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瀾

商瀾

小說作品《商瀾》是作者無風地在起點小說網上於2013年5月20日開始連載的第一部小說作品,也是作者無風地的第一套系列小說——商字號系列小說《商源》、《商潮》、《商瀾》、《商海》中的第三部,屬於商戰風雲的都市類小說。已經完本,更新總字數為三十九萬,包括序言、正文與後記三個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分一百三十六個章節。

小說作品《商瀾》是一部以商業經營與競爭為主題創作的都市言情小說,描寫的是二十一世紀初期,房地產業飛速發展這一時期的一些商業競爭現象,是一部中國式的簡短的房地產行業的創業史。男女主人公屬於典型的“郎才女貌”組合,男主人公趙彥直才華橫溢,博覽群書,閱歷廣泛,大學本科學的是建築,研究生攻讀的卻是歷史,屬於一個多面型的綜合性人才;女主人公孫敏霞則不光有“貌”,還有“財”,屬於“富二代”,當然,也不乏智商,故,兼有“才”。這一強強組合,在“富一代”的支持與扶助下,再加上機遇以及固有的資本,必然造就他們在事業上的成功。

整個作品敘事平淡,以言論見長,記錄了男主人公趙彥直與其兩位得意弟子的許多言論,而這些言論正好反映了男主人公趙彥直與其兩大得意弟子的才華,這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基本介紹

  • 作品書名:商瀾
  • 連載網站:起點中文網
  • 作者筆名:無風地
  • 首發日期:2013年5月20日
  • 小說類型:都市、商戰風雲
  • 完本日期:2013年9月26日
  • 授權狀態:駐站作品
  • 總字數:三十九萬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人物簡介,創作背景,章節目錄,序言,正文,後記,作品賞析,對《孫子兵法》的簡短評價,對中國歷史的概括,對房地產業發展的預見,對名著《西遊記》的點評,對經營管理以及察人用人方面的一些建議,對城市擴建的一些見解,對歷史的價值的評價,對城市發展的見解,首先是何靖文對公務員的一些看法,其次便是趙文龍對市場的一些看法,

作者簡介

作者筆名,無風地,主要作品有:《商瀾》、《商流》、《生存的印跡》、《往事如雲》等。

內容簡介

本故事是以商業經營與競爭為主題的系列小說《商源》、《商潮》、《商瀾》和《商海》中的第三部。講述的是男主人公趙彥直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輔助女主人公孫敏霞創業的經歷。孫敏霞便是該系列小說中的第二部《商潮》的男女主人公孫毅恆與江雪琴的女兒,在趙彥直及其幾位弟子的協助下,孫敏霞率領公司全體成員最終創建了一個以房地產業為主,旗下擁有多家實體企業的強大的公司。趙彥直是大學裡的教師,本科學的是建築專業,而研究生攻讀的卻是中國古代史,在歷史和古典文化中頗有研究和見識,尤其是對先秦文化中的諸子百家的思想能夠融會貫通,套用自如,從而將《孫子兵法》、儒家道家及商家的有關經營管理方面的理論精髓套用到現實生活當中,輔助孫敏霞在商業經營與競爭中站穩了腳跟,並不斷地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故事發生在二十一世紀初期,房地產業在沉寂了十年左右之後,開始復甦與活躍。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正在攻讀碩士研究生的男主人公趙彥直在大學校園內結識了女主人公孫敏霞,並發展為戀人,最終結合在了一起。孫敏霞的父母——孫毅恆與江雪琴,屬於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也就是“富一代”,而孫敏霞便是典型的“富二代”,在“富一代”的父母的扶持下,孫敏霞創建了一家股份制的房地產公司,並在趙彥直的輔佐下邊讀書邊經營。趙彥直以《孫子兵法》中提出的“上下同欲者勝”這一理念作為經營的方針指導著孫敏霞去管理公司,使得公司上下齊心,幹勁十足,同時還時刻提醒孫敏霞一定要合法經營,堅持“誠實守信”的原則,建議孫敏霞在公司要始終保持一種“公正、公平、公開、合情、合理、合法、真誠、守信、仁義”的形象,從而在公司內部形成一種凝聚力與向心力。由於正趕上房地產業迅速膨脹的大好時機,又有雄厚的財力作後盾,孫敏霞的房地產公司很快便在當地站穩了腳跟,並取得了節節的勝利,從而使公司積累了大量資金與資產。最後,在這一輪的房地產周期即將進入尾聲之時,趙彥直又順勢建議孫敏霞立即轉行,將公司的經營重心轉入實體經濟領域,從而兼併重組了兩個大型實體經濟企業,使得公司得以順利轉型,為公司的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人物簡介

