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煤山)

景山(北京市西城區景山)

煤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景山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景山公園地處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占地32.3公頃,原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景山高聳峻拔,樹木蓊鬱,風光壯麗,為北京城內登高遠眺,觀覽全城景致的最佳之處。 在六百多年前的元代,該處是個小山丘,名"青山"。據傳明代興建紫禁城時,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煤山"俗稱。明永樂年間,將開挖護城河的泥土堆積於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萬歲山",又稱大內的"鎮山"。山下遍植花草、果木,有"後果園"之稱。封建帝王常來此賞花,習箭、飲宴,登山觀景,是一座優美的皇家花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景山公園
  • 地理位置:北京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32.3公頃
  • 開放時間:早6:30~晚21:00
  • 著名景點:綺望樓
名稱來源,歷史發展,景山景點,綺望樓,山脊五亭,壽皇殿,永恩殿、觀德殿,旅遊交通,

名稱來源

景山,元代,這裡有座小土丘,名叫青山,屬於元大內後苑的範圍。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宮時,曾在這裡堆過煤,所以又稱煤山。由於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軸線上,又是皇宮北邊的一道屏障,所以,風水術士稱它為 "鎮山"。明清時園內種了許多果樹,養過鹿、鶴等動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園,山上曾叫萬歲山。清順治十二年(1655),改名為景山。 景山名稱含意有三:首先是高大的意思。《詩·殷武》中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之句,說的是3000年前商朝的都城內有一座景山;其次,因為這裡是帝後們"御景"之地;再次,有景仰之意。該園1928年闢為公園。
景山一名是清初改稱的。山上的五座亭子,為乾隆年間興建。當時山上叢林蔽日,鹿鶴成群,生機盎然,極富自然野趣。

歷史發展

遠古時,景山同北海等處均為永定河故道。現在景山所處的河道地勢較高,在永定河改道後逐漸成為土丘。 遼代建設瑤嶼行宮(今北海公園瓊華島)時,將余土堆積此處。金代大定十九年,金章宗在該地南側建太寧宮,鑿西華潭(今北海),在此地堆成小丘,建成皇家苑囿,稱“北苑”。其山下環繞兩重圍牆,山上建瑤廣樓,稱為金中都十二景之一。
13世紀中期,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四年(1267年)建設大都,土丘一帶正處大都城中心,皇宮的核心建築延春閣以北,故被闢為專供皇帝游賞的“後苑”。苑內有熟地8萬平方米。元代皇帝曾在此躬耕,以昭示天下。時將原有金代小丘稱作“青山”,作為土丘的名稱。亦有說法認為元代此處又稱“鎮山”。
明洪武初年,工部郎中蕭洵參與拆毀元故宮,親覽後苑景色以及金殿、翠殿、花亭、氈閣等建築。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大規模建設城池、宮殿和園林。依據“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之說,紫禁城之北乃是玄武之位,當有山。故將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南海的泥土堆積在“青山”,形成五座山峰,稱“萬歲山”。明初,朝廷在景山堆煤,以防元朝殘部圍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因此該山又稱“煤山”。另據明代嘉靖年間的《北京城宮殿之圖》(藏於日本宮城縣東北大學圖書館),這裡又名“梓金山”。
山下遍植果樹,通稱“百果園”或“北果園”。在山東北隅建壽皇殿等殿台,供皇帝登高、賞花、飲宴、射箭。園內東北面的觀德殿原是明代帝王的射箭之所。山下豢養成群的鶴、鹿,以寓長壽;每到重陽節皇帝必到此登高遠眺,以求長生。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軍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檢縊死於萬歲山東麓一株老槐樹上。清軍入關後,為籠絡人心,將此槐樹稱為“罪槐”,用鐵鏈鎖住,並規定清室皇族成員路過此地都要下馬步行。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將“萬歲山”改稱“景山”。康熙十九年(1680年)春,康熙帝登景山眺望京師,見晨霧繚繞,霞光流雲,一派春色,即作詩一首,其中有“雲霄千尺倚丹丘,輦下山河一望收”之句。丹丘乃神仙居所,此處以其比喻景山。乾隆十四年(1749年),移建壽皇殿至景山正北面。乾隆帝在其《御製白塔山總記》中寫道:“宮殿屏扆則曰景山。”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變時,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景山受到嚴重破壞。景山公園 牡丹(10張)法軍進城後先上景山,十多人把守園門,不讓日軍進入,先放俄軍進入後才讓日軍進入。在景山五亭內的佛像中,四尊被掠走,各殿陳設寶物也被洗劫一空。待帝後迴鑾,景山已風華不再。到宣統帝遜位後,根據《清室退位優待條件》,景山仍由清皇室使用。民國13年(1924年),馮玉祥部占領景山,架設大炮,驅逐溥儀出宮。此後景山一度荒蕪,並時常有軍隊駐紮。
民國17年(1928年),景山被闢為公園,屬故宮博物院管理,修葺後供遊人觀賞。民國36年(1947年)9月25日之修正前《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第一條:“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直隸於行政院,掌理舊紫禁城全部並所屬天安門以內及大高殿清太廟景山皇史宬清堂子等處之建築物,及古物圖書文獻之整理保管展覽流傳事宜。”此規定與民國23年、民國25年之規定類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自1950年至1955年,景山被軍隊短暫使用,作為華北軍區防空司令部的防空陣地,曾設定雷達、探照燈等。1954年10月29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處致函中共中央劉瀾濤並彭真、習仲勛、陸定一、楊尚昆、蕭華,請求將北京市景山公園的華北軍區防空司令部防空陣地撤走後將原處改建為北京市少年兒童文化公園,並在其中設立少年宮、兒童體育場等場所,由北京市教育局和團市委共同管理,或由教育部和團中央共同管理。12月12日,彭真致函劉瀾濤並胡耀邦,同意將景山闢為少年宮。1955年6月1日,北京市少年宮正式投入使用。
1955年7月16日,景山公園重新開始迎接遊人。1957年,首都規劃委員會黨組在鄭天翔直接領導下在1957年總體規劃初步方案中,提出對以故宮為主體的一系列古建築採取堅決保護政策;對天壇、北海、景山、頤和園等公園,保持原有面積,禁止侵占。1957年景山被列為第一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1966年文革期間,全國紅衛兵大串聯,景山公園改稱“紅衛兵公園”。(北海公園稱“工農兵公園”)。並從1971年2月21日起關閉,直至1978年3月1日恢復開放。2001年,景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北海景山公園管理處一分為二,成立獨立的景山公園管理處,歸屬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

