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阿拉伯科學文化興起的歷史背景,1.2 阿拉伯科學文化的成就,1.3 阿拉伯科學文化對後世的影響及其衰落,第二節 歐洲中世紀的科學技術的曲折發展,2.1中世紀歐洲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背景,2.2中世紀前期科學技術的停滯,2.3中世紀後期科學技術的復甦,2.4 中世紀歐洲科學技術的發展,2.5 中世紀歐洲科學技術發展的總結和反思,
1.1 阿拉伯科學文化興起的歷史背景
一、 阿拉伯帝國的建立
阿拉伯人祖先可追溯到閃米特人,與猶太人同源。阿拉伯帝國(630年—1258年)是中世紀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國家,由穆罕默德在630年統一阿拉伯半島後逐步擴張形成。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將阿拉伯帝國稱為大食。歷史上,阿拉伯帝國又分為四大哈里發時期、倭馬亞王朝(白衣大食,661-750)時期和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750-1258)時期。
四大哈里發時期(哈里發——Khalifah):
(1)艾卜·伯克爾(632-634年)
(2)歐麥爾(634-644年)
(3)奧斯曼·伊本·阿凡(644-656四大哈里發年)
(4)阿里(656-661年)
倭馬亞王朝時期(661-750):
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亞即位哈里發,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了倭馬亞王朝。
倭馬亞王朝仿效拜占庭帝國的政體,設定了政府機構,並繼續實行由阿拉伯軍事貴族執政的政策。
阿拔斯王朝時期(750-1258):
750年,貴族阿布·阿拔斯(750-754年在位)推翻倭馬亞家族的統治,建立阿拔斯王朝,成為東起印度洋、西瀕大西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政教合一的大帝國。
阿拔斯王朝在建立後最初的近100年,是阿拉伯帝國的極盛時代。史稱“百年鼎盛”時期。
9世紀中葉後,突厥人逐漸取得權勢,阿拔斯王朝進入分裂和衰落時期。哈里發逐漸只享有宗教領袖地位。
1258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率領蒙古軍隊攻陷巴格達,殺死哈里發,阿拉伯帝國滅亡。
二、阿拉伯先期對中亞文化的態度
阿拉伯的征服和伊斯蘭教的傳播,對於以前中亞對的文化肯定有所打擊。11世紀時的作家比魯尼曾說,阿拉伯的征服者們,特別是屈底波,曾在波斯、索格底亞那、花剌子模等地把那裡的知識分子和他們的書籍通通消滅了。巴爾托里德認為此事不大可能,但阿拉伯人對異教文化的敵視和破壞是不能否定的。中亞地區以前肯定是有粟特文的文獻,也肯定遭到阿拉伯人的破壞。阿拉伯人常將原有的襖祠和佛寺改建成清真寺,對於佛像、壁畫予以破壞,佛經、文物往往付之一炬。所以,這類文物更多的是在中國的新疆、敦煌等地有所發現,而在中亞則所見甚稀。
1.2 阿拉伯科學文化的成就
一、阿拉伯科學文化興起的原因
一是阿拉伯帝國範圍內的埃及、敘利亞、兩河流域、伊朗等地,在人類文明時代的開端就已有了發達的生產力和先進的文化。
二是阿拉伯半島原來就是東西方之間經濟往來的要道。
三是伊斯蘭教有著與基督教不同的特徵。
二、阿拉伯科學技術文化的成就
科學源於希臘,技術取自羅馬。光榮屬於希臘,輝煌歸於羅馬。
阿拉伯帝國的學者們保存並傳播了古代文化。成立了專門的翻譯機關——“智慧館”,還把許多古代作品例如希臘亞里斯多德、柏拉圖、歐幾里得、 阿基米德、托勒密的著作譯成阿拉伯文。
馬蒙於830年在巴格達創立的“智慧館”,與亞歷山大里亞的繆塞昂相似,設有2個天文台、1個翻譯館、1個圖書館。10世紀開羅有一所智慧宮,藏書200萬冊。13世紀巴格達有30多所學館(Madrasa)。
1. 阿拉伯鍊金術與化學
鍊金術在阿拉伯人手中發展成為一門較大的學科, 英文“鍊金術”(alchemy)一詞正來自阿拉伯文。
從今天的眼光看,鍊金術無疑不能稱作科學,因為其追求的目標是“使賤金屬變成貴金屬”。但從歷史角度來看,其確實是一門“準科學”,既有理論依據,又有實用目的,促進了近代化學的產生。
阿拉伯人的鍊金術主要受亞歷山大希臘化傳統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中國和印度煉丹術的影響。其主要有下面兩個代表人物。
