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我們的未來,兒童是世界未來的建造者,兒童時期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位於最重要的部分,是成為合格公民、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的基礎。如何培養好一個孩子,首先在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上抓起。一個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孩子,不管在學習上生活上都有一定的自制力、自控力、自覺性,擁有這些基礎,無論未來從事什麼行業、做什麼工作等,起到決定性作用。
培養兒童好行為,就是培養孩子擁有建設美好的人生和未來的能力,對孩子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是一切發展的基礎。作為父母,必須在兒童教育方面具備這方面的意識,只有父母重視了培養兒童好行為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為孩子的未來打好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培養兒童好行為的原則
- 外文名:The principle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good behavior
- 國策:計畫生育
- 措施:適當表揚、獎勵,適當給以批評
1、愛孩子,但不溺愛孩子。
沒有感受到愛的孩子,發展不會正常。愛並不是一味“提供”,不是要什麼給什麼,更不是還沒要,就已經準備好了、給了。嚴格要求不是不愛孩子,溺愛只會害了孩子,孩子就會不知道是非,不懂得尊重他人,自我中心就會演變成自私。
規矩,也就是有界限,能做的、不能做的規定下來。甚至早在一歲生日以前就立下來。比如:不大聲吵鬧、不打人、睡覺時不要抱等。有了規矩才有秩序。早年不立規矩,孩子會失控,長大了,在一個有規矩的社會中,就會處處碰壁,不受人歡迎,經常受挫折,反而非常痛苦。
教育要按規律行事。如果不懂得發展的規律,一定做不好教育工作。在心理方面,比如:嬰兒往往只有極短暫的注意力,不要讓孩子連續注意學習5分鐘以上(半歲以內),10分鐘以上(1歲以內)。逆反是兩三歲兒童的心理特點,不要在這個階段要他“聽話”,不聽就打。要理解、要疏導。五六歲的兒童好奇心特彆強,有時為了探個究竟,會“破壞東西”,應該理解、要正確對待。如果家長有了這些知識,他們就會理解不同年齡的孩子要不同對待,教育才會有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