者對他治罪、逮捕、流放的根源。1934年5月,曼德爾施塔姆被拘禁,罪名是“鼓動反蘇罪”。幸虧有阿赫瑪托娃、帕斯捷爾納克等朋友的斡旋和營救,詩人被從輕發落,判處流放沃羅涅日三年。在此期間他創作了著名的《沃羅涅日筆記》。
但從此,厄運便一直籠罩著這位詩人。1938年5月,解除流放不久的他,再次被內務部人員秘密逮捕,隨後被判決流放到蘇聯遠東的海參崴。數月以後,他在流放地神秘地死去,死因迄今不詳。當時,關於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的死亡,官方沒有發表任何訊息,只是在流亡國外的朋友中間舉行過一些小型的悼念活動。
曼德爾施塔姆死後留下大量作品,誠如他自己所說,他的詩是他“最後的武器”。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這一代人的悲劇,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曼德爾施塔姆站在世界文化的立場上,和全面專制和喪失理智的時代對立。詩人相信,世界文化的人道主義傳統最終要勝利。在他臨死前一年寫的詩《不要比較:長存者無與倫比……》中說:
哪裡給我更多的天空,
我就準備在哪裡流浪,
而清醒的憂思卻抓住我不放。
不讓我離開還年輕的沃羅涅日山丘,
不讓我去托斯卡納那人類共有明媚峰巒。
關於自己,詩人在《我在天空中迷路》一詩里寫道:
你們不要,不要把尖利而溫存的桂冠戴到我的頭上,
你們最好把我的心撕裂
變成藍天上一段段碎音……
當我睡去,盡完義務而長眠,
作為一切生者的好友。
我這聲音將高揚而遠播,
天際的迴響將傳入我冰冷分胸膛。
1974年,他的選集在前蘇聯一經推出,立即銷售一空。

作品

淡藍色琺瑯
在淡藍色的琺瑯上
仿佛 四月里的思緒,
白楊樹枝升起
於是不覺間 黃昏降臨
花紋精緻而細密,
精細的格線凝固了
仿佛瓷盤
刻意描繪的圖案
當可愛的畫家把它
在玻璃的表面描繪
他的心中記住瞬間的力量
忘卻痛苦的死亡。
1909年
(晴朗李寒 譯)
SILENTIUM
她還未曾降生,
她是音樂,是辭彙
因此她是一切生靈
難以割裂的聯繫。
大海的胸膛平靜地呼吸
但是,白晝閃耀,如同瘋子
泡沫樣的白丁香
插於深藍色的容器里。
但願我的雙唇能獲得
那最原始的寂靜,
仿佛水晶般的音符,
帶著與生俱來的純淨。
請在浪花中停留,阿弗洛蒂忒
而讓辭彙,回到音樂之中
讓心靈,為心靈而愧疚,
並與最初的生命交融!
1910年,1935年
*SILENTIUM:標題為拉丁語,“寂靜”的意思。
(晴朗李寒 譯)
給O.阿爾白尼娜
為了歡愉,請從我的手掌里取走
些許陽光和些許蜂蜜,
正如珀耳塞福涅的蜜蜂叮囑我們。
不能解開那隻不系之舟,
裹進毛皮無法聽清穿鞋子的暗影,
無法在茂密的生活中戰勝恐懼。
留給我們的只有那些親吻,
毛茸茸的,恰似小小的蜜蜂,
飛離了蜂房,慢慢地死去。
它們在透明的夜晚深處嗡嗡而鳴,
它們的故鄉——是昴宿二上的繁茂森林,
它們的食糧——是時間,肺草薄荷
為了歡愉,請取走我這野蠻人的禮物吧——
這用死亡的蜜蜂串制的
醜陋枯萎的項鍊,以及化作陽光的蜂蜜。
1920.11
譯註:這首詩是曼德里施塔姆於1920年獻給俄羅斯演員阿爾白尼娜的,他曾於1920年10月至12月愛過她。
(晴朗李寒譯)
我很冷。透明的春天
我很冷。透明的春天
彼得堡身披綠色的絨毛,
但是,涅瓦河的波浪,海蜇般,
引起我輕微的憎惡。
沿著河流的右岸
汽車的螢火蟲賓士
鋼鐵的蜻蜓甲蟲在飛舞,
星辰的金色扣針閃爍光芒,
但任何星辰都不能毀滅
海水那沉重的綠寶石
1916年
(晴朗李寒 譯)
從兇險和泥濘的沼澤中
從兇險和泥濘的沼澤中
悄悄長大,像蘆葦般沙沙有聲,
既迷戀,懶散,又溫情地
呼吸著被禁止的生命。
我葉片低垂,誰也不會發現,
暫時棲身在冰冷和泥濘里,
只有短促的秋天
用低聲的問候向我致意。
這殘酷的侮辱使我幸運,
在如夢的生活中,
我悄悄地羨慕每一個人
並且對每一個人都暗暗衷情。
1910年
(晴朗李寒 譯)
彼得堡
我們將在透明的彼得堡死去,
普洛塞耳庇娜*在此把我們統治,
我們在每聲嘆息中吞食著死亡的空氣,
每個小時對我們都是死期。
大海女神,威嚴的雅典娜
請摘掉你強大的石盔。
我們將在透明的彼得堡死去,——
這裡你不是主宰,而是普洛塞耳庇娜*。
*註:普洛塞耳庇娜,羅馬神話中的冥土王后。
1916年
(晴朗李寒 譯)
列寧格勒
我回到了我的城市,對它如此熟悉,
就像淚水、血脈、兒童腫脹的腺體。
你回到了這裡,
請趕快吞吃夠列寧格勒河岸上燈火的魚肝油
最好快些熟悉十二月的日子,
那時蛋黃會被攪拌進不祥的焦油里。
彼得堡!我還不想死去!
你還有我的電話號碼
彼得堡!我還有很多地址,
依據它們我可以找到死者的聲息。
我住在漆黑的樓梯間
門鈴聲撕裂皮肉,敲擊著我的太陽穴
我徹夜不眠等候著尊貴的賓客,
而門上的鏈子像鐐銬一樣輕微地響著。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曼德爾施塔姆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1998年03月
《時代的喧囂》是1998年3月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是(俄)曼德里施塔姆,譯者劉文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