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儀

夷儀

中國古代地名,東周邢國之都。

商朝祖乙遷都於邢,西周成王封為邢國。周惠王十八年(前659年),狄人侵犯邢國,邢侯不敵,求救於齊,齊桓公率領齊師、宋師、曹師援助邢國。邢侯將國都遷往夷儀,齊、宋、曹等國為之築城。周襄王十八年(前635年),衛滅邢。後地入衛。

夷儀作為東周邢國新遷都城,存在約24年,後廢入衛國,夷儀之名沿用到周末。關於邢國遷都夷儀城遺址,自古就有爭議。文獻所載夷儀城有兩處:一處在今邢台縣西部漿水鎮,一處在今山東聊城市西南。據有關文獻考證,東周時期邢遷夷儀故城在今山東省聊城市西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夷儀
  • 政區類別:都城
  • 所屬地區:邢國
  • 所處年代:東周
  • 為都時間:前659年-前635年  
  • 地理位置:今河北邢台市西、山東聊城市西南
建置沿革,地理爭議,文獻記載,

建置沿革

夏代《禹貢》定九州,地屬冀州。
商朝第十三任君主祖乙遷都於邢(今河北省邢台市)。
商朝末期,為邢侯國(今邢台市一帶)之地(邢侯為紂王三公之一,以忠諫被誅)。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為邢侯,封地在邢國(今邢台市轄區一帶)。
周惠王十八年、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赤狄攻邢,邢潰,遷都於夷儀。齊、宋、曹等國為之築城。
周襄王十八年、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衛滅邢。後地入衛。
周靈王二十四年、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晉平公渡過泮水,和魯襄公、宋平公、衛殤公、鄭簡公、曹武公、莒子、邾於、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夷儀會合,進攻齊國,以報復朝歌這一戰役。
周敬王二十年、定公九年(前501年)秋,齊景公發兵攻打晉國的夷儀。

地理爭議

根據歷史記載兩處夷儀有兩處,一處在邢國國都(今邢台縣西部漿水鎮)西,一處在今聊城西南。因為赤狄攻邢而遷都到夷儀。因為赤狄在當時邢國國都西北,邢國遷都不可能遷到離赤狄更近的地方,而且此夷儀離邢國國都距離很近,為了躲避赤狄無意義。所以當時邢國遷都到的夷儀是聊城西南的夷儀。

