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大連市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業經大連市第十六屆人民政府第八十二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連市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10月30日
  • 發布單位:大連市人民政府
  • 檔案編號:大政發〔2020〕23號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遼寧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政發〔2020〕8號)精神,深入實施《大連2049城市願景規劃》《大連教育現代化2035》和《大連市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進一步辦好新時代大連職業教育,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和在遼寧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創新職業教育發展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大連產業發展需求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深化辦學體制和育人機制改革,最佳化職業院校和專業布局結構,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鼓勵支持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積極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實業科創宜居融合發展城市培養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二)主要目標。經過5~10年左右時間,大連現代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基本完善,職業教育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全市職業教育規模結構更加合理,院校布局和專業設定與經濟社會發展更加契合,職業教育發展環境更加最佳化,形成學段銜接貫通、職普相互融通、校企協同育人、社會多元辦學的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格局,人民民眾對職業教育發展的認同感、獲得感顯著增強。到2022年,職業教育布局結構調整基本完成,辦學條件普遍改善,辦學水平全面提高。新增2~3所高職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技工學校,下同)原則上達到國家中等職業學校設定標準,打造15~20個高水平特色專業(群),建成10個左右產教融合示範性實訓基地,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15所以上職業院校相關專業開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以下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
1.最佳化職業教育布局結構。統籌規劃市域內職業院校布局調整、專業設定、實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等,統籌各類職業教育資源,與區域產業對接,實現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最佳化職業院校區域布局結構,按照“三區聯動”的原則,主城區布局面向現代服務業的職業院校,新建城區布局面向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職業院校,外區市縣布局面向服務本區域產業發展和社區教育的職教中心。完善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適應大連市產業轉型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積極發展套用本科教育,擴大高職專科教育人才培養規模,穩定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推進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整合辦學資源,完善支持政策,最佳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做強做優做特職業教育。發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組織作用,定期發布行業人才需求預測,指導職業院校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大力發展產業急需和社會緊缺專業,促進專業交叉融合。定期公布擴大招生的新興專業、限制或停止招生的專業,完善專業預警和退出機制。鼓勵職業院校分工協作,重點打造品牌專業、特色專業,推進職業院校錯位、特色、協同發展。(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國資委、市商務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2.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把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科學編制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計畫,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改革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錄取辦法,將中等職業學校納入高中階段教育統一招生平台,統一招生政策、統一招生計畫、統一招生宣傳、統一平台錄取。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採取撤銷、停辦、轉型、合作、託管、合併等多種形式,依法依規清理無辦學行為和達不到標準的小規模中等職業學校,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改善中等職業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分別對照國家標準,組織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建設和達標驗收工作,2022年仍不達標的學校停止招生。建好辦好縣級職教中心,精準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著力培養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鼓勵中等職業學校聯合中國小開展勞動和職業啟蒙教育,將動手實踐內容納入中國小相關課程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探索建立職業素質學分認定製度。幫助部分學業困難學生按規定在中等職業學校完成義務教育,並接受部分職業技能學習。到2022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達到教育部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設定標準,辦學和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建成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現代化中等職業學校和特色專業(群),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顯著增強。(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3.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把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作為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徑。調整和最佳化高職教育布局結構,推進高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改革。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擴大優質高等職業教育資源。對接大連市緊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新增2~3所高職院校。加強高水平高職院校和特色專業(群)建設,支持大連職業技術學院(大連廣播電視大學)建設成為具有國內領先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現代化高職院校。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技師學院納入高等學校序列。支持有條件的高職院校申辦職業大學。加強市屬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打造與區域產業深度對接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和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體系。在學前教育、護理、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擴大對國中畢業生實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招生規模。高職院校與中等職業學校廣泛建立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銜接機制,整體提升大連市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學歷層次和能力水平。(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4.完善高層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渠道。加強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著力培養能夠在相關職業領域掌握先進技術與方法,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套用型專門人才。鼓勵在連普通本科高校向套用型轉變,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套用技術類型專業或課程。支持大連大學對接大連市重點發展產業,開辦套用技術類型專業或課程,並加強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向上的跨專業領域套用型人才培養。穩步推進中職高職銜接、中職本科銜接、高職本科銜接,開展中職、高職、套用型本科教育分級培養和聯合培養試點。建立技能類職業資格和職業院校學歷雙向貫通培養通道,探索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服務軍民融合發展,落實好定向培養直招士官政策。積極招收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等接受高等職業教育。(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退役軍人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5.廣泛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以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為主要供給,以公共實訓機構、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和行業企業為主要載體,構建資源充足、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載體多元、方式科學的組織培訓實施體系。