趙彥直:一號男主人公,南溪人(虛構地名),江川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並輔佐妻子孫敏霞經營房地產公司。趙彥直因為多才,在許多方面均有建樹。首先是輔導了五屆共十二名男女弟子,使得這些弟子在高考中均不同程度地取得了各自理想的成績;其次是因為講課形式新穎,在大學講台上的授課方式受到廣泛的好評與歡迎;再就是輔佐了孫敏霞經營與管理他們的公司,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成就。
孫敏霞:一號女主人公,江川人(虛構地名),江川大學成人教育畢業生,在父母孫毅恆與江雪琴的扶持下創建了一家房地產股份公司,也就是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任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長駐江川,長期代理公司董事長。
沈秋芳:二號女主人公,江川人,孫敏霞的閨密,第三代表親,江川大學成人教育畢業生,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兼公關部經理。
何靖文:二號男主人公,南溪人,趙彥直的第一任屆弟子,也就是趙彥直最得意的弟子,同濟大學建築專業畢業生,被趙彥直推薦至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效力,得到重用,在其手上為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組建了兩個實體經濟企業。
丁建濤:主要人物,江川人,“富二代”,江川大學成人教育畢業生,沈秋芳的男友,並最終跟沈秋芳結合在了一起,子承父業,協助父母打理自家的小酒店。
趙文龍:主要人物,南溪人,趙彥直的第三屆弟子,也就是趙彥直的另一位得意的弟子,復旦大學畢業生,畢業後也被趙彥直推薦至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效力,得到重用,協助何靖文為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組建了兩個實體經濟企業,並成為企業主要負責人。
孫毅恆:主要人物,江川人,與江雪琴離異後移居“S市”(虛構地名),孫敏霞的父親,S市毅恆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兼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典型的“富一代”,商界風雲人物。
江雪琴:主要人物,江川人,孫敏霞的母親,先是經營自己的一家小超市,後在前夫孫毅恆的扶持下組建了一家大型超市,完成了江家祖孫三代人的一個宏偉願望。
孫敏睿:主要人物,江川人,孫敏霞的弟弟,趙彥直的第四屆弟子兼小舅子,經過姐夫趙彥直的精心輔導,考入了復旦大學,畢業後,在父母、姐姐與姐夫的扶助下,創建了一家投資貿易公司,展現了“富二代”特有才華。
何慧曼:南溪人,何靖文的妹妹,趙彥直的第四屆女弟子,孫敏睿的女朋友、妻子。
陳紫姍:南溪人,何靖文的女朋友、妻子,趙彥直的第三屆女弟子。
趙秀芝:南溪人,趙文強的姐姐,趙彥直的第三屆女弟子,宋群的女朋友。
劉欣雨:南溪人,何靖文的表弟,趙彥直的第四屆弟子。
陳政男:南溪人,陳紫姍的弟弟,趙彥直的第五屆弟子。
趙文強:南溪人,趙秀芝的弟弟,趙彥直的第五屆弟子。
趙文彪:南溪人,趙文龍的堂弟,趙彥直的第五屆弟子。
劉欣穎:南溪人,劉欣雨的姐姐,趙彥直的第二屆女弟子。
趙秀蘭:南溪人,趙文彪的姐姐,趙彥直的第二屆女弟子。
陳國斌:主要人物,南溪人,趙彥直的得力資助者,南溪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南溪建築工程公司江川分部總負責人,陳紫姍的父親。
何翠蓮:主要人物,南溪人,趙彥直的母親,能說會道,善廚藝,農村婦女。
趙冠華:主要人物,南溪人,趙彥直的父親,忠厚老實,會木匠,典型農民。
趙佳麗:主要人物,南溪人,趙彥直的妹妹,為支持趙彥直高中沒畢業便外出打工。
郭雲軒:南溪人,趙佳麗的高中同學、男朋友、丈夫,大學生,一直追隨趙佳麗。
趙佳珍:南溪人,趙彥直的姐姐,農村婦女。
劉建軍:南溪人,趙佳珍的丈夫,趙彥直的姐夫,農民。
何建忠:南溪人,何靖文的父親,何翠蓮的族親,農民工,建築包工頭。
劉香蘭:南溪人,何靖文的母親,農村婦女,農民工。
趙彥普:南溪人,趙秀芝的父親,趙彥直的族兄,農民工,建築包工頭。
何雪蓮:南溪人,趙秀芝的母親,何翠蓮的族親,農民工。
趙彥忠:南溪人,趙文龍的父親,趙彥直的族兄,農民工,妻子名叫付秋香。
趙彥仁:南溪人,趙文龍的父親,趙彥直的族兄,農民工,妻子名叫劉美蘭。
蔡振東:主要人物,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榮超英:主要人物,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財務主管。
上官玉:主要人物,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公關部副經理。
宋群:主要人物,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建築施工主要技術負責人。
鄒莉: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秘書。
鄧康: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主管。
齊福: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
龐敏: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行銷部經理。
姜小英: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秘書。
黃慶鋒(小黃):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公關部辦事員。
汪吉昌(小汪):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的專職司機。
孟青山(小孟):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建築施工技術人員。
董銀昌(小董):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辦事員。
辛國平(小辛):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保衛部人員。
蘇明慧:主要人物,江川市毅恆置業有限公司億亨家具廠副廠長,趙文龍的女朋友。
劉紹康:江川大學副校長。
邱志安:江川大學歷史系主任。
華建明:江川大學經管系主任。
童國新:江川大學歷史系教授,趙彥直的碩士研究生導師
馬志明:主要人物,江川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孫毅恆的大學(江川大學)校友、師兄弟(均是王庶的得意弟子)、朋友,其姐馬志娟在江雪琴的小超市上班。
曹根發:江川市人民政府市長。
聶世平:主要人物,江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周海濱:主要人物,江川市國土資源局某分局的副局長。
龍光凱:主要人物,江川市國土資源局某分局土地資源交易中心主任。
呂梁生:主要人物,江川市國土資源局某分局土地資源交易中心一般幹部。
雷震彪:主要人物,江川市環宇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程開濟:江川市程氏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
花建興:遠望(江川)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
陸嘉祥:江川市通達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唐獻忠:原江川市家具廠主管局副局長。
關山魁:主要人物,原江川市家具廠副廠長。
馮金龍:原江川市家具廠銷售科科長。
苗崑山:原江川市家具廠運輸隊隊長。
高斌:原江川市家具廠銷售科銷售員。

