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條例

1988年3月19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1988年12月1日雲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批准;1998年7月4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修訂,1998年7月31日雲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批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條例
  • 頒布單位: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
  • 頒布時間:1998.07.31
  • 實施時間:1998.07.31
第一條 為加強對洱海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合理開發利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自治州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洱海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洱海是受人工控制的多功能的高原淡水湖泊,是國家級大理風景名勝區和蒼洱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洱海管理必須堅持保護第一,統一管理,科學規劃,永續利用的原則,實現資源、生態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第三條 洱海1974.00米(海防高程,下同)界樁範圍內的湖區、西洱河節制閘至天生橋一級電站取水口的河道及引洱入賓老青山輸水隧道為洱海管理區域;1974.00米界樁以外徑流區為洱海保護範圍。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好洱海的義務,在洱海管理區域和保護範圍內進行相關活動,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 洱海水位為:
正常蓄水位1974.00米;
最低運行水位1971.00米;
防洪水位1974.20米。
洱海及入湖河流的水質保護按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執行。
第五條 洱海管理局是自治州人民政府統一管理洱海的專門機構,歸口水行政主管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
(二)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洱海管理和建設的中長期規劃,報經州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三)統一管理洱海出水口節制閘及引洱入賓節制閘,制定水量調度運行和水量分配計畫,報州人民政府批准後,按計畫調控水位;
(四)會同有關部門監督、檢查、落實洱海生態環境保護和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會同有關縣市政府做好入湖河道和西洱河天生橋一級電站取水口至漾濞江匯水口洱海泄洪河道的保護工作;
(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對洱海的科學研究及科研成果的推廣使用;
(六)在洱海管理區域內綜合行使水政、漁政、航務、自然環境保護等行政處罰權。
第六條 洱海保護範圍內的保護、治理工作,由大理市、洱源縣人民政府及沿湖各鄉鎮人民政府按屬地負責。
洱海管理區域內的社會治安工作,由自治州公安局洱海公安分局負責;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依法移送當地司法機關處理。
州級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分工,與洱海管理局相互協作,共同做好洱海管理區域內保護、治理工作,並會同大理市、洱源縣人民政府及沿湖各鄉鎮人民政府做好洱海保護範圍內的保護、治理工作。
第七條 在洱海管理區域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侵占灘地建房、圍湖造田、圍建魚塘;
(二)從事網箱、圍網養殖活動;
(三)使用燃油機動船捕撈,在湖岸使用動力設施捕撈作業;
(四)捕撈大理裂腹魚(弓魚)、洱海鯉等珍稀魚類,獵捕野生水禽、候鳥、蛙類等棲息動物;
(五)炸魚、毒魚、電力捕魚和使用岸灘小拉網等有害漁具和捕撈方法捕魚;
(六)進行拋灑骨灰等殯葬活動;
(七)未經洱海管理局批准采撈水草;
(八)其它破壞洱海資源的活動。
第八條 禁止向洱海及入湖河道排放超過規定標準的廢液廢水,傾倒掩埋土、石、尾礦、垃圾、廢渣和動物死屍。禁止在界樁外1000米及入湖河道兩側100米內掩埋有毒物質。
在洱海入湖河口由洱海管理局會同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設定污水、污物處理設施。
第九條 禁止侵占和破壞洱海保護範圍內和西洱河的河道、河堤、河灘及其設施。
第十條 禁止在洱海島嶼和景點開山炸石、砍伐樹木、違章建築。在保護範圍內的沿湖地區採石,須經所在地礦管部門審核,並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條 禁止在洱海管理區域和保護範圍內生產、銷售、使用含磷洗滌用品。
第十二條 禁止在洱海保護範圍內新建化工、冶金、製漿、製革、電鍍等有嚴重污染的建設項目。現已建成的必須限期治理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達不到的,由縣(市)以上人民政府責令其關、停、並、轉、遷。
第十三條 在洱海保護範圍內禁止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禁止砍伐和破壞河道護堤林和環湖林帶,嚴防山林火災。
對點蒼山、羅坪山、馬鞍山、後山等水源保護區實行封山育林。對水土流失面積和宜林荒山荒地,有關縣、市、鄉、鎮人民政府應加強治理、綠化。
第十四條 凡在洱海管理區域內的開發建設項目,須經洱海管理局審核,報州人民政府批准後方可實施。洱海環湖公路臨湖一側內,未經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興建任何建築物。
第十五條 在界樁內5米,界樁外15米的岸灘,營造洱海環湖林帶,由洱海管理局會同大理市、洱源縣人民政府及所屬有關部門和沿湖鄉鎮組織營造管護。
第十六條 在洱海保護範圍內加快生態農業建設,科學施用化肥,安全使用農藥,推廣綜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防止農業氮、磷及農藥殘毒對洱海水體的污染。
第十七條 在洱海保護範圍內進行生產活動和建設項目造成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負責治理或承擔治理費用。
第十八條 洱海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堅持計畫用水、節約用水,保證城鄉生活用水,優先安排農業用水,合理分配工業用水和發電用水。
第十九條 實行年度封湖禁漁制度,保護漁業資源的自然增殖。對親體、幼魚及大理裂腹魚(弓魚)等產卵繁殖、索餌棲息的主要水域實行長年封禁。封湖、開湖日期及封禁界線由洱海管理局公告。
第二十條 洱海漁業生產實行捕撈許可制度。堅持捕大留小,作業絲網網目不得小於7厘米,銀魚拖網網底網目不得小於0.6厘米,蝦拖網網底網目不得小於0.8厘米。
禁止製作、銷售、使用不合格的漁具。
