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研究中國人視網膜色素變性基因

套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研究中國人視網膜色素變性基因

《套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研究中國人視網膜色素變性基因》是依託電子科技大學,由楊季雲擔任醒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套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研究中國人視網膜色素變性基因
  • 依託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楊季雲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entosa , RP)是一組視網膜光感受器異常導致夜盲和進行性視野缺損,最終導致視力喪失的遺傳性致盲眼底病。在單基因致盲遺傳性眼病中,發病率居首位。尚無有效的防治手段。迄今已鑑定出56個RP基因,然而只能解釋大約60% 的患者發病,尚有約40%的RP患者有待進一步發現並鑑定其致病基因。我們已收集了138個RP家系,本課題擬通過定製捕獲外顯子靶向序列富集系統,套用新一代測序技術(NGS)技術對已知的RP基因進行突變篩查,研究中國人RP基因突變規律;對排除RP已知基因突變的RP家系進行全基因外顯子組測序,鑑定中國人RP新致病基因;通過體外細胞學實驗和構建斑馬魚和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基因功能,進一步闡明其在RP發生髮展中的致病機制;建立基於NGS的RP基因診斷方法,為改善RP的預防和治療奠定基礎。

結題摘要

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entosa , RP)是一種最常見的眼科單基因遺傳性疾病,在單基因遺傳性致盲眼病中,發病率居首位,尚無有效的防治手段。約40%的RP患者致病基因不明。本課題通過新一代測序技術對已知RP基因進行突變篩查,研究中國人RP基因突變規律;對排除已知基因突變的家系進行全基因外顯子組測序,鑑定RP新致病基因;建立基於NGS的RP基因診斷方法,為改善RP預防和治療奠定基礎。 本課題已按計畫完成了相關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結果: 1.已建立了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的包括77個RP基因在內的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基因診斷方法,並套用於臨床。完成了153例RP患者基因檢測,23例其它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基因檢測,9個家系產前基因診斷。共有73例RP患者明確致病性突變,獲得遺傳學診斷,診斷率為47.71%(73/153)。 2.確定ADAM15基因作為一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家系的候選致病基因。 通過全基因外顯子測序,獲得8個基因位點,通過對家系驗證,ADAM15(NM_207196)基因c.G713A(p.R238H)位點在家系中符合性狀分離。在一個顯性遺傳家系及4個散發RP患者中檢測到ADAM15基因的其它突變位點。 3.對一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RP家系致病基因進行了研究。 對該家系進行了全基因外顯子測序,採用顯性遺傳的分析策略進行了數據分析,獲得23個候選位點。經過家系驗證,共有8個位點符合性狀分離。採用Humanomni中華晶片對家系共8 個樣本進行檢測,進行多點參數連鎖分析。但沒有檢測到LOD大於2 支持連鎖的相關區域,有5個LOD大於1小於2的區段。目前正在對這5個區域進行詳細分析。 本課題研究結果確定了一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家系的候選致病基因,發現了已知致病基因的新突變,豐富了我國人群遺傳性視網膜疾病致病基因突變譜,建立了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基因診斷方法,對致盲性眼病的診斷及預防有著重要意義。課題研究成果作為《視網膜疾病基因致病機制研究及防治套用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