創作背景

作品的創作背景可從作者無風地創作的第一套系列小說——商字號系列小說的創作背景中摘取,為使作品的創作背景更清晰,這裡全文摘錄如下:
自古以來,華夏文明都是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重農抑商歷來都是封建統治階級治理國家的根本理念。因此,商業一直都不為人們所推崇,尤其是不為統治階級所推崇。在農耕時代,由於商品只局限於農副產品和小作坊的手工藝產品,供不應求的場面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大多數商人發的都是國難財,這就是封建統治階級重農抑商的治國理念的主要根源。
在整個封建歷史長河中,會時不時地有個一兩次的糧食大豐收,產生豐衣足食的盛世景象,然而這恰恰是下一次災難的一個開始。因為人們種糧的積極性被削弱了,大家都在忙於享樂,統治階級也意氣風發,覺得國泰民安,可以高枕無憂了。但事實上,隨著享樂主義的升級,越來越多的農業生產者正在默默無聞地加入“體面的長衣隊伍”或小作坊里的“短衣隊伍”當中。這樣,由於一線“短衣生產人員”的逐漸減少,用於手工作坊生產的原材料便逐漸短缺,小作坊里的商品也就越來越供不應求了。而物以稀為貴,產品的供不應求自然要推動價格的上漲,價格一上漲,統治階級的消費支出就得增加,那增加的這部分支出必然得轉稼到底層的勞動者身上,災難便從此產生了。
所以,商業在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長河中,永遠只是一種流通的途徑,沒有起到穩定社會經濟和國家政治的槓桿作用。
工業革命後,洋人的豎船利炮將中國人的“泱泱帝國”夢想擊打得支離破碎,國人開始意識到“夜郎自大”的評價不光是“夜郎國君”的專利了。國門的洞開除了帶來了殖民枷鎖和恥辱苦難之外,也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工業”開始在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度里生根發芽了。有了工業做基礎,商業的繁榮也就是大勢所趨了。只有到了工業文明時代,商業的經營與競爭才算是真正開始了。
跟萬事萬物生長發展的規律一樣,我們國家的大商業發展也經歷了起步、興盛和成型三個發展階段。
追根溯源,我們國家的大商業的起步應該是在鴉片戰爭之後工業文明的萌芽時期,那個時候,由於洋人的介入,暴利驅使著洋人不斷地將產業革命後的工業新技術、新設備、新的管理經驗輸入這個被洋人稱之為“東亞病夫”、滿目瘡痍、災難深重的國家。從此,中華大地上也有了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儘管道路是此等的艱難曲折,但畢竟我們邁出了這第一步,這就是商字號系列小說中的第一部——《商源》的創作背景。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江鵬飛從一個小商販成長為一個巨商大賈的創業歷程。在那個年代,先是有封建主義官僚主義殖民主義三座大山壓著,接著便是連綿不休的內戰,之後便是面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統治的全面抗戰。在這種殘酷的歷史背景下,生存已經成為了第一要務,生產只是維繫生命的一條屈辱途徑,人人都在為生存而拼殺。圍繞著主人公江鵬飛的那一份產業,敵我雙方展開了殊死搏鬥,再現了中華民族兒女為取得人民解放、民族振興而英勇奮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場景。
新中國成立後,工商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尤其是到了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風吹遍了整個神州大地,工商業煥發了勃勃生機,商業大潮此起彼伏,全民經商成了那個年代的主旋律,這便是商字號系列小說中的第二部——《商潮》的創作背景。小說講述的是男主人公孫毅恆從一個國營商業系統的幹部轉換成一個商業大潮中的領軍人物。孫毅恆的成長經歷正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與轉型的一個艱難過程。他飽讀史書,後又接受了經濟學的教育,對我國的歷史發展規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對社會的發展趨勢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從而成就了孫毅恆的創業夢想,最終成為一家大型的私營投資集團公司的核心人物。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期,我們的大商業已經處在了“春秋戰國時期”,大商業的格局基本定型。各式各樣的工商業企業風起雲湧般地占據著各行各業,形成了一個個的商業集團。這一個個的商業集團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個諸侯國。商場如戰場,免不了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商業風波,甚至狂瀾不止,各個商業集團生存的怎么樣就要看它們治理髮展得怎么樣,功夫不外乎就是諸子百家的那些經典學說。這就是商字號系列小說中的第三部——《商瀾》的創作背景。小說講述的是男主人公趙彥直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輔助女主人公孫敏霞創業的經歷。孫敏霞便是本系列小說中的第二部《商潮》的男女主人公孫毅恆與江雪琴的女兒,在趙彥直及其幾位弟子的協助下,孫敏霞率領公司全體成員最終創建了一個以房地產業為主,旗下擁有多家實體企業的強大的公司。趙彥直是大學裡的教師,本科學的是建築專業,而研究生攻讀的卻是中國古代史,在歷史和古典文化中頗有研究和見識,尤其是對先秦文化中的諸子百家的思想能夠融會貫通,套用自如,從而輔助孫敏霞在商業經營與競爭中站穩了腳跟,並不斷地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軍事戰爭是政治紛爭的繼續,是政治鬥爭的最高表現形式,但不是政治的最終目的。同樣,商業競爭也只是商業經營的一個過程,是商業經營的一個方面,不是商業經營的最終目的。所以,新時期里,我們提倡共同富裕,這才是商業經營的最終目的。儘管理想與現實有一定差距,甚至理想無法變成現實,但人的願望總是朝著好的方面、理想的境界去發展,去構想,去追求,去實現。有了這一願望,人們付諸的行動自然會人心向善,一起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商業發展氛圍。道家的鼻祖老子就有一種理想:“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我想,新時期中,各商業集團之間會達到老子的這種理想境界的。老子說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還說過:“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他告訴人們,“心善”與“忘我”是人類發展的最高境界,也是個人生存的最高法則。基於此,便有了創作商字號系列小說中的第四部——《商海》的願望。
三個發展階段,三部商字號小說,再加上一個理想願望,構成了這套系列小說的框架,願能以此引導人們達到各自的理想境界。

章節目錄

序言

諸子學說在商業競爭中的體
商字號系列小說的創作背景
本作品內容簡介
從諸子學說中想到的

正文

第一章 校園初識
第二章 輔導與孫敏睿
第三章 應約與丁建濤
第四章 突出檢查與楚國安
第五章 引導孫敏睿
第六章 正式輔導
第七章 更改輔導地點
第八章 出租屋村
第九章 趙彥直的眾弟子
第十章 畢業去向問題
第十一章 聯繫畢業分配事宜
第十二章 校園拜堂
第十三章 衣錦還鄉
第十四章 訂婚
第十五章 正宗的趙老師
第十六章 重大決定與炒房
第十七章 辦理結婚登記
第十八章 成立房地產公司
第十九章 趙彥直講法
第二十章 沈秋芳宴客
第二十一章 毅恆花園城
第二十二章 施工員宋群
第二十三章 薦舉陳國斌
第二十四章 孫敏霞視察工地
第二十五章 被停工的宋群
第二十六章 重新啟用宋群
第二十七章 討論繼續征地事宜
第二十八章 高築牆和廣積糧
第二十九章 為公關部配車
第三十章 周海濱與陳國斌
第三十一章 確定繼續征地
第三十二章 中心城區一號宗地
第三十三章 新區開發推介會
第三十四章 程氏房地產公司
第三十五章 遠望投資集團公司
第三十六章 陸嘉祥與高瓊
第三十七章 孫敏睿與何慧曼
第三十八章 通達置業公司
第三十九章 著手競拍一號宗地
第四十章 陸嘉祥與彭文娟
第四十一章 孫敏睿開學之事
第四十二章 款待趙彥直弟子
第四十三章 孫毅恆與孟玉嬋
第四十四章 孫毅恆與江雪琴
第四十五章 開學之旅
第四十六章 毅恆宜居城
第四十七章 新區開發討論
第四十八章 陳國斌中標
第四十九章 孫敏霞和沈秋芳畢業
第五十章 商量結婚事宜
第五十一章 迎接趙家人
第五十二章 孫趙兩家會面
第五十三章 趙彥直和孫敏霞的婚禮
第五十四章 回鄉
第五十五章 沐浴南水河
第五十六章 鄉村婚禮
第五十七章 趙彥直學車
第五十八章 何靖文應聘
第五十九章 何靖文上班第一天
第六十章 登台前夕
第六十一章 趙老師的第一堂課
第六十二章 孫敏霞有喜了
第六十三章 趙老師的第二堂課
第六十四章 趙老師的第三堂課
第六十五章 股權歸屬問題
第六十六章 股東會
第六十七章 趙老師的講義
第六十八章 提高職工待遇
第六十九章 迎接遠來的親人
第七十章 趙佳麗和郭雲軒
第七十一章 工作學習與生活大安排
第七十二章 瘋狂的樓市
第七十三章 討論何靖文
第七十四章 何靖文上工地
第七十五章 參與競拍土地
第七十六章 拍賣會現場
第七十七章 討論拍賣會
第七十八章 討論分房方案
第七十九章 確定年終獎勵方案
第八十章 毅恆景泰城
第八十一章 食堂管理員
第八十二章 孫毅恆視察江川
第八十三章 考核何靖文
第八十四章 孫毅恆作報告
第八十五章 餞行酒會
第八十六章 沈秋芳與丁建濤
第八十七章 大團聚
第八十八章 何翠蓮和趙冠華
第八十九章 迎接新生命
第九十章 生兒育女之討論
第九十一章 億亨超市
第九十二章 趙彥忠生病
第九十三章 鄒莉與趙冠華的煩惱
第九十四章 下鄉
第九十五章 貪饕事件
第九十六章 再下鄉
第九十七章 計然之策
第九十八章 聯繫木料
第九十九章 考察家具廠
第一百章 回購木料
第一百零一章 確定投資策略
第一百零二章 夜訪關山魁
第一百零三章 名著(著)的內涵
第一百零四章 考察現代工業
第一百零五章 正式商談
第一百零六章 家具廠籌建組
第一百零七章 清點資產
第一百零八章 大城市效應
第一百零九章 宿舍區的去留
第一百一十章 沈秋芳和丁建濤的婚禮
第一百一十一章 老廠土地轉讓
第一百一十二章 為新廠選址
第一百一十三章 億亨家具廠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廠試運營
第一百一十五章 投產初見成效
第一百一十六章 趙文龍下車間
第一百一十七章 職工住房分配
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接大戰
第一百一十九章 趙文龍的個人問題
第一百二十章 蘇明慧
第一百二十一章 戀愛的模式
第一百二十二章 接納蘇明慧
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入家具廠
第一百二十四章 訓練蘇明慧
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文龍與蘇明慧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上門見公婆
第一百二十七章 孫敏睿的去向
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能源項目
第一百二十九章 組建風電設備廠
第一百三十章 億亨風電設備廠
第一百三十一章 孫敏睿和何慧曼的訂婚
第一百三十二章 組建投資貿易公司
第一百三十三章 趙文龍和何慧曼的結合
第一百三十四章 孫敏睿斷案
第一百三十五章 善後事宜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婚