文獻記載

《左傳》
僖公元年
【經】元年春王正月
齊師、宋師、曹伯次於聶北,救邢。夏六月,邢遷於夷儀。齊師、宋師、曹師城邢。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於夷,齊人以歸。
【傳】元年春
諸侯救邢。邢人潰,出奔師。師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遷之,師無私焉。
夏,邢遷夷儀,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伯救患分災討罪,禮也。
僖公二十五年
【經】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衛侯毀滅邢。
襄公二十五年
【經】二十有五年春,齊崔杼帥師伐我北鄙。夏五月乙亥,齊崔杼弒其君光。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於夷儀。六月壬子,鄭公孫舍之帥師入陳。秋八月己巳,諸侯同盟於重丘。公至自會。衛侯入於夷儀。
晉侯濟自泮,會於夷儀,伐齊,以報朝歌之役。
定公九年
【傳】九年春
秋,齊侯伐晉夷儀。
定公十年
【傳】十年春
晉趙鞅圍衛,報夷儀也。
《國語》
(春秋)左丘明國語》卷六
《齊語·桓公霸諸侯》:狄人攻邢,桓公築夷儀以封之。
《管子·大臣》:狄人攻邢,邢君出,致於齊,桓公築夷儀以封之。
《春秋正傳》
(明)湛若水春秋正傳》卷十二 
【惠王十八年】元年
《春秋正傳》卷十二載邢遷夷儀《春秋正傳》卷十二載邢遷夷儀
春王正月
齊師、宋師、曹師次於聶北救邢
正傳曰:聶北,邢地,次者止也。書乃止齊焉,頓兵整旅之意。書齊師、宋師、曹師次於聶北救邢,著伯主攘夷崇華之義也。邢雖小,中國也,狄人滅之,是夷狄陵中國,冠屨之反易矣。桓公為盟主帥,與國之師而往救之,緩而不及,邢人出奔,乃為之城邢焉。然其始終仗義,亦可見矣。而以為書,次以譏之者,非也。
夏六月,邢遷於夷儀
正傳曰:夷儀,杜氏以為邢地,書邢遷於夷儀。紀避狄也。左氏曰:諸侯救邢,邢人潰,出奔師,師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遷之,師無私焉。夏,邢遷於夷儀。愚謂此實傳也。穀梁曰:遷者猶得其國家以徃者也,其地邢復見也。
齊師、宋師、曹師城邢
正傳曰:城邢者,邢城為狄所壞,故為之修而築之也。復書齊師、宋師、曹師城邢,著伯主恤小全華之義也。此猶是初次於聶北之師,防邢潰,遂為之逐狄人,今又為之城邢,故國也。左氏曰: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伯救患、分災、討罪禮也。公羊曰:此一事也,不復言師,則無以知其為一事也。穀梁曰:美齊侯之功也。胡氏曰:再書齊師、宋師、曹師城邢者,美桓公志義卒有救患之功也,不以王命興師,亦聖人之所與乎。中國衰微,夷狄猾,夏天子不能正,至於遷徙奔亡,諸侯有能救而存之則救而存之可也。以王命興師者正,能救而與之者權。
《春秋左傳正義》
(晉)杜預 注、(唐)孔穎達 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二
僖元年,盡五年
◎僖公◎陸曰:“僖公名申,莊公之子,閔公之兄,母成風。諡法:小心畏忌曰僖。”
[疏]正義曰:《魯世家》:僖公名申,莊公之子,閔公庶兄,其母成風所生也。惠王十八年即位。諡法:“小心畏忌曰僖。”是歲,歲在鶉首。
【經】元年,春,王正月。
齊師、宋師、曹師次於聶北,救邢。齊師諸侯之師救邢,次於聶北者,案兵觀釁以待事也。次例在莊三年。聶北,邢地。
