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思想

中國的思想

《中國的思想》是199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溝口雄三,譯者是趙士林。本書前半部分主要通過與日本同類概念比較,探討了天、理、自然、公等中國思想史中應予重視的概念,並對這些概念在宋代以降、迄於近代怎樣地完成了質的展開,分別做了重點考察,後半部分紹述了宋至清末哲學、政治、經濟思想的發展概況。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的思想
  • 作者:(日)溝口雄三
  • 譯者:趙士林
  • ISBN:9787504742292
  • 類別:文學-傳記
  • 頁數:130頁
  • 出版時間:1995年
  • 語言: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溝口雄三,1932年生,2010年去世,日本著名漢學家、中國思想史學家。1932年生於名古屋市,1958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科,1967年名古屋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修畢。歷任垮玉大學教養部助教授、教授;一橋大學社會學部教授;東京大學文學部教授。溝口雄三以研究中國宋代至現代思想史而享譽學界,並是日中專家研討項目“日中知識共同體”的骨幹成員。著作有《中國的思想》《作為方法的中國》《中國的衝擊》等。

目錄

上 篇
第1章 中國的“天”(上)——與日本的比較
天的觀念形成以前
天命觀念的形成
與古代日本的比較
天與政治
天的根據性
天的條理性
日本的天道觀與中國的生成調和的天
則天去私與道德·理法的天
第2章 中國的“天”(下)——從天譴到天理
天譴論的形成
漢代的天譴論
唐代天觀的變化
北宋天觀的變化
天理性的天觀
作為公理的天理
第3章 中國的“理”(上)——與日本的比較
“理”這個詞
日本的“理”
法與理
神與理
古學派的理觀
第4章 中國的“理”(下)——理氣世界觀
“天理”二字
理氣世界觀的誕生
理氣世界觀的結構
理氣論的展開
走向理氣一元論
天理人慾論的展開
肯定人慾的天理
作為社會性調和的理
情與理
第5章 中國的自然
日語的“自然”
歐語的“自然”
中國語的“自然”
日語中的“なのづがら”(自然而然)
中國的“自然”的展開
呂坤的“自然”
戴震的“自然”
和諧的自然
第6章 中國的“公”(上)——與日本的比較
公與オホヤケ
オホヤケ(“公”)的語源
“公”的語源
政治領域的オホヤケ與公
國家主義的オホヤケ與民族主義的公
公立與公有
ワタクシ(“私”)與私
第7章 中國的“公”(下)
天下為公
宋代的公
明末的公私
清末的公私
《大同書》
多數國民的公與少數專制者的私
孫文的“大同”
下 篇
第8章 宋學的興起
所謂“宋學”
宋學興起的背景
王安石的改革
新體制的秩序觀
朱子學的形成
朱子學的哲學特徵
第9章 宋學的發展
朱子學在日本的發展
日本對朱子學的吸收
近世社會的特徵
朱子學的東漸
朱子學在日本的變化
日本社會中的儒教
第10章 陽明學的興起
朱子學的滲透
朱子學的體制教條化
明初的朱子信徒
修正朱子學的動向
王陽明的致知格物說
新聖人觀
道德實踐的平民化
道德實踐主體的擴大
陽明學興起的背景
第11章 陽明學的發展
民眾道德的擴展
無善無惡論的興起
陽明學所完成的歷史作用
日本的陽明學
大鹽中齋的陽明學
西鄉隆盛的敬天愛人
第12章 16—17世紀的轉換(上)——君主觀的轉換
與日本的比較
明末的君主觀
新的君主觀
民的自私自利與皇帝的大私
清代的變遷
第13章 16—17世紀的轉換(下)——田制論的新發展
井田論的傳統
民土觀基礎上的新田制論
明末清初時期的田制論
清朝末期的田制論
土地國有論與公有論
作為中國近代開端的明末清初時期
第14章 從清代到近代(上)——從“封建”到地方分權
作為時代標誌的“封建”
明末清初時期的“封建”概念
地方官的當地論與地方自治
清朝中葉的封建論
清末的封建論
清末民初的連省自治運動
民國的“封建”
第15章 從清代到近代(下)——“大同”的近代思想
近代政治思想的吸收
洋務官僚對議院制的關注
設立議院的輿論
革命派的興起
辛亥革命與革命之後
孫文的三民主義
中國“大同”近代思想的特徵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