後記

百家爭鳴與百花齊放
國富與富國論淺析

作品賞析

小說《商瀾》這部作品記載了男主人公趙彥直的許多言論,從這些言論當中又可以間接地反應男主人公趙彥直的個人才華,從而成功地塑造了這一人物。現摘錄部分內容供讀者們進行欣賞品味。

對《孫子兵法》的簡短評價

可見於作品正文部分第一章《校園初識》
“喔,《孫子兵法》?”趙彥直看了一下孫敏霞,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怎么說呢?就拿你提到的商界來說吧,這本書雖然是一本兵書,但商場如戰場,現代企業管理就跟帶兵打仗一樣,需要建立和穩定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技術過硬、敢打敢拼的隊伍,尤其是作為一個管理者,他更需要一個將帥的才能,像指揮千軍萬馬一樣指揮調動他的全體員工,使他們能夠在各個崗位上發揮他們各自的聰明才智,為企業的生存發展貢獻他們的力量。掌握了《孫子兵法》的精髓,你在管理企業方面就會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就會立於不敗之地。當然,一個企業,是否能夠發展壯大不光是要管理得好,還要有戰略眼光,找準發展方向,否則,企業管理得再好,沒有一個好的產品,沒有一個好的服務項目,照樣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生存不下去。《孫子兵法》這本書主要是在管理方面有許多可借鑑之處。舉個例子吧,日本有個叫大橋武夫的企業家,就以《孫子兵法》中的‘上下同欲者勝’這句話作為他當時所在的企業東澤精密公司的經營方針,通過合理的待遇調動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公司上下一心,同舟共濟,戰勝一切困難,最終讓他的企業大獲其利,不斷發展壯大。”

對中國歷史的概括

可見於作品正文部分第八章《出租屋村》
趙彥直抓住兩個老生沒有提問的空檔,把孫敏睿叫到身邊,拿過他帶來的《?>新華字典》,幫他翻到後面的《歷史朝代公元對照表》這頁,平放在茶几上,然後叫孫敏睿坐下來,指著表上的內容輕聲地對他說道,“人類的發展已經有一兩百萬年了,而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卻只有幾千年,從三皇五帝開始到現在的這段歷史號稱‘中華五千年’。在這五千年當中,有詳細記載和有真實歷史事件流傳下來的也就四千年多一點,就是從夏、商、周開始直到現在的這段歷史。從這段歷史來看,其發展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即所謂的‘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中,秦朝時期、隋朝時期、五代十國元朝時期以及民國時期可以分別當作歷史周期的一個轉折點,就是由戰亂分裂走向統一安定的過渡期。漢、唐、宋、元、明、清乃至我們現在的新中國是民族大團結、大融合的時期。當然,夏、商、周以及夏之前的遠古時代也一定有類似的歷史周期,只是沒有文字記載而已。”
趙彥直看了一下孫敏睿,提示他集中一下思想,便指著字典里的表格上的內容繼續說道,“你看,從西周開始建立起,統一了將近三百年,到了東周,分裂便開始了。經過先秦的吞併,天下在漢朝又實現了統一,東漢之後,天下又開始分崩離析,先是三國鼎立,到了西晉,屁股沒坐穩,便先後分裂出十六個國家,接著便是南北朝的南北對立局面。經過隋朝摧枯拉朽地一陣掃蕩,天下又在唐朝得到了大統一,唐朝的歷史也就三百年不到,在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之後,天下又進入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宋朝時,天下並沒有完全統一過,北方長期處在兇悍的少數民族統治下,先是契丹人建立的大遼,遼國滅亡後,又是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國,到了南宋末年,蒙古人又起來了,在蒙古人的鐵騎和大炮的蹂躪下,天下暫時歸於蒙古人統治的大元朝。元朝比秦朝、隋朝稍久,但很快就在一波高似一波的農民起義浪潮中走向了滅亡,被朱明王朝所取代。明朝是漢人統治的天下,這個朝代持續了將近三百年,社會也相對穩定,到其末年,大明的氣數已盡,在李自成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的打擊下,迅速垮台,但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並沒有享受到勝利果實,頃刻之間便被滿族人建立起來的大金——也就是後來的大清八旗兵給沖毀得一乾二淨。滿清取代了朱明王朝,實現了各民族空前的大融合。清朝的歷史大家都了解一些,電視裡也經常演一些這方面的內容。民國更熟悉了,袁世凱孫中山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紅軍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等等就是民國時期的主要內容。我國的歷史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趙彥直稍停了一下,又指著字典里的《我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表》對孫敏睿說道,“你初學歷史首先應該將這張表弄通。先記夏、商、周、漢、唐、宋、元、明、清的年代。然後要了解漢朝之前有個秦朝,漢之後又經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唐朝之前是隋朝,之後便分裂成五代十國;兩宋時期,同時先後並存有遼、金和蒙古國——也就是元朝的前身;元朝之後,國家就趨於大統一,基本形成了現有版圖,各民族也相互融合了起來。”