賈比爾·伊本·哈揚:他對鍊金術的最大貢獻是提出了金屬的兩大組分理論,認為所有的金屬都由硫和汞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這一理論在鍊金術士的化學實驗中引入定量分析的方法。而在賈比爾的著作中,也記載了大量有價值的化學實驗。由賈比爾所開創的鍊金術傳統,摒棄了傳統的神秘主義成分,是近代化學的先驅。此外,他還是硫酸和硝酸的發現者,對化學中的煅燒和還原過程作了科學的解釋,改進了金屬純化、融化和晶化的方法。
阿爾·拉茲:生前是巴格達一個非常最著名的醫生,繼承了賈比爾的傳統,重實驗,輕神秘之術,著有《秘密的秘密》,在賈比爾的組分理論上增加鹽作為第三種組分。汞、硫、鹽的三組分理論一直流行到17世紀波義爾的《懷疑的化學家》出版。他把物質分為動物、植物和礦物三大類。
此外:阿拉伯的化學貢獻還有天平、明礬、王水、硼砂、碳酸鈉等和一些化學方法。
2. 阿拉伯數學
大數學家阿爾·花刺子模(780-850)提出了“代數”的概念,給出二次方程“還原、對消”的代數解法,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代數學,把未知數叫“根”。其《復原與化簡算術》(已失傳)的一部分被譯為拉丁文,作為歐洲的數學教科書一直用到16世紀。此外還有著作《地球形狀》。
阿拉伯人把三角學作為獨立的數學分支來研究,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人編成了三角函式值表,促進了天文學的發展。(奈綏爾丁、阿爾·巴塔尼)
阿爾·卡西:1427年著《算術之鑰》,求π=3.141592 65358979325。
阿拉伯人還最先引進印度的數字和十進位制,並通過西班牙將印度數字傳入歐洲,逐漸取代了羅馬數字,這對近代數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進作用。此外,阿拉伯人還翻譯並命名了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
但是,阿拉伯的數學缺乏邏輯性和符號,這是東方民族的通病。
3.阿拉伯天文學
阿拉伯天文學也稱為伊斯蘭天文學或穆斯林天文學,主要來源於印度和古希臘。
從公元9世紀起,阿拉伯人在巴格達、大馬士革、開羅、科爾多瓦等地建立了當時世界一流的天文台,並研製了相當精密的天文觀測儀器,如象限儀、渾儀、日晷、星盤、地球儀等,形成了許多天文觀測和研究中心。
另外,阿拉伯人也翻譯了其他民族天文學的一些成果,如托勒密的《至大論》(Almagest),其書名就是阿拉伯人定下的。
阿爾·巴塔尼(Al-Battani)是阿拉伯最傑出的天文學家,曾經長期進行天文觀測工作。其最大成就是撰寫一部實用性很強的巨著《薩比曆數書》。此書共57章,系統而全面地闡述了三角函式、黃赤交角、行星的黃經運動、地月距離、交食計算、天文儀器、星占學、行星運行表等。
阿爾·畢魯尼(Al-Buruni)是阿拉伯傑出的科學家,長期旅居印度,逝世於阿富汗的甘孜那,在溝通印度和阿拉伯文化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他探討了地球以地軸自轉的理論,提出了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學說。其地球自轉和日心說思想,對後來的哥白尼創立日心體系有著直接的影響。
伊本·尤努斯(?-1009)是法蒂瑪王朝(綠衣大食)最著名的天文學家。曾編製成著名的《哈基姆歷表》,不但計算和提供了各種天文數據,而且記載了運動的理論和方法;其中談到用正交投影的方法,解決了許多球面三角的問題。
阿爾·畢魯尼
阿爾·查爾卡利(Al-Zarkali,又譯為宰爾嘎里)是後倭馬亞王朝(白衣大食)著名的天文學家。對托勒密的體系進行修正,取消了水星的本輪,將其均輪改為橢圓;於1080年編制了《托萊多天文表》,在歐洲使用了近200年。
4.阿拉伯物理學
阿爾·哈曾(又譯為阿爾·海塞姆、阿爾·哈金),是繼阿基米德之後又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所著7卷本《光學集錦》(又譯為《光學全書》、《論光學》或《論視覺》)。他還研究了球面鏡、拋物面鏡以及球面像差問題;最早使用“網膜”、“角膜”、“玻璃體”、“前房液”等術語。他認為,所有的光線都來自於太陽,人之所以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了太陽光。阿爾·哈曾的著作助推了近代早期科學。克卜勒直接繼承了其光學研究成果。
