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詩經·大雅》第二篇。為先秦時代的詩歌。這是一首敘述周朝開國歷史的史詩,歷述周祖之德,突出歌頌了周武王在牧野打敗商紂王的勝利。《詩經》是漢族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明
- 出處:《詩經·大雅》第二篇
- 時代:先秦
- 詩歌類型:漢族詩歌
漢語詞語,拼音,釋義與詳解,明朝簡介,
漢語詞語
拼音
大明:dà míng
釋義與詳解
- 用《詩·大雅·大明》典義。
《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江山吟》:“江山自古屬人民,得民得國失民覆。逸鹿本從競中得,得人誰欲復失鹿。大人但聽唱《大明》,大人可聽吟《碩鼠》。金甌未見補殘缺,殘缺不補妨大部。今人輕評剩勇詩,當時統海尚無術。” - 指中國古代的朝代明朝
明朝簡介
明朝前期綜合國力強盛,經過幾個盛世,國力達到全盛,疆域遼闊。中後期由於與政治腐敗導致國力下降。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檢於煤山自縊殉國,明亡。隨後,滿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被殺,1683年清軍占領台灣,明鄭結束。
明英宗在位初期,朝中有“三楊”楊溥、楊士奇、楊榮主持政局,“海內清平’。1449年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虜,國家一度出現危機。但在明代宗與大臣于謙等人組織下,進行了京師保衛戰,最終擊退強敵,解除國家危機。明孝宗統治時期,君臣同心協力,國家呈現中興氣象,史稱弘治中興。明武宗沉溺遊樂,最終使明孝宗一脈絕嗣。明世宗即位後,引發大禮議之爭,清除宦官和權臣勢力,總攬朝綱。明世宗中後期,東南沿海任用胡宗憲、俞大猷等將領,平定倭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