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香(木犀科植物)

白丁香(木犀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丁香(學名:Syringa oblata Lindl. var. alba Rehder):為紫丁香Syringa oblata)的變種,與紫丁香主要區別是葉片較小,基部通常為截形、圓楔形至近圓形,或近心形。花期4-5月。 花密而潔白、素雅而清香,常植於庭園觀賞。還可以用作鮮切花。濘面有疏生絨毛,花密而潔白、素雅而清香。該種喜光,稍耐陰,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白丁香為紫丁香變種,與紫丁香主要區別是葉較小,葉面有疏生絨毛,花為白色。多年生落葉灌木、小喬木,高4-5米。葉片紙質,單葉互生。葉卵圓形或腎臟形,有微柔毛,先端銳尖。花白色,有單瓣、重瓣之別,花端四裂,筒狀,呈圓錐花序。花期4-5月。
原種(紫丁香)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樹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軸、花梗、苞片、花萼、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均無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較粗,疏生皮孔。葉片革質或厚紙質,卵圓形至腎形,寬常大於長,長2-14厘米,寬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或銳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圓形,或寬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萌枝上葉片常呈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截形至寬楔形;葉柄長1-3厘米。圓錐花序直立,由側芽抽生,近球形或長圓形,長4-16(-20)厘米,寬3-7 (-10)厘米;花梗長0.5-3毫米;花萼長約3毫米,萼齒漸尖、銳尖或鈍;花冠紫色,長1.1-2厘米,花冠管圓柱形,長0.8-1.7厘米,裂片呈直角開展,卵圓形、橢圓形至倒卵圓形,長3-6毫米,寬3-5毫米,先端內彎略呈兜狀或不內彎;花葯黃色,位於距花冠管喉部0-4毫米處。果倒卵狀橢圓形、卵形至長橢圓形,長1-1.5(-2)厘米,寬4-8毫米,先端長漸尖,光滑。花期4-5月,果期6-10月。

生長習性

該種喜光,稍耐陰,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白丁香通過扦插繁殖或嫁接繁殖,種子繁殖容易產生變異。

分布範圍

原產中國華北地區,長江以北地區均有栽培,尤以華北、東北為多。

繁殖方法

白丁香可採用分株、壓條、嫁接、扦插和播種等多種方法進行繁殖,一般多用播種和分株法繁殖。
播種在四月上旬進行。先特種子放在40-50℃的熱水中浸泡1-2小時,撈出後以一份種二份沙的比例混合,置於向陽處,蓋上草袋或麻袋,經常澆水,以保持草袋、麻袋濕潤,約經一周,種子可發芽,然後播種。
分株於3月或11月均可進行。只要將母株根部叢生出的莖枝分離出,另行移栽即可。扦插宜在秋季進行。嫁接多以女貞、水蠟樹作砧木,行高接法,一般在砧木離地120-150厘米處進行嫁接,接芽、接穗要選自優良品種的母株。還要注意隨時剪除砧術新發的枝芽,以免消耗營養,使接芽和接穗發育不良,喧賓奪主。壓條繁殖於2月進行為好。壓條時,粗枝要進行環剝處理。壓條成活後2—3年可開花。
丁香宜地栽,也可盆裁。移栽時,根部要儘量多帶土,這樣容易成活。

栽培技術

1、栽植丁香花的適宜時期是在早春植株萌動前或處於休眠狀態時進行裸根移栽。根據不同地區土壤的解凍情況,一般以3月上中旬移栽為宜。如果由於某些原因必須秋季挖苗,也必須在晚秋落葉後休眠期進行。
2、露地栽培的丁香花,在生長季節不需特殊管理,只要把握住適當灌溉、施肥、修剪等幾個環節,就可促使栽培的丁香花生長發育良好,花序繁盛,花色鮮艷,表現出良好的觀賞特性。丁香的修剪時期,以在早春樹液流動前或剛開始流動時為好。
3、在北京及華北地區,4~6月是氣候乾旱和高溫時期,同時也是丁香花盛花和新枝生長旺盛季節,此時每月需對植株澆灌2~3次透水; 7月以後進入雨季,這時要停止人工灌溉,並注意排水防澇。從10~11月到入冬前要灌3次透水,灌水後要鬆土,使植株及土壤中水分充足。
4、丁香花定植之後,一般可以不施肥或僅施少量的肥。在開花後施用適量的磷、鉀肥及少量氮肥是有利於丁香花植株生長發育的。施肥時,可根據植株大小採取穴施,即在距乾30~50厘米處為半徑,圍繞植株挖一圓形、深l0~15厘米的淺穴,將肥料均勻撒入,然後培土覆蓋,施肥後澆灌透水1次,並及時鬆土保墒。

主要價值

白丁香的花密而潔白、素雅而清香,常植於庭園觀賞。還可以用作鮮切花。
丁香花擁有天國之花的外號,也許是因為它高貴的香味,自古就備受珍視,因此丁香花的花語也是配得上天國之花外號的光輝。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輝的人生。
白丁香的花語——青春歡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