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是一本2018年出版的圖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氣治理與可持續發展
- 作者:郭蘇建
- 類別:自然科學類圖書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308185790
《大氣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是一本2018年出版的圖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大氣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是一本2018年出版的圖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簡介 郭蘇建,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獲碩士學位。曾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後赴美留學,獲田納西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現任教育部“長...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能滿足當代人發展的需要,又不損害人類後代滿足其自身需要和發展能力的發展方式。換句話說,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是為了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河南省實際而制定的條例。2024年3月27日,在河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防治大氣污染,應當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持源頭治理,規劃先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佳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能源結構。 防治大氣污染,應當加強對燃煤、工業、機動車船、揚塵、農業等大氣污染的綜合防...
《內蒙古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旨在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和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於2018年12月6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並公布,共十一章七十四條,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發布 內蒙古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大氣污染...
二、各級人民政府要深入宣傳北京市進一步貫徹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和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性、緊迫性,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和廣大市民的環境意識,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工作,自覺遵守防治大氣污染的各項規定。 三、市和區、縣人大常委會要加強對同級人民政府大氣污染防治工...
專題二 環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的國際進展 中國跨境風電項目的建設模式、梯度轉移及減排潛力研究——以中巴經濟走廊優先項目為例 森林城市建設對大氣質量的影響 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出口隱含碳分析 天然氣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套用 氣候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深度融合的機遇、挑戰與對策 專題三 環境治理與產業政策的探索...
因此,我們要實施可持續發展,關注民生,加大大氣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重新給人們一個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的環境。大氣污染物 大氣污染物是指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排人大氣的並對人類或環境產生的有害影響的那些物質。大氣污染物的種類很多,根據其存在的特徵可分為氣溶膠狀污染物和氣體狀態污染物兩類。氣溶膠類污染物...
第三條 防治大氣污染,應當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持源頭治理,規劃先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佳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能源結構。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採取措施,控制或者逐步削減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
可持續發展包含兩個基本要素或兩個關鍵組成部分:“需要”和對需要的“ 限制”。滿足需要,首先是要滿足貧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對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對未來環境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限制,這種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將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統如大氣、水體、土壤和生物。決定兩個要素的關鍵性因素是:(1)收入再分配以保證...
第一條 為防治大氣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管理。第三條 大氣污染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重點加強工業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防治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是202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陳詩一。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我國大氣污染防治與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問題,內容涉及大氣污染演化與經濟成因分析、能源要素錯配與全要素生產率變化、霧霾治理與經濟發展理論模型構建、納入大氣污染防治的綠色發展評估指數、潔淨空氣的經濟...
(2)降低主要是窮人對遭受自然災害和農產品價格暴跌等損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續生存的基本條件,如衛生、教育、水和新鮮空氣,保護和滿足社會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為全體人民,特別是為貧困人民提供發展的平等機會和選擇自由。能力建設 如果說,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等內容的協調發展構成了可持續發展戰略...
保山市隆陽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實施方案由隆陽區人民政府頒布並實施。導語 區直有關部門:《隆陽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實施方案》已經區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檔案內容 大氣環境保護關係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國家高度重視,人民民眾普遍關注。當前,我區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優良,但局部呈...
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環境及發展委員會所發表的布倫特蘭報告書所載的定義,其意即: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
第一條 為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必須將大氣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畫、城市建設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將區域性大氣環境保護費用納入...
(三)制定《辦法(草案)》是上海邁向新世紀,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需要 上海正朝著到21世紀初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的目標邁進,到2010年,上海將為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奠定基礎,並初步確立國際經濟中心城市的地位。經濟、社會和城市建設的持續、快速發展,對城鄉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市是孤立地發展,還是通過地區經濟的發展,建立合理的城市與地區經濟的聯繫,也關係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城市功能的分散,達到人口的分散和布局的合理,有利於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要有區域經濟的觀念。城市住宅的模式或人居模式,也直接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城市是先建設後治理,還是建設與治理同步...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大氣污染防治。第三條 防治大氣污染,應當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遵循源頭治理、...
第一條 為了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保障公眾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大氣污染防治應當以實現良好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第...
現將《固始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固始縣人民政府 2014年2月17日 詳細內容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十八大和國家及省第七次環保大會精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使全縣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可持續發展...
2002年8月31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與雲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共建的“東南亞氣候與環境聯合研究中心”在雲南大學成立。2012年8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與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聯合成立了“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協同創新中心”。2023年11月,第一屆地球系統數值模擬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科學院大氣...
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遠近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施策、限期完成”的原則,加快重點污染源治理,加強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著力保障清潔能源供應,推動轉變能源發展方式,顯著降低能源生產和使用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促進能源行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全國空氣質量...
第一條為防治大氣污染,改善本市大氣環境質量,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第三條防治大氣污染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本市大氣污染防治...
第一條 為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大氣污染防治堅持以人為本、環境...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二版)分為上、中、下篇,共10章內容。上篇包括地球環境遇到的問題,能源與環境保護,大氣污染及防治,水體污染及防治、固體及其他環境污染與防治。中篇包括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和實施途徑,環境保護實施途徑,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和經濟模式,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下篇包括5個環境監測基礎實驗...
第三節 生物多樣性銳減 閱讀材料3—1 尼羅河的災難 複習與思考 第四章 環境污染防治技術 第一節 大氣污染治理技術 第一節 廢水的處理技術 第五章 我國的環保方針、政策及管理制度 下篇 可持續發展概論 第六章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與實踐 第七章 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第八章 人口與可持續發展 第九章...
三環內禁止經營露天砂場,砂石料運輸車輛嚴格按照規定路線通行,國控點和省控點周邊三公里範圍內不得有經營性砂場。〔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相關縣(市、區)政府(管委會)〕31.加強工業企業料堆場治理。持續做好工業企業料堆場監督管理工作,工業企業料堆場物料儲存落實煤場、料場、渣場揚塵污染控制技術...
4到 2030 年,推動實現 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環境目標,深化生態環保合作領域,全面提升生態環保合作水平。深入拓展在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核與輻射安全、生態環保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合作,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惠及沿線國家,生態環保服務、支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共建綠色、繁榮與友誼的“一帶一路”。三、突出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