阿拉伯學者還製作了許多精密儀器,測量物質的密度和大氣層引力。
阿爾·哈曾(965-1039)
阿爾·畢魯尼很認真地研究過物質的比重問題,精確地測定過18種寶石和金屬的比重;也曾經用連通管原理解釋地下的天然噴泉。
阿爾·哈茲尼還發現空氣也有重量,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從液體推廣到空氣中。
5.阿拉伯醫學
阿維森納(Ibn Sina,又譯為伊本·西那或伊本·西拿,980-1037),西方人亦稱之為阿維森納(Avicenna),被譽為阿拉伯的“醫學之王”。其代表作《醫典》成為後世醫藥學的經典,《醫典》長達百萬字,內容涉及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治療學、製藥學、衛生學、飲食學等多方面的知識,記載藥物760多種,堪稱醫學指南。從問世到16世紀在歐洲重版達15次之多,可見流傳之廣泛、影響之深遠。他對化學現象的觀測資料收錄於《醫藥手冊》(又有譯作《藥劑書》)中。
阿爾·拉茲(Al-Razi,即累塞斯,又譯阿爾·拉齊)曾任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醫院的院長,被譽為“阿拉伯的蓋倫”。有醫學著作100多種,其中最重要的是《醫學大全》(又譯《醫學集成》或《萬國醫典》)與《天花與麻疹》(又譯《天花與麻疹的鑑別》)。
6.阿拉伯其他科學和各種技術工程簡介
阿維森納(各種科學):《醫典》不僅涉及醫學,而且還包括了自然觀、地質學、礦物學和植物學的知識。曾從事於“關於礦物的成因和分類”的重要工作。他認為山的形成有必然原因,即激烈的地震;也有偶然原因,如水的侵蝕等。
賈希茲(動物學):《動物之書》匯集了阿拉伯、波斯和希臘的動物學資料,研究了大約350種動物,並按運動方式將其分為四大類。
阿爾·花剌子模(地理學):著有《地形》(又譯《地形志》)一書。
雅庫特(地理學):(又譯為雅古特、雅各特)著有6卷本《地理辭典》 (又名《地名詞典》)綜合了當時阿拉伯人的地理知識,被譽為古代地理學百科全書。
馬蘇迪(地理學):《黃金草原》百科全書式著作,成為以後數百年間的自然史和地理學著作的資料源泉。
阿爾·畢魯尼(地理學):《城市方位坐標的確定》,是大地測量學的先驅。他認為印度河谷原為古海盆地,後來由於泥沙沉積形成。
農業栽培技術:通過嫁接等栽培技術來改良水果品種,許多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生產技術介紹和傳播到歐洲甚至美洲。如小麥、大麥、稻米、椰棗、橄欖等。
金屬冶煉技術:白銀、黃金、鐵等。
水利技術:注重水利建設的計算和測量工作,並在西亞和北非等地區築壩攔河、興修水渠、掘井。例如地下暗渠供水系統“坎兒井”,解決乾旱地區的供水問題。
1.3 阿拉伯科學文化對後世的影響及其衰落
一、阿拉伯科學技術的特點:
開明的文化政策;
發達的文化設施;
自由的學術交流;
充滿了實用色彩;
科學像希臘,技術像羅馬,科學和技術沒有溝通;
典型的東方專制型科學,科學興衰與君主高度相關。
二、阿拉伯科學技術的貢獻:
發現隱藏起來並且被忘記的希臘知識的寶藏,成為了科學知識的“冷藏庫”,之後返銷歐洲,促進了文藝復興,在時間上溝通了歐洲古代和近代。
阿拉伯成為東西方交流的重要樞紐,在空間上溝通了東方和西方。
在一些具體學科上做出巨大貢獻。
三、文化角度看阿拉伯科學文化衰落的原因
首先,傳統伊斯蘭文化本身的固有缺陷阻礙社會發展。
反對貧富不均,強調社會公平,保護弱者是伊斯蘭教古蘭經的三大核心思想之一。伊斯蘭教認為安拉是萬物的主人。財富是安拉的賜予,眾人是安拉的子民,財富分給眾人就是給安拉。對於阿拉伯民族來說,財富的施捨與接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富人有責任幫組窮人發展,窮人也有權利要求或接受施捨。這反映出阿拉伯民族的一個典型特點——“財富喜散不喜聚”。大量的財富沒有用於財富的再創造和社會發展,而用於維護社會公平,保證社會和諧。這種過於注重公平而忽略效率的發展模式可以說帶有一定的反商品經濟的特點,一方面與現當代席捲全球的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矛盾,導致阿拉伯國家的發展缺乏經濟支撐和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也造成部分阿拉伯人民習慣安於現狀接受他人施捨,失去追求發展的動力。