對房地產業發展的預見

可見於作品正文部分第十五章《正宗的趙老師》
“我想,學校是不會集資建房了,因為現在都停止了福利分房的政策,那就得自己買房了。我感覺到,現在是炒房的最好時機,這是一隻利潤最高的原始股。若有錢,得買兩套房,自己留下一套住,另一套用來炒,等漲到一定時候再拋售,便可白賺一套房子,這樣,老婆孩子便都有了安頓之地。”趙彥直答道。
孫敏霞停下了腳步,凝視了趙彥直一會兒,問道,“你怎么就知道炒房一定穩賺呢?萬一賠了怎么辦,那還不得連老婆孩子都得賣了。”
“是有點風險。但我有根據,現在開始炒房,不光是穩賺,而且要大賺特賺。”趙彥直一本正經地說道,“首先,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國已步入康乾盛世,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了,老百姓手中已經積攢了不少的資金。過去富人有了錢後就去購置田產,如今,取消了土地私有制,田產不能買賣,於是房產便成了家家戶戶投資增值的首要目標。其次,恢復高考後,八十年代初的各類高校畢業生充斥著各級各部門,包括那些壟斷性的國有企業,這些人或大權在握,或資深格老,均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他們的子女也將陸續步入談婚論嫁的年齡,要結婚,那就得先要有房子,這樣,房產便又成了這批人的剛性消費支出。再其次,高校擴招後,翻倍的學生湧進了城市,促進了消費,拉動了內需,帶動了經濟發展。而最關鍵的一點是這批學生畢業後,將會成為各類城市的生力軍,他們要生活,也要考慮棲息之地與落腳點,如此,房產便又成了這批生力軍的奮鬥目標。最後一個要解決的問題便是房價,目前,房價的決定權還掌握在政府手中,如果我估計的不錯的話,不久的將來,國家將出台新政,將制約房價的決定權拋向市場,由市場自由定價。一旦制約房價上漲的瓶頸沒了,炒房的大潮也就來了。在全球經濟都處於萎靡的時候,我國的經濟還要保持快速發展,房地產的龍頭作用便功不可沒。這就是我斷定炒房穩賺的依據。”

對名著《西遊記》的點評

可見於作品正文部分第十九章《趙彥直講法》
“說明你沒有思考問題。”趙彥直說道,“這《西遊記》雖說講的是妖魔鬼怪的故事,其實反映的仍是人世間的社會問題,揭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以及真善美和醜惡行徑的鬥爭。小說中所經常提到的法力,其實是權力勢力的代名詞。玉皇大帝是權力的總代表,而如來佛則是勢力的總代表。唐僧則代表某一種權力或勢力的繼承人,他的修行途徑其實就是這股權勢的成長過程。孫悟空是有正義感的能人的化身;豬八戒則指的是那些見風使舵的市儈小人物;沙和尚則代表普天下勤勞善良、老實本分的廣大民眾。”
“咦!有點道理,說下去。”孫敏霞聽得有點興趣。
“你有沒有發現為什麼作者吳承恩要將孫悟空演化為猴子,還留有尾巴,而豬八戒卻脫胎成豬臉,反而沒有尾巴,再有唐僧的三個徒弟當中為什麼唯有沙和尚是人形,而唐僧自己卻是個人見人愛的英俊和尚?” 趙彥直問道。
“這倒是新鮮,為什麼呢?”孫敏霞很是迷惑不解,急需得到答案。
“來,讓我來慢慢告訴你。”有點冷,趙彥直摟緊孫敏霞說道,“人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有私慾,若要滿足私慾,勢必就要侵犯他人的權益。被侵害的人便成了弱者,具有可憐性,於是正義便產生了。而要維護正義,又勢必阻礙了私慾者的欲望,也必然要遭到私慾者的報復,這便是正義的代價。人吃五穀雜糧,均有七情六慾,縱然如孫猴子那樣,有通天的本領,卻難保全他周圍的親信免遭塗炭,這便是孫行者的尾巴。雖然孫猴子是從石頭裡迸出來的,具有鐵石心腸,又是猴身,不用娶人為妻,進行生兒育女,可他還得食人間煙火,有對美味佳肴垂涎的食慾,這就決定了他不能脫離這個社會而獨立生存的弱點,這也是孫猴子的尾巴。可又為什麼要給孫行者配一副猴身,而不是其他動物的原形,諸如虎豹之類呢?……”
“為什麼?”孫敏霞看了一下趙彥直問道。
“這一點其實你應該很容易猜到。那是因為猴子是靈長類,在動物界,屬猴子最聰明了,是聰明的代名詞。” 趙彥直答道。
“我猜想也是。那豬八戒呢?” 孫敏霞說道。
“豬八戒?豬八戒生性油腔滑調,見風使舵,欺善怕惡,雖然有時也做一些落井下石的勾當,但本性並不壞。因其善於奉迎和搖頭擺尾,臉上常常掛帶著一副笑容,人見人愛,又貪吃貪睡,不講衛生,便給他配備了一副豬身。論理,豬是有尾巴的,而豬八戒卻沒有。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豬八戒之類的人善於迎奉,能討好人,深得掌權者,也就是豬八戒的師父唐僧的喜愛。所以這類人沒有後顧之憂,無須抓他的小辮子,也就沒有必要給豬八戒配尾巴了。至於沙和尚,小說中描繪的形象是勤勞、本分、木訥、憨厚、誠懇、愛憎分明,這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形象,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所以要配以沙和尚人身。而唐僧是未來法力的擁有者,是權力和勢力的象徵,當然是人見人愛,人人都想分其一杯羹了。所以,唐僧被描寫成一個倍受妖魔鬼怪青睞的英俊和尚。” 趙彥直答道。
“還有那條小白龍呢?他又怎樣解釋?” 孫敏霞問道。
“那條小白龍不是犯了天條嗎?他正在接受改造,所以得做牛做馬的為人服務。” 趙彥直如此解釋道。
“可唐僧的三個徒弟都是犯了天條的,何以他們不變成牛馬呢?”孫敏霞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這倒難倒了趙彥直,他深思了一下,解釋道,“他們是犯了天條,也都在接受刑罰,只是改造的形式不同而已。因為他們各自的本領有差異,性格也有差異,也因此被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前面我都說過了,那是先服從大局去考慮的。”
“我看你倒是很能油嘴滑舌的,很能討人喜歡。”孫敏霞調侃道,“不過,說句不中聽的話,按照你的解釋,也只有豬八戒才能稱作人。”
“為什麼?那其他幾位呢?”輪到趙彥直張口結舌了。
“其他的幾位都是四大皆空的佛或者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孫敏霞笑道。
趙彥直仔細地想了一下,覺得孫敏霞說的很有道理,說道,“你說得也有道理,也只有豬八戒這種人才能存活於這個人世間,否則當不了神仙,那就得去出家當和尚了。怪不得小說里會稱沙悟淨為沙和尚,原來有這一說。”由此趙彥直又想到了唐僧和尚,於是又問道,“你知道唐僧為什麼要是和尚嗎?”
“和尚?唐僧唐僧,這僧不就是和尚嗎?唐僧本來就是和尚,這還有什麼解釋的,還能說唐僧不是和尚?” 孫敏霞就覺得很奇怪。
“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趙彥直說道,“我剛才不是說唐僧是一種權力的化身嗎?這就可以解釋得清楚,為什麼要取得那種法力無邊的權力時,除了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之外,還得要像唐僧和尚這樣不吸菸不喝酒不近女色,遵守佛家的那些清規戒律,做到三戒五律的。這一點跟《孟子》里提到的那句‘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名言差不多。否則,那法力是修行不到的。”
“你倒是挺能胡編亂造瞎扯的。留著你自己去修行吧!” 孫敏霞笑道。
停了一會兒,趙彥直又神秘兮兮地問孫敏霞道,“你知道為什麼要給孫猴子取一個孫子的孫作為他的姓氏嗎?”
“為什麼?”孫敏霞好奇地問道,旋即又覺得有點不對。
“因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強中更有強中手,孫猴子再厲害,也逃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所以做人得低調,關鍵時候得夾著尾巴裝孫子,也因此孫猴子的授業恩師會給他取了一個孫子的孫作為他的姓氏。”趙彥直說道。
“去!壞死了,在這拐彎抹角地捉弄人。” 孫敏霞一臉的不高興,因為她也姓“孫”。
“你誤會了,我是說真的。你想想是不是這個理?”趙彥直忙哄著孫敏霞說道。
孫敏霞沉默不語,關掉床頭燈,躺下準備睡覺。見孫敏霞不高興,趙彥直便側身擁著她,問道,“生氣了?”
“沒有。不早了,睡吧!” 孫敏霞說道。
趙彥直似乎仍無睡意,他得想辦法消除孫敏霞的不快,於是,趙彥直繼續問道,“你知道為什麼邪不壓正嗎?”
“不知道。可不許再捉弄人了?” 孫敏霞嚴肅地說道。
“遵命。”趙彥直朗聲應道,摟著孫敏霞繼續說道,“其實我真得沒那個意思,你誤會了。我在說正理呢!就說這個‘邪不壓正’吧,這其實也只是人們的一個願望而已,但總的趨勢應該是邪不壓正,否則,這個世界就早已不存在了。人和動物一樣都有私慾,這就是‘邪’的始作俑者。在過去封建統治的許多情況下,‘邪’都是壓制‘正’的。掌權者有時為了滿足私慾,他就必須要用邪惡來壓制正義,以期達到目的。比如抗戰時期的日本侵略者,為滿足他們的私慾,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時是邪惡戰勝正義的集中表現。可一旦這幫侵略者扶助傀儡建立了政權,穩定了下來,這些實際的統治者又開始考慮自身的安全,於是,這伙魔鬼也會提倡正義,搞什麼‘大東亞共榮圈’,雖然是假惺惺的,可他們心裡還是希望四周都充滿了正義,因為他們也怕‘邪惡’攻擊了他們。這就是‘邪不壓正’的根源。”
“講得真好,像催眠曲似的。” 孫敏霞打了個哈欠,睡眼朦朧地說道,“太困了,睡吧!明天接著講。”