○聶,女輒反。釁,許覲反。
[疏]“齊師”至“邢地”。
○正義曰:《公羊》、《穀梁》皆以為齊師、宋師、曹師皆是侯伯之身。《公羊》稱“不與諸侯專對”,故變稱師耳。此時方始救邢,邢本不滅,何以言其封也?左氏無此義。將卑師眾稱師,此三國皆師多而大夫將,故名氏不見,並稱師。《公羊》以為此言“次於聶北,救邢”,與襄二十三年“叔孫豹救晉,次於雍榆”二事相反,為之作說,言此是君也,進止自由;彼是臣也,先通君命。賈、服取以為說,杜以傳無此事,故不用其言。《釋例》曰:“所記或次在事前,次以成事也;或次在事後,事成而次也。皆隨事實,無義例也。此時狄人尚強,未可即擊,案兵觀釁以待其事,須可擊乃擊之,故次在事前。”
夏,六月,邢遷於夷儀。邢遷如歸,故以自遷為辭。夷儀,邢地。
[疏]注“邢遷”至“邢地”。
○正義曰:傳稱“師逐狄人,具邢器用而遷之”,則是諸侯遷邢也,而文作邢自遷者,以邢遷如歸,故以自遷為文。《公羊傳》曰:“遷者何?其意也。遷之者,何非其意也。言邢遷於夷儀許遷於白羽者,皆是其國之意自欲遷之;宋人遷宿、齊人遷陽者,他人強遷,其國之意不欲遷也。
齊師、宋師、曹師城邢。傳例曰:救患、分災、禮也。一事而再列三國,於文不可言諸侯師故。
[疏]注“傳例”至“師故”。
○正義曰:《春秋》之例,先會而後盟者,會則具序諸國,盟則總稱諸侯,《公羊》謂之“前目而後凡”。此上文已列三國之師救邢,救邢與城邢,猶是一事相連耳,而再列三國之師,不依前目後凡者,於文不可言諸侯師故也。案:此十五年歷序諸侯盟於牡丘,下書諸侯之大夫救徐;襄二十七年曆序諸國大夫會於宋,下雲諸侯大夫盟於宋。此不言諸侯之師城邢者,此與會盟小異。十四年諸侯城緣陵,為其事有闕,故裛稱諸侯,此若雲諸侯之師城邢,似為其事有闕。總書為貶,故雖則煩文,而再列三國。
《東周列國志》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三回
正欲糾合諸侯同役,忽邢國遣人告急,言:“狄兵又到本國,勢不能支,伏望救援!"桓公管仲曰:”邢可救乎?“管仲對曰:”諸侯所以事齊,謂齊能拯其災患也,不能救衛,又不救邢,霸業隕矣!"桓公曰:“然則邢、衛之急孰先?”管仲對曰:“俟邢患既平,因而城衛,此百世之功也。"桓公曰:”善。"即傳檄宋、魯、曹、邾各國,合兵救邢,俱於聶北取齊。宋、曹二國兵先到。管仲又曰:“狄寇方張,邢力未竭,敵方張之寇,其勞倍,助未竭之力,其功少,不如待之,邢不支狄,必潰,狄勝邢,必疲,驅疲狄而援潰邢,所謂力省而功多者也。"桓公用其謀,託言待魯、邾兵到,乃屯兵於聶北,遣諜打探邢、狄攻守訊息。史臣有詩譏管仲不早救邢、衛,乃霸者養亂為功之謀也。詩云:
救患如同解倒懸,提兵那可復遷延?
從來霸事遜王事,功利偏居道義先!
話說三國駐兵聶北,約及兩月,狄兵攻邢,晝夜不息,邢人力竭,潰圍而出。諜報方到,邢國男女,填涌而來,俱投奔齊營求救。內一人哭倒在地,乃邢侯叔顏也。桓公扶起,慰之曰:“寡人相援不早,以致如此,罪在寡人,當請宋公、曹伯共議,驅逐狄人。"即日拔寨都起。狄主瞍瞞擄掠滿欲,無心戀戰,聞三國大兵將至,放起一把火,望北飛馳而去。比及各國兵到,只見一派火光,狄人已遁。
桓公傳令將火撲滅,問叔顏:“故城尚可居否?”叔顏曰:“百姓逃難者,大半在夷儀地方,願遷夷儀,以從民欲。"桓公乃命三國各具版築,築夷儀城,使叔顏居之,更為建立朝廟,添設廬舍,牛馬粟帛之類,皆從齊國運至,充牣其中,邢國君臣如歸故國,歡祝之聲徹耳。