景山景點

綺望樓

綺望樓坐落於南門內,依山而築,樓閣三楹,建造華美。此處原是清代乾隆年間辦官學時,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在該樓東南側,清代時曾建有八旗子弟學校,今已無存。
富覽亭富覽亭

山脊五亭

景山由五座山峰組成,高43米,為舊時北京城內的制高點,東、西、北三面砌有爬山磴道。山頂五亭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造型優美,秀麗壯觀。居於中峰的叫萬春亭,是一座方形、三重檐、四角攢尖式的黃琉璃瓦亭,宏偉壯觀。其兩側是兩座雙重檐、八角形、綠琉璃瓦亭,西側的稱為"輯芳亭",東側的稱為"觀妙亭"。兩亭外側還有兩座圓形、重檐藍琉璃瓦亭,西為"富覽亭",東側的名叫"周賞亭"。舊時,每座亭內均設有銅鑄佛像一尊,統叫"五位神",又有代表甘、辛、苦、酸、鹹的"五味神"之稱。1900年被八國聯軍掠走四尊、砸毀一尊(萬春亭中的毗盧遮那佛)。五亭矗立山脊,中高側低,主從分明,左右對稱。更兼樑柱飛金,頂瓦映彩,綠樹環合,藍天相襯,構成一幅壯闊、精美的畫圖。遊人至此,必奮力登攀,以一睹首都壯麗迷人的無限風光為快慰!
北京市少年宮北京市少年宮

壽皇殿

壽皇殿位於中峰後的正北面,明代始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又進行重修,仿太廟建造,不僅規模宏偉,輝煌肅穆,而且自成一個完整的建築格局。原為清代的祭祖處,過去殿內供奉有清朝歷代祖先神像。解放後,該殿被闢為北京市少年宮。

永恩殿、觀德殿

永恩殿、觀德殿位於壽皇殿東,明代時是帝王的習射之所。自清代乾隆起,便改為停放帝後的靈柩之處。觀德殿現為少年宮圖書館。明末崇禎帝吊死之處 在景山東麓,原有一棵老槐樹,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的自縊處。因明朝末年政治腐敗,社會黑暗,豺狼當道,民不聊生,從而導致人民揭竿而起。1644年農曆三月十八日(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城時,崇禎見大勢已去,在走投無路之下,便逼死皇后,砍殺昭仁公主等,然後倉皇逃到景山,以發遮臉,吊死在駝背的老槐樹下,從此明王朝滅亡。陪同崇禎自盡的還有他的御前太監王承恩。原樹早已枯死伐除,現存槐樹為重新栽種的,並掛有說明牌,記述了這一歷史事實。
永恩殿永恩殿
2001年06月25日,景山以明、清古建築身份,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旅遊交通

乘車路線:
5路、609路西板橋下車;
58、60路景山東街下車;
111、124路景山東門下車;
101、103、109、124、685、609、614、619路故宮下車
票價:
成人:10元
學生(憑學生證):5元
老人(憑老人證):免費
開放時間:6:30~21:00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