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四大哈里發時期(‘Asr al—Khulafa’a1—Rashidun,632~661)
阿拉伯帝國 創建的早期歷史階段。亦稱正統哈里發時代。632年,
伊斯蘭教 先知
穆罕默德 逝世後,阿拉伯國家的政教領袖稱為“
哈里發 ”,意為“安拉使者的繼承人”。最初的四大哈里發由穆斯林公社選舉產生,依次為阿布·伯克爾(632~634在位)、歐麥爾·伊本·哈塔卜(634~644在位)、奧斯曼·伊本·阿凡(644~656在位)、
阿里 ·伊本·艾比·塔利卜(656~661在位)。他們4位前後執政29年,原以麥地那為都,阿里執政時遷都伊拉克庫法。這個時期隨著大規模的對外軍事擴張,伊斯蘭教開始向阿拉伯半島以外廣大地區傳播,史稱“阿拉伯的開拓時代”。
第一任 阿布·伯克爾·阿卜杜拉 (573年-634年8月23日)阿拉伯語名為:
ابو بكر الصديق 。
伊斯蘭教 歷史上的第一任
哈里發 (632年—634年在位)。
阿布·伯克爾生於
麥加 ,是當地的一名富商。當先知
穆罕默德 開始傳播伊斯蘭教時,阿布·伯克爾成為最早的支持者之一,並以其財產支持穆罕默德傳教。當穆罕默德遭到麥加貴族的威脅而不得不前往
麥地那 時,作為忠實追隨者的艾卜·伯克爾也參加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遷徙(
希吉拉 )。
619年,穆罕默德在其第一個妻子赫底徹去世後,娶了阿布·伯克爾的女兒
阿以莎 ;阿布·伯克爾因此成了穆罕默德的岳父。這無疑表明了先知對他的信任。穆罕默德去世後,阿布·伯克爾於公元632年6月8日被麥地那的宗教領袖們選為
穆罕默德 的繼任者——khalīfat Rasūl Allah(真主的使者的繼任者),即
哈里發 。他承擔了穆罕默德除預言外所有的一切職權。
在阿布·伯克爾的領導下,叛教的部落重返信徒行列,
阿拉伯人 也開始了對外征服之戰。阿布·伯克爾在與波斯
薩珊王朝 和
拜占庭帝國 的戰爭中均取得了勝利。在他去世後,歐麥爾·本·赫塔卜繼承了哈里發的職責。
第二任 奧馬爾·伊本·哈塔卜 ,又譯
歐麥爾 (عمر بن الخطاب,約591年-644年),是
伊斯蘭教 歷史上的第2任
哈里發 (634年起)。先知
穆罕默德 最著名的擁護者和戰友之一。
奧馬爾出生於麥加,早年當過牧羊人和商販,在低微的環境下長大。他的父親Khattab ibn Nufayl出身於一個中產階級多神論家庭。在那個尚未開化的時代,他受過良好教育、尚武,並且體格強壯。儘管奧馬爾廣受尊重且來自一個具有貴族血統的家庭,但他與其餘的古萊什族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在伊斯蘭創教前奧馬爾只是古萊什部落的普通一分子。
當穆罕默德開始宣講伊斯蘭道義時,奧馬爾致力於保護阿拉伯傳統的多神教信仰。他堅決反對穆罕默德,並積極迫害
穆斯林 。在早期傳說中,奧馬爾甚至斷然行刺穆罕默德。一個過路的穆斯林告訴他最好先處理好自己的家務,因為當時奧馬爾的妹妹和妹夫都已皈依
伊斯蘭教 。當抵達他妹妹的住所時,他發現她和她丈夫正在誦讀《
古蘭經 》上的詩篇。這激怒了他,使他與妹夫發生鬥毆。他妹妹為了保護丈夫而被奧馬爾誤傷,當看見她流血時,奧馬爾深感悔悟。為了表示和解姿態奧馬爾也讀了一段他妹妹剛剛念誦的經文。據說因為被經文感染,奧馬爾當天就皈依了伊斯蘭教。當奧馬爾向古萊什族酋長Abu Jahl報告他改變信仰後,據傳酋長怒斥他:“神詛咒你!”奧馬爾從此公開在
克爾白 為伊斯蘭教禱告,部落酋長Abu Sufyan和Abu Jahl對此大為憤怒然而只能坐視。這一行徑進一步使得穆斯林對公開傳播伊斯蘭教信心大增,因為沒有人敢於阻撓奧馬爾的禱告。
奧馬爾於622年遷居
麥地那 ,他是最早遷居麥地那的移民者之一。在那兒他成為
穆罕默德 的兩大主要顧問之一(另一位是
