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會

大香會

陽宗千年大香始於唐朝。據《澄江府志記載:陽宗,唐朝時期,為摩些蠻(屬彝族中一支系)的集居地,故以部族得名。後晉天福六年(九三六年)時的強宗部,也稱其為強宗。據《元史·地理志》記載:“陽宗……(在)明湖之南昔么”些蠻居之,號日強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香會
  • 時代:唐朝
  • 出處:澄江府志
  • 屬性:些蠻居之,號日強宗部
相關介紹,附屬檔案,

相關介紹

陽宗,位於昆明市近郊風景秀麗的陽宗鎮內。這裡,每逢正月十五,數以萬計的人們自發地雲集於此,朝聖一年一度的“上元勝會”。會間,兩株需八個壯漢同抬共塑、令人瞠目結舌的“高香”,氣象恢弘、歷史悠久,洵毓靈光、世代旺盛。年復一年,名揚天下的“陽宗大香會”就此遠近聞名了。千年碩大的高香,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高香之最”。
陽宗鎮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風光迤邐。南為滇中第一高峰梁王山,北臨被譽為雲貴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的陽宗海,是一塊名副其實的風水寶地。公元九三七年,大理國曲靖召集三十七部彝族首領將軍大會,並在後來立了《會盟碑》,碑文記錄了陽宗為三十七部中的《強宗部》”。這裡的土著族,世代繁衍生息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
但凡到過陽宗大香會的人都知道,最有名的巨大高香,每年以它獨有的風姿昂然挺立在寺廟前,吸引著無數當地虔誠居民和慕名而來的外鄉遊客。蔚為壯觀的香會場面,伴隨著鑼鼓聲﹑鞭炮聲和虔誠者的朝拜聲,千人歡歌﹑萬人縱舞,香菸翱鳳凰、騰空翔神龍的場面要經歷整整一月多時日,陽宗鎮在陽宗海壩子和群山之中沸騰了。一千多年來,每年數以萬計的朝拜者來到寺廟大香面前,無不駐足仰觀、咂舌稱讚,就連那英﹑美﹑法﹑日等國外遊客也連翹拇指,以虔誠的心情跪拜在大香之下。
陽宗鎮龍泉寺東的半山腰有一座山中山,形似香爐,人們稱它為“香爐山”。陽宗千年大香,便與這奇特的山水有著緊密的聯繫。據傳很早以前,陽宗壩子的人們在夜裡時見這“香爐山”有一顆形似雞罩的明珠閃閃發光,為這座奇山平添了令人敬仰的神光寶氣。索性,人們不再叫它“香爐山”,而是叫“寶珠山”。
陽宗千年大香古今也有詩文讚頌:
(一)
古剎魏峨彩雲邊,寶珠老僧頌經文。
深山古藏龍泉寺,大香裊裊慶上元。
(二)
千年大香世無雙,壯觀磅礴歷滄桑。
一年一度千古在,民俗社風樂舜良。
到了大香會期間,前寺香客進香獻燭者之多,真可以開設一間香燭店。雖然佛前燭台不少,可是大批香客湧進來的時候,還是無法應付,這枝燭剛插上去,那枝燭又送了來,只有把未點完的燭拿下來,換上新來的燭,如此不斷的掉換下來的剩燭,每天都有好幾百斤之多。尤其是杭州的香客,和上海的香客,佛前供燭,都是一百斤一對,或五十斤一對的送進來,如果香船一到都有好幾抬是大蜡燭。放得下的人,看見香燈師把他的貢燭熄了,倒也無所謂,知道這是不得已的事,同時還有一句俗語,所謂‘心到佛知’,‘錢進山門,福歸施主’,只要出了錢,發了心,我的香燭交與殿主師,隨他燒香不燒香,點燭不點燭,總之我的心愿已了。有一種不知進香意義的人,他的心就放不下了,看見人家把他沒燒完的香燭拿開,就有點不開心。
現在說一段香客進香,菩薩顯聖的故事:
有一個遠道來朝山的香客,因為他很有錢,所以買來的貢燭相當大,差不多有五六十斤一對燭,他到前寺進香時,正是進香的人最多的時候,香燈師忙著為香客點蠟燭,真是忙得不亦樂乎,這位香客把他一對大蜡燭,請香燈師點起來,剛插上燭台不久,又有其他的香客將燭送來叫點,所以把這位香客的一對大蜡燭熄下來,擱放著沒點,再點其他香客的燭,因此這位施主就大大不滿意寺中的和尚,說和尚貪心,有意把他一對大燭不點,存下來賣錢。一怒之下就帶了隨來的小兒子回去,那知這個愛子,不幸在半途得病死了,這位先生也就無可奈何的買了一口棺材,把他的愛子裝了帶回家中埋葬。那知一到家中,看見這個已死的小孩子出來迎接他,這一來可把他楞住了!明明這個孩子同我去進香,在半途死去的,為什麼又活在人世仍然未死呢?這真可說是千古的奇聞。因此大著膽子問道:‘你不是隨我去普陀山進香的嗎?為什麼現在又在家裡呢?’兒子回答他說:‘那天隨爸爸回來,一走出山門外,就不知爸爸到那裡去了,我尋了好久,還是找不到您,正好遇見一個老人,承他把我送回來,我回來已經好幾天了’。他的爸爸這一來如墮進五里霧中,摸不著頭腦:明明這孩子已經死了,是我親手把他放進棺中,不知他什麼時候活轉過來的,還在我前面到家,我倒有點不相信哩,恐怕這是小孩變成小鬼來作祟我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帶回來的棺材打開看看,不立時便見分曉了嗎?於是當面教人把棺材開下來一看,那知棺材裡已經不是放的孩子的死屍,竟變成一對大蜡燭,這好像變戲法一樣的有趣,在那對蠟燭上還現出八個大字:‘來意不誠,退回原處’!這一來可把這位先生弄得既慚且愧,跪下來就拜禱不止。原來這是觀音大士顯聖,從此以後,每年都買很大的蠟燭到普陀山進香,再也不和香燈師們爭論要點蠟燭不點蠟燭了。
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昆明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的通知
昆政發〔2012〕62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國家級、省級開發(度假)園區,各直屬機構:
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確定的昆明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總計20項),現予公布。
各縣(市)區,各國家級、省級開發(度假)園區,各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若干意見》(昆政發〔2009〕7號)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堅持科學的保護理念,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保護、傳承和管理工作,努力推動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邁上新的台階,為構建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建設共有的精神家園,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積極的貢獻。
附屬檔案:昆明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2012年8月24日