圍繞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全面落實職業院校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並舉的法定職責,按照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學生和全體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支持職業院校敞開校門,緊貼區域、行業企業和個人發展的實際需求,面向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建築新技術套用、智慧型建築、智慧城市等領域廣泛開展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完善激勵與補貼政策,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支持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社區合作共建職業培訓學院和社區學院。支持資質優良、特色鮮明、信譽良好的培訓機構與組織的發展,將其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範圍。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職業培訓,履行好監管職責,不斷最佳化服務。暢通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鼓勵其持續獲得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引導和支持企業等用人單位落實相關待遇。對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健全覆蓋城鄉的老年教育、社區教育辦學網路,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社區教育項目開發,培育社區教育特色項目,打造“大連社區大學”雲平台,提升社區教育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全民終身學習,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6.推動企業和社會力量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深化職業教育“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政府部門職能轉變,由注重“辦”職業教育向“管理與服務”過渡。政府及職能部門主要負責戰略規劃、制定政策、依法依規監管,按規定給予企業和職業院校支持。探索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多種形式,允許企業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並享有相應權利。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促進職業院校加強專業建設、深化課程改革、強化實訓教學、提高師資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完善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與學校領導、骨幹教師相互兼職制度。到2022年,建設10個左右市級及以上的職業教育集團(聯盟),打造至少 1個國家級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探索民辦職業教育負面清單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機制。充分調動職業教育的科研力量,聯合科研機構、職業院校加強對職業教育改革和研發成果的推廣轉化,增強科研服務決策、創新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資委,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二)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體系。
1.推進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建設。在國家和省職業教育制度框架下,建立和完善大連市現代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嚴格執行學校設定、師資隊伍、教學教材、信息化建設、安全設施等國家辦學標準。按照“管好兩端、規範中間、書證融通、辦學多元”的原則,嚴把教學標準和畢業學生質量標準兩個關口。成立10個市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發揮專家組織的研究、諮詢、指導和服務功能。研究制定和完善具有大連特色的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教材與教學資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管理、學生學業水平與綜合素質評價、校企合作、職業培訓、實習就業管理等制度規範,引領職業教育服務發展、促進就業創業。對接大連市重點建設的產業集群,開發一批與產業集群緊密對接、中高職貫通銜接的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和特色課程標準,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更好地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支持職業院校建立融合教育特色專業,擴大殘疾人接受職業教育的規模。探索高職院校本科試點項目,出台相關保障制度,加快推進大連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2.推動職業院校辦學體制機制創新。加快現代職業院校建設,擴大職業院校人事管理、教師評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權,推行全員崗位聘任制和績效考核分配製,做到因崗聘人、按崗定薪、依績取酬。允許職業院校探索自主經營、市場運作、獨立核算的實訓基地運營模式。鼓勵職業院校依託生產性實訓基地,設立為在校學生提供實習場所的企業,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享受有關稅收優惠。職業院校開展職業培訓、技術創新、就業創業和社會服務等所獲收益納入學校教育事業收入,可按一定比例用作績效工資分配,納入績效工資管理,不作為調控基數,每年據實核增,由學校自主分配,用於教師授課、考試服務等勞務支出,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獎勵。職業院校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職業技能競賽獎勵收入不納入績效工資管理。按照“試點先行、積累經驗、穩步推進”的原則,引入市場機制,探索多元主體辦學,開展職業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激發職業院校辦學活力。支持領軍型企業和公辦職業院校合作舉辦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徵的二級學院,經批准可設立為非營利性法人,最佳化現有投入渠道和支持政策,引進社會優質資本和人才,實行相對獨立的人員聘任與經費核算,確保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支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職業院校建立股份制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等。(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機關事務局、市稅務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3.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落實國家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總體要求,進一步發揮好學歷證書作用,夯實學生可持續發展基礎,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增強就業創業本領。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別負責管理、監督、考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實施情況。院校內培訓可面向社會人員,院校外培訓也可面向在校學生。遴選15所以上的職業院校相關專業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創新專業教學體系,使之適應“基礎專業素養+若干職業能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普及。組織開發具有大連特色的職業技能等級考核認證項目,支持具有影響力的行業組織和企業申報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項目。(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4.推進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落實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相關要求,探索建立職業教育個人學習賬號,逐步實現學習成果可追溯、可查詢、可轉換。有序開展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工作,為技術技能人才持續成長拓寬通道。職業院校對取得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社會成員,支持其根據證書等級和類別免修部分課程,在完成規定內容學習後依法依規取得學歷證書。對接受職業院校學歷教育並取得畢業證書的學生,在參加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時,可免試部分內容。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開發整合遠程教育資源,建設終身學習支持網路平台,完善招生入學、彈性學習、註冊學習制度和學習服務機制。到2022年,基本實現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職前教育和職後教育、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相互融合。(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三)著力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1.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各職業院校要開齊開好思想政治必修課程,推進課程思政,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開展好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推進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把產業文化、企業文化、職業文化全方位融入學校文化建設,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等關鍵能力,加強學生勞動教育,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注重因材施教,實施差異化教學,建立學生髮展性評價機制,重視開發學生特長潛能,促進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發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化體育藝術教育,學生社團參與率逐步提高到100%。推行“文化素質+專業技能”中職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進行全面科學評價。(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2.深入推進做中學、做中教。總結推廣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經驗,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作用,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納入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實習實訓,合理安排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等教學活動。