艾卜·伯克爾 )。他參與了Badr、Uhud、Khaybar的戰鬥和奇襲敘利亞,及許多其他的戰役,成為穆罕默德的親密戰友。625年,奧馬爾的女兒Hafsah嫁給了先知穆罕默德。
艾卜·伯克爾被推舉為新一任領導人,即
哈里發 。麥地那本土的穆斯林準備推舉他們自己的領導人。這粉碎了麥地那本土居民與麥加移民所達成的一致。艾卜·伯克爾與奧馬爾兩人雙雙參加了會議,經過一天的商討後,奧馬爾主動宣誓效忠於伯克爾。伊斯蘭選民跟著也向伯克爾效忠,服從穆罕默德給出的種種暗示:艾卜·伯克爾將成為他的繼承人。
艾卜·伯克爾在位時間很短,他行使職權的大部分時間都被叛教戰爭所占用,在這次戰爭中一些部落企圖脫離穆斯林聯盟。奧馬爾當時是伯克爾的主要顧問。在
艾卜·伯克爾 於634年去世後,奧馬爾被指定為繼承人。
在奧馬爾任哈里發時期,伊斯蘭帝國以空前的速度進行擴張,征服了
美索不達米亞 、波斯的部分領土並最終滅亡當時統治波斯的
薩珊王朝 ,並從
拜占庭帝國 手中奪取了埃及、
巴勒斯坦 、北非和
亞美尼亞 。636年在
大馬士革 附近進行的耶爾穆克之戰中,奧馬爾以少勝多,結束了拜占庭帝國在
敘利亞 的統治。雖然伊斯蘭帝國一開始就向外擴張,那些被征服土地上的人民(尤其是
波斯人 )在發展伊斯蘭文化方面做了重大貢獻。
在636年的
幼發拉底河 畔的阿爾-卡迪西亞會戰中,
阿拉伯人 以少勝多大敗波斯人。會戰過程中阿拉伯將領Sa`d ibn Abi Waqqas包抄了薩珊大軍並擊殺波斯將領Rostam Farrokhzād。
637年,在漫長的
耶路撒冷 圍城之後,阿拉伯軍隊得以和平進城並簽定條約。早幾年的時候元老曾宣布他不會與除哈里發本人之外的任何人簽訂條約。由於這個原因,奧馬爾在穆斯林軍完全控制周邊領土之後,親自來到耶路撒冷。為了穆斯林與基督徒雙方利益,奧馬爾謙恭地與他身旁騎驢的侍從一起入城。據說他已經把門戶交還給該城居民經由正統基督徒長老索福容尼斯,在簽訂和平協定之後(今天被稱作“奧馬爾條約”)。
奧馬爾讓長老帶領他去古老的猶太神廟遺址。當奧馬爾發現遺址覆蓋於污漬之中時,他十分震驚。那是因為羅馬人發起了把它用作賣堆的風俗。奧馬爾當場跪下用手去清理。當穆斯林們看到他的行動後也紛紛跟隨他,馬上
阿克薩 的全部地區,約25英畝,被清理乾淨。其後,一個木質的
清真寺 在遺址南部被建立,這就是今天
阿克薩清真寺 。奧馬爾被一個已皈依伊斯蘭教的拉比Ka'ab al-Ahbar帶領參觀了遺址的奠基石。這塊石頭被柵欄包圍,許多年以後
倭馬亞王朝 的
哈里發 在遺址之上修建了
圓頂清真寺 。
占領耶路撒冷之後,奧馬爾為其他信仰的成員居住於城中樹立起極度的尊敬。自從猶太人從聖地被逐出後500年來的第一次,他們被允許實踐他們的信仰並居住在耶路撒冷附近。根據
猶太百科全書 ,70個家庭在城中定居下來。奧馬爾還許可了一些協定(被稱為奧馬爾盟約),與基督教信徒一起,確立了他們在穆斯林統治之下的權利與義務。
作為一個征服者,奧馬爾主導了多項改革並全面檢視了國家政策。他在新征服的土地上確立並發展了行政部門,包括一些新的政府部門和官僚機構,並主持了穆斯林統治區域的人口普查。在他的統治下,駐軍的城市如
巴斯拉 、
庫法 被建立及擴展。638年,他主持擴展和修復了麥加的
大清真寺 和麥地那的
先知清真寺 。他開始組織編撰伊斯蘭法典,於此同時,他下令驅逐Najran和Khaibar的基督教及猶太教團體,並禁止非穆斯林在
漢志 省居住三天以上。
作為一名領導者,奧馬爾因他簡單嚴厲的生活方式而聞名。與被盛世陶醉和易受同時代其他領導者影響不同,他的生活態度相比穆斯林聲勢弱小且被迫害時並沒有什麼改變。公元639年,他繼位為
哈里發 4年後、希吉來(指穆罕默德從
麥加 遷徙
麥地那 的歷史事件)17年後,制定了伊斯蘭曆法(回曆),以希吉來為紀元。
644年,奧馬爾一世被一名信仰基督教的波斯
奴隸 刺殺。
第三任 奧斯曼·伊本·阿凡 (阿拉伯語:عثمان بن عفان , 574年~656年6月17日),為
伊斯蘭教 歷史上的的第三任
哈里發 (644年~656年在位)。