其次,阿拉伯國家對伊斯蘭文化精髓的執行不力是導致其衰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儘管伊斯蘭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瑕不掩瑜,伊斯蘭文化中包含的大量精髓文化仍值得大力學習和弘揚,可惜阿拉伯民族將這些文化扭曲或視而不見,也可以歸結到執行不力吧。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伊斯蘭主張人人平等,不分膚色、語言、種族和國籍,禁止在人與人之間設定一切種族、地位和財富的虛假界限,認為全人類都是安拉養育的同一家庭成員,但是近幾十年的阿拉伯世界現狀說明阿拉伯國家並沒有將伊斯蘭教的人人平等觀念付諸執行。
最後,伊斯蘭文化的固步自封和倒退是導致阿拉伯世界衰落的直接原因。
歷史上,阿拉伯世界曾不斷吸收他國知識文化來豐富自己,如著名的“百年譯經”運動。它主要發生在約公元830年至930年。期間,阿拉伯民族翻譯了希臘各個學科的最重要著作,重譯了托勒密的《天文大集》,翻譯了畢達哥拉斯的《金色格言》和希波克拉第與格林的全部著作,以及柏拉圖的《理想國》和《法律篇》、亞里士多德的《範疇篇》等。麥蒙哈里發(813~833在位)為了更好地組織全國的譯述和科研活動,在巴格達創建了最高學術機構——益智館(又稱智慧館),優秀的譯著常常受到哈里發的獎賞。這一時期的重要譯著除了托勒密的天文學,希波克拉第的醫學,歐幾里德的幾何學,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的哲學等;另外還有印度的數學、波斯的文學、藝術等等累計達數百部之多,翻譯運動不僅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養料,為阿拉伯文明十一二世紀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樹立了阿拉伯文明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然而,阿拉伯國家卻將“反對異教,統一對外”的思想發展到極致,阿拉伯各國都形成了單一民族、單一文化和單一信仰,對異國文明缺乏最起碼的包容力的封閉社會。
第二節 歐洲中世紀的科學技術的曲折發展
從5世紀(476)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這1000多年裡,是封建制度在歐洲建立、發展和衰落的時期,史稱“歐洲中世紀”。
中世紀的歐洲與同一時期的中國和阿拉伯地區相比,科學技術暗淡無光。然而,在這個最黑暗的世紀裡,正醞釀著一場更為深刻的革命,從而給歐洲的科學技術振興帶來了希望。
2.1中世紀歐洲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背景
一、歐洲中世紀的發展脈絡
(一)歐洲中世紀前期(5~11世紀)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日耳曼人在西歐和南歐建立了一批小國,並迅速向封建制過渡。在歐洲封建社會剛剛建立的最初幾個世紀,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成了社會的主要經濟形態。在歐洲封建社會裡,除了國王、封建貴族的統治之外,基督教會的勢力很大,幾乎成為主宰一切的權力中心。
在教會的摧殘下,學術沒有了生機,科學也成了教會恭順的婢女。基督教的統治使歐洲成了科學文化落後、學術氣氛沉悶的黑暗世界,這一情況從5世紀一直持續到10世紀。
(二)歐洲中世紀後期(12~15世紀)
11世紀末,西歐社會生產力有了長足的發展,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城市崛起。從11世紀起,教會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和封建主勾結在一起,以宗教的名義,發起十字軍東征。歐洲人入侵東方後,發現了在歐洲已經消失了卻仍在當地存在的古希臘文化的殘存,歐洲人將他們帶回後,最終導致了文藝復興的出現。
14~15世紀,歐洲出現了早期的文藝復興運動。到16世紀時,文藝復興運動達到了高潮,終於迎來了歐洲封建制度的末日。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成就最高的復興三傑分別為: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特徵是人文主義(Humanism),具體表現在科學、宗教、文學、藝術和教育等諸多方面。