對經營管理以及察人用人方面的一些建議

可見於作品正文部分第二十八章《高築牆和廣積糧》
“什麼‘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 沈秋芳更是迷惑不解。
“這是一個典故。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初期,有一個名叫朱升的人向他建議,要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就是靠著這個九字方針一步步穩打穩紮地將天下打下來的。這‘高築牆’說的就是要修築高高的堅固城牆,防備敵人的進攻偷襲,形成一個堅實的堡壘。這‘廣積糧’說的就是招兵買馬,屯積糧草,以解決後顧之憂。‘緩稱王’就是在力量還比較弱小,或者是發展的初期要學會韜光養晦,不要急於去稱王稱霸,把自己推到眾矢之的的位置。其實這一方針適用於許多場合,大到一個軍事政治集團,小到個人。對於我們這種剛剛建立的公司也非常適應,只是‘緩稱王’這一點可以不採納。因為公司需要先創立品牌迅速占領市場,但在占領了市場之後,倒是要考慮一下穩打穩紮的事,要養成一種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要把做大做強的思想認識貫徹落實到行動之中,而不是鼓吹在口號之中。總的來說,這九字方針可以貫徹落實到公司發展的整個過程當中。” 趙彥直答道。
“我們還是不太明白,這歷史道理似乎有點頭緒了,但具體套用到我們公司當中,我還是一頭的霧水,迷迷糊糊的,能不能講得明白透徹一些,趙老師!” 沈秋芳笑道。
“一句話,說白了就是要把守好自己的大門,不讓別的公司的人鑽了我們的空子,搞好內部團結,形成一股合力,不讓公司的商業信息和商業秘密外泄,要做好這點,我們得了解公司全體成員的底細,分清楚公司的員工的類別,哪些人適應乾哪些事,這就是‘高築牆’。‘廣積糧’就是廣交朋友,蒐集各種信息,與周邊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達到‘上下同欲者勝’的目的。‘緩稱王’就是剛才我所說的,心裡有將公司做大做強的信念,但不說在嘴上,光喊喊口號而已,而是要付諸實際行動,埋頭苦幹,等到真正具備一定實力後,外人自然會給出公正的評價,這個時候就不怕成為什麼眾矢之的了,而是要大張旗鼓地表現自我,展現自我,從而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這下該明白了吧!” 趙彥直說道。
“真不愧是老師,應該稱講師了,趙老師!這大道理是懂了,怎樣具體實施呢?” 沈秋芳笑道。
“這就是我的事了,你跟著乾就是。” 趙彥直答道。
沈秋芳看了一下孫敏霞,孫敏霞則說道,“你就跟著他就是,他有一整套的計畫,一步步來,反正你們單線聯繫,該怎樣做你們自己衡量,我只要結果。”
“趙老師,有什麼絕招沒有?不妨透露一點,省得我們當傻子。有機會我們也可以露一手,省得你一個人當獨行俠。” 沈秋芳笑道。
“有。”趙彥直應了一聲,說道,“孔老夫子曾經說過,‘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說,通過觀察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及言行舉止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秉性。當然,這需要時間,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要真正徹底地了解一個人,就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才能得出一定的結論。但對於那些城府很深的人,這一點就未必奏效,但也不是完全沒有作用,最起碼可以了解一下這種人的底細,可以做到防備,我惹不起,總躲得起,不用你就是了。有了這些就可以去正確地使用人才了。不過,孔老夫子也感慨過,最難做的事就是認識一個人,有時看到的未必就是你所想像的事實。孔老夫子有個弟子,孔老夫子覺得他自己對這個弟子已經很了解了。有一次,在周遊列國的途中,遇上了饑荒, 孔老夫子和一班弟子在飢餓了幾天后,好不容易弄到了一點大米,眾師徒便想解決一下溫飽問題。於是,孔老夫子便讓他最信任與了解的那個弟子去操廚。不一會兒,大家正等得饞涎欲滴,如饑似渴,便有另一個弟子跑來告訴孔老夫子說,那個他最信任的弟子正在監守自盜,打著煮飯的幌子,正在大口大口地偷吃米飯。孔老夫子聞言大驚,便親自到廚房裡去巡視,從窗子外面果見那個他最信任的弟子正在那狼吞虎咽地咀嚼著令人垂涎的米飯,孔老夫子大失所望,感慨地說道,這人心真的是難測啊!孔老夫子沒有當面去責怪那個弟子,而是偷偷地退了回來,坐在那兒獨自傷心。一會兒,飯被端了出來,孔老夫子便想警醒一下這個弟子,用了一個方法,想讓這個弟子不打自招,自己承認錯誤。沒想到,這個弟子不光承認了是自己先吃了米飯,還說出了一番讓所有的人都震驚的話。” 趙彥直說到這,又賣了一個關子,問道,“你們猜,是什麼話?”
孫敏霞和沈秋芳二人正聽得起勁,哪容得趙彥直賣關子,催促道,“趕緊說吧,沒心思猜,不要賣什麼關子。”
“那個弟子說,因為大家初來乍到,不知鍋灶,加上他又不太懂得煮飯,當飯快熟了的時候,他想看個究竟,便順勢將鍋蓋掀了起來,沒想到,一股熱浪將房頂的灰塵全部吹落在了鍋內。你們想想看,這白花花的米飯,無端地蒙上了一層灰塵,扔掉了多可惜啊!於是,這個弟子便將上面的那層蒙了灰塵的米飯自己偷偷地吃掉,而將下面的白花花的米飯留給了老師和眾師兄弟。孔老夫子聞言後,老淚縱橫,又是一番感慨,嘆道,這認識一個人多么不容易啊!” 趙彥直繪聲繪色,講得催人淚下。
“故事講得真精彩,可卻讓我們更迷糊了!” 沈秋芳說道。
“一點都不迷糊,還是孔老夫子的那句話,‘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做到聽其言而觀其行,三思而後定,最後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同時制定好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去規範人,指揮人,這就叫著‘令之以文,齊之以武’。只是在涉及商業秘密和重要任務的時候,再擇人而任了。所以我們的工作要有側重點,分清輕重緩急,先抓主要目標。”趙彥直說道。