附屬檔案

昆明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總計20項)
一、傳統舞蹈(總計1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3-01
Ⅲ-01
舞篙枝龍
二、傳統美術(總計4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3-02
Ⅶ-01
滇派內畫
03-03
Ⅶ-02
03-04
Ⅶ-03
嵩明面捏
嵩明縣
03-05
Ⅶ-04
呈貢剪紙
三、傳統技藝(總計7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3-06
Ⅷ-01
天寶齋》制墨
五華區
03-07
Ⅷ-02
《寶翰軒 》裝裱
五華區
03-08
Ⅷ-03
《吉慶祥》滇式雲腿月餅
五華區
03-09
Ⅷ-04
昆明微雕
03-10
Ⅷ-05
祿勸縣
03-11
Ⅷ-06
03-12
Ⅷ-07
宜良竹編
四、傳統醫藥(總計1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3-13
Ⅸ-01
(朱氏)民間正骨
盤龍區
五、民俗類(總計4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3-14
Ⅹ-01
楊林土主山接祖大典
03-15
Ⅹ-02
舞獅習俗
03-16
Ⅹ-03
寶峰正月接佛習俗
03-17
Ⅹ-04
陽宗大香會
陽宗海風景名勝區
六、區域性文化(總計3項)
序號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3-18
Ⅺ-01
石林縣大老挖村彝族(撒尼)傳統文化保護區
石林縣
03-19
Ⅺ-02
石林縣下冒水洞村彝族(阿細)傳統文化保護區
石林縣
03-20
Ⅺ-03
夕陽彝族鄉打黑村彝族傳統文化保護區
雲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擬推薦名單
(合計96項)
序號
類別
項 目 名 稱
民族
屬地
保護單位
1
民間文學
遷徙史詩《阿培聰坡坡》
元陽縣文化館
2
敘事史詩《都瑪簡收
哈尼
綠春縣文化館
3
敘事長詩《阿哩》
石屏縣
石屏縣文化館
4
《九隆神話》
布朗、佤、德昂等
隆陽區
隆陽區文化館
5
史詩《神蜘蛛》
昌寧縣
6
創世史詩《開奔勒篤—六祖古歌》
南華縣
南華縣文化館
7
英雄史詩《黑白戰爭》
納西
古城區
古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中心
8
創世史詩《創世紀》
納西
玉龍縣
玉龍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9
傳統音樂
建水小調
建水縣文化館
10
傣族民歌
金平縣
金平縣文化館
11
阿勒古歌
納西
維西縣
維西縣文化館
12
玎三賽彈奏
瑞麗市
瑞麗市文化館
13
嗩吶調
賓川縣
賓川縣文化館
14
阿數瑟
鎮康縣
鎮康縣文化館
15
口弦樂
福貢縣文化館
16
阿蘇者跳歌調
南華縣
南華縣文化館
17
民歌谷氣調
納西
古城區
古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中心
18
撒弦樂
江川縣文化館
19
彝族器樂
石林縣
石林縣文化館
20
永仁縣文化館
21
金江號子
綏江縣文化館
22
傳統舞蹈
地鼓舞
哈尼
紅河縣
紅河縣文化館
23
同尼尼舞
哈尼
綠春縣文化館
24
迪慶州
迪慶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5
傈僳
維西縣
維西縣文化館
26
阿卡巴拉舞
納西
迪慶州
27
光邦鼓舞
盈江縣
盈江縣文化館
28
嘎蒙卡兜舞
永平縣
永平縣文化館
29
羊皮舞
景東縣
景東縣文化館
30
納西
麗江
玉龍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31
硯山縣
32
金竹舞
廣南縣文化館
33
男子手巾舞
廣南縣
廣南縣文化館
34
傳統戲劇
大詞戲
維西縣
維西縣文化館
35
傳統體育、雜技與遊藝
昭通清拳
昭陽區文化館
36
團山民間傳統武術
箇舊市
37
點蒼派武術
大理市
大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所
38
高蹺舞獅
通海縣文化館
39
傣族傳統武術
景洪市
景洪市文化館
40
沙式武術
昆明市
沙國政武術館
41
傳統美術
