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提出
可持續發展是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個新的發展觀。它的提出是應時代的變遷、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續發展”概念是1987年由
布倫特蘭夫人擔任主席的世界環發委員會提出來的。但其理念可追溯至20世紀60年代的《
寂靜的春天》、“太空飛船理論”和羅馬俱樂部等。1989年5月舉行的第15屆聯合國環境署理事會期間,經過反覆磋商,通過了《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聲明》。
戰略含義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是,經濟發展,保護資源和保護
生態環境協調一致,讓子孫後代能夠享受充分的資源和良好的資源環境。同時包括:健康的經濟發展應建立在生態可持續能力、社會公正和人民積極參與自身發展決策的基礎上;它所追求的目標是:既要使人類的各種需要得到滿足,個人得到充分發展;又要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不對後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威脅;它特別關注的是各種
經濟活動的生態合理性,強調對資源、環境有利的經濟活動應給予鼓勵,反之則應予以擯棄。
所謂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行動計畫和綱領,是國家在多個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總稱,它要使各方面的發展目標,尤其是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目標相協調。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
里約召開,會議提出並通過了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21世紀議程》,並且要求各國根據本國的情況,制定各自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計畫和對策。1994年7月4日,國務院批准了我國的第一個國家級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
戰略目的
可持續發展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可持續發展”亦稱“持續發展”。1987年
挪威首相
布倫特蘭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聯合國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
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這一定義得到廣泛接受,並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取得共識。我國有的學者對這一定義作了如下補充:可持續發展是“不斷提高人群生活質量和環境承載能力的、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滿足其需求能力的、滿足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需求又未損害別的地區或國家人群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還有從“三維結構複合系統”出發定義可持續發展的。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r.
布朗教授則認為,“持續發展是一種具有經濟含義的生態概念……一個持續社會的經濟和
社會體制的結構,應是自然資源和生命系統能夠持續維持的結構。”
基本要素
可持續發展包含兩個基本要素或兩個關鍵組成部分:“需要”和對需要的“ 限制”。滿足需要,首先是要滿足貧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對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對未來環境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限制,這種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將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
自然系統如大氣、水體、土壤和生物。決定兩個要素的關鍵性因素是:(1)收入
再分配以保證不會為了短期存在需要而被迫耗儘自然資源;(2)降低主要是窮人對遭受自然災害和農產品價格暴跌等損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續生存的基本條件,如衛生、教育、水和新鮮空氣,保護和滿足社會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為全體人民,特別是為貧困人民提供發展的平等機會和選擇自由。
綜合國力
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下具有可持續性的
綜合國力。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力、
科技創新能力、
社會發展能力、政府調控能力、
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
從可持續發展意義上考察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不僅需要分析當前該國所擁有的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研究支撐該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的變化
趨勢。
關於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研究,是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條件、機制和準則為據,全方位考察和分析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各構成要素在國家間的對比關係及其各要素對綜合國力的影響,系統分析和評價綜合國力及各分力水平,對比分析並找出不足,同時提出相應對策和實施方案,以期不斷提升綜合國力,達到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總體
戰略目標。
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去衡量
綜合國力,使綜合國力競爭統一於可持續發展的巨觀框架內,從而適應社會、經濟、自然協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從觀念、作用、
評價標準等方面對綜合國力進行全面的再認識。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價值準則是國家在保持其
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的基礎上,推動包括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內的廣義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過程。顯然,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內涵決定了在提升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過程中,
科技創新是關鍵手段,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是基礎,經濟系統的健康發展是條件,
社會系統的持續進步是保障和基礎。
面臨問題
當代資源和
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向人類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些問題既對科技、經濟、
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目標,也使經濟發展日益受到人們重視的
綜合國力研究達到前所未有的難度。在目前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要增強本國的綜合國力,都無法迴避科技、經濟、資源、
生態環境同社會的協調與整合。因而詳細考察這些要素在綜合國力系統中的功能行為及相互適應機制,進而為國家制訂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決策提供理論支撐,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提高國力
隨著社會知識化、科技信息化和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人類世界將進入可持續發展
綜合國力激烈競爭的時代。誰在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上占據優勢,誰便能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奠定更為牢靠的基礎與保障,創造更大的時空與機遇。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將成為爭取未來國際地位的重要基礎和為人類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主要標誌之一。在這樣的重要歷史時刻,我們需要把握決定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需要清楚自身的地位和處境、優勢和不足,需要檢驗已有的同時制定新的競爭和發展戰略,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的總體
戰略目標.
戰略要求
它的要求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認識到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後代的應負的
責任,並有與之相應的道德水準。
我國
人口基數大,今後十五年還將增加近兩億人口,這對農業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整個經濟建設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計畫生育的
基本國策,嚴格控制人口數量增長,大力提高
人口質量。我國耕地、水和礦產等重要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較低。今後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對資源總量的需求更多,環境保護的難度更大。必須切實保護資源和環境,統籌規劃國土
資源開發和整治,嚴格執行土地、水、森林、礦產、海洋等
資源管理和保護的法律,實施
資源有償使用制度。要根據我國國情,選擇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
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堅持資源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克服各種浪費現象,提高
資源利用效率。要綜合利用資源,加強污染治理,植樹種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
生態環境。總之,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為子孫後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這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心。 在人類文明史上,科學技術是
社會發展的無可替代的巨大動力。科學技術作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但是,科學技術這把雙刃劍的負面影響是帶來了能源危機、資源枯竭、環境污染、人口爆炸、糧食短缺等全球問題。科學技術的軍事化提高了戰爭的殺傷力,加劇了東西方衝突,人類社會面臨著隨時都有可能遭到毀滅的危險。科學技術運用於改造自然使自然環境傷痕累累,自然失去平衡。
原則
公平性、共同性、持續性
總體思路
2012年6月1日,報告編寫領導小組的副組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出席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並介紹了該報告總體情況,對外正式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並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杜鷹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進一步深入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可以用五句話來概括:
一是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作為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決策。不僅要調整需求結構,要把國民經濟成長更多地建立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不僅要調整產業結構,我們要更好、更快的發展現代的製造業以及第三產業,更重要的是要調整要素投入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成長不能永遠老是依賴物質要素的投入,而是要把它轉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的素質提高和管理的創新上來。
二是要把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我們還是要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這個基本國策,在全社會的各個系統都要推進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
三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求,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叫代內平等,它實際上講的是人的平等、人的基本權利,可持續發展的所有問題,核心是人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要在圍繞以民生為重點來加強社會建設,來推進公平、正義和平等。
四是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實際上很多不可持續問題的根本解決要靠科技的突破、科技的創新。
五是要把深化體制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和合作作為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要建立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這樣的體制和機制,特別是要深化資源要素價格改革,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強化節能減排的責任制,保障人人享有良好環境的權利。
杜鷹強調,中國高度重視和積極推進民生的改善。近20年可以說是中國全體國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得到實惠最多的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