對城市擴建的一些見解

可見於作品正文部分第四十七章《新區開發討論》
“你不是說新區的人氣一下子旺不起來嗎?”孫敏霞又問道。
“當然,在十年內人氣旺起來的可能性不大。” 趙彥直答道。
“為什麼?”孫敏霞和沈秋芳不約而同地問道。
“你們想想看,假設新區建成後,首先是那些機關工作人員會考慮在那購房,可他們的子女因為上學而不能跟隨過去,業主的顧慮便產生了,即便是幾年後新區的學校等公共設施建設了起來,那些教職工遷過去也有顧慮,畢竟他們的親戚朋友大都紮根於老城區,習慣於老城區。一個家庭的社會關係千絲萬縷,錯綜複雜,你單個家庭遷過去,來往肯定不方便,費時、費力、費財,誰都會顧慮重重,這樣便造成了惡性循環,政府投資公共設施的建設也就順暢不起來。一個地方要發展,首先得有產業作為支撐,像一些新興的工礦城市,為什麼他們會在短短的幾年,十幾年便發展壯大起來,原因就是在於他們有產業作支撐,居民有了生活來源,這樣才能留得住人,若光靠消費來壯大城市,其發展前景肯定有限。”趙彥直道。
“喔,我明白了。”孫敏霞說完又問道,“那你又為什麼要動員我們到新區去買地呢?”
“一來我是考慮將來炒房的人多起來了,這裡便會成為炒房者的投資對象;二來我是覺得新區剛開發,地價應該不會太高,且沒有什麼拆遷安置對象,工作程式簡單。但若政府因為看到他們的投資前景好,硬是要抬高地價,那我們就沒有必要把資金陷入到那裡去,得不償失,何苦呢?” 趙彥直答道。

對歷史的價值的評價

可見於作品正文部分第六十一章《趙老師的第一堂課》
趙彥直說完,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趙彥直”三個字,轉身繼續說道,“在下姓趙,大號趙彥直,從今天開始,由我來同大家一起研究和探討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史。在開講之前,我想和同學們探討一個問題,談幾句課外話。有人說,現在是市場經濟了,歷史已經過時了,這是一個古董專業,前景堪憂。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個人認為,情況恰恰相反。英國哲學家培根有句名言,他說‘哲學使人深邃,數學使人嚴密,而歷史使人明智’。歷史會使人明智嗎?答案是肯定的。‘歷史’一詞在希臘文里,其本意是‘調查’,是對現實情況的調查。通過這種調查,人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歸納出各種經驗和知識,這些經驗和知識不光包含了人文科學,也涵蓋了所有的自然科學。有了這些知識,這人能不明智嗎?在人文科學方面,中國歷史最有發言權,諸如楚漢相爭玄武門事變安史之亂以及先秦文化里的諸子百家學說,這些歷史事件和文化都是耳熟能詳的。楚漢相爭的歷史告訴我們什麼呢?它告訴我們,作為一個領導,不光要發現人才,還要正確使用人才,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劉邦就是發現了和大膽使用了諸如張良蕭何、陳平與韓信等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使得他在楚漢相爭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後由弱勢轉變為強勢,終致奪取了天下,建立了大漢王朝。而項羽呢?在取得階段性勝利後,便放任自流,聽不進諫言,認為天下太平了,可以高枕無憂了,便不思進取,完全忽略了還有強敵存在,開始了太平生活。有了這種思想,有任人方面便採取了唯親唯近的方針,不光不能籠絡人才,還拋卻扼殺人才,導致最後各路諸侯紛紛倒戈,投向了劉邦,將矛頭一起對準了這個當年分封天下的西楚霸王,使得楚軍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兵敗如山倒,項羽這個當年的西楚霸王最後也被迫自刎烏江。這楚漢就相當於兩個相互競爭的公司,怎樣能夠在市場經濟中打開局面,站穩腳跟,這個歷史故事能啟示我們許多智慧。再說先秦文化裡面的諸子百家學說,這其中的《孫子兵法》便是首屈一指的謀略與管理瑰寶。這部兵法告訴我們,在未來的商海衝浪中,做到‘上下同欲’、‘知己知彼’是多么的重要。同學們,今天我講的這些只不過是歷史著作中的九牛一毛,更多的還有待於我們去不斷地探索和研究。”