文藝復興運動的直接後果是促進了歐洲近代文學藝術的繁榮。不僅出現了藝術史上不朽的繪畫和雕刻,而且也產生了一批古典文學名著,如義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談》、西班牙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英國莎士比亞的喜劇和悲劇作品等。
文藝復興運動的第二個結果是促進了科學的解放。宗教的精神獨裁被打破,自由探討學術的氣氛高漲,對於繼承古代優秀遺產、打破教會權威、消除封建愚昧進而拓寬近代科學、文化、藝術和思想的發展道路,都具有無與倫比的歷史意義。2.1.1 基督教的興起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二、基督教的興起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基督教發端於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環境,1至5世紀基督教創立並從以色列傳向希臘羅馬文化區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所允許的宗教。393?(380?、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它為國教。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公元最初兩個世紀,羅馬帝國對基督教極盡壓制和迫害,但耶穌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跡,反而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
羅馬帝國(前27年—395年),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扶菻,是古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羅馬曾經有數百年的共和制歷史,但自從斯巴達克斯起義以後,羅馬進入了軍人執掌政權的時代,並通過兩次“三巨頭執政”後,屋大維被封為“奧古斯都”,成為羅馬的獨裁者,從此羅馬進入了“羅馬帝國”時代。
羅馬疆域的全盛期是圖拉真(公元98——117年)統治時期。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將羅馬帝國的首都遷到了拜占庭,並命名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他的兩個兒子分別繼承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分裂後,西羅馬帝國本是作為真正地羅馬帝國存在,因為羅馬帝國的大部分都在這裡。而東羅馬帝國地理位置較為優越,則是打算守住亞歷山大大帝打下的基業。
在西羅馬帝國,蠻族入侵使帝國支離破碎,近代歐洲各民族、各國家開始形成。公元410年,蠻族軍隊攻陷羅馬,在羅馬城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洗劫,羅馬幾成空城。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最後一名皇帝被廢,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三、基督教會勢力的膨脹與基督教哲學的統治
中世紀(約公元476—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是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到東羅馬帝國滅亡(公元1453年)的這段時期。
由於歐洲中世紀國王權力相對較小,且長時間沒有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因此教會勢力得以乘機擴張,擁有大量莊園和武裝。基督教神學也成為封建統治的支柱。因此,神學在知識領域享有最高特權,從根本上否定研究自然和學習科學的必要性,科學成為了神學的皇后。
除此之外,歷史上希臘科學文化的可觀遺產也被毀滅殆盡。西羅馬帝國於公元476年瓦解後,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公元527—565年)一度收復西羅馬帝國故土,但他卻下令封閉希臘柏拉圖學園,燒毀亞歷山大圖書館,給文化帶來不可磨滅的損失。
