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性質在心房顫動發生機制中的作用

回復性質在心房顫動發生機制中的作用

《回復性質在心房顫動發生機制中的作用》是依託武漢大學,由江洪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復性質在心房顫動發生機制中的作用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江洪
  • 依託單位:武漢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回復性質的特點是衡量激動波動態不穩定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發生風險的重要指標,以往對回復性質的研究絕大部分集中在心室顫動上,對心房關注較少。本項目在已有的工作基礎上,將回復性質引入心房領域,觀察心房回復性質的特點,探討回復性質在不同心房顫動(房顫)模型中和不同類型房顫患者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抗心律失常藥物對回復性質的影響,闡明回復性質與房顫發生風險以及與導管消融效果的相關關係,評價能否將回復性質作為治療房顫的新靶點;觀察P波電交替這一全新指標在房顫患者中的套用,評價P波電交替是否能成為評估房顫發生風險、評價治療效果的可靠指標。本項目充分考慮ERP、APD和CV隨心率動態變化的規律,試圖全面而系統評價回復性質在房顫發生中的作用以及套用前景,首次將P波電交替這一概念引入房顫領域,可能對於預測房顫發生風險以及預測導管消融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結題摘要

回復性質的特點是衡量激動波動態不穩定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發生風險的重要指標,以往對回復性質的研究絕大部分集中在室顫上,對心房關注較少。本項目將回復性質引入心房領域,觀察心房回復性質的特點及意義,本項目以基礎研究為主,臨床研究為輔。基礎研究部分:(1)構建了兩種不同的房顫模型,簡便易行,在我們後續的基礎研究中發揮穩定,可供同行借鑑和參考;(2)研究了自主神經干預對心房回復性質的影響,認為恢復曲線的斜率並不能完全解釋房顫的誘發和維持,恢復性質的離散可能是誘發房顫的重要因素。否定在回復性質的斜率在房顫誘發和維持中的作用,肯定了回復性質的離散度的決定性意義;(3)對比研究了迷走介導性房顫和6小時快速起搏介導性房顫的回覆性質,提示不同機制的房顫具有不同的心房回復性質,回復性質離散度增加是決定房顫是否增加的關鍵因素。(4)研究了APD電交替在房顫發生中的作用,得出心房APD電交替可能對房顫的誘發並無預測作用的結論;(5)根據心房回復性質的重要結論,我們進一步觀察對心房的回覆性質的干預是否影響心室的回覆性質,結果發現,提示自主神經干預(GP消融)不影響心室回復性質,即不增加正常心臟室性心律失常的風險;(6)研究了回復性質在無房顫患者和房顫患者中的特點,研究發現,對照組和房顫組各部位回復性質的斜率無顯著性差異,這與基礎研究的結論一致;(7)P波離散度是回復性質離散度在體表心電圖上的直接反映,因此,我們按照計畫進一步研究了P波離散度在心房顫動消融效果中的預測價值,結果發現,P波離散度不僅能預測房顫的發生,從我們的研究結果來看,亦是延遲癒合的敏感指標。本項目全面而系統評價了回復性質在房顫發生中的作用以及套用前景,首次提出回復性質離散度對於房顫誘發和維持的重要意義,肯定了P波離散度在預測房顫消融效果中的意義。本項目回答了房顫研究領域的許多關鍵問題,對於預測房顫發生風險以及預測導管消融效果起到重要作用,給臨床上對於房顫的防治提供參考和指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