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帝國史話:阿拉伯帝國
- 類型:中世紀史(476~1640年)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7836356
- 品牌: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作者:尚勸余
-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頁數:328頁
- 開本:16
- 定價:56.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世界帝國史話:阿拉伯帝國》所要介紹的便是其中之一——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亦稱伊斯蘭帝國,或阿拉伯—伊斯蘭帝國。在這個多民族、多語言、多宗教和多種社會形態的龐大帝國中,阿拉伯人的兩大法寶:宗教和語言,一直處於優勝地位,伊斯蘭教為國教,阿拉伯語為國語。伊斯蘭和阿拉伯構成這個帝國的兩大標誌和特徵。
作者簡介
尚勸余,1961年生,陝西省長武縣人。畢業於西北大學,1984年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96年晉升為副教授,2001年晉升為教授。現為華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南亞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世界歷史與歷史哲學的教學與研究。著有《尼赫魯時代中國和印度的關係》、《聖雄甘地宗教哲學研究》、《尼赫魯與甘地的歷史交往》、《尼赫魯研究》、《印度人》等書。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篇孕育與發端
第一章伊斯蘭文明的誕生
二、居民與習俗
三、古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
四、歷史大轉折時期
五、聖地與先知
六、迫害與遷徙
七、麥地那基地與聖戰
八、征服麥加與統一阿拉伯半島
九、先知歸真與歷史評價
第二章四大哈里發時期
一、爭奪“哈里發”之位
二、平定部落叛亂
三、伊斯蘭遠征
四、初征敘利亞告捷
五、雅穆克戰役
六、征服埃及
七、入主波斯
八、歐麥爾的文韜武略
九、強弩餘威
十、血濺古蘭經
十二、“神化”的阿里
中篇崛起於興盛
第三章倭馬亞王朝
―、穆阿威葉的統治
二、內戰硝煙再起
三、進軍君士坦丁堡
四、東征西討
五、逐鹿歐洲
六、帝國概貌
七、文化藝術生活
八、紙醉金迷的統治者
九、矛盾與危機
十、王朝傾覆
第四章阿拔斯王朝
一、黑衣大食
二、遠交近攻
三、哈里發國家治理
四、帝國盛世
五、宗教生活與伊斯蘭化
六、宮廷百態
七、百姓生活畫面
八、文化成就
九、群星閃爍
十、科學巨子
下篇衰落與滅亡
第五章帝國的分裂
一、禁衛軍主政
二、後倭馬亞王朝
三、白衣大食的中興之主
四、世界珍珠
五、分崩離析
六、收復失地運動
七、埃及的嬗變
八、馬格里布諸王朝
第六章帝國的衰亡
一、布韋希王朝
二、塞爾柱王朝
三、十字軍東征
四、薩拉丁反攻
五、花拉子模國
六、成吉思汗西侵
七、帝國終結225
結語228
參考書目231
附錄:阿拉伯帝國統治者列表232
上篇孕育與發端
第一章伊斯蘭文明的誕生
二、居民與習俗
三、古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
四、歷史大轉折時期
五、聖地與先知
六、迫害與遷徙
七、麥地那基地與聖戰
八、征服麥加與統一阿拉伯半島
九、先知歸真與歷史評價
第二章四大哈里發時期
一、爭奪“哈里發”之位
二、平定部落叛亂
三、伊斯蘭遠征
四、初征敘利亞告捷
五、雅穆克戰役
六、征服埃及
七、入主波斯
八、歐麥爾的文韜武略
九、強弩餘威
十、血濺古蘭經
十二、“神化”的阿里
中篇崛起於興盛
第三章倭馬亞王朝
―、穆阿威葉的統治
二、內戰硝煙再起
三、進軍君士坦丁堡
四、東征西討
五、逐鹿歐洲
六、帝國概貌
七、文化藝術生活
八、紙醉金迷的統治者
九、矛盾與危機
十、王朝傾覆
第四章阿拔斯王朝
一、黑衣大食
二、遠交近攻
三、哈里發國家治理
四、帝國盛世
五、宗教生活與伊斯蘭化
六、宮廷百態
七、百姓生活畫面
八、文化成就
九、群星閃爍
十、科學巨子
下篇衰落與滅亡