制定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意見,推進“課堂革命”,推動學校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課程標準,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促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建立完善職業技能大賽激勵機制,定期組織開展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和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加大對省級以上職業技能競賽成績突出職業院校學生和教師的表彰獎勵力度,全面提升職業院校實踐教學水平。(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3.加快智慧職業教育建設。堅持以套用為驅動,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全面融合。建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資料庫,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現實技術等現代技術在教學和管理中套用。加快職業院校智慧校園建設,建設覆蓋職業院校日常運行各個環節的智慧型終端,建立智慧型化管理平台,強化關鍵事務的全過程、精細化、智慧型化管理。對接企業生產服務智慧型化流程,加快建設線上智慧型教室、智慧型實驗室、虛擬工廠等智慧型學習空間,推進場景式、體驗式等學習方式。適應學生智慧型化學習需求,推行翻轉課堂、行走課堂、慕課教學、虛擬仿真實訓、線上學習,構建線上線下協同教育新體系。(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4.推進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職業院校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積極為企業提供所需的課程、師資等資源,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企業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和管理等要素參與校企合作,促進人力資源開發。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校企聯合開展招生、專業建設、實訓實習、質量評價、畢業生就業創業、協同科研攻關等工作。建立規模以上企業把開展職業教育情況納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報告制度。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委託管理等方式支持企業獨立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重點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二級學院、技術創新中心、職業培訓中心和生產性實訓基地。根據國家有關標準和辦法,組織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認定,經認定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支持,興辦職業教育投資符合條件的,按投資額一定比例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充分發揮職業教育集團、行業指導委員會在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組建行業、企業、學校專家共同參與的行業指導委員會,推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的有機銜接,推動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國資委、市金融發展局、市地稅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5.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完善職業院校教師招聘辦法,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並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建立健全職業院校教師編制動態管理機制,鼓勵職業院校設立產業教師(導師)等流動崗位,依法依規自主聘請兼職教師和確定兼職報酬,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加強職業院校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計畫,組織教師教學競賽,提高教師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能力。實施職業院校領軍和骨幹人才培養工程,培育高水平專業教學創新團隊和職業教育管理團隊,遴選認定一批職業教育名師、名校長。探索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教師分工協作進行模組化教學。建立健全職業院校實訓教師培訓機制,全面落實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和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支持職業院校對獲得省級以上職業技能競賽獎項的選手和指導教師予以獎勵。完善職業院校教師評聘制度,推動評聘結合。(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四)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發展能力。
1.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堅持促進就業的方向,把就業質量作為職業院校辦學水平考核的核心指標,建立基於大數據的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質量跟蹤調查、公布反饋機制。緊密對接大連市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重點建設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積體電路、智慧型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工具機軸承、港航物流、旅遊與文化創意、服裝紡織、精細化工、海洋產業、現代農業、健康服務等領域若干個專業(群),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適應健康服務產業發展和人口老齡化趨勢,支持職業院校設立健康養老、家政服務等專業,培養大批一流的技術技能人才。鼓勵職業院校和企業合作打造“雙創”平台,注重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提高套用技術研發與科技創新能力。紮實推進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利用人力、技術、專業及智力等方面優勢,開拓扶貧項目,建立扶貧機制,完善資助體系,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子女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技能培訓。落實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畫,加大職業教育對口支援力度。(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商務局、市政府經合辦,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2.擴大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職業院校。支持職業院校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的職業標準、專業課程、教材體系和數位化教育資源,積極參與制定職業教育國際標準,推動專業核心課程與國際通用職業資格證書相銜接。支持職業院校充分利用中國(遼寧)自貿實驗區大連片區建設等有利條件,探索中外合作共建特色專業、優質課程、實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實施學生聯合培養、學分互認和學生交換。推動職業院校參與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與行業企業聯合“走出去”開展境外合作辦學,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來連留學。支持職業院校選派專業骨幹教師赴國外研修訪學,鼓勵職業院校承辦和選派師生參加國際技能大賽。(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政府外辦,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五)強化職業教育發展保障。
1.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建立常態化“大連工匠”遴選表彰制度,組建市級技術技能大師庫,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重點建設一批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鼓勵技術技能大師到職業院校擔任兼職教師。積極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逐步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特別是技術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招用人員不得歧視職業院校畢業生。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清理調整對技術技能人才的歧視政策,推動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資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2.健全經費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建立與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等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按規定製定並落實職業院校生均經費標準或公用經費標準,並結合經濟發展水平適時提高基本標準。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時,最佳化教育支出結構,新增教育經費要向職業教育傾斜。組織實施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畫、產教融合工程。進一步落實市級教育費附加30%用於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擴大職業院校助學金覆蓋面,完善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健全職業教育獎學金制度。鼓勵行業企業、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舉辦職業教育和培訓。企業依法履行職工教育培訓和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的責任,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向職業院校進行捐贈的,其捐贈支出按照現行稅收法律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社會資金支持職業教育。支持金融機構為符合條件的職業院校提供相關信貸和融資服務。(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金融發展局、市稅務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3.