對城市發展的見解

可見於作品正文部分第一百零八章《大城市效應》
“我這裡所涉及到的‘區位優勢’,指的就是大城市效應,就像國際上的一些大城市。例如英國倫敦,起先也是一個普通的城市,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好,又是首都,人口便不斷增加,消費能力逐漸增強。工業革命後,為滿足城市人口的消費需求,當時的城市外圍便建起了許多工廠,以生產各種工業產品,這樣,工業人員又大量增加,漸漸地,這外圍便又成了一個個城市堡壘。於是便又向外圍的外圍繼續擴張,同樣,沒過幾十年,這外圍的外圍便又形成了一個個城市,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大倫敦格局。這便是大城市效應。我們國家的BJ、SH、廣州等大城市便出現了這種趨勢和效應。” 趙彥直侃侃而談,娓娓道來。
“是這樣,那我們江川有這個潛力嗎?” 孫敏霞問道。
“當然沒有倫敦那樣的潛力,但繼續擴張是肯定會發生的。江川的地理位置相當的優越,連通東西,貫通南北,水陸交通均很便利,自古以來就是商業重鎮,人口的聚集,城市的擴張不容置疑。” 趙彥直答道。
另外,作品中還記載了趙彥直的兩個得意弟子的一些言論,從中也可以反應趙彥直的這兩個得意弟子的一些才華。在此也摘錄如下:

首先是何靖文對公務員的一些看法

可見於作品正文部分第五十五章《沐浴南水河》
公務員?應該就是衙門里的衙役吧!自古以來都存在。我掂量了一下自己,覺得自己肯定難當這個大任。這衙門裡,無非三類人,一是住持級人物,也就是各個衙門裡的掌權級人物;二是皇親國戚,這類人是各式各樣的功勳元老的庇蔭者,是可以在‘上書房’走動的人物,大多數是來養老的;三就是……” 何靖文說到這停頓了一下,看了一下趙彥直,因為何靖文覺得趙彥直也算是近似於半個公務員了,吃的也是“皇糧”,旱澇保收,何靖文終究沒有說出那個人盡皆知的詞語,他覺得有點不雅,於是何靖文略帶敷衍地繼續說道,“三就是那個了,也就是被住持們稱之為干將的人才,能打能拼,敢作敢為,這就不用解釋了。我想,咱們進去,前兩類是沾不了邊的了,只能去充當住持們所需要的精英干將了,可又沖咱這個性子,咱這個技能,這種人才的角色是肯定當不好的,只能是永遠的蠢材,一個蠢材能在衙門裡走多遠?這衙門裡,什麼都可以當成功績來顯耀,也什麼都可以成為罪責讓你去承擔,就看你站的隊伍是否穩當了。這衙役,也就是戲劇當中手持‘五色棒’的那兩排打手,住持所指的就是‘五色棒’揮舞的目標和方向,誰都清楚這個目標指向的是什麼!有時沒有目標了,便輪到‘五色棒’跟‘五色棒’鬥了,這是衙役們的練兵之術。目前的這個國情,還是以人治為主,有些公務員跟這衙役就差不多,跟人民公僕的稱號相去甚遠,也許將來經濟發達了,大家荷包里都有錢了,法治的呼聲就會越來越高漲,到了那時,這公務員跟服務員就沒有多大差別了。再說,現在公務員這行當也不是隨便就能進的,這幾十個,幾百個甚至上千個人去爭一個崗位,最後勝出的難道真得都是憑學識和能力嗎?這種考試不可能達到公平。當然,能力包含著各種各樣的能力,也許公務員所要具備的那種能力我們這種人沒有。從這個角度來看,公務員考試又應該是公平的,只不過咱們不具備那種能力而已。但從廣大的考生的角度來說,這種考試又不是公平的,這不是我一個人的觀點,大家都有目共睹。只有把公務員的地位和其他行業的地位拉平了,這種考試才能達到真正的公平,才能消除這幾百人上千人爭搶一個崗位的怪現象。當然,公務員的地位優越於其他行業的這種現象在短期內是無法消除的,這是由幾千年來人們所形成的世俗觀念所決定的。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這公務員就是衙門裡的衙役。這就是社會現實,中國的國情,國情決定了社會制度,這不是人為能夠改變的。如今,全球一體化,國家的門戶已經大開。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滲入,中國要再回到封建社會已是不可能的了,新的政治體制必將形成,資本市場很可能會占經濟的主流,各種經濟實體也可能要占統治地位。到了那時,公務員才能成為人民真正的服務員,才又會成為人民的公僕,整個社會才會趨於人民理想當中的公平。所以,……” 何靖文長篇大論,激揚文字地宣洩了一番。

其次便是趙文龍對市場的一些看法

可見於作品正文部分第一百一十六章《趙文龍下車間》
這天上午,趙文龍找到何靖文,向他提出了應儘快貯備一些原木和木料。
何靖文問:“為什麼?”
趙文龍說:“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而木料是經濟發展中一個很重要的原材料。問題是,這種可再生的原材料的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經濟的發展速度,資源在一天天地耗盡,而經濟發展速度仍然在持續,這樣就會造成嚴重的供不應求,其升值的空間將是無限大。”
“你是說奇貨可居。可事實上還有一個國際市場,一旦國內市場緊俏,我們還可以選擇國際市場。”何靖文答道。
“沒有國際市場。一旦國內市場斷供,國際市場就會封殺我們。任何國際市場均要以國內市場做基礎。” 趙文龍言簡意深。
何靖文稍微思考了一下,說道,“有道理。可目前國內市場還是很充足的,並沒有發現原材料將要斷供的跡象。”
“我調查了一下,目前市場上大量供應的木材都是些速生材,我們需要的重材已經很緊缺了,尤其是原始闊葉樹木材更缺。而人造複合板材已在大量使用速生材,這種木材材質很輕,很泡,市場上已開始起質疑了,這不是我們發展的方向。而市場生產上,用原生材人造的複合板因原材料短缺,很有可能會逐漸減產,到時,這種板材就很稀有了,我們得有個準備。” 趙文龍說道。
“你說得有道理,尤其是珍稀原木。我得向公司請示一下,再打個報告,這需要一筆周轉資金。否則還得向銀行申請貸款,付點利息。” 何靖文說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