事畢,宋、曹欲辭齊歸國,桓公曰:“衛國未定,城邢而不城衛,衛其謂我何?”諸侯曰:“惟霸君命。"桓公傳令,移兵向衛,凡畚鍤之屬,盡攜帶隨身。衛文公毀遠遠相接,桓公見其大布為衣,大帛為冠,不改喪服,惻然久之,乃曰:”寡人借諸君之力,欲為君定都,未審何地為吉?“文公毀曰:”孤已卜得吉地,在於楚邱。但版築之費,非亡國所能辦耳!"桓公曰:“此事寡人力任之!"即日傳令三國之兵,俱往楚邱興工,復運門材,重立朝廟,謂之”封衛“,衛文公感齊再造之恩,為《木瓜》之詩以詠之。詩云:
投我以木瓜兮,報之以瓊琚。
投我以木桃兮,報之以瓊瑤。
投我以木李兮,報之以瓊玖。
當時稱桓公存三亡國,謂立僖公以存魯,城夷儀以存邢,城楚邱以存衛。有此三大功勞,此所以為五霸之首也。潛淵先生讀史詩云:
周室東遷綱紀摧,桓公糾合振傾頹。
興滅繼絕存三國,大義堂堂五霸魁。
《水經註疏》
(北魏)酈道元水經註疏
應劭曰:邢侯自襄國徙此。守敬按:《漢志》,襄國縣,故邢國。當齊桓公時,衛人伐邢,邢遷於夷儀,全云:邢以狄難而遷,非以衛也。守敬按:《左傳 閔元年》,狄人伐邢,齊人救邢。僖元年,諸侯救邢,邢遷於夷儀。至衛人伐邢,在僖十九年,衛人滅邢,在僖二十五年,與邢遷夷儀無涉。應劭本《左傳》為說,自當作狄人伐邢,邢遷於夷儀。而今本《漢志 注》作衛人,與此同,蓋傳抄者訛狄為衛,後人又據以改酈書也。其地屬晉,守敬按:《左傳 宣六年》,赤狄伐晉,圍邢丘。[見下。]成二年,晉人以屈巫為邢大夫。杜《注》,晉邑。又蔡聲子曰,子靈奔晉,晉人與之邢。襄八年,晉會諸侯於邢丘。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邢。是皆其地為晉之證。號曰邢邱,守敬按:《左傳》謂之邢邱,而亦單稱邢者,省文耳。然武王時已有邢邱之名,[見下。]則不自晉始。以其在河之皋,處勢平夷,戴乙處勢作勢處。故曰平皋。瓚注《漢書》云:《春秋》,狄人伐邢,邢遷夷儀,二句詳上。不至此也。今襄國西有夷儀城,去襄國一百餘里,守敬按:《春秋 僖元年》杜《注》,夷儀,邢地。《元和志》、《寰宇記》並雲夷儀城在龍岡縣西一百四十里,[六]俗訛為隨宜城。《一統志》在今邢台縣西。邢是丘名,朱依 本作邢是丘名,趙從之。《箋》曰:舊本作平皋是邢丘。戴從之。守敬按:邢是丘名,本《漢志》文,旨意明了,酈氏自應據之。舊本未愜。瓚謂邢國在襄國與應劭同。其所以駁應劭者,蓋以夷儀在邢國,而邢丘不在邢國之境,故言邢丘是名,非國名。而酈氏又不以瓚說為然,故下文歷引故籍,先表其有城,後實指其為國,以明邢丘非國之謬。非國也。守敬按:以上應劭及瓚說,皆引見《漢志》顏《注》。余按:《春秋 宣公六年》,赤狄伐晉,圍邢丘。《左傳》文。昔晉侯送女於楚,送之邢丘,見《左傳 昭五年》。即是此處也,非無城之言。《竹書紀年》曰:梁惠成王三年,朱三作二,趙據《竹書》改。戴改同。今本周顯王元年。守敬按:殘宋本、明抄本是三年。鄭城邢丘。司馬彪《後漢 郡國志》平睪縣下。雲,縣有邢丘,故邢國,周公子所封矣。守敬按:邢之封,或以為先在襄國,或以為先在邢丘。《漢志》,襄國,故邢國。《春秋 隱五年》、《莊三十二年》,是時,邢尚未遷,杜《注》並雲,邢國在廣平襄國。此先封在襄國之說也。《說文》,邢,周公子所封,地近河內懷。《續漢志》,平皋有邢丘,故邢國,周公子所封。此又先封在邢丘之說也。據《韓詩外傳》,武王伐紂,到邢丘,更名邢曰懷,是先有邢丘之名。邢國當以邢丘得名。《玉篇》,邢,胡丁切。
《左氏傳》狄伐邢。杜預雲邢國在廣平襄國縣。又輕於切,周公子所封,地近河內。蓋莫能定而兩存之。臣瓚言,邢遷夷儀,不在邢丘。又言,今襄國西有夷儀城。是以初封在襄國,後遷於襄國西之夷儀。謂始終皆在襄國邢丘之邢國,並無其事,則許慎、司馬彪皆為妄矣,不第應劭也。酈氏但駁臣瓚非國之說,而於邢丘襄國之封,誰為後先,置之不論。而復引《郡國志》邢丘故邢國,則似以邢丘為初封之國矣。陳氏奐雲,襄國為邢始封國,懷即《春秋》之夷儀,為邢徙封國。凡班《志》言故國,皆是始封國,似襄國之邢為始封,為班氏之定例。
