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物種學史,歷史與分類學,古生態學與古生物學,該科種類,
形態特徵
在早期的研究中,奧斯尼爾洛龍的化石分屬於不同的物種,其中大部分在1977年以前屬於奧斯尼爾龍(Othniela)。就目前為止,奧斯尼爾洛龍的化石包含兩個骨骸,但顱骨則所知有限。如同其他棱齒龍類,奧斯尼爾洛龍是種小型二足動物,身長2米左右,體重約10公斤。它們的前肢短,後肢長,後肢有大型骨突,可供肌肉附著。手掌短而寬,有五根手指。從模式標本的部份顱骨,以及另一個可能標本(名為“芭芭拉”)來判斷,奧斯尼爾洛龍的頭部很小。奧斯尼爾洛龍具有葉狀頰齒,前後側有小型鋸齒邊緣,前上頜骨牙齒的鋸齒邊緣則較小。如同棱齒龍、奇異龍、小頭龍等棱齒龍類或禽龍類,奧斯尼爾洛龍的肋骨連線者薄的骨板。這些肋間骨板是由軟骨硬化而成。
物種學史
奧斯尼爾洛龍原本是化石龍的一個種,部分化石則先後屬於侏儒龍與奧斯尼爾龍(Othniela)。這種混亂的狀態,導因於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在19世紀後期的化石戰爭期間,建立了過多的物種。奧斯尼爾洛龍的化石,原本屬於化石龍、侏儒龍、奧斯尼爾龍(Othniela),它們通常被認為屬於鳥腳下目的棱齒龍類;棱齒龍類是一群小型、敏捷的草食性恐龍,但它們的定義卻很模糊。在1990年,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等人在同一份研究中,建立了新屬德林克龍,並將奧斯尼爾龍分為兩個種,雷克斯奧斯尼爾龍(O. rex)、伴侶奧斯尼爾龍(O. consors),並成立奧斯尼爾龍科(Othnieliidae),定位於比棱齒龍科更原始的位置。近期的研究多認為棱齒龍科是個並系群[8][1][9],而所謂的“奧斯尼爾龍科”,被認為比棱齒龍科更為原始,但沒有發現新的德林克龍化石,所以德林克龍的地位有些爭議。
歷史與分類學
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9世紀晚期的化石戰爭期間,建立了許多恐龍,其中屬於棱齒龍類的物種包含:敏捷侏儒龍、雷克斯侏儒龍、快速化石龍、伴侶化石龍、纖細化石龍。它們的分類非常複雜,過去有許多研究試圖解決這個狀況。
在1894年,馬什建立了伴侶化石龍(L. consors),化石是一個天然狀態的骨骸,以及部分其他個體的化石。這個骨骸的只有部分顱骨,而脊椎只有椎體,意味該個體是成長中的。在1983年,加爾東發現這個骨架在重建時使用了石膏,或是被塗抹在表面。
很少科學家注意到上述物種,直到在70年代到80年代,加爾東重新檢驗棱齒龍類。在1973年,加爾東與詹姆斯·詹森(James A. Jensen)敘述了一個標本,該化石缺少頭部、手部、尾部,當時被歸類於雷克斯侏儒龍,而且可能在研究前受到損傷。到了1977年,加爾東認為敏捷侏儒龍與雷克斯侏儒龍、新標本之間有極大差異,於是將雷克斯侏儒龍,獨立為雷克斯奧塞尼爾龍(Othnielia rex)。這個1977年的研究,除了重要的橡樹龍分布於各大洲的研究以外,另外也將伴侶化石龍、纖細化石龍,歸類於雷克斯奧塞尼爾龍,並提出快速化石龍是個疑名。而1990年新發現的德林克龍,一度被認為是奧塞尼爾龍的異名,使這個狀況更為複雜。
在2007年,加爾冬重新檢驗莫里遜組的鳥臀目化石,並認為雷克斯奧斯尼爾龍(O. rex)的股骨無法用來鑑定,而將在1973年發現的完整新標本歸類於伴侶化石龍。因為化石龍本身是根據無法鑑定的化石而命名,加爾東於是將伴侶化石龍,個別建立為新屬,伴侶奧斯尼爾洛龍(Othnielosaurus consors)。奧斯尼爾龍並不是奧斯尼爾洛龍的異名,因為它們的化石並不一樣;但大部分的原本化石已被重新劃分為奧斯尼爾洛龍,奧斯尼爾龍的可確定化石只剩下最初的股骨。
綜合以上,相關物種目前的狀態為:
敏捷侏儒龍(N. agilis),可能是個基礎鳥腳類恐龍。
雷克斯侏儒龍(N. rex),被建立為雷克斯奧斯尼爾龍(Othnielia rex),是種基礎鳥腳類恐龍。因化石過於稀少,狀態為疑名。
德林克龍(D. nisti),暫時是個有效屬。
伴侶化石龍(L. consors),目前是伴侶奧斯尼爾洛龍(Othnielosaurus consors)。
快速化石龍(L. celer),狀態為疑名。
纖細化石龍(L. gracilis),狀態為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