遜尼派 認為他是四位“
正統哈里發 ”中的一位;而
什葉派 則認為他與前兩位哈里發一樣是篡權者。
奧斯曼·伊本·阿凡出身於
麥加 古來氏族中的
倭馬亞家族 ,年紀比先知
穆罕默德 略小。在以兄長
阿布·蘇富揚 為代表的大部分倭馬亞家族成員激烈反對穆罕默德傳布伊斯蘭教時,奧斯曼卻是穆罕默德最初的信徒和最親密的戰友之一。奧斯曼並且與穆罕默德的女兒結婚。當穆罕默德被迫離開麥加後,奧斯曼和妻子參加了伊斯蘭教徒向
衣索比亞 的移民(當時移民的穆斯林家庭共有15個),以及後來向
麥地那 的移民。
644年11月3日第二任哈里發奧馬爾·伊本·哈塔卜遇刺身亡之後,奧斯曼被推舉為第三代哈里發。他執政時期的特點是,大量任用倭馬亞家族成員擔任要職。奧斯曼的堂弟、
大馬士革 總督
穆阿維葉 在奧斯曼任哈里發時成為整個
敘利亞 的總督。在奧斯曼統治時期,最後編定了伊斯蘭教的聖典
古蘭經 。然而,什葉派一直否認奧斯曼對古蘭經定型的功績。什葉派認為,古蘭經中原有的許多關於先知的堂弟和養子、也是什葉派的第一代
伊瑪目 阿里 的篇章由於奧斯曼的偏見而被刪改了。
古蘭經,該書的標準版是由奧斯曼編訂 雖然奧斯曼任內滅亡波斯的薩珊王朝,將
阿拉伯帝國 的版圖大為擴大,並且編纂成伊斯蘭教的聖典古蘭經而有不小的貢獻,但是奧斯曼也因為用人唯親而引發周遭人士的不滿。656年,來自
伊拉克 和埃及的反對者在麥地那包圍了奧斯曼的住所。6月17日,奧斯曼被破門而入的反對者刺殺。當奧斯曼被刺時,他正在閱讀古蘭經。
在奧斯曼·伊本·阿凡遇刺後,其侄穆阿維葉反對先知的侄子阿里成為哈里發;他公開展示奧斯曼的血衣,暗示奧斯曼為阿里所害。奧斯曼的遺體被安放在麥地那。
第四任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阿拉伯語:
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約598年10月23日、599年或600年3月17日—661年1月28日)是
伊斯蘭教 創始人、
先知 穆罕默德 (穆聖)的堂弟及女婿,在656年至661年間統治
阿拉伯帝國 。
遜尼派 穆斯林 視阿里為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的
正統哈里發 ;
什葉派 穆斯林視阿里為第一代
伊瑪目 ,又視阿里及其後裔為穆罕默德的正統繼承者。阿里及其後裔都是穆罕默德祖系
聖裔 的成員。穆斯林社會因對阿里繼承人身分的問題發生分歧而分成遜尼及什葉兩派。
許多資料都顯示,在穆罕默德在世時,阿里是唯一一個出生在
麥加 聖域
克爾白 的人,克爾白是伊斯蘭最神聖的地方。阿里的父親及母親分別是阿布·塔利布·伊本·阿布德·穆塔里布(Abu Talib ibn Abd al-Muttalib)及法蒂瑪·賓特·阿薩德(Fatima bint Asad),但他卻是由穆罕默德家族撫養的,而穆罕默德則由叔叔阿布·塔利布撫養成人。當穆罕默德受到真主默示時,阿里是首批接受神示的其中一人,他將畢生奉獻給
伊斯蘭教 。
穆罕默德起程前往
麥地那 後不久,阿里亦追隨而去。穆罕默德告訴阿里,他已經接受了真主的指示,要將女兒
法蒂瑪 嫁給阿里。穆罕默德在麥地那領導民眾的十年里,阿里表現活躍,他領導戰士作戰,又傳送命令及信息,他幾乎參與了所有保衛穆斯林社會的戰事。
第三任哈里發
奧斯曼·本·阿凡 被刺殺後,阿里被穆罕默德的同行者選為哈里發,他在任內遇到反抗及內戰。661年,他在庫法的
清真寺 進行禮拜時被襲,數天后逝世。
在
伊斯蘭文化 里,阿里因其勇氣、知識、信念、正直、對伊斯蘭教不屈的奉獻、對穆罕默德的忠誠、平等對待所有穆斯林及對敵人的寬容而受人尊敬。阿里是古蘭經注釋、伊斯蘭法學及宗教思想上的權威人士。阿里在幾乎所有
蘇非教團 里的地位崇高,他的影響力貫通整個
伊斯蘭教史 。
哈里發時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