第五章帝國的分裂
一、禁衛軍主政
二、後倭馬亞王朝
三、白衣大食的中興之主
四、世界珍珠
五、分崩離析
六、收復失地運動
七、埃及的嬗變
八、馬格里布諸王朝
第六章帝國的衰亡
一、布韋希王朝
二、塞爾柱王朝
三、十字軍東征
四、薩拉丁反攻
五、花拉子模國
六、成吉思汗西侵
七、帝國終結225
結語228
參考書目231
附錄:阿拉伯帝國統治者列表232
文摘
著作權頁:
赫蒂徹40歲時,破除當時的一切習俗,不顧父母和親友的反對,向小她15歲的青年穆罕默德先知求婚。據說,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用了一個計謀:在關鍵時刻用美酒把赫蒂徹的父親灌醉。他們的婚姻非常姜滿,互敬互愛,相得益彰。赫蒂徹富裕高潔、慈善可愛、性格堅強、品質高尚、精明強幹,既是穆罕默德先知至愛的妻子,又是他的事業的支持者。赫蒂徹不是用優裕的物質生活,而是以年長的妻子所特有的那種成熟和穩重來吸引穆罕默德先知的。她希望他不變初衷,成為自己理想的終身伴侶。在這方面,赫蒂徹比她同時代的女性獲得了更大的成功。穆罕默德先知雖然年輕氣盛,精力旺盛,但他忠於赫蒂徹的愛情,/從不與其他女性往來,赫蒂徹在世期間,他並沒有別的妻室。赫蒂徹為穆罕默德先知生了六個子文,四個女兒,兩個兒子。不幸的是,只有小女兒法蒂瑪死於其父之後,其餘子女都先他而逝。
穆罕默德先知與赫蒂徹結婚,大大改變了他的生活條件和社會地位,生活從此變得舒適而安定,從而有閒暇時間去總考和研究他所感興趣的社會和宗教問題。有許多事情使他深感不安:豪門貴族的跋扈專橫,過分地追逐財富,貧富懸殊,愚昧的偶像崇拜,對邪惡精靈的信仰,不良的惡習,酗酒成風,不平等的兩性關係,活埋女嬰,各地的分裂和殘酷的械鬥等。穆罕默德先知思考了這一切,憂慮萬分,對社會現實越來越感到不滿,試圖尋找一種救世良方。
在中東,從遠古以來,凡是有一些家財並在思想和感情上為社會上的操勞和疾苦所煩擾的人,有一種退居到某夼偏僻的地點去靜思的習慣。穆罕默德先知在結婚後就開始遵循這種習俗。據傳說,穆罕默德先知當時常到麥加城郊一座名叫希拉山的一個山洞裡去隱居靜悟。他身帶乾糧,一去就是十天半月,有時長達一個月,然後回到赫蒂徹身邊,為下次去山洞準備吃的。穆罕默德先知在希拉山洞獨自靜思和祈禱,度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經過15年的冥思苦想,穆罕默德先知決定依據前人的思想素材,經過加工,獨樹一幟,創立伊斯蘭教,將麥加的首要神靈——安拉,奉為惟一的神靈。他的思想和主張都以安拉(即真主)的意志出現,用安拉降示“啟示”的方式頒布。
赫蒂徹40歲時,破除當時的一切習俗,不顧父母和親友的反對,向小她15歲的青年穆罕默德先知求婚。據說,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用了一個計謀:在關鍵時刻用美酒把赫蒂徹的父親灌醉。他們的婚姻非常姜滿,互敬互愛,相得益彰。赫蒂徹富裕高潔、慈善可愛、性格堅強、品質高尚、精明強幹,既是穆罕默德先知至愛的妻子,又是他的事業的支持者。赫蒂徹不是用優裕的物質生活,而是以年長的妻子所特有的那種成熟和穩重來吸引穆罕默德先知的。她希望他不變初衷,成為自己理想的終身伴侶。在這方面,赫蒂徹比她同時代的女性獲得了更大的成功。穆罕默德先知雖然年輕氣盛,精力旺盛,但他忠於赫蒂徹的愛情,/從不與其他女性往來,赫蒂徹在世期間,他並沒有別的妻室。赫蒂徹為穆罕默德先知生了六個子文,四個女兒,兩個兒子。不幸的是,只有小女兒法蒂瑪死於其父之後,其餘子女都先他而逝。
穆罕默德先知與赫蒂徹結婚,大大改變了他的生活條件和社會地位,生活從此變得舒適而安定,從而有閒暇時間去總考和研究他所感興趣的社會和宗教問題。有許多事情使他深感不安:豪門貴族的跋扈專橫,過分地追逐財富,貧富懸殊,愚昧的偶像崇拜,對邪惡精靈的信仰,不良的惡習,酗酒成風,不平等的兩性關係,活埋女嬰,各地的分裂和殘酷的械鬥等。穆罕默德先知思考了這一切,憂慮萬分,對社會現實越來越感到不滿,試圖尋找一種救世良方。
在中東,從遠古以來,凡是有一些家財並在思想和感情上為社會上的操勞和疾苦所煩擾的人,有一種退居到某夼偏僻的地點去靜思的習慣。穆罕默德先知在結婚後就開始遵循這種習俗。據傳說,穆罕默德先知當時常到麥加城郊一座名叫希拉山的一個山洞裡去隱居靜悟。他身帶乾糧,一去就是十天半月,有時長達一個月,然後回到赫蒂徹身邊,為下次去山洞準備吃的。穆罕默德先知在希拉山洞獨自靜思和祈禱,度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經過15年的冥思苦想,穆罕默德先知決定依據前人的思想素材,經過加工,獨樹一幟,創立伊斯蘭教,將麥加的首要神靈——安拉,奉為惟一的神靈。他的思想和主張都以安拉(即真主)的意志出現,用安拉降示“啟示”的方式頒布。
