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同思想
- 外文名: Great Harmony
大同思想,也就是中國的烏托邦思想。“大同”是中國古代對理想社會的一種稱謂,相當於西方的“烏托邦”。這種思想,源遠流長,最早所見出自《禮記·禮運》...
大同是中國古代思想,指人類最終可達到的理想世界,代表著人類對未來社會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徵即為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差異,沒有戰爭。這種狀態稱為“世界...
天下大同,原是古代儒家宣揚的“人人為公”的理想社會,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思想底框。天下大同是孔子的理想,他講“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中華民族應該親如一家,情...
大同社會是中國人思想傳統中最後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同社會,是全民公有的社會制度,包括權力公有和財物公有,而首先是權力的公有。權力公有的口號是“...
新大同思想由當代思想家林明(又名林永軍)先生創立。新大同思想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同等的人生起點,同等的公民待遇,同等的民主和自由權利。第二層含義是:...
不過,造成《禮運篇》膾炙人口的倒不在於它的主題和主要內容,而是由於冠於篇首的“大同小康”思想,為後世人描繪了一個民族理想中的世界圖案,故後世有“禮運大同”...
大同書是近代康有為著。1884年始作、成於1901至1902年,1913年在《不忍雜誌》上發表兩卷。1935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十卷本。利用今文經學的公羊三世說和《禮記·禮運...
大同小康論是古代思想家對理想社會的兩種構想。語出《禮記·禮運》,假託孔子之口,將古代社會加以美化,稱堯舜時代為“大同”,夏、商、周三代為“小康”,將“...
“世界大同”為國際政治術語,主要指人類對國際社會的一種理想理念,按古代說法即認為《禮記·禮運》篇的“大同”之說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響。...
《近代中國與新世界——康有為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是2007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蕭公權。...
《大同論》是一部與《聖經》、《金剛經》、《心經》、《古蘭經》、《道德經》、《論語》、《薄伽梵歌》、《資本論》等量齊觀的佳構寶典。具有震古爍今的理論...
大同兵變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一場軍隊譁變。明世宗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農曆八月,大同府巡撫都御使張文錦實行殘酷的統治,引起了軍隊的反抗。兵變的主要首領有郭鑒、柳...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基本解釋◎大同dàtóng (1) [Great Harmony,the confucian ideal of perfect society]∶我國古代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一種天下為公,人人平等的社會政治理想 (2) [be...
大同世界描繪的大道之世,人人有德,人人敬老,人人愛幼,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中國的思想》是199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溝口雄三,譯者是趙士林。本書前半部分主要通過與日本同類概念比較,探討了天、理、自然、公等中國思想史中應予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胡禮垣的“大同”思想。早在1871年,胡禮垣剛從香港中央書院畢業時,即準備撰寫《天人一貫》一書,將宗教、儒術、治學、法學融於一體,以孔子忠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