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信息化的理論與實踐

基礎教育課程信息化的理論與實踐

《基礎教育課程信息化的理論與實踐》是李鴻科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5月。

該書立足於基礎教育的信息化教學變革及長效發展機制,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探究信息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實踐的課程信息化道路。該書認為,課程信息化是信息化教學深入發展和實踐的有效策略,是解決中國小信息化教學中教師的困惑及教學實踐問題的嘗試與探索,迎合了中國小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心理訴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基礎教育課程信息化的理論與實踐
  • 作者:李鴻科
  • 類別:教育學著作
  • 字數:201千字
  • 首版時間:2015年5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對課程信息化概念、特點、本質、內容、信息化設計與開發、教學套用和評價等進行了比較詳細的闡述、分析和論證,並對課程信息化的實踐進行總結,提出課程信息化分層推進、上下兼顧、城鄉均衡的思路。

作品目錄

第一章 課程信息化的背景概述
第二章 基於新課程理念的課程信息化理論基礎
第三章 基於新課程目標的課程信息化內涵
第四章 基於新課程內容的課程信息化現狀研究及實踐探究
第五章 基於新課程實施的課程信息化套用模型構建
第六章 課程信息化分層推進構想
第七章 課程信息化研究結論與反思
參考文獻

創作背景

課程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元素,信息化教學的重點在於課程信息化,課程信息化的過程可以帶動教師信息化、帶動資源信息化、帶動環境信息化、帶動設施信息化、帶動管理信息化。同時,教學活動的實施是依據課程來展開的,有效的課程信息化可以實現課程形式的靈活轉變,可以實現課程內容的特色創新,可以探索新課程套用的最佳途徑,可以提高新課程教學的效果。課程信息化焦點更多傾注於實踐過程,在實踐中探索方法和策略,提煉理論和觀點,再經過實踐進行驗證和推廣,循環往復,不斷修改和完善,最後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夠推廣的、具有普適性的實踐方案。因此,課程信息化的研究在推進信息化教學方法創新,探討信息化教育套用技巧,提升信息化教學效果方面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基於此,《基礎教育課程信息化的理論與實踐》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課程信息化思路與中國小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內心訴求相吻合。課程信息化是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以課程為主體,通過課程內容分析,然後進行課程的信息化設計和開發,再進行信息化課程的教學套用,最後完成信息化課程的教學評價。課程信息化是信息化教學深入發展和實踐的有效策略,是解決中國小信息化教學中教師的困惑及教學實踐問題的嘗試與探索,迎合了中國小教師信息化教學的心理訴求。傳統教學中教師是個人備課,個人分析課程,個人上課。課程信息化過程強調團隊力量,強調集體備課形式,有專家參與,有技術人員參與,有學科教師參與,進行課程內容分析,依據新課程目標,分析內容知識點,把握課程重點和難點,思考每個知識點的信息化策略。緊扣課程內容的團隊分析不僅沒有抹殺個人備課的個性,反而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對課程內容的分析更加全面和深刻,對知識點、重點的把握更加準確。課程信息化的設計與開發融入了信息化教學設計思維,融入了製作的藝術美感,融入了視聽的聲畫對白,融入了動態的過程模擬與情境體驗,融入了技術創新的思維方法。使得課程作為承載和傳播科學知識的過程中有了藝術美感和娛樂元素,學習不再是枯燥無味,而是享受與好奇、體驗與樂趣的結合。所以,課程信息化設計符合教師渴望最佳化教學的心理追求。
該書指出,信息化課程的體驗式評價能有效促進中國小教師踐行新課程。信息化課程的教學評價綜合考慮到現行教學考核機制及評價機制的約束,把評價重心進行了分解,不再把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依據,也沒有走極端徹底拋棄成績作為評價依據,而是把成績作為評價依據的一部分。因為任何的學習都要先經過知識的學習過程,完後在理解的基礎上把知識變為智慧。所以,智慧是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之上的,知識的積累是“量變”,智慧的生成是“質變”,量變和質變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由此,以成績的方式對知識的考核或者考試也是有著一定的道理。除此之外對於學習能力的考核,學習過程的考核,學習體驗的考核,學習情感的判斷都是信息化課程的教學評價內容。這種評價與新課程思想吻合,符合新課程的評價要求,兼顧了現行考評機制的要求,對於支持教師大膽嘗試新課程平台,為教師探索新課程的教學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基礎教育課程信息化的理論與實踐》
2015年5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4591-3

作者簡介

李鴻科,教育技術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信息化教學設計、課程資源開發、數字視頻製作等,在《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等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