打造一批高水平實訓基地。加大政策引導和財政支持力度,圍繞大連市重點建設的產業集群和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依託骨幹企業和職業院校,重點建設一批資源共享,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推動開放共享,輻射區域內學校和企業。支持職業院校建設或校企共建示範性校內實訓基地,提升重點專業建設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積極吸引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探索創新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實訓基地運營模式。提高實訓基地規劃、管理水平,為社會公眾、職業院校在校生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企業提升人力資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撐。(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資委,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4.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機制。以學習者的職業素養、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以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為核心,建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定期對職業教育質量、培訓評價組織行為和職業院校培訓質量進行監測和評估。實施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招生資質審核和教育教學視導等制度,全面推進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完善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社會等共同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積極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政策支持、績效考核、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鼓勵職業院校通過委託、購買服務等方式,聘請第三方機構開展專業建設、教學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等評估。完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建立職業教育定期督導評估和專項督導評估制度,落實督導報告、公報、約談、限期整改、獎懲等制度。(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職業教育改革,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業院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將黨建工作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實施思想引領、強基固本、校園先鋒、頭雁領航、黨建創新和黨建保障等“六大品牌”工程,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學校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和學生會組織建設,以匯聚每一位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責任單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二)完善職業教育決策協調機制。建立完善職業教育工作“雙市長”協調會和局際聯席會制度。由分管教育和產業發展的市政府領導牽頭組織,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編辦、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財政、農業農村、國資、稅務等部門參與,統籌協調全市職業教育工作,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重大問題,部署實施職業教育改革創新重大事項。市教育局負責職業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巨觀管理,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以及其他部門在職責範圍內,分別負責有關的職業教育工作。各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做好相關政策配套銜接,在全市和區域戰略規劃、重大項目安排、經費投入、企業辦學、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為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提供支持和保障。(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國資委、市稅務局等部門,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三)營造有利於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大連市職業教育條例》,對接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要求,為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提供法治保障。加強監督考核,將職業教育作為對政府及各級部門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大力宣傳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果,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講好職教故事,傳播職教聲音,崇尚勞動、尊重技能,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委宣傳部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別負責,各區市縣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

政策解讀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落實好國家和遼寧省職業教育改革的各項重點任務,進一步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經大連市政府同意,《大連市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大政發〔2020〕23號檔案印發。現就《實施方案》的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編制依據
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遼寧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遼政發〔2020〕8號)精神,深入實施《大連2049城市願景規劃》《大連教育現代化2035》和《大連市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同時借鑑國內職業教育發展先進地區的改革經驗。
二、起草過程
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市教育局經過調研論證,梳理分析全國各地職業教育改革做法,結合我市實際,於2019年10月起草形成了《實施方案》(初稿)。2020年3月,省政府印發《遼寧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根據省政府檔案精神,市教育局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從2020年4月~7月,《實施方案》廣泛徵求了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各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等社會各界意見,以及25個市相關部門和13個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意見,並通過了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和重大決策穩定風險評估。9月29日,大連市政府第8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10月23日,大連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
三、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包括三部分,提出了我市職業教育改革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組織實施。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明確了我市職業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第二部分主要任務,從五個方面提出了20餘項職業教育改革任務:一是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最佳化職業教育布局結構,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完善高層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廣泛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推動企業和社會力量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二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體系。推進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建設,推動職業院校辦學體制機制創新,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推進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三是著力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進做中學、做中教,加快智慧職業教育建設,推進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四是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發展能力。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擴大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五是強化職業教育發展保障。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健全經費投入機制,打造一批高水平實訓基地,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機制。
第三部分組織實施,提出了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完善職業教育決策協調機制,營造有利於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
《實施方案》在制定過程中體現了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對標對表,全面落實國家和遼寧省職業教育改革任務。二是突出重點,提出了許多創新性的改革舉措。三是結合實際,制定了全面而又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