《春秋大事表》
邢國在縣西南,後入晉。晉夷儀在縣西百四十里。《通典》:龍岡縣百五十里夷儀嶺,邢國所遷有夷儀城。按龍岡即今縣治,邢本以畏狄而遷,若只在故都相近數十里,與不遷何異,當以聊城為是。疑夷儀本邢故邑名,後遷於新邑,而仍以故地名之。衛滅邢,地入於衛,其故國之夷儀則入於晉,自是兩城。定九年,齊侯、衛侯次於五氏,傳言伐晉,夷儀又晉師千乗,在中牟。杜註:謂衛救夷儀也。此夷儀自當在邢台,若在聊城,則與中牟五氏俱遠不相涉 晉鄐亦近邢地。
《春秋地名考略》
(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九:
夷儀
杜註:夷儀,邢地。臣謹按夷儀公羊作陳儀,衛人滅邢之後,夷儀為衛地,襄二十四年,諸侯防於夷儀,將以伐齊,水不克。二十五年,復防於夷儀,以伐齊。防莊公弒齊人,請成晉許之。是年,衛獻公在齊晉侯逆之,將使衛與之夷儀,秋,衛侯入於夷儀。杜註:夷儀,本邢地,衛滅邢而為衛邑,晉愍衛衎失國,使衛與之一邑。二十六年,衛侯衎復歸於衛。《左傳》曰:書復歸國納之也。杜註:本防納之夷儀,今從夷儀入國,嫌若晉所納,故曰,國納之。按哀二十四年子貢對衛出,公曰“獻公孫於齊,子鮮、子展為夷儀之盟,而君入”即此事也。然二子盟國,人於夷儀不見正傳,當以此條推之。又定九年,齊伐晉,夷儀為衛討也,。十年晉伐衛,報夷儀也則又為晉地,蓋實衛之邊邑,與齊皆連壤也。杜佑《通典》:龍岡縣,百五十里夷儀嶺,即邢國所遷,有夷儀城,俗譌為隨宜城。《寰宇記》:夷儀山,在邢州西北百五十九里,今順徳府西百四十里,有夷儀城。
再按劉昭曰:聊城有夷儀,聚後漢之初范升為聊城令,保於夷儀,即此,今在東昌府西南十二里。
《讀史方輿紀要》
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四
◎山東五
◇東昌府
夷儀城府西南十二里。《左傳》:僖元年,齊遷邢於夷儀。又襄二十四年,晉及諸侯會於夷儀,將伐齊。明年,復會於夷儀。又是歲,衛侯入於夷儀,復歸於衛。時衛已滅邢也。後又為晉邑。定九年,齊侯伐晉夷儀。《史記·衛世家》:獻公自夷儀反於衛。又後漢建武初,范升為聊城令,保於夷儀。《後漢志》:聊城有夷儀聚。今亦見直隸邢台縣。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清)楊述 等《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壬戌】十有八年,齊師、宋師、曹師次於聶北(今山東東昌府聊城縣有聶城,齊西界,近邢地),救邢,邢遷於夷儀(故城在今直順德府邢台縣西俗謂之隨宜城),諸侯城邢。
狄伐邢,諸侯救邢,邢人潰,出奔師,師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遷之,師無私焉。夏,邢遷於夷儀,諸侯城之。
《大清一統志》
(清)穆彰阿 等《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三十三
東昌府【一】
夷儀城【在聊城縣西南十二里,《後漢書郡國志》東郡聊城有夷儀聚。按春秋邢遷於夷儀注,夷儀,邢地,今直隸順德府邢台縣有夷儀城是也,地名偶同,與此無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