第二十一條 洱海漁業實行人工放流,科學發展大水面漁業養殖。凡在洱海從事生物引種馴化的物種繁殖,必須通過科學論證,經洱海管理局同有關部門審定批准後方可進行。
第二十二條 洱海船舶實行集中審批,總量控制。船舶的新增、改造、更新必須經州人民政府審批同意,並向有關部門辦理有關證照,方可入湖營運作業。
在環湖公路建成開通後,有計畫地取消機動貨運船隻的動力設施,嚴格控制機動旅遊船隻數量。
船舶垃圾和廢油、殘油必須回收到岸,實行集中處理,禁止排入洱海。
第二十三條 在洱海島嶼和沿湖村莊、集鎮開展旅遊業,必須按本條例規定和大理風景名勝區規劃、蒼洱自然保護區規劃及村鎮規劃實施。
凡在洱海島嶼和沿湖從事賓館、飯店等服務業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對其產生的污水作淨化處理,達標排放。
第二十四條 凡利用洱海資源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規定繳納有關規費:
(一)向洱海取水的,繳納水費;
(二)從事漁業捕撈的,繳納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
(三)經批准在洱海管理區域內從事養殖和種植水生動、植物的,繳納水面使用費;進行采砂的,繳納采砂管理費;
(四)在洱海管理區域內從事旅遊經營的,繳納風景名勝資源保護費;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繳納的其它規費。
第二十五條 洱海的規費使用範圍為:
(一)洱海環境保護,進行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
(二)水源涵養林的營造和保護;
(三)發展水產事業,人工放流增殖漁業資源;
(四)養護航道、碼頭和導航設施;
(五)科學研究和技術培訓;
(六)洱海管理經費以及獎勵經費;
(七)經州人民政府批准用於洱海保護治理的其他經費。
規費實行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和挪用,財政、審計部門應嚴格監督。
第二十六條 對實施本條例有下列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有關縣(市)人民政府、州級有關部門和洱海管理局評定,報請自治州人民政府予以表彰獎勵:
(一)防治水污染成績顯著的;
(二)營造水源林、保護森林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成績顯著的;
(三)計畫用水、節約用水成績顯著的;
(四)保護界樁、水工程設施、航道航標,水文、測量、環境監測等方面成績顯著的;
(五)保護增殖水產資源,發展漁業生產成績顯著的;
(六)對保護治理、開發利用洱海提出合理化建議或者進行科學研究成績顯著的;
(七)依法管理洱海和在治安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
(八)檢舉、揭發、控告違法行為有功的;
(九)外引內聯資金、技術,加快洱海建設成績顯著的。
第二十七條 在洱海管理區域內違反本條例的行政違法行為,法律、法規、規章有明確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處罰規定的,適用本條例。
在洱海管理區域內的行政處罰,由洱海管理局和州級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分工實施;在洱海保護範圍內的行政處罰,由轄區行政主管部門實施。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洱海管理區域內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洱海管理局給予處罰:
(一)使用網箱、圍網養殖的,沒收網具及其設施,情節嚴重的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二)使用燃油機動船舶捕撈的、未經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擅自入湖的船舶,沒收船舶,情節嚴重的並處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三)在湖岸使用動力設施捕撈作業的,沒收動力設施,情節嚴重的並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四)進行拋灑骨灰等殯葬活動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五)未經批准采撈水草的,處以警告,情節嚴重的並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 在洱海管理區域和保護範圍內生產含磷洗滌用品的,沒收產品,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在洱海管理區域內銷售、使用含磷洗滌用品的,給以警告並處2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罰款;在洱海保護範圍內銷售含磷洗滌用品的給予警告並處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管理區域內的行政處罰由洱海管理局實施,保護範圍內的行政處罰由轄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實施。
第三十條 未經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擅自在洱海環湖公路臨湖一側興建建築物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拆除違章建築,採取補救措施,並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屬洱海管理區域由洱海管理局實施,屬保護範圍由轄區土地管理部門實施。
第三十一條 洱海管理行政執法人員在查處行政違法案件中,有權對書證、物證採取扣押、登記保存等措施。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複議、申請行政賠償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行政處罰決定逾期不申請複議或不提起訴訟,又拒不執行的,由作出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三十三條 行政執法人員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索賄受賄,徇私枉法的;
(二)玩忽職守,對應當予以制止和處罰的違法行為不予制止、處罰,造成不良後果的;
(三)實施行政處罰違反法定程式、擅自改變處罰規定和決定、進行處罰不使用法定部門制發的單據、截留私分罰沒收入的;
(四)其他應當給予處分的行政違法行為。
第三十四條 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法制、監察部門應受理有關申訴、檢舉和控告,加強對洱海執法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執法活動的監督檢查。
第三十五條 洱海保護範圍內海西海、茈碧湖、西湖的保護治理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本條例需要作出具體實施辦法的,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七條 本條例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報經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頒布施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