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井村委會

大水井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21.00公里, 國土面積13.12平方公里,海拔2460.00米,年平均氣溫11.50℃,年降水量98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有耕地1779.00畝,其中人均耕地0.89畝;有林地15662.50畝。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81戶,有鄉村人口1978人,其中農業人口1978人,勞動力13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73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9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71.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207戶通自來水,有30戶飲用井水, 有481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80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4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0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9.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9.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3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4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79.00畝(其中:田0.00畝,地1779.00畝),人均耕地0.89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15662.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水井村委會
  • 國土面積:13.12平方公里
  • 海拔:2460.00米
  • 年降水量:980.00毫米
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發展重點,基礎設施,文化教育,基層組織,發展重點,新農村建設,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9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5.60萬元,畜牧業收入192.4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15頭,肉牛85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13.5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9.50萬元, 工資性收入46.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71.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6.9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60人 ,在省內務工260人,到省外務工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81戶,共鄉村人口1978人,其中男性1026人,女性952人。其中農業人口1978人,勞動力130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3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9.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4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7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0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6688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42.54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只要問題和困難:人畜飲水困難,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衛生較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解決人畜飲水,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問題;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發展中草藥。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357戶通自來水,有35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6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73.3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4 戶(分別占總數的42.86%和20.73%)。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面;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16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9 輛,機車17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90畝,有效灌溉率為2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戶;建有小水窖23口。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 磚混、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4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25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距離烏龍鎮中學17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1人,其中小學生87人,中學生34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3人,黨員中男黨員21人,女黨員2人。 團員64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農民收入水平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種植花椒、核桃。

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新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後都採取了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成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