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缺失實驗診斷

基因缺失實驗診斷是指根據實驗室檢查所得的結果或數據,結合臨床相關資料和其他輔助檢查進行基因缺失診斷的方法。很多缺失因片段小,常規核型分析難以發現,需使用分子生物學手段才能檢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因缺失實驗診斷
  • 臨床意義:可以明確診斷基因缺失
檢查方法,臨床意義,

檢查方法

1.Southem印跡雜交
模板用量大,步驟繁瑣,放射性核素用量大,依賴於限制性酶切片段長度的多態性。若內切酶的選擇不當,很難正確反映基因片段缺失情況,對於純合子的單等位基因缺失,雜交方法無法檢測。此外,若待檢查的標本為純合子,其雜交法也無法檢測出。
2.聚合酶鏈反應
半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方法可直接從基因的拷貝數檢測其基因的狀態,可增加檢測的敏感性,此方法反應體系小,放射性核素含量少,操作簡便,周期短,有較高的敏感性,而且可以彌補Southem印跡雜交的不足。因此,半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方法是一種檢測染色體缺失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對大量標本的檢測時可作為初步篩選的方法,並配合其他的方法,是一種較理想的檢測技術。

臨床意義

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可以明確診斷基因缺失,在分子水平,基因缺失的片段大小變異很大,可從單個外顯子到大的基因組區段,可以為單等位基因缺失也可為雙等位基因缺失,也可繼發於其他常見的原發性核型異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