泥塑
大理市
大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所
42
滇南石獅
通海縣文化館
43
彩扎
官渡區文化館
44
盤龍區文化館
45
嵩明縣文化館
46
傳統技藝
木碗製作技藝
香格里拉縣
47
阿昌
梁河縣文化館
48
民族樂器製作技藝(馬腿琴、大鼓)
龍陵縣文化館
49
景洪市
景洪市文化館
50
納西族民居營造技藝
納西
古城區
古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中心
51
滇紅茶製作技藝
鳳慶縣
52
寶翰字畫裝裱修復技藝
昆明市五華區寶翰軒書畫修復裝裱店
53
天寶齋制墨技藝
五華區
昆明市天寶齋墨業有限公司
54
菱角編制技藝
呈貢區
呈貢區文化館
55
青花瓷器燒制技藝
玉溪市
玉溪技師學院
56
昭通醬製作技藝
昭陽區文化館
57
菜子油古法壓榨技藝
羅平縣
羅平縣文化館
58
酒製作技藝(青稞酒窨酒楊林肥酒
迪慶州
迪慶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59
納西
古城區、玉龍縣
麗江勝利酒業有限公司
60
昆明市
楊林肥酒有限公司
61
醋製作技藝(祿豐醋、剝隘七醋
雲南祿豐鼎鑫醋業有限公司
62
富寧縣
富寧金泰得剝隘七醋有限公司
63
吉慶祥雲腿月餅製作技藝
64
傳統醫藥
瑤族醫學診療法
金平縣
金平縣人民醫院
65
無敵治骨療傷法
昆明市
雲南無敵製藥有限責任公司
66
撥雲錠傳統配方及製作技藝
楚雄州
楚雄老撥雲堂藥業有限公司
67
納西
麗江市
68
寧蒗朱氏診療法
傈僳
朱氏草堂傳統醫藥診所
69
朱氏正骨療法
昆明市官渡區中醫藥臨床病理研究所
70
昆明市
71
民俗
矻扎扎節
元陽縣文化館
72
祭火習俗(阿細祭火
彌勒市
彌勒市文化館
73
阿卑節
金平縣
金平縣文化館
74
梅里神山祭祀
德欽縣文化遺產保護所
75
賽馬會
香格里拉縣文化館
76
老滔村“趕鳥”習俗
武定縣文化館
77
普洱茶祖習俗
布朗、傣、拉祜等
普洱市
普洱市文化館
78
大理市
大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所
79
祭署習俗
納西
古城區、玉龍縣
麗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80
米線節
紅塔區
紅塔區文化館
81
新平縣
新平縣文化館
82
寶峰調子會
晉寧縣文化館
83
“三月三”耍西山
西山區
西山區文化館
84
大香會
陽宗海管委會
85
宜良縣
宜良縣文化館
86
金殿廟會
盤龍區
盤龍區文化館
87
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拖姑村回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魯甸縣
魯甸縣文化館
88
大過口鄉彝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楚雄市
楚雄市彝族習俗傳襲所
89
曇華鄉彝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大姚縣文化館
90
芒景村布朗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布朗
瀾滄縣
瀾滄縣文化館
91
雙河村彝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永勝縣文化館
92
拉伯鄉普米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寧蒗縣文化館
93
署明村納西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納西
玉龍縣
玉龍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94
曼旦村傣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勐臘縣文化館
95
發嘎村彝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尋甸縣
尋甸縣文化館
96
蘆差沖村壯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馬關縣文化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