亞里士多德的學說在中世紀初期也是被禁止的,但經過經院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的演繹後,一個介於基督教義和亞里士多德主義的體系又被建立,亞里士多德的學說變得權威而至高無上。
托馬斯·阿奎那確立了亞里士多德主義在教會神學中的統治地位。他的哲學觀點後世稱之為托馬斯主義。1323年被追謚為聖徒,1567年被命名為教義師,並被稱為“普世教會博士”。
經院哲學家們把亞里士多德的每一句話都視為真理,這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自然科學的發展。但是,也不得不承認,與開始時期的教父哲學相比,經阿奎那演繹的經院哲學對自然科學有相對的促進作用。由於經院哲學要通過自然科學來論證上帝和聖經教義,又在另一方面刺激人們去研究自然科學。
2.2中世紀前期科學技術的停滯
教皇格里哥利一世公然宣稱:“不學無術是信仰虔誠之母”。
教會推行的信條和準則是“啟示高於理性”、“知識服從信仰”、“哲學(包括科學)服從神學”。
宗教所風行的是“聖人”奧古斯丁(公元354—430)的遺訓:“從聖經以外獲得的任何知識,如果它是有害的,理應加以排斥;如果它是有益的,那它是會包含在聖經里的。”奧古斯丁的體系達到了教父哲學的頂峰,這是古典——基督教文明最後的偉大產品,是垂死的古代流傳給野蠻的繼承者的遺產。
在拜占庭帝國,文化相對而言較為進步,君士坦丁堡成為了保持希臘科學的中心。但拜占庭的學者較為保守,少有創造。這些學者只是對阿基米德和阿波羅尼烏斯的著作做了一些注釋性的工作。
波埃修斯(約公元480年—524年)出版了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著作和一些有關數學、幾何學、天文學和音樂的著作,被稱為“早期中世紀導師” 。
卡西奧多斯(約公元490年—580年)認為研究《聖經》也需要世俗科學,因此他在修道院建立了動植物園,開修道院研究科學的傳統。他還著有《論七藝》。
在公元600年,西班牙主教聖·伊西多爾編纂了百科全書式的著作《論物性》以及《起源》。8世紀時,英國僧侶比德又利用這套書和普林尼的《自然史》,寫出了《論物性》,是當時自然知識的總匯。
威廉(公元1080年—1145年)在著作《宇宙的哲學》中提出了粒子說,被作為異端而反對。
中世紀前期歐洲手工業衰敗,一些昔日繁華的工商業中心城市幾乎成了廢墟。除了農業技術略有進步外,從整體上看,中世紀前期歐洲的技術和羅馬帝國興盛時期相比是大大倒退了。
2.3中世紀後期科學技術的復甦
一、十字軍東征和大翻譯運動
11世紀開始,歐洲發生了一個巨大的歷史事件,這就是十字軍東征。羅馬教皇勢力進入鼎盛時期,為進一步擴大勢力範圍,教會以奪取聖地耶路撒冷為藉口,向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發動了前後近十次,歷時200年的“十字軍東征”。基督徒們帶著一種狂熱的宗教情緒,向東方進軍,想奪回被異教徒占領的聖城耶路撒冷。
十字軍東征運動在諸多因素的支配下,延續了二百多年,對歐洲歷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促成了拜占庭所保存的希臘文明、阿拉伯文明以及通過它所了解的中國文明,與歐洲人所繼承的羅馬文明之間的交流和融合。正是這場瘋狂的宗教戰爭,推動了一種新的文明的鑄造。
十字軍從東方帶回了阿拉伯人先進的科學、中國人的四大發明、希臘人的自然哲學文獻。12世紀,歐洲掀起了翻譯阿拉伯文獻的熱潮。希臘原始文獻經過敘利亞文,到阿拉伯文,再被譯成拉丁文。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的哲學著作、歐幾里德和托勒密的科學著作,開始為歐洲人所熟悉 。
查理曼帝國(加洛林王朝)時期,英國學者阿爾昆(732年-804年)的啟蒙工作
基督教重新奪回西班牙(1085年),使西班牙的托萊多成為翻譯運動的中心之一。
傑拉德(1114年-1187年),主持翻譯托勒密的《至大論》以及亞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蓋倫的著作。
南義大利的西西里成為翻譯運動的另一中心,它與拜占廷的商務交往一直十分密切
1207年,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全部被譯成拉丁文。
