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井(建築)

大水井(建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水井古建群系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湖北省利川市柏楊鎮水井村,東望荊楚,西連巴蜀,北接長江三峽奉節,南鄰湖南張家界。是2001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水井
  • 地區利川柏楊壩鎮
  • 前身:李氏莊園
  • 簡介: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概況,建築,李氏家族,交通,門票,景點等級,

概況

大水井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末清初,其建築規模宏大,整個建築雕梁畫柱,工藝精巧,玲瓏剔透,令人嘆為觀止。建築群由李亮清莊園、李蓋五莊園和李氏宗祠三部分組成,占地1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餘平方米。
"李氏宗祠" 和"李氏莊園" 兩大建築分別建於清道光和光緒年間,相距200米,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
宗祠修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占地3800平方米。建有大殿3個、廂房4排、天井6個,共房屋69間。三大殿均寬17米,進深10.5米,四廂房中分別設有講禮堂、倉庫、銀庫、財房、族長住房及客房等。祠堂正面東側有口小井,砌有圍井石牆與柯堂圍成一體。水井圍牆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祠堂四周圍牆高聳,左、右、後三方為依山勢逐步升高的石牆堞垛,高6-7米,厚3米,總長為390米,全用麻條石砌成。東西側分別有"承恩門"和"望華門"供出入。
莊園修建於1924年。占地4000多平方米。共有天井24個,房屋多2-3層的樓房,其中有大廳、套房、客廳、客房、小姐樓、帳房、倉房等。李氏宗詞及莊園建築宏偉,修飾華麗。柱頭及穿梁皆有雕花,飛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鑲嵌成各種圖案,彩樓、門窗都刻有工藝精巧的花鳥蟲魚等圖案,天井內還有水池和各種精緻的花壇,此外,還有各種浮雕和楹聯等。均保存完好。
坐落於群山環抱的高仰台,建於民國三十一年。此地原叫"葡萄翁",最後一任族長李蓋五因兄弟分居,造宅於此,嫌其地名俚俗,取名"高山仰止"之意更名。豪宅占地2000餘平方米,有房屋40餘間。建築飛檐翹角,精雕細琢,鬼斧神工,其匠心工藝絲毫不壓於與之遙相對應的大水井。寬闊的院壩,高大的正廳,壯觀的繡樓,整齊的配殿,錯落相間的廂房,以及精巧繁縟細膩的木核石雕,令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可惜好境不長,李蓋吾輩因兵匪之患,不得不舉家重返大水井,憑藉天險和固城掙扎著拒敵,以求守住和延續李氏土司王朝的輝煌與榮耀。
景區內還有一座天然“龍橋”,位於龍橋河上,該橋實為天然形成的地下穿洞,俗名“自生橋”,為斷裂地層上下盤之間的岩溶地貌。“橋”面距龍橋河水面207米,兩岸懸崖絕壁,唯此外行人可通,達於重慶奉節。古時這裡曾被作為李氏家庭的天然刑場,橋側有巨石一塊,突懸於河上,犯了族規的人便從此處推下。橋側有山名尖刀觀,如一面巨大的旗幟直插雲天。
“龍歸井,鳳棲山”是關於李蓋五高祖李廷龍、李廷鳳兄弟的遷棲入川的神話,揉合成了一首興業發家的神曲,用三百餘年的苦心打造了李氏封建王朝的堡壘,譜寫了龐大一個家族的興衰歷程。從明末清初到民國年間,由東而西多次興建,集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風格特點,那一個個窗飾,一處處石刻,仿佛是凝固的音符,組成一部無聲而恢宏的土家民居建築交響樂,穿越歷史和時空在耳邊久久迴蕩。
200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

沿著寬敞的青石板路,拾級而上,映入眼帘的便是翹角凌空的朝門廡殿頂和高高懸掛於門楣的“青蓮美蔭”四個大字,攀護李白為祖先,借揚李氏身份不俗。氣派宏偉,不乏文化內涵。莊園前院更是氣度不凡,極盡創意,200平方米的院壩全用規格統一的平板青石鋪就,前廊拱卷歐式方柱粗壯挺拔,雕鑿精美,堆塑華麗。兩側吊腳雕樑畫棟,可謂匠心獨運,土漢結合,中西合璧。

李氏家族

清朝乾隆年間,湖南岳陽(巴陵縣五甲十三保)年成歉收,李家小有田產,但家大口闊(五子分別為:龍虎鳳凰顯),大兒子李廷龍提出入川謀生,乃帶上二弟廷虎入川,至巫山,廷虎病死,廷龍獨力難支,於是又回家,哀告父親(雙目失明)允許,帶上三弟廷鳳入川,艱苦跋涉,歷經生死。最後,來到夔州府(奉節龍門),告當地鄉鄰,為大戶黃氏傭工,種地煮酒,辛苦經營,後黃氏則敗落窮盪。李廷龍、李廷鳳娶當地女子為妻,共育八房人(興發芳述德澤茂盛),分家後,勤儉持家,不斷地擴大家業。李廷龍死後,葬大水井;李廷鳳死後,葬於今天雲陽縣普安鄉鳳凰山上,當地人稱為:“龍歸井,鳳歸山”。李氏幾代人下來,竟買下了今天利川北部,奉節,雲陽南部大片地方,成為遠近有名的大地主,一區之內,無外姓田產。財大氣粗後,方大興土木,建李氏祠堂,建學堂廟宇,更結交州縣官員,實川東豪族、書香門第耳。子孫中有李文郎者,官至荊襄道台,但做了過火事,未獲善果。到民國時期,李家的末代族長李蓋五(武、吾?),加強莊園的武裝力量,練兵造槍,乃一方強梁,曾與匪首賀國強兵戎相見。李氏族規極嚴,族長是典型的封建家長,族內如有那個女子不守婦德,比如未婚先孕的話,那是要被抓到龍橋判處死刑的,被推到幾百米深的河谷(龍橋河)中.但族人若在外面惹了事,外族人找上門來,族長還反倒為之極力開脫。當時人們說李家人:“逃得過國法,躲不過家法。”李蓋五是六縣的團總,還是奉節縣的參議員,他身材魁梧,在縣裡好說話,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解放後他及時順應潮流,交出了武裝,交出了土地財產,配合革命政權,得到了當時上層的明確指示:"好好保護,是個人才"。但形勢並沒有使他保全李氏一門,他本人被狂熱的農民們從奉節縣城騙回到他的莊園,被綁在火邊,活活烤死,一說餓死(或兩者兼而有之)。他守成的祠堂,興建的莊園也被破壞。李氏在各處的小族長和大大小小的地主們,多也落得個家破人亡。那些為人善良的,忠厚老實的,並且家業衰敗的,不少倒得以保存,延續後代。
其中,在今天雲陽縣普安鄉、蔈草鄉等地,保留下來了一族人。他們的派行(族譜)是:“正世光廷祖,永遠勝先宗。興隆昌萬代,國泰定英雄。”為李龍的後代。
解放後,大水井一帶地方劃歸湖北省利川市管轄。在動亂中保存下來的李氏宗祠在九十年代後被保護起來,成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進一步的修繕,成為一方名勝,為恩施州利川市著名景點

交通

從利川市城沿著改造升級後的利(川)奉(節)路(249)到達柏楊壩鎮大水井村

門票

平時50元,春節期間本地人20元(憑身份證購買),外地人30元。

景點等級

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