序言
阿拉伯帝國是世界中世紀史上空前龐大強盛的帝國之一,是人類歷史星空中一顆光彩奪目、輝煌璀璨的明珠。阿拉伯帝國起源於廣袤浩瀚、荒漠漫漫的阿拉伯半島,狂放彪悍的阿拉伯人,高舉伊斯蘭教旗幟,在聖戰的吶喊聲中,走出阿拉伯半島,東征西戰,南攻北伐,以摧枯拉朽之勢,吞併西亞,橫掃北非,席捲西南歐,進兵藥殺水,飲馬印度河,建立起一個西起庇里牛斯山和大西洋東岸,東至印度河和中國西部邊境,北起中亞的綠色山谷,南至撒哈拉沙漠,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空前廣大的帝國。
阿拉伯民族起源於荒野遊牧的“蠻族”,然而他們又是一個勤勞勇敢而富於智慧的民族。他們與被征服地區的民族互相融合、相互學習、共同前進,不僅創造出富庶豐足的物質生活,而且創造出繁花似錦的精神生活。他們不僅翻譯和保存了古典文化,而且把東西方文化冶為一爐,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舉世矚目的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阿拉伯民族對人類文明和世界文化史所做出的不朽貢獻,不得不說是人類的一大幸運,也是一大曠世奇蹟。
阿拉伯帝國亦稱伊斯蘭帝國,或阿拉伯一伊斯蘭帝國。在這個多民族、多語言、多宗教和多種社會形態的龐大帝國中,阿拉伯人的兩大法寶:宗教和語言,一直處於優勢地位,伊斯蘭教為國教,阿拉伯語為國語,兩者構成這個帝國的兩大標誌和特徵。今天的伊斯蘭世界和阿拉伯國家,就是昔日阿拉伯帝國的印證。
本書突破了傳統的阿拉伯帝國歷史編寫體例和寫作方法,按照阿拉伯帝國產生、發展和衰亡的內在邏輯與進程,分上、中、下三篇,系統展現了阿拉伯帝國孕育與發端、崛起與興盛、衰落與滅亡的宏偉歷史畫卷。本書在真實性與趣味性、學術性與可讀性相結合方面,做了初步嘗試,力圖以流暢生動的筆觸,嚴謹求實的態度,既形象生動地展示一幕幕有血有肉的歷史活劇,又深入獨到地評析重大的歷史人物、事件和現象。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博採眾長,廣泛吸收國內外研究成果,參閱了二十餘本專著和譯著,書目附後,謹對各位作者和譯者,深表謝忱。
尚勸余
2013年11月於華南師範大學中區519斗室
阿拉伯民族起源於荒野遊牧的“蠻族”,然而他們又是一個勤勞勇敢而富於智慧的民族。他們與被征服地區的民族互相融合、相互學習、共同前進,不僅創造出富庶豐足的物質生活,而且創造出繁花似錦的精神生活。他們不僅翻譯和保存了古典文化,而且把東西方文化冶為一爐,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舉世矚目的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阿拉伯民族對人類文明和世界文化史所做出的不朽貢獻,不得不說是人類的一大幸運,也是一大曠世奇蹟。
阿拉伯帝國亦稱伊斯蘭帝國,或阿拉伯一伊斯蘭帝國。在這個多民族、多語言、多宗教和多種社會形態的龐大帝國中,阿拉伯人的兩大法寶:宗教和語言,一直處於優勢地位,伊斯蘭教為國教,阿拉伯語為國語,兩者構成這個帝國的兩大標誌和特徵。今天的伊斯蘭世界和阿拉伯國家,就是昔日阿拉伯帝國的印證。
本書突破了傳統的阿拉伯帝國歷史編寫體例和寫作方法,按照阿拉伯帝國產生、發展和衰亡的內在邏輯與進程,分上、中、下三篇,系統展現了阿拉伯帝國孕育與發端、崛起與興盛、衰落與滅亡的宏偉歷史畫卷。本書在真實性與趣味性、學術性與可讀性相結合方面,做了初步嘗試,力圖以流暢生動的筆觸,嚴謹求實的態度,既形象生動地展示一幕幕有血有肉的歷史活劇,又深入獨到地評析重大的歷史人物、事件和現象。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博採眾長,廣泛吸收國內外研究成果,參閱了二十餘本專著和譯著,書目附後,謹對各位作者和譯者,深表謝忱。
尚勸余
2013年11月於華南師範大學中區519斗室
名人推薦
用鞭子就可以得到的地方,我不用寶劍;用舌頭就可以得到的地方,我不用鞭子。
——倭馬亞王朝創立者穆阿維葉
——倭馬亞王朝創立者穆阿維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