大翻譯的中心是西班牙和義大利,因為這兩個地區離阿拉伯文化區和希臘文化區最接近。西班牙曾經被阿拉伯人所統治,基督教學者在這裡得到了大批阿拉伯語的希臘文獻。至於義大利,由於地緣關係與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一直商務交往密切,而且當時許多人既精通阿拉伯語,又精通希臘語。大翻譯運動導致了歐洲學術的第一次復興。
通過大翻譯運動,當時已知的希臘科學與哲學文獻都被譯成當時歐洲學術界通用的拉丁文,為歐洲中世紀學術的復興奠定了基礎。
二、大學的創辦和新思想的萌芽
中世紀的大學是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和自治城市的出現而出現的,多數興辦於12~13世紀。
世界上第一所大學是1087年在義大利創建的波倫亞大學。隨後歐洲不少地區相繼建立了大學,有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法國的巴黎大學、蒙貝利埃大學、土魯斯大學,西班牙的帕倫西大學,義大利的阿雷佐大學、帕多瓦大學、那不勒斯大學,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學等。至14世紀末,歐洲已經有65所大學。
在歐洲科學文化的復興中,大學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學的興起以及逐漸擺脫教會的控制,是中世紀結束的一個重要標誌。大學的創立為中世紀科學的復興培育了大批人才。牛津大學的第一任校長羅伯特·格羅賽特(約公元1175年—1253年)就積極為希臘辯護,提出要把自然科學建立在教學的基礎上,他明確表述了證偽原則。
三、羅吉爾·培根:經院哲學的叛逆者和實驗科學的先驅
經院哲學是歐洲中世紀占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它不僅在神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且還成為神學的得力幫凶。
中世紀前期的哲學主流是所謂的“教父哲學”。教父哲學將柏拉圖主義哲學與基督教教義結合起來,主張靈魂是實體,有獨立的存在。教父哲學宣揚“三位一體說”、“創世說”、“原罪說”、“救贖說”等。
大約在8~9世紀,教會又改造並炮製出一種唯理論體系,形成了經院哲學,並在10~12世紀得到廣泛傳播,至13世紀達到全盛,以後便逐漸衰落。
中世紀經院哲學的主要代表是義大利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經阿奎那改造後的經院哲學主張理性服從信仰,哲學是“神學的婢女”,其目的在於論證基督教的教條,維護教會和封建主的統治。
在歐洲中世紀,科學同宗教進行著殊死的搏鬥,無論封建教會如何運用它的高壓、殘暴和欺騙手段,在歐洲土地上仍然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反叛者。其中反對經院哲學和宗教迷信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羅吉爾·培根,其主要著作有《大著作》、《小著作》和《第三部著作》三部。
在光學實驗方面,羅吉爾·培根等人根據光被透鏡折射的原理,定出了一些透鏡的焦距,研究了透鏡的組合,提出了用透鏡組合來放大視像的思想,改進了解釋彩虹的理論。
在牛津大學任教的英國著名學者威廉·奧卡姆繼續了羅吉爾·培根對經院哲學的批判。提出了被後人稱為“奧卡姆剃刀”的原則:“不要增加超過需要的實體”、“用較少的即可做到的,用較多的反而無益”。
2.4 中世紀歐洲科學技術的發展
(1)地理學
1271~1295年,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花了24年時間在中國與亞洲遊歷歸國後寫了《馬可·波羅遊記》,在地理大發現的歷史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成為許多著名地理學家和航海家手邊的必讀之物。
(2)醫學
中世紀後期,歐洲許多城市建立了大學。14世紀時著名的醫學學校有薩勒諾、柏龍拉、巴丟阿、蒙派爾、巴黎,這些大學為中世紀歐洲醫學發展起了進步作用。
中世紀的歐洲,兩種醫療方法十分流行——“尿診術”和“放血療法”。“尿診法”促進了人們對尿液的科學研究,“放血療法”也包含了一定的科學原理。
1347~1352年間,歐洲黑死病——鼠疫大流行,留下了十分沉痛的回憶。全歐有1/4人口死於瘟疫,總計達2500萬人。
(3)農業技術
8世紀後期,歐洲又出現了三圃耕種制度。三圃制使農業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導致小村莊的衰落和大農業村落的興起。
9世紀時,利用馬來耕作逐漸在北歐地區普及。把項圈套上馬肩以代替容易使馬感到氣
悶窒息的胸帶,輕而易舉地使得馬的拉力提高了5倍。這項發明來自中國的技術11世紀時傳入歐洲,使馬可以代替牛來耕作,不適合牛耕的地方也可以得到耕種。
十字軍東征以後,歐洲人對東方的農業生產技術有了較多的了解,水稻、甘蔗、棉花被引進歐洲。作為歐洲傳統作物之一的葡萄在中世紀進一步發展,葡萄釀酒技術已比較成熟。
(4)手工業技術
10世紀以後,歐洲普遍利用水輪磨和風輪磨,來加工糧食、榨糖、榨油、抽水、製革、採礦、鋸木等等。
歐洲的紡織技術沿著機械化的道路不斷發展的結果,是從紡織業中揭開了眾所周知的近代產業革命的序幕。
大約在12世紀,中國的造紙術經由阿拉伯傳入歐洲。大約到15世紀中葉,紙的生產已經牢固確立,而且紙張既好又便宜,很快在歐洲普及流傳。
煉鐵技術也經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14世紀時已為歐洲人所掌握,從而擴大了鐵制機具的套用範圍。15世紀,英國率先使用水力來鼓風煉鐵,改變了原有的煉鐵工藝,出現了豎爐煉鐵技術。這期間採礦業也發展了,以水為動力的礦井排水機械已開始使用。
養蠶技術和絲織技術自中國傳入後,歐洲人已開始生產自己的絲織品。歐洲傳統的毛紡織業又有了新的發展。15世紀時,歐洲人已有了自己生產的瓷器。以甘蔗為原料的製糖業開始發展起來。
(5)建築技術
歐洲中世紀經歷了近千年的封建分裂狀態和教會的統治。教堂和城堡作為城市建築的主要代表,體現了當時最高的建築技術和藝術成就。
10世紀開始,教堂建築採用拱券結構,風格模仿羅馬建築。早期的教堂建築反映了當時人們厭世心理,樸素簡單,少有裝飾。後來由於市民文化的興起,人們越來越多地在教堂建築上增加裝飾性,增加雕塑,浮雕和壁畫,雖然題材仍然主要是宗教性的,但是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拜占庭建築繼承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築遺產,同時吸取了波斯、兩河流域等地的經驗,形成獨特的建築體系。在拜占庭建築中,中心對稱式構圖的藝術性形象銅結構技術相協調。代表作是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羅曼建築(又譯為羅馬風建築、羅馬式建築等)原意為羅馬建築風格的建築,10~12世紀在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比較盛行。羅曼建築的典型特點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小券,門窗洞口多用小圓券;視窗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羅曼建築的代表作是義大利比薩主教堂。
11世紀下半葉,法國北部地區開始興起哥德式建築,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築。
2.5 中世紀歐洲科學技術發展的總結和反思
中世紀在科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也正是在此時期對科學技術的認識和吸收,今天的西方文化才得以產生和發展。科學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止科學的發展,只能起到促進或是延緩的作用。中世紀的基督教會雖然對科學造成了摧殘,但並不等於說終止了科學的發展,科學像一股細流一樣仍在涓涓流淌。
對中世紀的認識:
中世紀前期神學勢力的獨大使科學噤聲,技術停滯。
中世紀並非全是黑暗時代,11世紀後開始進入復甦時期。
復甦時期的農業、手工業技術進步和城市經濟興起為近代科學在歐洲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對中世紀的反思:
任何時代,寬容並包的文化形式都能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反之則會有嚴重的阻礙作用。
大學應是對純粹真理和科技文化進行追求的舞台,不應為任何外在力量所牽制。
不應沉浸在已失去的輝煌中不能自拔。要在承認差距的前提下,充分吸收世界文明成果,才能促進一個民族的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